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鮑家莊:歙縣縣郊的絕世古巷,如今早已人去樓空

2021-02-27 黃山八〇後舍


【行走徽州】鮑家莊:歙縣縣郊的絕世古巷,如今早已人去樓空

司馬狂/文

之前在朋友圈,曾經看到一段視頻,視頻裡撐傘的人走在青石板鋪就的巷子中,兩旁一棟棟徽派房舍緊緊挨著,除卻拍視頻者,街上竟然沒有一個人。短短十秒的視頻,瞬間讓我無比嚮往,詢問諸多朋友得知,此間便是我在很多關於徽州的書籍中都曾看到的——鮑家莊。

 

按照史料記載,鮑家莊的鮑姓乃是棠樾鮑家的分支,據說這裡原本是棠樾鮑家的田莊,後來逐漸繁衍開來,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飾演掃地僧的鮑方祖籍便是此地。我想當然的以為這裡的人應該都是姓鮑的,直到行至街尾巧遇一位長者,方才得知,村子裡的人大多姓張。只是鮑家何時遷走,張家又是怎麼搬來的,老人家也不是很清楚。

 

如今的鮑家莊被老徽杭公路從中間隔斷開來,沿河一邊就是鮑家莊老街,從街頭到街尾也就一兩百米的距離,沿山那邊就是後建的鮑家莊新村,匆匆看過去,人也不少。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村民紛紛後移,我暫時沒有考證,但沿河一邊,時不時會有洪水侵襲,應當是最重要的緣故。加之徽杭公路的拓寬,鄉人們總得另尋安家之處,可世居此地,大多又不願外遷,於是紛紛後移。

 

鮑家莊的宅子,一棟緊挨著一棟,相互之間間隙很小,一條石板和鵝卵石互相配合鋪就的巷子,隔開兩邊,房舍對門而建,鄰裡間開門便能相互問候。這些個老宅子,如今早人去樓空,據那位張姓長者介紹,有些是舉家外遷,有些是將老宅子直接賣給了開發公司。據傳言,這裡將會被開發成新的旅遊項目,只是這個項目已經過去很多年,始終未見實際行動,而其中有些宅子,已經呈現出頹敗之勢,門口掛著的百村千幢保護工程的牌子,也無法阻止雨水對古宅的損壞。

 

行走在鮑家莊的徽杭公路上,我驀然記起,這是我小時候由老家上城裡的必經之路,記憶中這裡人聲鼎沸,熱鬧的緊,班車開到這裡總是會堵上一陣子。只是那時候,從未曾中途下車,來此瞻仰一番,總覺著自己似乎錯過了鮑家莊最後的興旺期。緊挨著鮑家莊的那個村子叫做七裡頭,意思就是離縣城七裡路,此間有一福惠廟,應該是祭祀汪華第八子的廟宇。最為可貴的是廟頂上的鴟吻,足可以用巨大來形容,去鮑家莊的諸位,可以一併去觀賞一番。

 

徜徉在鮑家莊的古巷子中,人仿佛回到了幾百年前,徽商最是鼎盛的時日。那高高聳起的馬頭牆,門套上美輪美奐的石雕,不知道被多少頑劣孩童坐得光亮照人的青石門檻,無聲無息的訴說著這裡曾經的輝煌。畢竟這裡,水陸兩路都通,是進入徽州府的必經之地,焉能不繁蕪。只是奈何歷史的車輪滾滾而前,新安江水電站的興修,早已經斷了徽州府到杭州城的水路。後來的徽杭公路避開漁梁至南源口一線,至此陸路亦沒了往日的喧囂。

 

其實於我而言,我倒更感謝公路避開鮑家莊,因為如此才能留下這一段完整的鮑家莊古巷。我來到鮑家莊的時候,是國慶節期間,歙縣城內遊人如織,吵得我頭疼。甫一入鮑家莊,人瞬間安靜下來,時間仿佛凝滯了。摸摸生滿鐵鏽的門鎖,抬頭望一望門罩上的石雕,走走先人們辛苦鋪就的石板路,一切是這麼的靜謐,這麼安詳,這麼令人著迷……

