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的美國又通過一個」旅行法「,小心別把加州給」玩丟「了

2021-02-17 洋楊大觀

 

美國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法治國家」,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立法,最近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又通過了一個新的法案。不過,這個法案的名字有點怪,叫做《西藏旅行對等法》決議案。

 

不對呀,西藏好像不屬於美國吧?美國立這麼一個法,到底想幹什麼呢?原來,這個決議案要求美國國務院每年向國會送交一份公開報告,列出專管西藏事務的中國國家和地方高級官員名單;如果中國繼續限制美國人進入西藏地區,名單上的中國有關官員將不能進入美國。

 

如果沒記錯的話,除了這個《西藏對等旅行法》,美國此前還發布了一個《臺灣旅行法》。對此,該法案早先在眾議院審議時,民主黨領袖佩洛西表示:,這項決議案旨在推動美國的外交官、記者和遊客能自由進入西藏,並且要那些中國官員為他們在西藏的壓制行動負起責任來。

 

如此看來,美國真是一個熱愛旅行的民族,為了保障美國人的「旅行自由」,美國國會真是操碎了心。

 

問題是,美國人去臺灣、西藏旅行很不自由嗎?以至於還要專門通過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顯然不是事實,外國人員進入西藏,雖然需要審批,但完全可通過正常渠道辦理。2015年以來,僅美國訪藏人員就將近4萬人次,其中就包括前面那位佩洛西女士,就曾率團訪問過西藏,也沒聽說她的行程受到什麼阻擾呀?

 

既然美國人去西藏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障礙,美國為什麼還要通過這樣一個法律呢?我們還是要從佩洛西的話裡找答案,她說,「作為國會議員,我們有責任與西藏人民站在一起。他們為自由、為實踐自己的信仰和傳統、為使用自己的語言和頌揚自己的文化而奮鬥。」對此,我們倒是有點困惑了,當年,佩洛西女士訪藏後曾親口表示,那次訪問加深了她對西藏的全面了解,並對西藏發生的變化、中國政府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言猶在耳,如今佩洛西女士卻來了一個180度的急轉彎,這樣風格的「女司機」,確實令人生畏。

 

不過,結合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對此也沒什麼好感到奇怪的,無非還是這麼幾個老套路:

 

1、美國的風格就是「路見不平一部法,該出手是就出手」,但問題是用自家的法律,去管別人的家事,美國的法律,手臂好像伸得似乎也太長了一點;


 

2、美國法律手臂長不算,還挺有選擇性,沙特的任性小王子在人家的國土裡把異見者大卸N塊,美國人乾脆就把眼睛閉上,耳朵堵上,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聽說;


 

3、除了選擇性越界,美國立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總是號稱以「人民的名義」,去西藏,說是「為了西藏人民的宗教自由,也是為了美國人民的旅行自由」,事實呢,佩洛西自己的話卻洩露了天機:這項決議案旨在推動美國的外交官、記者和遊客能自由進入西藏,看到沒有,人家的排列順序先是外交官,然後是記者,最後才是遊客,要不是某些美國外交官和記者的到訪,說不定西藏人民的宗教自由情況還會更好一些呢。

 

說白了,通過國內法來幹涉別國內政,然後假借法律的名義制裁這個,制裁那個,是美國外交最大的套路。那麼,除了堅決駁斥,揭穿其謊言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其實,對於美國的這種行徑,我們並不需要大驚小怪。中國的事情,關鍵是處理好內部的事務,不必處處隨風而動,為什麼呢?一來我們目前還處於上升勢頭,不要被外界的一些幹擾和雜音而過於分心;二來美國人這樣的舉動,最終一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

 

有人說,你這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其實還真不是。這麼說吧,這位中期選舉之後重新擔任眾議長的佩洛西,屬於民主黨,是川普的政敵。那麼,民主黨最大的票倉在哪裡呢?答案是加利福尼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加州。

 

而加州,長期以來一直嚷嚷要獨立,原先鬧「獨立」是因為錢,因為加州的GDP是美國五十多個州中最高的,2018年,單算加州的經濟總量,就已經超過了英國,世界上排名第四。以至於有加州人在推特中寫道:「加州應該獨立,我們是全美最富有的州,強大到足以自立為國。」

 

 

如今,在共和黨的川普當選總統後,作為民主黨陣地的加州要求脫離美國進行獨立的呼聲越來越大,因為加州是美國移民人口最多的州,這些移民給加州做出很大的貢獻,而川普的極端保守的移民政策,對這部分人產生了重大影響,以至於在街上開始打砸搶燒現象。

 

加州獨立宣傳畫:「他們往右,我們向左」(共和黨為右派,民主黨為左派)

川普執政,短期看,美國確實撈到了不少「小便宜」,但從長遠看,卻付出了國內族群對立的巨大代價。而作為反對黨的民主黨,在國內為反對而反對,在國際上去和川普沆瀣一氣,這樣的雙重標準,早晚會讓美國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中國,旅行的口語叫「玩」,美國通過了這麼多的「旅行法」,看來還是「玩心很重」,不過,按照這種「玩法」,說不定哪一天,這麼愛玩的美國,把自己的哪個州給「玩」丟了,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要真有那麼一天,加州脫離美國,我們一點也不會感到奇怪。

