饢與奶茶

2021-02-28 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

乎不拉依·阿德爾拜

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獨有的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每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而各自將這些精妙的技藝發展成了一種習俗,一種文化,這使得無數食客流連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亞洲的東方,有一個歷史悠久、文明博大精深的國度,那裡有令人垂涎的山珍,也有令人迴腸的美味。那裡擁有來自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的飲食文化與習俗。享譽世界的中國飲食文化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的,其中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及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可能是蘭州的牛肉拉麵、新疆的羊肉抓飯、蒙古族的烤全羊等等。但是,對於我個人來說,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哈薩克族,由於在多年的求學過程中,去過中國三個不同地區不同城市讀書的經歷,深刻體驗到了中國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在我的飲食生活裡,對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不是我去過的那些城市裡的美味佳餚,而是在哈薩克民族在日常生活裡極為樸素的,最為哈薩克人所受歡迎的日常食物:「饢」與「奶茶」。

饢和奶茶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我在家的每一天,在吃飯的時候,絕對不會缺少這兩鍾食物。因為我在小的時候,一直是生活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而且哈薩克族人口佔多數,因此,我去每家每戶時,在家裡的餐桌上,常有饢和奶茶來待客。那時候我從未覺得怎麼樣。可是,待我年長後,我得到了去比較發達地區讀書的機會,使家鄉與我,一南一北,那些曾經我認為最為尋常食物的饢和奶茶竟成為了我叩問味蕾的縷縷鄉愁,因此,我慢慢發現我所在的城市,與其說是那些大家經常聊起的手抓肉或者是其他美食,不如說是饢和奶茶,這兩種已經完全融入當地人民生活的食物,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文化風味,才是對我留下最深刻最有意義的生活印象。

我的家鄉在中國新疆北部,在天山以北,因此常稱北疆,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新疆北部。他們大部分從事畜牧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扶貧政策的落實,從前少數經營農業並定居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從事畜牧業為主的人們也還不在少數,絕大多數都是按季節轉移牧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哈薩克族的飲食有著濃厚的遊牧生活的特點,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過去,奶類和肉類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麵食是次要的食物。肉食主要有綿羊肉、山羊肉、牛肉、馬肉、駱駝肉。如今,無論是已經定居在城市的哈薩克人,還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哈薩克人,他們在生活上最為依靠的食物還是以饢和奶茶為主。

哈薩克人民最喜歡喝奶茶,那麼不僅僅哈薩克族,在新疆還有、蒙古、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塔爾、柯爾克孜等民族都非常喜歡喝奶茶。他們都經常說道:「無茶則病。」又說:「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對奶茶的依賴以及熱愛程度有多麼的高。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將磚茶搗碎,放入銅壺或水鍋中煮,茶燒開後,加入鮮奶,沸時不斷用勺揚茶,直到茶跟鮮奶充分交融,除去茶葉,加鹽即成。但也有不加鹽的,只將鹽放在身邊,根據每個人的口味放入鹽量。哈薩克、塔塔爾等民族燒制奶茶更有講究,他們將茶水和開水分別燒好,各放在茶壺裡,喝奶茶時,先將鮮奶和奶皮子放在碗裡,再倒上濃茶,最後用開水衝淡。每碗奶茶都要經過這三個步驟,而每次都不把奶茶盛滿,只盛多半碗,這樣喝起來味濃香而又涼得快,對於我而言,每次在外面玩得很累很渴的時候,回到家裡,我不會選擇去喝很多涼水來止口渴,而是會選擇一碗熱茶。熱茶喝起來不像喝水那樣咕嚕咕嚕喝下去,而是需要慢慢的喝一碗,便能解渴。

