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的路在何方?
作者:小米
來源:健識局
全文1902字,閱讀需5分鐘
已經連續虧損近兩年的東阿阿膠風波不斷,近期又有兩位高管離職。
11月16日,東阿阿膠連發兩份高管離職公告稱,由於工作變動原因,張慶偉和李世忠分別申請辭去助理總裁以及副總裁一職。辭職後李世忠將前往華潤醫藥集團任職,而張慶偉先生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這已不是東阿阿膠今年第一次有高管離職。健識局梳理發現,自2020年初,東阿阿膠董事兼總裁秦玉峰離任。之後財務總監吳懷峰、助理總裁田維、副總裁周祥山、監事嶽曉華離任、副總裁王中誠也相繼離職。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東阿阿膠今年已有8位高管離職。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高管頻繁更換將對於公司政策執行的連續性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這無助於投資者長期看好該公司的發展前景。
事實上,由於公司品種結構單一,產能規模有限,東阿阿膠只能通過產品漲價的方式來提升公司業績,被社會各界關注。健識局發現,從2001年算起,東阿阿膠19年間產品已漲了74倍。
而在年初換帥調整之後,高登峰出任東阿阿膠新任總裁進行改革,希望通過數位化轉型加快組織能力變革,但這也無法阻擋東阿阿膠的業績頹勢。
東阿阿膠三季報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20.4億元,同比下滑27.90%。營業外支出同比增長79.79%,系本期淘汰毛驢增加所致。
如果說業績增長乏力是短期問題,那麼東阿阿膠的多元化經營受阻,才是真正影響其未來成長性的關鍵,將給東阿阿膠的發展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收入下滑27.9%
東阿阿膠市場佔有率急劇萎縮
業績下降可能是東阿阿膠高管密集離職的主要原因。
繼2019年業績出現首次虧損之後,東阿阿膠的2020年更加難過。10月30日,東阿阿膠發布公告顯示,2020年1-9月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7.9%,淨利潤虧損2098萬元。
東阿阿膠為業績下滑給出的解釋是:受新冠疫情影響,零售藥店等銷售場所普遍顧客流量嚴重低迷,導致公司線下業務受到較大影響。同時,公司將移動網際網路作為基礎設施,建立完善數位化運營平臺,推進傳統品牌營銷的數位化轉型。
顯然,資本市場並不買帳。在三季預告發布的當天,東阿阿膠的股價就下跌2.27%,並在此後的兩周更是一路震蕩,截止三季報發布時累計跌幅已達到10%以上。
事實上,連續12年淨利潤高速增長的背後,是東阿阿膠背後產品頻繁提價,以及強大的市場佔有率。
有數據顯示,在2012年之前,東阿阿膠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但在此後的4年間,福牌阿膠、宏濟堂、九芝堂的眾多競爭對手奮起直追,讓東阿阿膠的市場不斷被侵蝕,佔有率急劇萎縮至32%。
就在市場佔有率悄然發生著變化的同時,東阿阿膠的庫存也出現了積壓。2017年-2019年的帳面存貨分別達36.07億元、33.67億元、35.22億元,比2012年4.01億元的存貨多了近8倍。
為緩解多餘庫存所帶來的經營壓力,東阿阿膠自2019年起實施「清理渠道庫存」的發展戰略,但似乎效果並不樂觀。據東阿阿膠2020半年報顯示,公司帳面存貨仍高達33.02億元。
一般阿膠的保質期只有5年,東阿阿膠2017年之後尚有庫存隨時滯銷。市場上流通環節上還有大量存貨。這意味著東阿阿膠今後可能面臨產品過期後的大額減值計提。
近段時間接連出現的人事變動,更加為東阿阿膠今後的運營增添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多元化轉型效益不明顯
今年扭虧成為難題
目前,東阿阿膠正試圖通過多元化轉型,實現貼近消費者運營,但效果並不理想。
2019年,東阿阿膠進軍年輕女性消費市場,推出「CHINELLE真顏」等40餘種產品,並邀請偶像男團成員黃明昊為代言人。
與此同時,東阿阿膠還曾與太平洋咖啡聯合推出阿膠拿鐵系列咖啡產品。而消費者對這些產品並不買帳,也沒有給東阿阿膠帶來實質上的提升。
儘管2020年「雙11」東阿阿膠全網銷售額達1.32億元,但是想要扭虧為盈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產品結構單一的東阿阿膠一直試圖轉型。作為傳承3000多年的滋補類名貴中藥材,阿膠的功效始終存在爭議。2019年初,「全國衛生12320」衛生公益熱線官方微博發布一則標題為「過年不值得買之阿膠」的微博,更是將這一爭議推至輿論漩渦。
對「阿膠是不是智商稅」的討論,直接影響其在非滋補場景下的使用。
目前,東阿阿膠似乎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公司曾在2019半年報中指出,未來將從滋補養生向美容養顏、亞健康調整、特殊場景等不同需求的背景擴張,保持研究和開發新產品,不斷適應女性健康與美麗的需求,突破補益類市場的增長瓶頸。
不過,從目前的業績表現來看,東阿阿膠的這些嘗試還沒進入收穫期。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自年初換帥後,東阿阿膠在經營模式轉換、產品創新升級方面都在加速,服務體系與客戶粘性都在加持。「2020年能否扭虧為盈,對東阿阿膠來說至關重要」。
·END·
編:夏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