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六位頂尖藝術家合奏了一首成都小夥的作品

2020-12-20 上遊新聞

12月16日,是世界著名作曲家德維希·凡·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日子,全世界各地都在通過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而22歲的成都青年作曲家文子洋,則用一曲《貝多芬在中國》致敬250歲的貝多芬。「我並不想引用過多的貝多芬的音樂,或是模仿他的風格,而是想在他的材料中找尋到中國式的表達,我想這是中國人對於貝多芬的理解,他不是一位孤立的西方作曲個體,而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文子洋坦言。

文子洋

六位頂尖藝術家合奏《貝多芬在中國》,創作者是位成都小夥   

伴隨著2020年1月1日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奏出的貝多芬《十二首鄉村對舞》,貝多芬的紀念大年如期而至。尤其是在12月16日,他誕辰250周年的日子裡,無論是在他的家鄉德國波恩,還是在他最後逝世的城市奧地利維也納,抑或是遠在千裡之外的中國,都有大量紀念貝多芬的大型活動。

12月5日的國家大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貝多芬三重奏室內樂音樂會」在此上演。小提琴家呂思清、大提琴家娜木拉、中提琴家蘇貞、單簧管演奏家王弢、大提琴家朱牧以及鋼琴家鄒翔,以豐富的演奏形式、高超的專業技巧,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室內樂盛宴,帶領樂迷們感受音樂巨人貝多芬豐富的內心世界,感受其堅定不移的樂觀主義精神。

在音樂會的最後,六位藝術家聯手演奏了青年作曲家文子洋為本場音樂會創作的作品——《貝多芬在中國》。相較於幾位大名鼎鼎的演奏家,作曲家文子洋的名字有些陌生。原來,這位還是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大五的學生,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在剛結束的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上,他受委約創作的多器樂作品《秋日映蓉城》,讓人記住了這位年輕的作曲家。

文子洋在「蓉城之秋」

呂思清等演奏家在「蓉城之秋」演奏文子洋的作品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自小學六年級開始,文子洋便師從黃虎威教授學習和聲與作曲。2013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川音附中作曲專業。2016年又以專業考試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先後師從陳泳鋼教授、賈國平教授,現師從於秦文琛教授。此外,還師從李秀美教授學習鋼琴12年。文子洋曾在國內外30餘項音樂比賽中獲獎,他的各類作品上演於美、俄、德、奧、日等7國和國內的數十個城市,備受好評。

在貝多芬的音樂中找尋中國式的表達

「貝多芬在中國人眼裡總是帶有獨特的色彩,這同他的人生不無關係,中國人時常通過聆聽貝多芬的音樂來觀想自己的內心。因此我選擇貝多芬最具知名度的幾首作品(《悲愴》《月光》《黎明》《歡樂頌》等),並將他們同中國的民間曲調做了結合。」談到創作初衷,文子洋如此說道。更重要的是,他從貝多芬的音樂中找尋到中國式的表達。「第一樂章主要是粗暴的對質結合,是悲愴的,所以我選擇用悲傷的民歌《小白菜》與《悲愴奏鳴曲》做了一個結合;第二樂章則更像是恰空,在《月光》的和聲和織體上,蒙古族的民歌曲調靜靜流淌,這是草原上的星空;第三樂章是把中國民間的鑼鼓音樂和《歡樂頌》放在一起,所以這是一個既對峙又融合的作品,在中間既保留了貝多芬的原作的一些特點,同時又加入了中國音樂的一些素材。」

從小學習鋼琴的文子洋,演奏過大量貝多芬的作品,很熟悉貝多芬的音樂。「前前後後花了10天的時間,只不過是在北京、成都、杭州三個城市完成的。剛開始用了一天時間來思考如何來表達,後來想明白《貝多芬在中國》實際上就是在說我心中的貝多芬,所以我當時就決定把心中最想表達的東西和最喜歡貝多芬的曲子做了一個結合。」文子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寫作的時候特別愉快。「我們可以想像,假如貝多芬出生在中國,或者他是一個中國作曲家,當他用我們中國的音樂語言去寫作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對,我覺得這個是我創作當中遇到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命題。」

