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的節目中,我們關注了海口多名消費者投訴樂享團購優惠卡一事。消費者購買充值優惠卡,結果平臺所屬公司不是不發卡就是發空卡,當中涉及上百萬的金額。對此,警方和市場監管部門也介入調查。目前,事情的進展如何,來看記者的追蹤報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聞回顧:被消費者投訴的「樂享團購」,是一種在線支付優惠卡的團購消費模式。在多個樂享團購微信群內,團購負責人拉團員入群,並宣傳產品,團員通過連結購買等值的優惠卡券,之後,平臺承諾會給消費者返利。這些優惠卡券,包括水果卡、超市卡、油卡、蛋糕券等。然而,消費者稱,從今年四月份開始,平臺沒按時間發卡或者發的卡裡面根本沒有錢,人數涉及上千人,資金上百萬元。5月19號上午,多名消費者找到平臺所屬的海南馳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討要說法。馳鵬公司負責人回應稱,公司經營出現了問題,與合作的發卡企業沒談攏,導致資金周轉不暢。公司負責人寫下承諾書,承諾在6月30號之前,將延遲的卡券發放完,對已經發放的空卡進行充值,並且進行消費額的2%賠償。
雖然進行了承諾,但馳鵬公司無法說明資金流向。而記者走訪了部分發卡企業,家樂福、百果園等商家明確回應,馳鵬公司只是作為他們的大客戶或者團購客戶,大批量購卡並享受相應的折扣優惠。但並沒有其它形式的合作。對此,消費者也將情況投訴給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併集中到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經偵大隊進行報案,而兩個部門已經對馳鵬公司展開全面的調查。
5月21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了解關於此事的調查進展。在經偵大隊,記者看到仍有不少前來報案的消費者。
一些前來報案的消費者表示,之前,他們都是打電話與馳鵬公司方面進行溝通,而在看到我們欄目報導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身權益。
而樂享團購涉及到的一些發卡企業,也相繼發表聲明,表明和馳鵬公司並沒有合作關係。主營千層蛋糕和飲品的海南薇薇安實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洪峻屹表示,之前他也是批次跟我們採購一些儲值卡,但是他們也並不清楚他採購儲值卡的用途為何,只是五月份這一批,他們發卡之後,對方未如約給我們支付任何的貨款。雖然在這件事情上,他們也是受害者,但無論和馳鵬公司最終如何協商,他們都會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該批次30846到31315的卡號,內部儲值金額在5月31號後都正常使用。
目前, 團購涉及的一些發卡企業也表示,將配合警方進行調查。直播海南記者報導。
社群團購模式遭質疑
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不少消費者稱,他們之所以相信樂享團購,是因為和團購負責人彼此之間相互信任。那麼,這個樂享團購,它的營運模式到底如何?我們繼續來看。
新聞回顧:消費者稱,樂享團購群的團購負責人通過拉朋友入群,朋友再推薦好友的方式,組成了幾百人的微信群。因為都是朋友、好友的關係,大家都互相信任。不過,優惠卡券出現問題後,團購負責人則稱,自己也是消費者,也要討說法。
這些團購負責人和平臺方到底是什麼關係呢?記者再次找到海南馳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了解情況。
馳鵬公司的負責人表示,樂享團購是社區團購服務的模式,團購負責人只賺取每筆交易單的佣金,公司、團購負責人和團員之間不存在等級、分紅的區別關係。
當記者再次向其提出,查看公司相關經營記錄和資金去向,負責人表示暫不宜公布,將會交給警方進行調查。而在公司運營方面,5月19號,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因為馳鵬公司現在的經營場所,和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地址不符,將該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要求整改。記者在馳鵬公司現在辦公地點海口宏源大廈一樓看到,這裡公司名字寫的是海南農墾南繁農產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而有消費者稱,之前信任樂享團購,是因為團購負責人聲稱他們的活動,是由這家國有企業——農墾南繁農產品公司組織的。在馳鵬公司提供的一張2018年的購卡合同上,記者看到,甲方的名稱的確為南繁農產品公司。不過,現場一名自稱是農墾南繁農產品公司的工作人員否認了他們與馳鵬公司的關係,解釋稱他們與馳鵬公司2017年10月份就不合作了,至於對方打著他們名號,他表示並不知情。
記者也將情況反映給市場監督部門,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方面表示,該案正在調查中,涉案金額可能已經超過百萬,具體數據還在統計中。對於團購負責人得看他們和公司之間的關係和利益分成,是不是主觀上知道公司情況進行判斷。南繁公司是否參與,得看有沒有其他涉案單位,如果有取得相關證據,我們會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朋友圈營銷連結繁多
防範風險需謹慎辨別
我們也期待警方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調查進展。而說到這種朋友圈的營銷連結、優惠活動連結,相信很多人在玩手機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些低價拼團、折扣優惠的活動,看起來的確令人心動。但是心動的背後,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那麼,面對這些網絡營銷連結,我們如何進行辨別真偽,防範風險呢?
在記者的走訪調查中,不少市民反映,在玩手機刷朋友圈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營銷活動的連結。
而面對這些活動連結上各種優惠,多數市民表示,有些營銷,他們確實無法判斷其真實性。
事實上,通過網絡營銷活動,欺騙消費者的案例並不少見,我們欄目也報導過多起。從2018年12月到今年4月,瓊海女子王某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旅遊套餐廣告和發展下家的方式,收取金額不等的套餐費用進行詐騙,最終被警方抓獲。而這些所謂的優惠套餐都是王某自己設置的,極少量可以兌現的套餐,都是她本人貼錢從正規票務平臺訂購機票和酒店住宿,再低價賣出,為的是讓人信以為真,吸引更多人購買。2018年12月,海口不少市民反映,通過朋友圈,加入了一個霸屏天下APP。在平臺上,用戶交納會員費,每天動動手指,發布兩條平臺的產品信息到朋友圈,就能得到佣金。不過過了半個月,佣金無法提現,客服也聯繫不上,平臺相關公司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列入異常經營名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醒,朋友圈發布銷售產品或者服務的連結,普遍存在假冒偽劣產品、支付風險、涉及詐騙涉及傳銷、涉及虛假宣傳等四類風險。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醒,在網絡消費中,如果一開始發現異常,不要存在僥倖心理,應該及時保存相關的消費記錄,以便維權。
最新消息:目前,樂享團購負責人王某因涉嫌集資詐騙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本期編輯:黃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