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皇帝列表

2021-02-23 解讀漢史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56

閱讀前請點擊「藍色字體」並進行關注,每天推送最新的資訊信息,讓你第一時間接收最新資訊,完全免費,請放心閱讀。

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周的先祖起源於黃帝族,夏朝時周人的首領是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后稷」,負責管理農事,其氏族是一個善於農業耕作的部落,這大大促進了氏族經濟發展。商朝初年,棄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自稱為周。周武王牧野一戰打敗商紂,建立了周朝。周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於文王,終於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棄,帝嚳的後裔,棄曾做過堯,舜的農師。周朝姬姓。

周文王姬昌簡介 創易經伐商殷,歷史上一位名君

周文王姬昌簡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諸侯之長,《封神演義》演繹為西伯侯),又稱周侯,周季歷(周朝建立後,尊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生於西岐(今寶雞市岐山縣)。先秦時期貴族有姓有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周文王雖姬姓,卻不叫姬昌。「姬昌」一說在東漢時期成型,後世因之,遂稱文王為姬昌。傳在羑裡(今河南境內)根據伏羲氏(人皇始祖)的研究成果繼續演繹易經八卦。

人物簡介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歷之子,華夏族(漢族)人,西周奠基者。季歷死後由他繼承西伯之位,又稱西伯昌。共在位50年。商紂時為西伯(「伯爵」),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裡,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其子武王姬發有天下後,追尊他為文王。

主要事跡

中國商代末年西方諸侯之長。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商紂時為西伯,即西部諸侯(方國)之長。亦稱西伯昌。相傳西伯在位五十年,已為翦商大業作好充分準備,但未及出師便先期死去。

他是很有作為的創業主,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個「方伯」的面目出現,表面上臣服於商朝,暗地裡卻積極進行滅商的準備。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爭取與國,成功地調解了虞、芮兩國爭田糾紛,使河東小國紛紛前來歸附,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紂的「受命之君」。在虞、芮歸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為滅商建立了鞏固的後方。接著向東發展,過黃河進攻耆、邗等國。沿渭水東進,攻佔了商朝在渭水中遊的重要據點崇,掃除了周在東進道路上的一個障礙,並且據有關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灃水西岸營建豐邑,把政治中心遷於豐(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周人對商朝已經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勢。

周朝皇帝列表

當時商紂王發明了炮烙之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塗滿潤滑油的銅柱上,一滑倒就會倒在火坑裡,頓時皮焦骨爛。但是商紂的寵妃妲己看見此慘狀笑個不停,所以商紂就一直讓犯人這樣做,以博得妲己一笑。周文王很是氣憤,諸侯和人民無不痛恨的咬牙切齒。經過一番思考,周文王想利用這個刑法進一步爭取民心,提高自己在百姓中的威望。於是,周文王來到朝歌,願意獻上周國洛河西岸的一塊土地,並說明來意,願以此要求紂王答應一件事,就是廢除炮烙。商紂王本來就聽說這種刑法在商朝裡人民的意見很大,現在又能得到一塊土地,就同意了周文王的請求。周文王藉此大肆宣傳,諸侯和百姓都稱讚周文王功德無量。文王雖然損失了一塊土地,但是他得到廣大諸侯的擁護,這將為他興周滅商創造了一個有利的條件。

周國當時有一塊珍貴的玉版,價值連城,殷紂很想得到他。起初,紂令膠鬲來索取,文王不給。因為膠鬲是一個賢臣,常能出一些發展生產、愛護人民、訓練軍隊的好主意,如果膠鬲得到商紂王的信任和重用,這對周國是不利的。膠鬲得不到玉版,說明他沒有能力,商紂王就會輕視他、鄙棄他,膠鬲在殷王朝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後來,殷紂派費仲來取玉版,文王經過一番思考後,最後給了他。因為費仲是一個奸臣:他經常教殷紂尋歡作樂的辦法,使殷紂窮奢極欲,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他又經常撥弄是非,說諸侯和大臣的壞話,造成外部的孤立和內部的不和;同時還儘量搜刮諸侯和人民的財物供紂享用,造成君民之間尖銳矛盾。費仲得到玉版,殷紂會更加的信任和重用他,從而大大削弱殷王朝的實力。