5歲開始接觸貝多芬,貝多芬對其音樂創作影響很大

《獻給愛麗絲》是文子洋最早接觸到的貝多芬音樂,那時他才5歲,「就是覺得非常好聽。而且它也有一個故事,是貝多芬給愛麗絲彈的」。對貝多芬的學習,幾乎貫穿了文子洋整個音樂學習過程。「我覺得貝多芬在我的音樂創作裡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從作曲技術,從作曲的方案或者手法,從他作品背後蘊含的精神力量和人文價值,都是值得我去學習和思考的。」文子洋感慨道。

文子洋

文子洋最喜歡的貝多芬作品是《熱情奏鳴曲》,因為在他看來,這首作品貝多芬對音樂的掌握以及音樂背後蘊含的情感表達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文子洋認為,貝多芬對於中國人而言,是特別有感情的一位作曲家,「像巴赫或莫扎特,可能我覺得還沒有貝多芬對中國人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從小大家都聽說過貝多芬耳聾的故事,記憶深刻」。

但文子洋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他心目中,貝多芬的音樂超越了他的人生經歷。「在聽他的音樂的時候,你有時候不相信他是一個經歷了那樣人生的人。它的音樂是非常純粹的,他只表達他自己的內心。」所以文子洋聽貝多芬的音樂時,是忽略了他的人生經歷的。「我覺得這也是貝多芬最偉大的地方,他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時代。這也是他的音樂為什麼會流傳到現在,讓我們學習的時候仍然覺得很新穎很有價值的原因。」