相關焦點

  • 美國眾議院通過「臺灣旅行法」 為蔡英文訪美鋪路
    海外網6月16日電 近兩年,美國一些所謂的「友臺」議員頻搞小動作。美國眾議院亞太小組15日舉行審定會,無異議通過「臺灣旅行法」,鼓吹美方和臺灣地區之間「所有層級」關於互相訪問。該法案指出,美國國會聲稱:「由於美國自身對於臺灣高層訪美的自我設限,美臺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美國政府應鼓勵美國與臺灣之間所有層級官員互訪。」據海外網早前報導,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5月4日也曾提出參議院版本的「臺灣旅行法」。盧比奧還妄言:「此法很重要,尤其當中國大陸試圖阻止臺灣參與國際組織。」
  • 搞出個旅行法,美國也撐不起蔡英文的臺獨夢
    美國政客搗鼓了許久的「臺灣旅行法」,近日又有了新進展。2月28日,參議院一致通過,就差川普籤字了。蔡英文當局好不興奮,對美國一通「感恩戴德」,奴才相畢露。▲資料圖。自1979年「美臺斷交」以來,臺灣地區領導人至今無法「訪問」華盛頓,而美國派官員赴臺,也會避開敏感的軍事防務部門,多以商務、教育部門之間的交流為主。為打破這種限制,2017年5月,美國參議院「友臺議員」盧比奧等人拋出了「臺灣旅行法」。有人公開叫囂,美國對「美臺」高層官員「互訪」自我設限是「侮辱」。
  • 美參議院通過「臺灣旅行法」
    海外網3月1日電 美國聯邦參議院2月28日無異議通過「臺灣旅行法」,一旦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其將成為正式法律。這項草案鼓吹「臺美」之間實現所有層級官員的「互訪」,嚴重挑戰「一中」紅線。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於2月7日無異議通過「臺灣旅行法」,讓法案順利進入全院投票階段,「臺灣旅行法」28日是在與其他提案共同包裝下,於參院無異議過關,該法案提議人之一參議員魯比歐辦公室28日晚間證實了此事。
  • 美國的「臺灣旅行法」到底是什麼?
    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緊張,大陸對臺灣採取了一系列限制和擠壓措施,蔡政府尋求美國幫助的動機凸顯。前一陣子臺當局讓在美深耕的吳釗燮當「外交部長」,就是一例。在這背景下,2月28日「臺灣旅行法」在美國國會參議院以無異議方式通過。
  • 「臺灣旅行法」生效,迷戀美國的人該醒醒了
    但是,有的人會因此陷一種迷失:對美國無條件相信,相信它是人類燈塔,救世主,盲目接受它的價值觀,甚至強迫自己改變思維方式。美國老太太,中國老太太關於房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看過,其實這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說教。它簡化所有客觀條件,在主觀上強迫你接受某種觀念。後來發展到「美國對中國是有恩的」這種論調四處出現。
  • 美眾議院通過「臺灣旅行法」 蔡辦狂言:讓我們更密切
    海外網1月10日電 據臺媒報導,美國眾議院10日通過了所謂「臺灣旅行法」草案,這項草案鼓吹「美臺」之間實現所有層級官員的「互訪」。美國眾議院10日通過所謂「臺灣旅行法」 蔡辦激動了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對於美國眾議院10日通過所謂「臺灣旅行法」,蔡辦發言人林鶴明叫囂,感謝美國國會對「美臺」交流的重視,也感謝推動「臺灣旅行法」的朋友,這讓「美臺」間更密切交往。林鶴明還妄言,「我們也預見會有更多各界美方人士來臺交流,參加重要活動」。
  • 【解局】美國的「臺灣旅行法」到底是個什麼鬼?
    「臺灣旅行法」是個什麼鬼?說白了,它認為,美國的政策應當允許美方所有層級的官員訪問臺灣,允許臺灣高階官員在「受尊敬的條件」下來到美國,與包括美國國防部、國務院的高官會見,並鼓勵臺灣駐美經濟文化代表在美展開業務。前有「國防授權法」,後有「臺灣旅行法」,聯繫到中美間近期的多次互動,這究竟是要鬧哪樣?
  • 美國炮製「臺灣旅行法」的危害與目的
    」,已先後獲美眾、參兩院通過,並於近日送交總統川普,根據美國立法程序規定,總統應於收到法案的10日內籤字,隨即生效成為法律。而由於法案在美眾、參兩院都是以無異議的方式通過,按照慣例,對兩院高度有共識的法案,川普動用否決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一般而言,法案通過生效的可能性相當大,臺媒更醒目地報導「『臺灣旅行法』最遲16日生效」。
  • 莫世健:「臺灣旅行法」違反美國條約義務
    美國總統川普不久前籤署了「臺灣旅行法」,中國多個部門迅速表示堅決反對這一做法,稱該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敦促美方糾正錯誤。而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卻在之後訪問臺灣,成為「臺旅法」籤署後首個訪臺的美國高官。
  • 俠客島:美國的「臺灣旅行法」到底是個什麼鬼?