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裡,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周文王,商末諸侯首領,史稱西北侯,追封為周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先祖古公、父親季歷之法,倡導篤仁、敬老、慈少、禮賢下士的社會風氣,使其領地的社會經濟得以發展。與其子姬發在寶雞磻溪釣魚臺聘姜尚為軍師,自岐山起兵率軍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開創者。發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傳於世,《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間在獄中寫了《周易》一書,在位50年。

周武王姬發簡介 周世祖武王西周王朝開國君主

周武王姬發,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位。他繼承父親遺志,於西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後諡號「武」,史稱周武王。

人物簡介

西周世祖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者,華夏傑出領袖,漢族,姬姓,名發,諡號武王廟號世祖,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斌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6年文王死,他繼承王位。

姬發繼承其父遺志,推翻商朝統治,成為西周王朝的開國之君。姬發繼任後,繼續積極準備滅商,任命姜尚為軍師,負責軍事;南宮括為元帥,武吉為將軍;任命其弟周公旦為輔佐,負責政務;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

姬發抓住時機,觀兵孟津,大會一千諸侯。兩年後時機成熟,姬發親率大軍伐商。牧野大戰之後,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自焚於鹿臺。後姬發建都鎬京,改國號為大周,在位13年崩,諡號「武王」。

周朝皇帝列表

建立周朝

先周是活動於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是帝嚳(黃帝曾孫)元妃姜嫄的兒子棄。棄在帝舜時擔任農師,號稱后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於邰。商朝初年,他的後代公劉率族人遷到磁。到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自稱為大周。古公的幼子季歷繼位後,修行道義,發展生產,驅逐夷狄,周王季歷曾一次消滅二十二個翟王,使得力量更為強大,與商發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將季歷殺死,季歷的兒子姬昌繼位。昌號稱西伯,仁慈愛民,禮賢下士,天下士人都來投奔。周的發展,使商紂感到威脅,於是將西伯昌囚禁於羑裡七年。周人以珍寶和美女將西伯贖出,此後,在呂尚的輔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於遊樂,對殷紂十分馴服,實際上卻更為積善修德,和悅百姓,大力發展生產,使更多的諸侯前來歸附,進而徵討不馴服的諸侯和商的盟國,終於三分天下有其二,成為所謂的受命之主,而自稱王,即周文王,並將都城遷到豐邑(今陝西長安西南灃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發繼位,稱周武王。他繼續以呂尚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等人為主要助手,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將都城擴至灃水以東的鎬京(今陝西長安縣境),積極作滅商的準備。兩年後,武王在盟津召集一千諸侯會師盟誓。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關,聯合各方國諸侯,揮師東向,於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敗商朝的軍隊,殺死殷紂王,史稱「武王滅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周朝。周朝經歷了37代天子,800多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國滅掉。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豐鎬二京在西,洛邑在東,習慣上稱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為西周,以後的為東周。

歷史評價

周武王有著廣闊的心胸和長遠的眼光,同時有著果斷的處事能力,看到商朝的無道,他打出了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旗號來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從而大大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在伐紂的過程中,他以大無畏的精神親自帶領兵馬直搗朝歌,打了紂王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周武王有著很傑出的個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們的愛戴。

周成王姬誦簡介 周朝開創成康之治的一代明君

周成王姬誦(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誦,周武王之子,是中國西周第二代國王,諡號成王。周成王繼位時年幼,由周公旦輔政,平定三監之亂。周成王親政後,營造新都洛邑、大封諸侯,還命周公東徵、編寫禮樂,加強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駕崩,享年35歲。周成王與其子周康王(姬釗)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基本資料

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後在位4年卒,「天下聞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時年少,由周公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滿,製造謠言說周公想謀篡王位,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召公奭也懷疑起來,史稱「三監之亂」。

周公率兵東徵,三年後平亂,管叔自殺,蔡叔被囚,奪商、衛、邶、鄘四國封地。周公攝政七年後,還政於成王,周公擔心成王貪圖安逸,寫了一篇《無逸》。前1021年,周成王駕崩,享年35歲,太子姬釗即位,是為周康王。