這樣一個做法極其簡單而又很樸素的飲品,不僅僅成為了哈薩克人民的「可口可樂」,更為重要的是,對於這樣一個又熱情好客的民族而言,奶茶更是演繹了一種待客的茶文化形式。如果家裡來個人,他們待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準備奶茶。哈薩克人從來不用涼茶、剩茶待客,現燒、現調、現喝。當然,一般是先把奶茶先倒入茶壺,再給客人的茶碗裡慢慢倒,如果茶壺外面不乾淨,則是對客人的特別不尊敬,會被認為是客人前途暗淡汙濁,因此茶壺上席前必須要擦抹明亮。給客人遞茶時也是有講究的,需要用雙手遞給客人和長輩,以表示親善。茶碗只要一喝空,主人立刻就續茶,所以,客人感覺喝好後,要用右手捂一下碗口,表示已經喝足並感謝,主人就不再續茶了。這便是一個簡單的奶茶禮儀。當然喝奶茶時雖然會熱,但是不能用嘴吹,這樣既不雅觀也不衛生。客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酥油、馬油、羊油等,調至芳香誘人、回味無窮。冬季,哈薩克人還在茶裡加一些胡椒粉,增加口感的辣味,提高抗寒能力。

說到奶茶,不得不提的另一個有特色的食物便是饢。我在中國內地生活了已經六年,已經習慣了內地吃饅頭加小菜,喝稀飯的最簡單的日常飲食習慣。那麼,對於在新疆的大部分少數民族而言,饢就是他們傳統的飲食之一,我待在內地的這些日子裡,甚是想念家裡的饢和奶茶。

新疆的饢在全國各地食品中比較來說,要算一個獨特的食品了。在新疆的天山南北,無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吃到香脆的饢,饢是新疆少數民族人的主食。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輔佐料理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麵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饢極耐貯存,是維吾爾族家庭常備的主要食物,新疆其他民族也愛食饢。那麼,對於我而言,我也是吃著饢長大的孩子之一,在我很小的時候,每次我媽剛把饢烤出來,我就會獨自一人吃掉整個一塊熱饢,新疆的少數民族族對饢有很多禁忌,比如說,不允許數數,不能把饢渣丟棄到腳踩到的地方,不能浪費掉,掉在地上的饢渣要拾起來放到高處給鳥兒吃。在他們眼中,饢就是生命,他們有句名言:「饢是信仰,無饢遭殃」。

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無論身處何處,在中國大多數城市的大街小巷裡都會有打饢人的身影。正是這些打饢人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讓「饢」文化在世界上有了更加深刻的飲食文化。如果你去了新疆,你就會發現幾乎在新疆所有的城市,都會看到熱鬧的熱饢供應市場。打饢的最佳時間一般都是在黎明前的拂曉時分。打饢是個很辛苦的行業,每一天都得在熾熱的饢坑裡打饢,勤奮的饢師傅都是早起早睡的習慣。對於這勤勞的一家人,打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天的開始,全家男女老少齊動手,燒好饢坑,打好饢。當清香漂亮的饢出坑了,主人欣喜地面對顧客,迎接新的一天。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烤箱,這大大減少了人們為了打饢而受的苦。既然大家都可以通過烤箱來烤出饢,但是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打饢人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出現在了中國甚至世界的更多地方呢?因此,我們不得不提其中的飲食文化了。首先饢在新疆的歷史十分悠久。在當地的少數民族心中佔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次,用烤箱烤出來的跟在饢坑中烤出來的饢在味道上有區別。這是因為用機器替代做出來的饢無法替代打饢人的手藝。

當今社會的人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如今外賣已經開始成為了許多人的選擇。可能在未來,吃著剛出爐的熱饢,喝著剛煮好的奶茶的日子會一去不復返吧。人們都忙於生活上的事,誰會在熾熱的饢坑中辛辛苦苦的烤饢,誰會按照煮茶的順序一步一步煮茶呢?當然,從另一方面,這些文化經歷了歷史的滄桑,卻不依舊還在我們的生活裡嗎?

