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是房山區十渡鎮西太平村的大日子。村裡建設三年的「太平天池」和「獼猴谷」景區終於開業了!預計半年內就能為村集體帶來35萬元的直接收入。村民不僅能到景區上班掙工資,年底還能享受分紅。
「太平天池」和「獼猴谷」景區坐擁1處天然溶洞、22座險峻奇峰、17萬立方米水庫、100多個泉眼瀑布、300餘只野生獼猴,早在籌備階段,就已被不少旅遊達人稱為京西地區值得一去的網紅景區。
憑著對景區客流的自信,人稱老李的養羊大戶李樹然拿出全部積蓄,提前開了家民宿。他說,好生態就是「金飯碗」。如今,他每天拿著手機接聽遊客來電。
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西太平村以養羊出名,210戶村民,養羊6000多隻。高品質的羊絨曾吸引美國商人專程來村採購。
可山羊有一件不好:啃樹葉吃青草,連樹皮草根也不放過,久而久之,山就被啃禿了。老李說,景區裡100多個天然瀑布非常漂亮,很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吸引不少遊人駐足拍照,但在養羊的年月,雨季泥沙俱下的場面最讓人害怕——生怕發生泥石流。
隨著退牧護林、生態涵養等政策出臺,西太平村民告別了讓人又愛又恨的羊群。封山育林,大山一年年綠了起來,如今的森林覆蓋率已達85%。還有數十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24小時守護村莊和景區安全。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真正把這片青山綠水打造成「聚寶盆」,西太平村走過了一段十分艱難的路。2016年,全村92戶164名村民被認定為低收入戶,西太平村戴上了市級低收入村的帽子。
守著綠水青山,為什麼還要過窮日子?要想搞旅遊,資源是前提,可由於歷史原因,西太平村的5000畝林場和庫容17萬立方米的水庫都被低價租給了一家公司,留給村裡的,只有一條山路和一條排水溝。
在十渡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西太平村歷時四年,終於依法收回了林場和水庫。期間,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大家去了不少鄉村旅遊搞得好的山村學習。西太平村黨支部書記李玉豐說,他曾發誓,一定要把西太平村絕佳的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旅遊資源和綠色發展優勢。
那條細得像麻繩的山路,現在已經重新鋪柏油,並改名「致富路」。藉助政府的各種「脫低」政策,村裡引來了一個又一個低收入幫扶項目。僅用三年時間,村裡就修建完成1萬餘米登山步道、2000餘米環池步道、休憩觀景亭12處,以及戲水平臺、天池瀑布、五彩池等20餘處景觀,還在山間種植了黃櫨、金葉榆等3萬多株景觀植物……到2019年,全村低收入戶已全部摘帽。
十渡鎮黨委請來專家辦起免費培訓班,又安排在十渡景區工作多年的幾位村民回村幫忙,負責景區管理,還號召十渡的其他景區多多支招。
目前,西太平村正利用村民閒置房屋建設7處高端民宿,老李家的農家院也將升級為民宿。老李說,他同意村集體來統一管理這些民宿,統一定價分配客流,實現良性循環,避免世代生活在一起的村民們惡性競爭。
對於景區未來的發展,村民們已經達成了共識: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李玉豐說,有些景區,山水資源很好,遊客多了,自然財源滾滾,但汙染也隨之加重,西太平村絕對不能走這樣的路,那是自毀前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