原標題: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六位頂尖藝術家合奏了一首成都小夥的作品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紀念貝多芬250周年誕辰音樂會在甘肅大劇院精彩上演
    紀念貝多芬250周年誕辰音樂會在甘肅大劇院精彩上演 2020-11-30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暨2021年新年音樂會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暨2021年新年音樂會  2021/1/1 (周五)14:30  當代華僑城漢口道用寫過《田園》、《命運》交響樂的貝多芬的作品、具有治癒身心的莫扎特的作品奉獻給大家。同時,紀念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要想永遠擁有愉快的情緒,聽莫扎特的音樂是不二之選。《弦樂小夜曲》便是這類音樂的傑出代表。  ——山西原創民歌《走西口》曲調悽美,膾炙人口。用弦樂器改編演奏的《走西口》,音色富於變化,和聲色彩豐富,催人淚下,感人至深。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圓滿結束,但我們對「樂聖...
    當95歲的曹鵬先生揮棒指揮上海城市交響樂團奏響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時,今年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達到高潮。 250周年」系列音樂會,以「英雄與人民」「命運與希望」「詩意與浪漫」「破曉與歡樂」為題,在新演出季開幕後陸續奏響了貝多芬的多部交響樂作品。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他的遺產不止是音樂……
    van Beethoven)誕辰250周年(1770-2020)。他是天才作曲家,也是不斷和命運抗爭的英雄,更是偉大的藝術家。250年過去,他給後世留下的遺產不止音樂。 音樂和藝術(這裡指狹義上的繪畫)乍看似乎涇渭分明:一個是聽覺審美,一個是視覺藝術,如何能打通壁壘共同欣賞?然而,雖然歷史上音樂家和藝術家各有不同的稱謂和影響範圍,但音樂和藝術確實有相通之處並不斷影響彼此。
  •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舉辦致敬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展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舉辦致敬貝多芬誕辰
  • 「12.16」貝多芬誕辰紀念日 相約長沙音樂廳追憶250年前歐洲大陸的...
    (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日當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將在長沙音樂廳奏響。)  星辰在線12月1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劉恩丞)今年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紀念這位用音樂鼓舞人心的英雄,長沙音樂廳特定於貝多芬誕辰日當天——12月16日(周三)19:30分舉行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在甘肅大劇院奏響
    演出現場。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通訊員 宣學洲 攝  每日甘肅網11月30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通訊員宣學洲記者楊亮)11月28日晚,甘肅大劇院響徹天籟之音,「春綠隴原悅享經典冬春惠民演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交響音樂會」在這裡傾情上演,《科裡奧蘭序曲》《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A大調第七交響曲》等一首首貝多芬經典樂曲,讓全場觀眾如痴如醉。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活動在德國波恩開幕
    新華社德國波恩12月16日電(記者沈忠浩 左為)紀念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活動16日晚在德國波恩歌劇院開幕。貝多芬1770年12月出生于波恩,在當地生活20多年,其間接受了早期音樂啟蒙。
  • 問吧精選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天才、樂聖、暴躁狂人
    問吧精選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天才、樂聖、暴躁狂人 2020-12-19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末的上海,如何與他們一起聆聽永遠的...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經濟學人》刊發的一篇文章中的數據顯示,全球5千萬琴童,80%在中國,其中,中國超4萬孩子學習鋼琴。12月16日,恰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課代表採訪了兩位老師和一位家長,試圖給我們的小讀者和大朋友,帶來一種深入了解貝多芬的方式和眼光。
  • 11.20CSMusic全球藝術家張晉教授學生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專場
    2020年11月20日19:30中國古典音樂家網籤約藝術家張晉教授及他的學生們「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雲端鋼琴音樂會」《雲端音樂會》曲目單獲2019年「斯坦伯格杯」全國鋼琴總決賽業餘少年B組特一等獎獲第八屆「卡丹薩杯"全國青少年中國作品業餘少年B組一等獎陳知未陳知未,2008年出生於鄭州, 從8歲師從張晉教授至今,201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現就讀於六年級。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當芭蕾女神遇見樂聖 | 邱思婷《邂逅 足尖...
    2020年12月16日,芭蕾藝術短片《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正式上線。謹以此片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250年前的12月16日,在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誕生了一位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的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他就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
  • 明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在此
    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開創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領跑「貝多芬誕辰日」。今天,澎湃新聞將全程直播。海報設計 吳思敏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經典947攜手百視通呈 現1 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Yes娛樂12月8日綜合報導:2020年是被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的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攜手東方明珠百視通、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在12月16日的紀念日當天推出《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 QQ音樂內測播客功能;B站推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直播音樂會
    B站推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直播音樂會 5. 騰訊旗下酷我推出全新《波點音樂》:周杰倫歌曲免費播放和下載 6. 網易大會 AI 歌曲《未來之歌》發布 7. 成都演出場館兩周內演出取消、入場人數不超過75% 8.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跨越時空來「湘」
    文丨張未未 圖丨李方 12月16日是「樂聖」貝多芬誕辰,當晚,由湖南愛樂協會秘書長胡偉總策劃的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專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隆重上演。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你卻不一定知道他為什麼偉大
    今年是路德維希 · 凡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提到貝多芬,你會想起什麼?圖書館閉館時響起的《致愛麗絲》?他遭受耳聾卻仍舊成為偉大作曲家的勵志故事?還是他的九部交響曲?這套書邀請了全球頂尖學者,把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個裡程碑事件或人物,以「大家小書」形式,向你娓娓道來。讀懂歷史,也是讀懂自己所處的時代。這套書不止提供知識,更提供看世界的方法,通過閱讀文明誕生和演化的過程,認知世界,提升自己的視野格局。
  • 貝多芬誕辰250年丨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將陸續推出紀念文章,通過文字、影音和圖像重新審視貝多芬的藝術成就、精神遺產與當下意義,力圖呈現豐富多彩的歷史細節,提供中國知識人獨有的觀察視角,嘗試與讀者一起理解西方文明的本質。
  • 「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
    沒有一個藝術家對道德的修積,像貝多芬那樣兢兢業業;也沒有一個音樂家的生涯,像貝多芬這樣的酷似一個聖徒的行述。天賦給他的獷野的力,他早替它定下了方向:對苦難,要用「力」去反抗和徵服;對人類,要用「力」去鼓勵、去熱烈地愛。今天是大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特推送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傅雷譯),體會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 「這個人遠遠地走在我們的文明之前」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導語 /Inroduction/今天(12月16日),是貝多芬250周年誕辰。1927年3月,在貝多芬百年忌辰之際,羅曼·羅蘭給他1903年寫的這本《貝多芬傳》重新作序。雖然貝多芬不是法國人,但並不影響他崇拜一個法國英雄,他純粹地,甚至絕對崇拜地將拿破崙看作一位神聖的資產階級革命意志的執行者。於是,他有了一個強烈的衝動,即為拿破崙譜寫一首交響曲,為法國人民的革命譜寫一首交響曲,永遠歌頌並致敬。1803年,貝多芬點燃了自己的一腔熱情,他將巨大的精力和心力投入到了交響曲《英雄》的創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