註:該文為廈門大學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飲食人類學》課程隨筆

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人類學與民族學之夏是一個服務於人類學與民族學教學與科研的公益平臺。希望通過這一平臺探索和實踐人類學與民族學教學與科研之間的有效互動。並為人類學與民族學的教學、學術研究和應用實踐服務,希望通過這一學術公益行為,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盡一點我們小小的奉獻。

       

相關焦點

  • 伊犁河饢文化小鎮:當鮮饢「邂逅」熱奶茶 就是這個味!
    伊犁河饢文化小鎮是伊寧市融合文化旅遊而實施的產業項目,9月中旬開始試運營。在這裡,遊客可以品嘗各類饢產品,點一碗現煮的熱奶茶,配上酥油、奶疙瘩、蜂蜜等,體驗地道的新疆飲食文化。饢文化小鎮體驗館緊鄰饢生產加工區,遊客在生產加工區的參觀通道了解完饢的製作過程後,可以到體驗館品嘗剛出爐的熱騰騰饢。為了進一步增加遊客的體驗感受,體驗館內還設置了開放式的奶茶操作臺,現場熬製奶茶。奶茶是新疆各族群眾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種飲品,平常一碗奶茶、一塊饢再配上果醬或者酥油就是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
  • 伊犁河饢文化小鎮: 當鮮饢「邂逅」熱奶茶 就是這個味!
    伊犁河饢文化小鎮是伊寧市融合文化旅遊而實施的產業項目,9月中旬開始試運營。在這裡,遊客可以品嘗各類饢產品,點一碗現煮的熱奶茶,配上酥油、奶疙瘩、蜂蜜等,體驗地道的新疆飲食文化。饢文化小鎮體驗館緊鄰饢生產加工區,遊客在生產加工區的參觀通道了解完饢的製作過程後,可以到體驗館品嘗剛出爐的熱騰騰饢。為了進一步增加遊客的體驗感受,體驗館內還設置了開放式的奶茶操作臺,現場熬製奶茶。
  • 新疆美食之二 饢!
    有一次買了饢去上海那邊比賽的,一路上被許多人問這個大餅哪裡買的?我真的是想告訴他們這個叫饢,不叫大餅。路上還送了兩個給司機嘗嘗。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新疆的饢有哪些。饢是新疆各族群眾不可缺少的傳統食品,也是維吾爾族群眾日不可缺的麵食之一。
  • 旅遊攻略之——新疆大油饢!
    香飄四溢的新疆大油饢!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好像提到新疆大家往往會想到大盤雞和饢,大盤雞好猜,沒見過饢的可就沒法想像了,有些人說饢是另類版的披薩,但是真的不一樣哦!底下這是新疆的油饢,裡面那個是普通的饢,看著好不好吃?
  • 總投資約1.5億元的新疆伊犁饢產業園開業 饢有點神秘
    總投資約1.5億元的新疆伊犁饢產業園開業 饢有點神秘伊犁霍爾果斯投資1.5億新建饢產業園 日產5萬個前幾天,霍爾果斯饢產業園的食品加工車間。當天,總投資約1.5億元的霍爾果斯饢產業園正式開業。比如新疆人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三樣東西,奶茶、饢和拌麵,每一樣似乎都是非常的平常,而每一樣似乎都有著與內地不一樣的地方,雖然拌麵和饢都屬於麵食,但是,因為製作方式和烹飪方式的不一樣,已經完全是麵食之中的兩樣東西,而且是新疆民族飲食習慣中的精品。而筆者覺得,饢是其飲食文化精品之中的精品。
  • 饢!
    「我們想多打饢,多賺點錢。」艾力羞澀地笑著說,買饢的人很多,從早上天不亮到次日凌晨一直有人買饢,每天至少能賣掉200多個。當噴香的熱饢出爐時,大家拼命咽口水,母親索性把第一盆面打的饢全都分給大家。帕麗坦介紹,饢是用小麥麵、玉米面、蕎麥麵、高粱面等加少許鹽、水和酵面烤製成的一種麵餅。饢,常見的品種有白饢、小麥饢、蕎麥麵饢、玉米面饢、高粱面饢等。在生活不富裕的時候,人們很難在配料上下更多功夫,便在饢上扎出不同花紋,儘可能美化外觀。