喜歡我的文章,點點這個大拇哥

相關焦點

  • 徽州古城—歙縣篇4(鬥山街)
    我敢肯定有很多歙縣人都知道,沒錯!他就是歙縣的鬥山街。 在煙雨朦朧,霧氣環繞的今天,小編來到了徽州古城的鬥山街,街道在雨後的煙雨繚繞中顯得更加幽靜而神秘。曲徑通幽處,一座座明清時期的古宅似乎向我們訴說著當時舊事。
  • 徽州古城—歙縣篇1
    2020年7月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遇到了罕見的強降雨天氣,城區許多區域被淹積水嚴重。由於強降雨積水影響,原本定於7月7日的高考被迫延遲,歙縣緊急調用了高考備用卷,給考生帶來了不少的壓力。 在洪水退卻後,小編第一時間就來到了古城歙縣。
  • 探尋安徽黃山無人村,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如今逐漸衰敗無人住
    如果提到黃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也許就是「五嶽歸來不看山」的黃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黃山除了黃山,還有中國最值得探索的文化之一,徽州文化,這裡的徽州建築、徽州歷史以及徽州人文都是十分值得去探究的。徽州曾有著輝煌的歷史,但如今的黃山,不少有著輝煌歷史的古村落都已經衰敗而落寞,不少地方的古村落已經成為無人村,從現在開始,我就為大家探尋一些在黃山地區曾有著一定影響力但如今已經逐漸衰敗的古村落甚至是無人村。之前已經去過有著貢菊發源地的金竹嶺村,今天繼續給大家說一個接近無人的空村。
  • 「行走徽州71」從上路街沿著明代古道,上問政山找尋斬尾龍遺址
    【行走徽州71】從上路街沿著明代古道,上問政山找尋斬尾龍遺址司馬狂/文近些年,徽州保存完整的古道日漸被遊人所關注。後來查過資料這才知曉,這段路是明代嘉靖年間歙縣知縣史桂芳手上興修的,按照現在的路來說,這就是歙縣縣城的核心主幹道。
  • 中國四大古城知名度最低的一座,歙縣徽州古城
    因為他們是中國四大古城,景點既有縣衙、古城牆、牌坊等傳統打卡點,也有原汁原味的古徽州老街,比如集明清時期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的鬥山街,其南面一條階梯型古巷中山巷更是鮮有人留意到。,也稱歙縣古城,是古代新安郡之所在。
  • 【徽州古道】歙縣長陔嶺古道:逝去的繁華
    1   長陔嶺   在我原先的想像裡,位於歙縣南部的長陔鄉應是藍天白雲之下,嵌在青山翠竹中的一個小村落,白牆黑瓦,一條天梯般的石階古道蜿蜒而上向當地人打聽,均被告知此路荒廢多年,柴草叢生,蟲蛇出沒,已無人行走。按理說,要去探秘這樣一條荒蕪廢棄的古道,總要等到百草凋敝、萬物休眠的冬季吧,畢竟我已不是「大不了從頭再來」的愣頭小夥了。但因我的行走古道「藍圖」還未實現,難得周末閒暇,且因戶外「召集令」又無人響應,加班的陪老婆的哄孩子的怕中暑的,不約而同,最後僅我和群主兩人出行,也就選了這條離屯溪最近的古道。
  • 【水墨徽州】花賞歙縣高鐵三日遊
    (0.5H)8:55虹橋火車站集合,搭乘高鐵前往黃山,抵達後用中餐;下午遊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五A級【徽州古城】,古城內五峰拱秀,六水迴瀾,山光水色,楚楚動人。景區內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壩、古牌坊交織著古樸的風採,猶如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發祥地,素有"文物之海"、"文化之邦"、"東南鄒魯"之美譽。古城內包含徽園、漁梁壩、許國石坊、鬥山街、陶行知紀念館、新安碑園、太白樓等七處。
  • 徽州古城歙縣非遺夜市相遇「徽文化」
    徽州古城歙縣非遺夜市相遇「徽文化」。 蔣啟明 攝許村村民擊著鏗鏘的鼓,高高抬起板凳龍。 泱波 攝許村板凳龍已有上千年歷史。 田雨昊 攝徽州古城歙縣上演民俗表演。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地。
  • 【行走徽州68】就田村:毗鄰歙縣縣城,文風昌盛至今不衰的古村落
    【行走徽州68】就田村:毗鄰歙縣縣城,文風昌盛至今不衰的古村落司馬狂/文就田在歙縣南鄉進縣城的大馬路邊上,此前坐車路過的時候,惦記了許久,卻一直不曾成行,一直到去年國慶節,才蹭了歙縣博物館王紅春博士的光,在許謀虎老師陪同下,把就田村走了個大概,一直拖延到如今,才開始寫文章。
  • 歙縣徽州古城,備受爭議的門票政策,100元門票值不值?
    今天介紹一下安徽歙縣的徽州古城。徽州古城的南門。徽州古城,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裡。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古城始建於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
  • 【黃山影派(36)】潘立昇:徽州「三文魚」
    潘立昇網名「徽州三文魚」當過兵、從過警、經過商潘立昇既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又是一個自由撰稿人還是一位文旅活動策劃人自2011年返歙定居後專注徽州村落紀實攝影與資料搜集已行攝記錄400多個村落或是一種故園情懷……歙縣徽城鎮鮑家莊老街是一個原居民遷出的靜寂老街潘立昇說每年都要來系統地拍一遍已拍了五年徽州三文魚說拍到老街要麼迎來新生要麼成為廢墟總歸是一種結果歙縣杞梓裡鎮磻溪村「友恭堂」在南京、蘇州的徽商後人將祖父輩五兄弟的遺像
