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羅浮宮,神遊在羅浮宮,遙遠的羅浮宮

2020-12-19 燈塔娛論

很多人都鮮有機會能夠出行遠方,或許是因為要為生活奔波,又或許是因為安於現狀,可不論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狀態,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都在接受文化與藝術的洗禮,所以我們依然在前行的路上。今天我們走進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只為感受藝術,只為放鬆自己。羅浮宮對於我們來講並不陌生,這個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湖畔的世紀之作,已然成了法國藝術的巔峰殿堂,這裡的藝術氛圍讓我暫時的脫離了生活,又回到了生活,如此體驗,實屬難忘。

東方與西方的文化不同,我們每個人的視角也會不同,所以,我僅僅是從一名遊客的角度,去感悟羅浮宮的藝術與文化。我見到前去羅浮宮最有文藝氣質的交通方式是騎行,生活中我們總要加快節奏,旅行中的減速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在的羅浮宮是擴建後的樣子,擴建後的羅浮宮廣場多了一個金字塔型的廣場建築,這個偉大建築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華人設計大師貝聿銘,一個華人改建了法國著名的羅浮宮,並被世人所稱讚,這是世界建築藝術集大成的表現。

看到這個類似金字塔的透明建築,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藝術包涵著技術,技術匯聚成藝術」。其實羅浮宮的廣場並沒有很寬闊,改建的目的也是為了擴建場館的空間,而這個稜錐狀尖體建築的面積和高度對於廣場來講都很大,可我站在廣場之中並沒有擁擠的感覺。仔細想想,這跟它的形狀和材質有著很大的關係,我看到的是三角形的形狀,建築的尖頂兩側可以看到清晰的羅浮宮主體,甚至透過玻璃也能夠穿過廣場建築看到後面的景色。貝聿銘說這不是效仿金字塔來做的,此刻我終於明白了。廣場中的水池倒映著羅浮宮的景色,現代與古代的建築都在此融合在了一起。

羅浮宮裡藏品是吸引無數藝術愛好者前來的主要原因,蒙拉麗莎的微笑和斷臂維納斯在展出時都是遊客的關注焦點。親眼目睹了這些藝術珍品,除了興奮之餘,更多的是對我們生活現狀的感想。石頭和紙張擔當了傳承歷史文化的重任,網絡的傳播真的就能取代它們的作用嗎?我不願看到這樣的現象成為現實,我更願意在一幅畫作前靜靜的待上幾個鐘頭。

看到很多老人和孩子帶著自己的小板凳在此臨摹牆上的畫作,光線透過屋頂的玻璃照射在畫廊內的每一個角落,只有它的變化在提醒我們時間的流動,我在如此安逸的氛圍內,很難再分心去想生活的周遭。這裡的一幅幅畫作代表著一個個故事,我丟下了浮躁,慢慢的去感受它們的語言。臨走之時,突然感到自己的肚子在叫,這才想起來一整天沒怎麼吃飯,羅浮宮的氛圍讓我暫時忘記了自我,不禁感嘆: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困難,總會有更重要的東西在等著我們。

羅浮宮的藝術氛圍令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讓我相信,在遠方,總會有一個地方會再次感染我。如果您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下期見。