  • 靈魂拷問:新疆的饢究竟有幾種吃法
    咬一口鬆化掉渣,酥脆濃香,維語叫它「瑪依」窩窩饢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也是發酵程度最高的,因為饢的中間有個小窩窩而得名。中心挖孔的形狀有利發酵,所以單從外表看,就很有中原人做窩窩頭、南方人做酒釀的模樣。片饢和一般意義上的饢不一樣,這種維語裡稱之為「拉瓦什」的饢近似於餅乾,最薄只有3毫米,用死面烤成,口感鬆脆,嗜辣的新疆人喜歡用辣醬蘸著吃,與墨西哥人吃玉米片的模樣頗異曲同工。除此之外,還有加了皮芽子(洋蔥)和孜然的白皮饢,加了葵花子、巴旦木、核桃的堅果饢,加了白高粱、玉米、鷹嘴豆的雜糧饢。
  • 最好喝最純粹的奶茶:新疆奶茶
    新疆奶茶是最最好喝;最最純粹;最最實在的奶茶。 奶茶顧名思義就是牛奶和茶混合的飲品,現在年輕人追捧的添加了各色奇怪東西的奶茶,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奶茶。奶茶新疆奶茶的原料是鮮奶和磚茶(又稱茯茶),鮮奶當然得是清晨哈薩克族大媽現擠的牛奶,磚茶是新疆人祖祖輩輩一直喝的茶。
  • 新疆饢,是信仰也是故事
    伊斯蘭教在新疆全面鋪開後,這裡的饢的使用普及率更高,饢成為主食,其技藝普及到各家各戶,一日三餐離不開饢。附:新疆饢的各種吃法在新疆,饢算是餐桌上的必備食物。對於饢的吃法,可以說是形形色色,烤、炸、燉肉、泡奶茶是永恆經典。小夥伴們還用它炒米粉,拌沙拉,烤披薩,做西餐,當然還有夏日最佳吃法——泡西瓜。
  • 饢香飄中原,你了解新疆「饢」嗎?
    12月15日,鄭州氣溫雖然已低至零下,但也阻止不了市民對饢的熱情,在鄭州市中原國際博覽中心一樓展廳內,人來人往,非常熱鬧。芝麻饢、肉饢、辣皮子饢、玫瑰花醬饢、黑麥饢等眾多品種集中展示,帶來了一場饢產品的盛宴。新疆饢有多少個品種?饢是咋製作的?饢有哪些養生保健作用?饢產業發展情況怎麼樣?當天,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 尋味「天下第一饢」
    在這裡不僅能了解饢的文化歷史,參觀饢的加工製作過程,還能體驗打饢的樂趣。直徑7.1米的「天下第一饢」地標建築,以逼真的造型吸引遊客擺出各種造型拍照留念。佔地近5萬平方米的園區包括饢文化展示區、生產加工區、體驗演繹區和特色農副產品展銷區等7個區域。
  • 人類月餅進化圓圓的饢,照亮新疆人生活的「太陽」!
    新疆有多美,饢就有多香!▲ 饢包肉。當饢遇到肉,還有多少種吃法?往下看就知道了。 在新疆,饢是一種信仰。可以一日無菜,但不可一日無饢。主人給客人回禮也是饢。▲ 家裡有饢,心裡不慌。按照新疆特色小吃標準,一個饢的重量約在200克左右,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數據可靠的話,新疆人一天要吃掉550噸饢。這麼多饢,可怎麼吃啊?別擔心,新疆人有的是辦法。02 新疆的饢有多少種吃法?在新疆,沒有一隻饢能「活著」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 新疆的饢餅有多好吃,你一定想不到,它竟然有這麼多的故事!
    而且吃饢是非常養胃的,早上起來煮些奶茶或熱些牛奶,把饢泡到裡面吃,絕對的營養早餐,饢的種類特別多,有白皮饢、油饢、葡萄乾饢、肉饢、窩窩饢等等,饢王阿布拉又新推出辣皮子饢、玫瑰花醬饢、蕎麥饢、核桃饢等,他家天天排隊買饢,人超多!
  • 新疆庫爾勒市向石家莊捐贈饢和羊。饢是什麼東西?怎麼吃?
