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展中的璧山國家高新區
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落下帷幕,璧山又收穫一批重大項目。在智博會重大項目現場集中簽約儀式上,康佳集團與璧山高新區正式籤約,將在璧投資300億元建設半導體光電產業園。
目前,璧山正在發力智能製造和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康佳半導體光電項目的入駐讓璧山在智能製造產業方面又添一「生力軍」。不僅如此,康佳半導體光電項目未來還將帶動半導體產業相關企業的入駐,使璧山成為重慶繼西永、兩江新區水土之後,又一大半導體生產基地,力爭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
事實上,這不是行業巨頭第一次青睞璧山。去年首屆智博會期間,比亞迪與璧山就動力電池年產20GWh產業項目籤署投資合作協議。璧山比亞迪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人民幣100億元,主要包括動力電池電芯、模組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等核心產品製造。同時,通過優先布局電機、電控系統和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等項目落地,打造西南區域總部。 今年2月22日,重慶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基地暨「雲巴」項目在璧山正式開工,作為一種全新的綠色出行交通工具,比亞迪希望把「雲巴」打造成重慶的又一張城市名片。
從比亞迪動力電池項目到康佳半導體光電項目,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兩個百億級項目選擇入駐,璧山的吸引力在哪裡?
璧山正圍繞「芯屏器核網」打造智能產業集群
堅持綠色先行
建設田園都市
當前,以5G、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技術含量高、環境質量優、生命周期長的綠色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全國各地積極布局的新興產業。在此背景下,拼土地、拼政策、拼資源的招商方式已經不再適宜,綠水青山和生態宜居的環境成為了一座城市對綠色新興產業項目最大的吸引力。
璧山良好的綠色生態人居環境一直為人稱道。近年來,璧山按照「園中建城、林中建城、景中建城、水中建城」的理念,統籌「山水、人文、城市、鄉村」一體,推進大公園、大森林、大景區、大水系建設,建成了一座「有山有水有田園、有詩有景有遠方」的生態宜居城市。與此同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璧山還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水利風景區等眾多殊榮。2017年,璧山更是作為重慶唯一區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代表著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水平。
儒雅是城市的「氣質」,田園是城市的「顏值」,當前,璧山更是圍繞「儒雅璧山 田園都市」這一發展定位,建設一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城人產」高度和諧統一、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田園都市。
堅持綠色先行,有山有水有田園、有詩有景有遠方的城市環境,吸引的遠不止是那些遠道而來的遊客,也得到了各路投資者的交口稱讚和高度認可。
已經落戶璧山的比亞迪公司副總裁何龍就曾感嘆,璧山這座城市非常溫馨,規劃布局非常前衛,是個宜業宜居的好地方。
今年年初,璧山高新區舉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現場共籤約項目24個,總投資196.5億元。「夢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盡在美麗璧山處……」在籤約儀式上,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彥政坦言,選擇璧山落戶的原因,就是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
該公司是一家臺資企業,主要從事大氣等離子、大氣鍍膜、真空等離子、真空鍍膜系統的生產製造,是中國最大的常壓等離子設備生產製造商。之前通過新聞報導和璧山外出招商引資工作人員的推介,陳彥政知道了已故《小城故事》歌曲詞作者莊奴先生與璧山的故事,很是嚮往。親自來到璧山考察後,他更是被璧山的生態環境所吸引,在短短2個月內作出了落戶璧山的決定。
璧山正在發力智能製造和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
堅持以人為本
凝聚創新動力
一方面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另一方面璧山更是突出以人為本,樹立「來了就是璧山人」理念,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的打造。
對不少企業來說,各種手續審批一直是件頭疼事。但現在,一些企業的辦事人員發現,在璧山辦理手續審批更簡單、速度更快了。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提升服務監管效能,璧山圍繞「5-20-50」目標,加速推進「一網兩端」建設,實施審批服務「五個100」行動計劃,制定了「減、放、並、轉、調、諾」六張清單,推開了「證照分離」、深化了「多證合一」、推進了商事制度改革,並不斷打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組合拳」,為企業發展增添後勁。
「去年這個時候,公司和重慶籤了一個20GWh動力電池項目,我昨天到工地看了看,讓我大吃一驚,100多萬平方米的廠房,一年前去看時是一片山還有一些村莊,連路都沒有,現在已經完成了90%的廠房建設,設備也開始安裝。」在 2019智博會高峰會上,比亞迪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王傳福對璧山企業服務工作和項目推進進度發出由衷讚嘆。他說,我覺得重慶不只是一個吃火鍋的好地方,還是一個投資的地方,謝謝你們!
