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龜井來歷的故事
州城是東平縣老城,建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城中有一口古井,就是「龜″井子,古時人又稱兩山夾一井,它的歷史和這座城的歷史一樣悠久。
龜井子位於桂井子街中南段,離萬裡故居很近,不出百米,說起它名稱的來歷,就先說一下州城古城的故事了,州城古城建設別具一格,東西各兩門,而南門為出頭門,
北門像扭腚門,城中略高於四周,周圍有護城河環繞,猶如一巨龜靜臥在大清河南岸,所以稱這裡為龜城,這口井就在南北門的中心線上,像是龜的肚臍,被百姓稱為龜井,因古時東西各有人家居住,夾在東戶人家的西山牆和西戶人家的東山牆,古人稱為兩山夾一井,勝名傳千裡,又因龜子與桂同音,又被人們稱為桂井子。
相傳,東海善財小龍女生性喜戲,頑皮,經常出東海遊玩於山東大地,河湖水系各湖龍王對它都尊敬有佳,眾湖河龍王子女眾多,善財龍公主來時都與它們玩的不亦樂乎,使它流連忘返,這一年春暖花開,它順龍泉來到荊河龍宮,因蟒梅已出嫁,蟒菊追隨蟒聰去了一步雙井,蟒竹也去了鸑鷟山張果處當了信使,家裡就少了和善財公主玩耍取樂的玩伴,其它各子女都不能使善公主玩的開心盡興,雖也去龍騰湖和微湖以極眾河流樂淨土龍宮玩耍,少了蟒梅得玩耍調和也顯孤獨,這樣,善財公主就隨心所欲的進湖河遠遊。
這一天遊到了東平湖,只有蟒蘭和微湖龍王蟒豐的幾個子女跟隨左右。它們剛進東平湖,東平湖龍王蟒深就出宮來到它們身邊,躬身施禮問安善財龍公主,並請龍公主到自己龍宮休息,東平湖龍王蟒深在微湖龍王蟒豐的女兒蟒慧出嫁時,曾參加蟒慧的大婚之喜,在那裡它知道了善財公主常來荊河,自己早有邀請善財公主到自己東平湖做客,讓自己子女結交善財小龍女,以便自己領地有事時,如結交上東海龍王,可替自己對女媧娘娘說話,這次見到善財公主,所以才力邀公主到東平湖龍宮,蟒深喚過自己的子女給龍公主請安,並安排自己的子女和蟒蘭及微湖王龍蟒豐的兒女相識, 到得這裡,善財公主的玩性展露無遺,蟒深的眾子女如眾星捧月般,聽從善財公主講述自己東海龍宮的趣事,蟒琛的子女也講自己在東平湖及眾河流玩耍的趣事,它們聊得很是高興,就離開龍宮到得東平湖內玩耍,湖水微波蕩漾,它們遊玩的很是峽意,時間過的飛快,太陽下山了,月亮升起,善財公主玩的意猶未盡,可是蟒深喚善財公主和眾晚輩回宮,它們就簇擁著善財公主回到東平湖龍宮,吃過晚飯,蟒蘭和眾湖龍子龍女都累的回到蟒平安排的東平湖龍宮內就寢休息,可善財龍公主精力充沛毫無倦意。東平湖龍王蟒平見到,就說「可帶龍公主到東原城遊玩,東原城繁榮昌盛,人流如織,這裡民風樸實,景美勝湖內」。
善財公主一聽,馬上拍手叫好,蟒深就幻化人形,善財公主變化成小女孩,飛身上岸,過大清河,很快來的東原城(現州城),順街南行,街上店鋪林立,燈籠高掛照的街道如同白晝,善財小龍女蹦蹦跳跳在前,東平湖龍王蟒深緊跟其後,它們玩的無所顧慮,蟒深見龍公主住足看有好玩的就買下送給它玩耍,它們穿過幾道牌房,很快來到一高處,小龍女抬頭見一老翁正吃力的提著一大水桶,蹣跚而行,累的上氣不接下氣,走幾步就放下木桶,喘氣休息,善財公主忙上前問道「老爺爺你為什麼去往遠處提水呢?"老人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見是一小女孩和自己說話,很是欣慰高興,就順口回答我住在這裡最高處,離井遠,年輕時曾挖井於院內,奈何地勢高,挖下去近兩丈,依然沒水,就放棄了,那時年輕挑兩桶水也很輕鬆,現在已是古稀之年,想再挖井也力不從心了,可也要吃水,所以就在晚上去提水,免得被人貽笑。善財小龍女很是可憐老人擔水就回身叫蟒深解決老人吃水的問題。蟒深忙答應下來,轉身就在老人水桶處指地為井,井水水溢如柱四面八方的流淌開來,有在東平湖出生在大清河修行的老烏龜感東原城水溢街道,忙來到這裡看察,見是東平湖龍王蟒深指地為井,它怕井水外溢淹了東原城,就飛身壓住井眼,讓井水低於這裡地高不到外溢。善財小龍女看到這老龜壓井水後很高興,就說你就在此修行管這井水,老龜點點頭就答應下來,從此東原城就多了一龜形井,並順龜形建城,街道村巷護城河環繞,名聲大振,千年不衰,才人輩出。
到現在也如形似龜,州城鎮南北大銜,名桂("龜")井子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