  • 皖南歙縣:徽州古城
    歙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古名歙州。位於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於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區。全縣面積212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歙縣下轄15個鎮、13個鄉,縣政府駐徽城鎮,總人口47.32萬人。
  • 【千年徽州】徽州古城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景點全攻略古城交通高速公路歙縣境內有G56杭瑞高速經過,有歙縣出口或經G3京臺高速巖寺出口,溧黃高速有歙縣出口,正在建設的黃千高速橫穿全縣。公交1路城市公交:線路:泊仕莊園—交管大隊—潭渡中學—七川新村—衛生局—上海花園—歙州學校—火車站—糧庫—徽州御苑—金馬駕校—盛世徽府—紫霞小區—文盛莊園A區—昌仁醫院—徽商大宅院—鴻基農貿市場—徽州府衙—古城景區遊客服務中心—香格裡拉小區—老水利局—城東路口—禾園清華坊—漁梁景區—方家村口—寫生基地—鮑家莊道班—鮑家莊米店—後塢口—塘塢口—方家塢—稠木嶺—
  • 【徽州】歙縣小溪古街
    走在小溪古街,此一處彼一處的高大的門樓,都在渲染往日的喧譁與熱鬧。  行走古街,不經意之間在窗戶上方還有寫意或工筆的圖畫。窗戶上方是挑出兩寸的薄磚作窗楣,窗楣與窗戶之間的空處,有了古代藝人展現才華的地方。小溪古街村尾的一戶人家就有《三公圖》《松鶴延年》。《三公圖》是寫意畫,隨意的幾筆,用墨濃淡相宜,三隻器宇軒昂的大公雞昂首聚在一塊,雞冠和下巴的垂肉都鮮紅嬌豔,腳爪剛勁有力,尾巴上的長羽毛自然蓬開下垂,筆觸簡單卻栩栩如生。
  • 「徽州非遺夜市」在歙縣開市
    6月12日晚,「徽州非遺夜市」在歙縣徽州府衙廣場拉開帷幕,近百個徽州非遺產品攤點亮相夜市。    「徽州古城非遺夜市」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以戲曲表演、傳統工藝品、文創產品、美食小吃、農特產品、古玩舊貨等非遺項目為重點,組織本土旅遊主播和非遺傳承人進行直播,開市當晚就吸引了50多家跨省市企業合作參與。
  • 這個冬天到徽州古城 看徽派民居聽徽州民歌
    在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你對江南所有的期待都會被滿足。小編將帶你走進徽州古城,領略這座山光水色、古樸靈動的江南古城。  地處皖南歙縣的徽州古城,青山環伺、六水回瀾。深秋的清晨,古城氤氳靉靆。穿過已是斑駁的陽和門,青色巨石建造的許國牌坊便映入眼帘。這座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八腳牌樓,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
  • 「行走徽州73」在歙縣蕃村,有條2裡長的古道,名叫「雲路」
    【行走徽州73】在歙縣蕃村,有條2裡長的古道,名叫「雲路」司馬狂/文我大歙縣雖然被群山所阻隔,但因了徽商的富庶,前人總是會修建各式道路這些道路,留存至今,便成了蔚為壯觀的徽州古道。徽州一隅,六邑各有完整的古道遺存,每條古道也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條古道,不以長度取勝,不以山路險峻取勝,勝在景致和古蹟並重,它就是位於歙縣北鄉蕃村的「雲路」。
  • 徽州行----千年府治歙縣
      說到徽州,不得不說的是歙縣。這座千年古城自秦建三十六郡即置歙縣。此時的歙州不僅僅是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也是全國文化氣息最濃厚的中心之一,大量的財富匯聚到徽州。資產雄厚的徽人在行商之餘,熱衷於古玩字畫的收藏。尤其是歙縣的「書籍字畫,金玉古玩,儲藏最富「當時的徽人」四方貨玩者,聞風奔至,行商於外者,搜尋而歸「導致豐富的藝術珍品積聚徽州,使其成為當時全國最有影響的收藏地。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歙縣:有著名貞節牌坊,走出一大批名士人傑
    這是一座山環水繞的歷史文化小城叫歙(shè)縣,它在中國北宋時期,曾經是徽州的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以,至今歙縣古城仍有「徽城」的別名。八山一水,一耕田,歙縣人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地理條件。就在這樣的一塊土地上,兩千多年前的山越土著居民勞動生息,為後人開闢了世代永居的家園。
  • 歙縣徽州古城收門票引爭議 讀者建議取消入城門票
    黃山市讀者汪先生在歙縣徽州古城開店,平時有專人打理。近日他去店裡探視,同行的還有兩個想到歙縣母校看看的朋友。由於三人都不是歙縣人,到古城門前均被要求購買門票。雖然經解釋溝通最終沒買門票放行了,但汪先生覺得每次進店都在城門口接受盤問,還得隨身帶著開店證明,這很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