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哪天過小年?23還是24,為何會有不同呢?

2020-12-19 小凡讀史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了,有的地方開始過小年了,但是有的地方確是二十四才過小年。甚至同一個地方不同家庭都不一樣,比如我們小區內往年有臘月23放鞭炮的,也有臘月24放鞭炮的,實在是非常有意思。為何同一個節日會不在同一天過呢?你們家哪天過小年呢?

整體來看,我國北方地區大都是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地區一般是二十四過小年。這種差異是在清朝中後期形成的,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百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在中國歷史上,北方很多時候都是政治中心,官僚機構和當官兒的很多,所以在二十三過小年的人很多。沒有官民區分後,大家乾脆都在二十三過了。而天高皇帝遠的南方,習慣了二十四過小年,之後也就懶得變了。

其實簡單的南北區分也並不盡然,比如小編我就是山東人,但是我家一直是24過小年。「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小年日期是除夕

漢代已經有過小年的習俗了,此時小年叫「小歲」在小歲之日,人們要特別向師長進酒,體現尊長尊師的美德。到了宋代,才提出真正意義上的「小年」。宋代周密《武林舊事》也說:「禁中以臘月二十四日為小節夜,三十日為大節日。」也就是說,臘月二十四晚上是小年夜,臘月三十為大年夜,如今我們說的大年三十,大概就是由此而來。這裡的「禁中」,指的是帝王宮所,可見過小年是從上而下流行的官方性質的節日。

宋代有個說法叫「官三、民四、船家五」,簡單點就是宮中、官府的人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屁民們二十四過,船家還要晚一天,二十五才過。現在也都還有「官三民四」的說法,但那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這邊還有一種說法是「軍三民四」,意思是軍人過二十三,老百姓過二十四。軍人其實也屬於官方、朝廷的,所以和「官三民四」差不多。

不論是23還是24過,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很多地方還有吃灶糖、洗浴、理髮等習俗。總之過完小年,就越來越臨近過年了,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了

你們家哪天過小年,大家投票看一看!