相關焦點

  • 羅浮宮博物館館長:羅浮宮是個非常大膽的地方
    2007年至2013年間擔任羅浮宮博物館古埃及、伊特魯裡亞和古羅馬部主任。2013年4月15日由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任命,接替亨利·魯瓦耶特,擔任羅浮宮博物館館長。  羅浮宮已然成為世界博物館的榜樣,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怎樣?
  • 走進羅浮宮
    發展變遷羅浮宮最初是因保衛城市所建的一座城堡,後來法國王室將其作為皇宮。1204年,為了守衛巴黎,當時的法國國王腓力二世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取名羅浮宮。從為戰爭建立起的城堡,到後世被作為皇宮,幾乎每一位羅浮宮的「主人」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 走進羅浮宮
    發展變遷羅浮宮最初是因保衛城市所建的一座城堡,後來法國王室將其作為皇宮。1204年,為了守衛巴黎,當時的法國國王腓力二世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取名羅浮宮。從為戰爭建立起的城堡,到後世被作為皇宮,幾乎每一位羅浮宮的「主人」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 看懂羅浮宮
    羅浮宮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博物館,其入口是一個藝術品。三十年前,因為法國總統密特朗的「大羅浮宮計劃」,這個玻璃金字塔才得以建成。初建成時,這座70英尺高的玻璃金字塔曾令傳統主義者深感驚駭,甚至大加批判,認為徹底毀掉了羅浮宮的古典之美。但今天這裡是巴黎最受歡迎的標誌性建築。2019年3月,羅浮宮剛剛慶祝完玻璃金字塔建成三十周年紀念日。兩個月後,當年金字塔的設計師貝聿銘去世。
  • 羅浮宮簡介
    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又譯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羅浮宮佔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
  • 羅浮宮博物館
    到羅浮宮時趕上下小雨,因此沒有在外面好好照相,這一張有點不太清楚,有失羅浮宮的宏偉形象,對不起觀眾,對不起羅浮宮。羅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羅浮宮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現為羅浮宮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 專欄 | 阿布達比羅浮宮:我不是第二間羅浮宮
    雙十一開幕的阿布達比羅浮宮在年末掀起了一陣藝術高潮。作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座世界性的博物館,阿布達比羅浮宮從投入的巨額資金、辨識度超高的建築形態、最近拍賣創紀錄的達文西作品《救世主》在內的重磅藏品等都成為爭相討論的焦點。這座新羅浮宮究竟值不值得去呢?剛從阿布達比回來的匙小姐就為你解密這座光環加身的藝術地標。
  • 羅浮宮
    羅浮宮1807 年收購。  因此,人們估計羅浮宮的這件作品,本來也是一對雕塑之一,但是不知道另外一件雕塑在哪裡。不述。這幅作品作於1827年,位於羅浮宮展廳的房頂。《羅浮宮大畫廊的情景》作者Hubert Robert(1733-1808)  作者是羅浮宮博物館的主要設計人之一,他創作了很多有關作品,甚至包括若干年後羅浮宮成為歷史廢墟的想像的情景。
  • 紫禁城在羅浮宮
    他們驚異地發現:中國的紫禁城,來到了法國的羅浮宮。9月26日傍晚,羅浮宮日常的閉館時間已到,本該重歸安靜的玻璃金字塔下,此時卻又聚集了人群。與普通遊客不同,他們身著正裝,手握印有《康熙皇帝便裝像》的請帖。他們,就是前來參加本次展覽開幕式的嘉賓們,也是第一批能在羅浮宮參觀紫禁城的幸運兒。
  • 法國羅浮宮的三寶是哪三寶 羅浮宮三寶簡介
    羅浮宮被稱為「萬寶之宮」,如今羅浮宮的藏品多達40萬件,藏品跨度1500多年之久,這裡更是有著人盡皆知的鎮館三寶,有不少遊客可能還不清楚法國羅浮宮的三寶是哪三寶,下面就給大家做個羅浮宮三寶簡介。
  • 羅浮宮的密碼
    法國巴黎,遊客在羅浮宮前拍照留念。 視覺中國 資料 圖這種歡樂又將我帶回巴黎,帶到我在羅浮宮找尋的密碼。最初被羅浮宮吸引,是源自丹布朗的小說《達文西密碼》,想像力豐富的作者書中稱聖杯就是羅浮宮金字塔下面,他並把這個倒金字塔形容成巨大的「V」型聖杯。
  • 羅浮宮的創想——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