「真沒想到6個工作日就能辦理好竣工驗收相關手續。」近日,在璧山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金科眾璽置業有限公司辦事人員郭鑫也同樣體味到了如今營商環境優化的春江水暖。
「我們公司是去年6月入駐璧山的。之所以選擇落戶這裡,一是這裡的地理位置好,二是這裡的政策好。缺資金,政府幫助辦理貼息貸款,手續辦理方便快捷,還提供『一對一』媽媽式貼心服務。」已落成項目的臺灣老闆張毅說,很多臺灣同行看到他在璧山辦廠非常舒心,企業越做越大,便紛紛效仿,跟著搬遷過來了。
據璧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區共有73家臺資企業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到來的。因為政府貼心服務,今年上半年超過六成的新籤約項目也都是以商招商而來。
為了進一步持續做優營商環境,我區還建立了「企業吹哨、部門報到」互動機制,成立了「企業之家」,政商關係更加親近清爽……
堅持創新驅動
推動產業發展
通過良好的生態人居環境和營商環境,璧山集聚了一大批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的落戶也帶來了一大批創新型人才的落戶,為推動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藍黛公司是璧山本土培育成長起來的汽車核心零部件龍頭製造企業。近年來,通過一批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公司成立了一支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今年6月,藍黛6AT變速器正式下線,一舉打破了AT變速器長期依賴國外或合資廠商供貨的窘境,將推動全國AT變速器自主研發、生產水平再上新臺階。
「藍黛公司的成功,可謂創新帶動『老樹發新芽』的典型案例。」璧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人才的引進璧山正著力於打造以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為代表的「1+N」科技產業化研究院體系,聚合各類創新資源。截至目前,研究院已引進一大批專業技術性人才,其中研究員3名、高級工程師3名,博士10名、碩士17名;與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等10餘所「雙一流」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與兩院院士吳偉仁、尤政、莊松林、才鴻年、王澤山、劉怡昕等團隊對接了合作項目,汽車無線充電、5G電感與濾波器、ANG吸附材料、氫氧爆燃發動機、石墨烯複合材料、生物農藥、量子點、碳化矽、磁傳感器、鋰電池、電子化學品等一大批應用廣泛且具備巨大經濟效益的項目順利推進。
另外,璧山還充分發揮毗鄰重慶大學城的獨特優勢,整合利用重慶大學城14所高等院校、55個重點實驗室的科技創新資源,乘勢而上,高標準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的宏偉目標。
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位於璧山城區西北部,規劃面積約6平方公裡,其中生態綠化覆蓋率達70%。小鎮毗鄰重慶地鐵1號線璧山站,通過六旗隧道和軌道交通,5分鐘即可到達重慶大學城,8分鐘可到達重慶西永保稅港區。小鎮依託茅萊山都市田園生態公園的山水脈絡和生態基底,保留「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自然景觀,充分彰顯「有山有水有田園、有詩有景有遠方」的大美意境,真正讓小鎮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小鎮將以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為核心,突出「小核心、開放式,大循環、標準化」理念,允許社會資本在任何環節進入,科技產業孵化培育全程零門檻,孵化科技成果全程標準化流程操作,將搭建起高新技術服務城市,為科創團隊提供科研開發、創業輔導、政策支持、金融服務、生活居住等全方位服務,激發創新創業活力,造就一批種子期雛鷹企業和科技企業「小巨人」。
以良好的環境集聚創新型企業和人才,以創新型企業和人才推動產業發展,當前的璧山正以加速動能轉換為關鍵,加快構建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在新一輪產業變革和區域發展新格局中爭取主動、贏得優勢。(謝捷 曾清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