相關焦點

  • 你們家哪天過小年?今天還是明天?
    從昨天開始,有關「小年」的話題便登上微博熱搜! 到底哪天是小年,全國各地為這個問題吵起來了!臘月廿三?臘月廿四?除夕前一夜?元宵節?正月十六? 有一種籠統的說法是「北方廿三,南方廿四」 @詹佳城-:南方好像是明天 但也有相反的 @孫小瘦巨可愛:山東臨沂,我們村是24 @憶夏之城:我們是南方,感覺都是臘月二十三啊
  •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文/農夫也瘋狂今天就是傳統節日中的小年,每年到了小年後,年味就越來越濃了。無論是在城市裡的大超市,還是在農村裡的集市上,到處都能看到銷售的各種年貨和禮品。這也代表著離過年也就不遠了。在過去,在外的遊子都會提前趕回家,然後和家裡人一起打掃房子,因為在小年這一天有掃塵的習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祭灶神。民間的說法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祭灶神必須是要家中的男主人來完成。那祭灶神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呢?我們每年祭拜的灶王爺又是誰呢?
  • 漲知識丨小年到底是哪天?過年前一個讓人想家的話題
    春節、中秋、端午……大多數重要的傳統節日全國上下的過節日期基本是一致的可要問起:小年是哪天?不同地區的人們便有著不同的認識@世荒蕪:春節前一天就是小年呀!@Magnolia806:雲南,正月十六是小年。@今年我三歲了啊:小年是什麼?我們村就沒聽過這回事。@冷豔sunny:我們不過小年,直接過大年@Maybe亨帥真的很可愛:對不起,我無知了!我以為全國的小年都是同一天呢。
  • 北方小年南方小年時間是同一天嗎 南北方小年習俗有什麼區別不同
    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小年呀!「小年」這天該幹啥?傳統「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由此而來,也衍生處小年眾多的習俗。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 小年,您家過得是哪天?會怎麼過?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各地的風俗不同,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清朝中期,帝王家於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北方百姓隨之效仿,也將小年提前了一天,於是北方大多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大部分地區過農曆臘月二十四。
  • 農曆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你家小年是哪天?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但是由於地域的影響,各個地區對小年的日期並不統一。央視新聞頻道今天播著播著就出現了豌豆黃、薩其馬、驢打滾、湯圓、花生糖、芝麻糖……網友表示:央視播新聞猝不及防變吃播。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 2018年小年是哪天?從日期到習俗,南北真的不一樣哦
    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我們都知道,農曆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俗稱為過小年。每逢這一天,每家每戶都都開始準備著要過年的物品了,比如開始掃塵、貼春聯、祭灶王等等。而有的小夥伴會問到,同樣是小年,為什麼南北方的小年時間會不一樣呢?你家鄉的小年又都有哪些習俗呢?
  • 小年為何叫灶王節,你那裡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過小年呢?
    漢朝的民間相傳有一平民名叫張生,他在娶妻之後卻還終日沉迷於花天酒地,敗光了家業之後居然淪落到了上街乞討。妻子也與他分離,有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家,感到羞愧難當,於是一頭鑽進灶爐底下被燒死了。到天宮玉皇大帝知曉後,認為張生已經回心轉意,於是將他封為了灶王,住在民間的爐灶,為他觀察每家每戶。
  • 2017小年夜是哪天?2017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幾月幾號
    小年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它是中國整個農曆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小年夜有哪些習俗呢?小年夜的節日來源是什麼?為什麼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是同一天?
  •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中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這一天送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年三十才回家,民間百無禁忌,就可以歡樂迎除夕了。那麼,不同地區的人都是哪天過小年?習俗又有哪些呢?小年,究竟是哪天?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在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為臘月二十二。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 南北方過小年有什麼不同區別 南北方小年時間為什麼差一天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由於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故而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 2018小年是哪天2018南方小年夜是哪天 南方小年夜有哪些習俗
    2018年2月9日是南方小年,小年是春節的前奏,北方地區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四過。那麼,小年夜有哪些習俗呢?小年夜習俗介紹小年的意思是像過年但是熱鬧程度又比真正過年小一些的日子,所以也有把元宵節冬至等熱鬧的節日叫做小年的,不過今天要講的是大部分人理解上的小年。小年夜,中國傳統節日,即傳統的祀灶日。
  • 南北小年是哪天無所謂,反正我家幾天前已進入過年模式了
    農村有俗話,大人望插田,細人幾望過年。細人幾,也就是小孩。今日北方小年,朋友圈裡祝福不絕於耳,但我無感。因為身處南方,明天才是小年啊。,你們呢,不能打我和弟弟……平時雖然因為輔導作業的事,紅過很多次臉,但,沒打過吧?
  • 【年夜話年】2017年小年夜是哪天 小年節日的來歷、小年有哪些民俗,你肯定不全知道?
    小年的到來,也預示著春節就不遠了,但是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今日是北方小年!2020南方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也是北方人所說的「小年」,小年也有南北差異:北方是臘月廿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廿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區別呢?民俗學家解釋,這跟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有關,即官家二十三過小年,百姓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二十五。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百家號鼠你紅」快過小年了,你們家鄉有什麼習俗?
    小年是我們的又一個傳統節日,今年的小年是在陽曆2020年01月17日 星期五 (己亥年(豬年)臘月廿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但是有地地區的小年時間還是不一樣的,比喻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有一些部分地區把正月十六當作小年。所以不同的地方小年時間不一樣,那麼小年的習俗就會不一樣了。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 2018年小年日期
    如果開一場辯論會,討論小年的時間問題,那麼,北方的同志們堅持認為小年在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的同志們而一直堅稱小年在臘月二十四,不明就裡的朋友就暈了到底2018小年哪一天?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所以萬年曆小年現在就來為您答疑解惑,看看2018小年在幾月幾號的吧![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 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啥意思?
    中國人都知道,就和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一樣,過年也是有大小年之分的,在過大年之前,前面還有一個小年。其中過大年的時間在國內都是統一的,但是過小年的時間卻並不是同一天。在南方普遍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日,而在北方則是在臘月二十三日。有的人就疑惑了: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小年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又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