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照汗青」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句名言吧,沒錯,就是我們課文上學過的《過零丁洋》文天樣寫的詩詞。從其中讓我們認識到文天樣是一個熱愛國家的忠臣,到最後他被捕捉時他都寧願犧牲自己,都不會背叛國家。而那句名言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時,堅貞不屈,不肯投降而寫下的千古絕句。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為什麼說他是民族英雄呢?那是因為他「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氣節,面對元朝統治者的威逼利誘,毫無所動,堅決不做亡國奴,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佩他。所以人們都對他有著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愛國精神,寧死不屈的精神,從而一直得到人們的深愛。小編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為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決心和毅力,值得他作為我們歷史上多少英雄豪傑的榜樣。
文天祥的大名無人不知,作為宋末抗戰派的精神導師,做什麼事情都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做的事情是否對國家有利,所以她的一生都是全心全意的為國家貢獻。在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嶺兵敗被俘後, 蒙古人一門心思地想要勸文天樣投降,但是文天樣是有骨氣,堅決不做亡國奴,寧願犧牲也不服屈,他說:堅決不做背叛國家的背叛者,如果國家亡了, 我只能一死報國。
而蒙古人他們知道,如果文天祥能服軟, 那南宋就徹底失去脊梁骨了。而這,也恰恰是王炎午所擔心的事:如果文丞相一旦真的投降了, 那大宋可就真的完了。但是文天樣也知道自己是宋朝的丞相所以他不能投降,一旦他決定投降了,那大宋就會人心惶惶不安了,所以他必須要穩固人心,打死也不肯投降,而就在那時他寫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照汗青」的千古絕句。文天樣的這些精神其愛國情懷曾經打動了無數仁人志士, 特別是在他被捕押往元大都的時候,各地的義士們都在想盡辦法去救他。
文天祥性格豁達豪爽,平生衣食都不用愁,聲伎滿堂。在他被貶時,他痛心自己被貶而責罰自己, 把家裡的資產全部作為軍費。每當與賓客、官員談到國家大事時,都會痛哭流涕,撫案說道:「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看如此忠心愛國的人,不愧是可以留名於歷史的人,也難怪他如此被人們刻骨銘心的記在心裡;難怪他被人們都崇拜著。這也是想讓我們學習他的那種愛國精神,對國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在文天樣被關進監獄時,他的女兒柳女還曾經還寫過信給文天樣,信中寫了妻子與兩個女兒在官中為奴,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心痛如割肉一般。其實文天樣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投降了,就可以與家人團聚,了再也不讓妻子和女兒過著這樣的生活了,但是他不能因為自己妻子女兒而失去了自己的氣節。
所以他痛哭流涕寫信給他妹妹信中:當我收到柳女的信,知道她們過著那樣的生活時我心真的像割腸胃般痛,天下中誰沒有妻兒骨肉之情啊!但是到今天,我為義而死這就是我的命啊!
我認為,他的愛國精神,古往今來感動了多少忠義之士,又有多少人發出感慨,如此愛國之士,要是大宋的將軍臣子都能如此,那大宋想必又是另一番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