    展覽在關於密特朗總統「大羅浮宮計劃」的介紹中拉開序幕,分為宮殿與王室收藏、羅浮宮與啟蒙運動、拿破崙博物館、從權力王宮到萬國博物館、今日羅浮宮五個部分,回顧了自12世紀末腓力二世在塞納河右岸建起軍事防禦工事盧浮塔開始,羅浮宮逐步擴建成王室的宮殿,並吸引了各時期最優秀的建築師、雕塑家、畫家為之服務,賦予了這座建築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
  • 異域地鐵丨這不是羅浮宮,這是羅浮宮地鐵站
    這是在羅浮宮-裡沃利站(Louvre-Rivoll)月臺上陳列的羅浮宮展品複製品。  這是在羅浮宮-裡沃利站(Louvre-Rivoll)月臺上陳列的羅浮宮展品複製品。  這是在羅浮宮-裡沃利站(Louvre-Rivoll)月臺上陳列的羅浮宮展品複製品。
  • 藝術博物館——羅浮宮
    法國皇室在入住凡爾賽宮以前居住在羅浮宮。16世紀中期,弗朗索瓦即位,開始修建這座宮殿,而此前羅浮宮只是作為皇宮的城堡,收藏許多藝術品。此後,法國皇室不斷擴建,到了路易十四,在他完婚以後搬到了新修的凡爾賽宮,而此後羅浮宮便成了皇室藝術收藏的地方,這位迷戀藝術和建築的法國國王曾一度虧空國庫購置大量藝術品。隨著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羅浮宮成了對外開放的博物館,直到拿破崙一世搬進羅浮宮。拿破崙通過武力擴張,徵服歐洲大陸的同時,搜羅了大批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荷蘭與義大利。
  • 「探索」羅浮宮的歷史!
    點擊羅浮宮博物館關注我們 羅浮宮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其擁有著悠久的歷史。今天的推文中,我們將為您介紹三則羅浮宮歷史故事—拿破崙三世寓所;方形大廳;莫裡恩階梯。讓您更加深入了解羅浮宮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 羅浮宮門票多少錢 到羅浮宮要怎麼坐車
    法國羅浮宮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這個博物館內珍藏的文物就有40萬件,可謂是萬寶之宮。其中就有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蒙娜麗莎》和《勝利女神》。很多遊客都是衝著享有盛名的鎮館之寶來的,那羅浮宮門票多少錢呢?下面小編詳細給大家說說。
  • 羅浮宮的建築歷史
    2017年,羅浮宮是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藝術博物館。博物館被安置在羅浮宮,最初建於12至13世紀的菲利普二世時為羅浮宮。博物館的地下室可以看到堡壘的遺蹟。由於城市的城市擴張,堡壘最終失去了防禦功能,並在1546年被弗朗西斯一世改建為法國國王的主要住所。該建築延伸了很多次,形成了現在的羅浮宮。
  • 羅浮宮與石頭:羅浮宮是怎樣曲折建設而成的?又反映了什麼信仰
    羅浮宮的建設之路①羅浮宮始建於公元1204年,是當時的國王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為抵抗北方的諾曼族軍團而修建的一座巨大的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塔。一方面起到加固要塞的作用,一方面用於收藏各種王室珍寶、檔案等。此時羅浮宮的佔地面積只有今天的四分之一。
  • 羅浮宮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亨利四世在位期間、花了13年的工夫建造了羅浮宮最壯觀的部分——大面峰。這個長達300米的華麗走廊中,裁滿了村本,還養了鳥和病,甚至還有狐狸。路易十四在羅浮宮登基時只有5歲,在此做了72年的國王。他將羅浮宮建成了正方形的度震,海建了高麗意金的商牌,還購買了歐洲各派的驗面,其中包透卡什代、倫物銷等人的作品。
  • 這個「金字塔」,已經成了羅浮宮的一景,成了羅浮宮的象徵之一
    隨著收藏品的不斷增多,羅浮宮本身也在發展變化。中世紀時,羅浮宮只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存放王室檔案和珍寶的碉堡。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改造和擴建,至1857年拿破崙三世時才全部修成。現在,以東面的方形舊羅浮宮為主體,南北兩翼各伸展出一長排相對稱的宮殿,西邊連接著名的杜伊勒花園。全長680米,佔地面積20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4.8公頃,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最近幾年又有了新的發展,最大的變化就是在羅浮宮院內,三面被巨大的宮殿建築群懷抱著的長方形廣場上,建起了一個巨大的鋼鐵玻璃「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