提到德國製造,向來以高品質為人們所知。但是如今德國的柏林布蘭登堡機場,一個開工幾十年還沒有完工的「爛尾」工程,估計要給「德國製造」臉上抹黑了。
(德國網友在推特發布的十年前與十年後的柏林布蘭登堡機場對比圖註:圖片真實性未被核實)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統一的後的首都柏林需要一個現代化、容量大的新機場。於是就開始規劃建設柏林布蘭登堡機場。
柏林布蘭登堡機場位於柏林附近布蘭登堡州的舍內費爾德。該機場於1990年規劃,並於2006年動工,機場最初計劃在2011年建成啟用,但至今仍在建設中,而最新落成日期已經推遲到2020年10月。
這座由市、州和聯邦政府投資興建的機場最初預算是20億歐元。但BBC報導稱,今年早些時候,規劃人員稱目前的估算成本將達到73億歐元,這一數字還會進一步上漲,漲多少要看延誤到合適完工。而且機場雖然未開放啟用,每個月維護和保養費用高達數百萬歐元。
機場建設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
最初機場預計將在2011年10月啟用,但是由於工程腐敗和管控不力,新機場未能按時交付,機場啟用時間推遲到2012年6月。但在2012年距啟用日期不到一個月,檢查人員發現消防安全系統出現問題,將啟用時間推遲到2013年。
(750臺顯示航班信息的顯示器更換花費了50萬歐元)
而根據BBC的報導,該機場還存在其他一系列問題,包括:超過90米的電纜安裝不正確,4000扇門的編號錯誤,自動扶梯過短等。
此後機場的交付時間一再延遲,在這期間,柏林市長引咎辭職,各航空公司因航線無法如期開通遭受巨大損失,機場建設預算一直在增加,機場建設方幾任CEO都被炒魷魚,工程進展緩慢,一再延遲的工程進度也讓建設方深陷官司當中。
而根據新華網此前的報導,德國柏林布蘭登堡機場交付時間一拖再拖,部分場地眼下已經由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公司租借,用於停放等待檢驗的新車。大眾汽車公司租藉機場3個室內停車場大約8000個停車位。
德國各界人士批評聲不斷
柏林赫爾梯行政學院(Hertie School of Governance)榮譽退休教授約布斯特菲德勒(Jobst Fiedler)2015年對該機場做過一次案例研究。他說,某種意義上,是幾個大錯誤的螺旋式上升導致了最終的結果。在2012年6月,機場當時已經是相當大的成本和時間超支,不斷推遲交付,超支越來越大。
一邊建設一邊解決問題而不是推倒重建導致成本不斷飆升,柏林議會機場委員會的社會民主黨發言人喬治斯特羅德特(Jorg Stroedter)表示,如果在2012年機場還沒啟用之時拆除大樓內全部的複雜設施,那麼現在新機場可能已經運行很長時間了。他說,「當人們已經在某件事情上投入很多資源,那麼他們對是否立即止損會變得猶豫不決」。
在德國有一些人建議應該將這個機場放棄,重建新的機場。漢莎航空公司一位高管甚至表示,按照他的預測這個機場永遠不可能真正開幕啟用。不過,規劃公司估計,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機場可以在2020年10月啟用,儘管他們也承認電力電纜以及安全系統的電力和照明仍存在多種缺陷。
德國「爛尾」工程事件不止一件
斯圖加特地下火車站自1995年聯邦、州、市、地區和德國鐵路股份公司籤署框架協議至今,預算已經從最初的2.45億歐元上升至8.1億歐元。早在1980年,就有人提出將斯圖加特火車站改建為貫通式火車站,然而計劃剛提出就成為了爭議事件。2006年底,德鐵、德聯邦政府、巴符州政府和斯圖加特政府就建造成本的分攤進行談判。之後舉行了一層高層會議討論該問題,但是沒有達成協議。直到2010年正式動工,經歷4年,德國人終於挖通400米隧道。根據相關消息,工程計劃到2021年才能完成。
(斯圖加特地下火車站)
而在2009年德國科隆市修建地鐵時,地鐵新路剛好經過科隆市的檔案館地下,所以一不小心將檔案館挖塌,同時周邊建築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沉塌陷。雖然當時負責修建新地鐵線路的建築工程公司發言人表示,他們不認為坍塌是修地鐵所致。 但科隆市民當時還是堅決表將矛頭指向地鐵,因為就在4年前,檔案館附近的聖約翰教堂因另一條地鐵工程的修建而傾斜,頂端水平偏移原位達1米之多。
(重慶檔案信息網:地鐵修建挖塌檔案館)
(檔案館被挖塌)
2016年建成的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從2003年就開始設計,最初預計成本只有7700歐元,但是由於設計和施工等問題,成本迅速上升,最後花費了7.89億歐元才完成建設,超過預算10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