周朝皇帝列表

成王年幼即位,不能執掌政事。其叔父周公旦(武王弟)為避免各諸侯反叛,便自己攝政當國,安定大局。管叔、蔡叔不信任周公,挾殷商後代武庚一起作亂反叛,周公奉成王之命東徵討伐,平定叛亂。成王長大,親自執掌政權後,大封諸侯,加強宗法統治權力,命召公營建洛邑(今河南洛陽市西),後來成為東周的都城。成王還命令周公制禮作樂,規劃各項規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礎。周公、召公率師徵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國,使統治範圍進一步擴大。成王時期,社會安定,人民和睦,歌頌太平盛世之聲不絕於耳。成王與其子康王統治時期,合稱成康之治,是周代的興盛時期。

後世以「成康之治」評價成王與其子康王的政績,史稱當時天下安寧,四十餘年不用刑罰。

夏商周斷代工程把成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42年至前1021年。

周康王姬釗簡介 周朝守住祖先基業的勤政皇帝

周康王姬釗,姓姬名釗,生卒年不詳。漢族,成王子,成王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於畢原。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召公、畢公還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業的艱辛告訴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誡姬釗要節儉寡慾,勤理國事,守住祖先的基業。他和父親周成王在位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餘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個人生平

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召公、畢公還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業的艱辛告訴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誡姬釗要節儉寡慾,勤理國事,守住祖先的基業。

姬釗在位時,不斷攻伐鬼方(今陝西省西北部)和東南各地,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在一次大戰中,周軍俘虜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為了慶祝勝利,姬釗賞給參戰的貴族孟以1700多俘虜,作為奴隸使用,並將此事用文字鑄在鼎上,這隻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發掘出來,至今還陳列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裡。

姬釗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天下統一,經濟、文化繁榮,社會安定,史書載,「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姬釗死後的廟號為康王。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為「成康之治」。

周朝皇帝列表

夏商周斷代工程考證把康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20年至前996年,在位25年。《考古》雜誌2007年3月發表了朱鳳瀚的文章《堯公簋與唐伯侯於晉》,介紹了香港地區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銅器堯公簋,其銘文有「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又八祀」的內容。據陳久金說,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就此專門召開會議,認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來紀年的王為周康王,以此器作為周康王在位超過28年的證據。

春秋時代的公元前538年,楚國的大夫椒舉向追求霸業的楚靈王提到歷史上夏啟王、商湯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齊桓公和晉文公這「六王二公」之功業。椒舉提到周康王有「酆宮之朝」的功業,楊伯峻指出酆宮為周文王廟,在今陝西省戶縣東五裡。(齊國第二代君主齊丁公、衛國第二代君主衛康伯、晉國第二代君主晉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魯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四位諸侯以珍寶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繹卻無分。春秋時代的公元前530年,楚靈王仍忿然提起此事。)

周昭王姬瑕簡介 三次攻楚失敗而客死漢江的皇帝

周昭王姬瑕簡介,西周第四代國王。周康王之子。《史記》稱他為昭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卲王。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徵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之濱。南徵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誌。

人物簡介

姬瑕(公元前?-公元前977年),即周昭王,中國周朝第四代王。漢族,鎬京(今陝西長安縣境)人。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徵荊楚,經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之濱。南徵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誌,後來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問鼎周疆。

周昭王——三次攻楚失敗

楚國是西周侯衛統治下的「南國」之一。商末周初,由於鬻熊舉族投周之後,楚與周王室的關係一般是良好的。周武王死,子成王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史記魯周公世家》。)後來,流言澄清,周公又回去了。周康王時,楚與周關係亦屬正常(《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楚靈王語:「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亻及、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究其原因,一是周楚同源(周人,姬姓,傳說是帝譽之後),鬻熊臣周,奠定了親善關係的基礎。二是周初克殷,後又周公東徵,足見殷商殘餘勢力與東方方國部落一直叛周抗周,周王朝不得不全力東向,重點打擊東方方國部落。三是楚人闢在蠻荒之地,勢弧力單,只得卑事周天子,當不會引起周王室的重視。

「騰微創媒「是一款由上饒羽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平臺。團隊致力通過大數據和媒體資源,為用戶提供容創收及服務。
「騰微創媒「致力於打造一款新形式的資訊閱讀軟體,以平臺、媒體和共贏的方式。以移動應用為載體進行內容創造、資訊閱讀,提供更多有用、有趣、有益的內容給大家。同時在閱讀的時候,還能為自己創收利益。

商務合作:19914615805(微信同步)

