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14日訊 發展局昨日就大嶼山發展加開第三場公眾論壇,吸引近300人參加。大部分發言者支持發展大嶼山,但有市民關注計劃未能照顧偏遠地區,倡議建路發展南大嶼。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稱,大嶼山發展以「北發展,南保育」為原則,以平衡保育及發展,但承諾會改善偏遠鄉村配套。
大嶼山發展諮詢四月底結束,當局徇眾要求在昨日加開一場公眾諮詢,與會發言者各有不同關注。
大澳鄉事委員會主席劉焯榮認同發展是好事,因為大澳交通不便,令居民大量流失,由六、七十年代的三萬人口跌到現時僅2600名常住人口,促請政府儘快開通東湧直通大澳的道路,讓當地居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但認為現時未是時候將纜車伸展至大澳。有大嶼南村民則認為計劃忽略了南大嶼的發展。
離島區區議員周浩鼎亦有到場,他支持大嶼山發展,但擔心交通配套不足,又質疑如要等東大嶼都會落成才有道路通往港島區,會令居民等得太久。不過,大澳文化工作室負責人黃惠?批評發展大嶼山會令區內失去特色,認為發展建議非為香港而設。
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回應時重申,當局的確是「北發展,南保育」,因大嶼山有七成面積為郊野公園,發展受很多限制。他承諾,會跟進鄉村改善工程。規劃署副署長李志苗指,大嶼山人口由現時十多萬增至70萬是個大工程,未來會集中在東湧、小蠔灣及東大嶼發展房屋,公私營比例為六比四。
會前,有支持及反對團體在會場外請願。大嶼山四區鄉事委員會要求政府儘快發展大嶼山,並照顧偏遠地區的居民需要。守護大嶼聯盟則批評發展破壞生態環境,質疑諮詢有前設,應被擱置。
大嶼山發展公眾參與活動舉行至四月三十日,市民若錯過論壇可書面遞交意見。當局另會向多區區議會舉行簡介會,巡迴展覽則會陸續在金鐘、中環、大澳、將軍澳、荃灣及柴灣等多處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