    新疆庫爾勒市向石家莊捐贈饢和羊。饢是什麼東西?怎麼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連日來,河北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馳援石家莊,再一次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溫度和中國力量。1月7日18時左右,新疆庫爾勒市向石家莊捐贈的1萬個饢、1萬箱庫爾勒香梨、200隻羊順利抵達石家莊。這批物資共計6噸,是庫爾勒市捐贈石家莊的首批物資。這批物資將第一時間發放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援石醫療隊和公安幹警等。梨,我們平時比較多;羊,我們平時吃的也不少。但是,饢卻是我們少見的。那麼,饢是什麼東西?
  • 吐魯番饢產業快速發展
    吐魯番饢產業園內,似乎連空氣中都瀰漫著饢的香味。一個高昌吉利幣造型的「超大烤饢」在入口奪走了眾人注目的眼光,吸引著不少遊客留足拍照。走進饢文化展廳,展示的大小不一的一個個實物、一張張圖片和一段段文字,詳盡介紹吐魯番的饢歷史、製作工藝、種類、營養價值及傳統與現代的變革,讓人生動直觀了解吐魯番的饢文化。
  • 阿克蘇饢產業園正式開園 每天可產70多個品種50萬個饢
    6月25日,集饢文化展示、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阿克蘇饢產業園正式開園  走進位於原阿克蘇文旅夜市的饢產業園,一個直徑3米多的饢造型,映入遊客眼帘,這是產業園的標誌建築,吸引遊客紛紛與之合影留念。  在生產加工區,只見打饢師傅身穿白色工作服,頭戴白色工作帽,忙得熱火朝天。
  • 饢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新疆庫車市緊緊圍繞饢產業發展,以脫貧致富為目標,不斷壯大發展民族特色美食「饢」產業,積極調動村民內生發展動力,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饢產業實現了增收致富。在庫車市烏恰鎮薩益布益大饢城,工人們正忙著趕製大饢,前來買饢的市民絡繹不絕,在這裡上班的工人都是來自烏恰鎮各村的村民,經過統一免費培訓實現了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
  • 在大巴扎,我解鎖了饢的N種吃法,終於知道為什麼新疆人離不開它
    臨走前,我們去烏市的大巴扎,一定要品嘗新疆最具特色的美食——「饢」。可見,饢在新疆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要說新疆的囊可謂品種繁多。,就像小點心,色焦黃悅目,香氣撲鼻,味道香甜;有臉盤一樣大的「艾麥克」饢,
  • 中國美食地圖《新疆篇》——「饢」
    時而喝一口茶潤潤喉嚨,時而掰上一塊饢在茶水裡泡一下,補充一下聊天損耗的能量。茶與饢的這種別具一格的搭配方式,只有在新疆才能顯示出它的合理性。在新疆,饢的地位超過任何一種主食,傳統的新疆人家家戶戶都有製作饢的饢坑,從出生到去世,他們的每一天幾乎都有饢的存在。維吾爾人對待饢的態度是:寧可一日無菜,不可一日無饢。由此可見,饢在新疆人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新疆奶茶與內蒙古的奶茶到底有什麼不同?
    奶茶裡既有茶又有奶,有時還放一些酥油,羊油,馬油,這種奶茶更是一種可口而富有營養。 但是新疆奶茶和內蒙古奶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他們每喝一次奶茶,都講究喝足、喝透,喝到出汗為止。在喝奶茶時,附帶吃一些炒米、奶油、奶皮子、奶疙瘩、饢和肉等食品。一般在家招待客人時,也是先燒奶茶,附帶吃一些奶製品和麵製品,然後再煮肉做飯,讓客人喝足吃飽。 新疆奶茶與內蒙古奶茶的不同 第一:文化背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