投稿郵箱:2760270588@qq.com

編      輯:大 玩 家

相關焦點

  • 周朝皇帝姓姬,夏朝和商朝皇帝姓什麼?
    雖然說「皇帝」這個詞是秦始皇時期才開始使用的,用在這裡並不準確,但是這裡也只是取其意,周朝稱天子,夏商兩朝大約是「王」。
  •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時間:2016-08-27 15: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有多少個皇帝? 震驚全世界的唐朝歷代皇帝列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明朝皇帝列表(含畫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
  • 古時皇帝給大臣發冰塊消暑 周朝冬天藏冰夏天用
    周朝開始 冬天藏冰夏天用  雖然時代不同,但一年四季的更迭是不變的,夏季也都是一樣的炎熱。「古人消暑主要就是靠大冰塊,他們會在冬天把冰塊藏起來,來年夏天用。」陝西歷史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賀達炘介紹,從周朝開始,人們就會在11月份的時候鑿冰、切冰,然後到來年1月份找一塊陰涼的地方鋪上稻草、木屑、竹蓆等,將冰塊藏在裡面。
  • 元朝皇帝列表 元皇帝簡介
    元朝皇帝列表 皇帝簡介 元朝皇帝列表 元朝歷代皇帝簡介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始於太祖鐵木真,終於元順帝,共15帝。 元朝皇帝列表: 太祖鐵木真(1162-1227)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 《大宋宮詞》宋真宗 宋朝皇帝順序列表
    宋朝皇帝順序列表公元960年,宋朝建立,趙匡胤黃袍加身,從此將中國帶進了歷史上最繁華的時代。在我國歷史上,南北兩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朝代,只不過可惜的是執政方陣一直都重文抑武,導致國家武力滯後,在對外戰爭中一直處於下風!
  • 金朝歷代皇帝列表,在位時間及生卒年月!
    中國的金朝從完顏阿骨打1115打敗遼國建立金朝到昭宗完顏承麟1234被宋蒙聯軍打敗王國一共存在了119年,在這119年金朝一共傳了十代皇帝,下面是金朝十代皇帝列表排序:>第一個金朝皇帝: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完顏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天慶四年,起兵反抗遼朝,1115年正月,建國號金,年號「收國」,建都會寧府。
  • 漢朝皇帝列表(含簡介),供收藏!
    正文漢朝皇帝列表   西漢皇帝列表  一、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號沛公,諡號高皇帝,廟號高祖。漢開國皇帝,為漢王4年,在帝位8年,於平定英布叛亂中胸部受箭傷,後創傷復發而死,終年53歲,葬於長陵(今陝西省鹹陽市東35裡處)。沛郡豐邑中陽裡(現屬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氏。
  • 中國歷史王朝皇帝列表之北宋王朝,一起來看看上
    中國歷史王朝皇帝列表之北宋王朝,一起來看看上北宋王朝是繼唐朝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個由漢族人建立起來的王朝。是他除了前幾位皇帝之後,後來的皇帝就有點不盡人意的。北宋王朝的皇帝到底是什麼樣子?一起來跟隨小編看看。
  • 周朝的奠基人姬昌,為何忽略其他兒子傳位於次子周武王
    周文王為周朝的未來發展做了厚實的基礎,以至於後來周武王對抗商朝時,擁有足夠的實力基礎。周文王算是一代明君,但是傳位時並沒有選擇自己的長子,而是略過長子甚至連長子的子孫都沒有絲毫考慮,直接選擇次子周武王為繼承人。對於周文王這樣的選擇,後世的人紛紛表示看不懂,根據流傳下來的史書記載也很令人疑慮。
  • 盤點宋朝皇帝列表
    宋太宗 趙炅宋太宗 (939—997),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名趙炅。太祖弟,初名匡義,後改光義,即位後,改名炅在位22年。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本名趙匡義,太祖登基後一度改稱趙光義。
  • 周朝強盛了791年,為何卻轟然倒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在我國古代沒有一個王朝能夠一直強勝下去,其實很多原因都在於很多古代的國王都經歷了太多年的太平盛世,逐漸只會享受歌舞昇平,甚至慢慢變變得只會貪圖享樂,或者說是變得昏庸暴政了,因此他們註定不會存留太久,每個朝代滅亡基本都是因為國王或者皇帝的無能,今天就讓我走近一個在中國古代強盛了近791年的朝代吧,我想很多人已經猜到了是哪個朝代!沒錯就是周朝,一個相當強大的王朝能夠屹立在世界強國之中近千年。
  • 皇帝的稱呼諡號你能分清楚嗎?
    在我國古代,一般只有皇帝、皇后和諸侯大臣等這種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死後才會由後人根據生前功績,給予一個總結性的諡號。根據諡法,分為「美諡」、「平諡」和「惡諡」,美諡如:經天緯地曰文;平諡如:在國遭憂曰愍;惡諡如:好內遠禮曰煬。諡號起源於周朝,到了秦始皇的時候,因為覺得「子議父,臣議君」不妥當,諡號被短暫廢除了,漢朝開始再次恢復。
  • 漲知識:中國曆朝歷代皇帝列表大全
    8、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皇帝劉莊、肅宗/孝章皇帝劉炟、(穆宗)/孝和皇帝劉肇、孝殤皇帝劉隆、(恭宗)/孝安皇帝劉祜、前少帝北鄉侯劉懿、(敬宗)/孝順皇帝劉保、孝衝皇帝劉炳、孝質皇帝劉纘、(威宗)/孝桓皇帝劉志、孝靈皇帝劉宏、後少帝/弘農懷王劉辯、孝獻(孝愍)皇帝劉協9、三國魏:*高皇帝曹騰、*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資治通鑑記載為世祖
  • 北魏歷代皇帝列表,北魏歷代皇帝的年號及廟號,北魏怎麼滅亡的
    此外因為北魏是遊牧民族,歷史上北魏皇帝大多短命。北魏的歷代皇帝列表:道武帝拓跋珪 --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燾--敬壽帝拓跋餘--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浚)北魏皇帝,在位僅八月。拓跋弘是不是中國歷代皇帝中最年輕的父親,筆者沒有作過專門考證;但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太上皇,也是中國皇帝中一位極其偉大的父親,卻是毋庸置疑的。拓跋弘(454~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長子,北魏第五任皇帝。執政初期,拓跋弘先是受到了權臣乙渾的百般欺凌,後又受到了太后馮氏的長期壓制。
  • 古代皇帝稱呼——諡號,廟號,年號
    大家在看古裝電視劇或電影的時候可能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各個時代對皇帝的稱呼都有點不一樣,像漢朝一般都稱呼皇帝都為「漢武帝」「漢文帝」「漢景帝」。而到了唐宋時期皇帝的稱呼又變成了「唐太宗」「宋太祖」之類。而又到了明清時期對皇帝的稱呼就是「崇禎」「康熙」「乾隆」了。這是為什麼呢?
  • 古代皇帝叫的都是廟號諡號,為何唯獨清朝康熙等皇帝以年號相稱?
    不過唯獨有一個朝代發生了意外,這就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如今的我們嘴裡面常說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實際上,是以君主統治時期所在年份的稱呼,為何只有清朝特別,要以年號相稱呢?其實大家只要了解稱號變化的原因,就能夠詳細知道了。
  • 我在大清當皇帝
    即刻下載,回到大清當皇帝,感受帝王的戎馬生涯。 明末清初,中原分藩割據,憂患叢生,加之海外列強林立,對中土虎視眈眈,大清江山社稷岌可危...... 俗話說,亂世必生翹楚,這個扭轉乾坤的不世英雄,會是你嗎?我在大清當皇帝 6.1.0.0 更新內容1.
  • 宋朝皇帝列表
    景炎三年在岡州即皇帝位,改年號為祥興。祥興二年3月19日,南宋與元朝在崖山展開決戰,宋軍被元軍擊敗,元軍隨後包圍崖山,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八歲的趙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南宋至此覆滅。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上)每個皇帝都有秘聞
    一共經歷的皇帝有12個,不敢說每一個皇帝都文治武功,但相比其他王朝,清朝的皇帝算是比較悲催的。其他封建王朝,到最後的幾個朝代都是各種無能,各種享受,最後江山斷送也屬正常。反觀大清朝,不管是誰,都沒有太多的淫靡奢侈,尤其是最後的光緒皇帝(溥儀三歲登基,沒有可比性),也兢兢業業,勤勉持家,可惜清朝大勢已去,加上外國列強入侵,國內戰爭頻發,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