    從美國白宮傳來的消息坐實,美總統川普已籤署「臺灣旅行法」,當地時間3月16日起「生效」。「臺灣旅行法」是個什麼鬼?說白了,它認為,美國的政策應當允許美方所有層級的官員訪問臺灣,允許臺灣高階官員在「受尊敬的條件」下來到美國,與包括美國國防部、國務院的高官會見,並鼓勵臺灣駐美經濟文化代表在美展開業務。
  • 「臺灣旅行法」剛生效,高雄市長就去了美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所謂的「臺灣旅行法」,這部鼓吹「臺美各階層官員互訪」的法案隨即於當日生效。據報導,此次陳菊還有一項重要行程,即20日參加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以「我的4000天與40年:臺灣的民主之路」為主題的會議,屆時陳菊將發表演說。對此,陳菊稱,「治理一個城市4000天,這是我生命的一個經驗,用這個主題,作為在CSIS的演講。」
  • 「臺灣旅行法」對臺有害無利
    繼眾議院之後,美國聯邦參議院無異議通過《臺灣旅行法》,接下來將交給白宮,待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後即成為正式法律。    《臺灣旅行法》似是大幅提升美臺實質關係之舉,然其引發的負面效應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對在大陸、臺灣和美國三方賽局中最為弱小的臺灣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
  • 臺灣旅行法,讓臺灣成為中美大博弈的棋子
    ,等於鼓勵美臺高層交往,除了突顯美國反華勢力的高漲與恐懼,也等於推翻過去的一個中國政策,變成兩個中國實質內容。不過臺獨分子可別高興的太早,臺旅法固然使臺美關係正常化,達到一般性的國際標準,但主要的決定及詮釋權,事實上還是掌握在美國的手上,因此臺旅法恐怕是象徵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 美國"臺灣旅行法"剛生效 高雄市長就開啟訪美行程
    【環球網綜合報導】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所謂的「臺灣旅行法」,這部鼓吹「臺美各階層官員互訪」的法案也於當日生效。據臺灣綠媒消息,陳菊18日在曼哈頓高線公園接受記者採訪時聲稱,「過去臺灣高階官員沒辦法來美國訪問,如果今天『臺灣旅行法』,雙方官員可以互相訪問,對臺美關係未來更加友善,更多相互的理解、合作等等,對臺美關係是很重要的一大步。」據報導,此次陳菊一項重要行程就是20日參加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以「我的4000天與40年:臺灣的民主之路」為題發表演說。
  • 貓咪最喜歡玩的三種玩具,別再浪費錢,買貓不愛玩的玩具了
    但是市面上貓玩具的種類也非常多貓咪相對來說是比較挑剔的,它們不是對每一個玩具都非常的喜歡,它們可能玩一會就會覺得膩了,我們要買貓咪喜歡玩的玩具才是硬道理,貓咪最喜歡玩的三種玩具,別再浪費錢,買貓不愛玩的玩具了!逗貓棒,無論哪一種類型的逗貓棒,大部分貓咪還都是非常喜歡的,只要你的手晃動逗貓棒的速度夠快,那貓咪就會玩得非常開心。
  • 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的《臺灣旅行法》玄機
    《臺灣旅行法》的玄機  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的《臺灣旅行法》(簡稱臺旅法),在當地時間3月16日開始「生效」。  1979年美臺斷交,美國就對臺灣官員有了「五黑」限制:禁止臺灣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等五官銜的政治人物來華盛頓訪問。
  • 社評:美眾院「臺灣旅行法」是「摧毀臺灣法」
    美國眾議院星期二一致通過為美臺高層互訪解禁的「臺灣旅行法」,要求美國政府「鼓勵美臺所有級別官員的互訪交流」。如果該法也獲參院通過,並得到總統籤字成為美國法律,意味著臺灣所謂「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都將可以訪問華盛頓。那將無疑是美國對臺政策的根本性改變。
  • 「臺灣旅行法」生效沒一周,就有美國官員訪問臺灣了……
    「臺灣旅行法」剛剛生效沒一周,臺美官員就坐不住要開始「互訪之行」,18日,高雄市長陳菊和「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等官員就接連造訪華盛頓,引發島內外各界關注。但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報導稱,「美政府大門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開,讓陳菊直接進政府機關見官員,但可能會安排巧遇,並測試大陸反應」。
  • 別把個人信息「玩」丟了
    從1977年9月至今,每年六七月份的「前途大戰」,將大多數國人最難忘的記憶鎖定在40年內的某一個夏天。  與記憶相伴的,當然還有情懷。多少人在每年的高考季會回憶起自己「痛並快樂著」的青春節點。於是,昨天,「在線生成高考準考證」刷屏了。如今,「×××同學的準考證丟了」這類謠言,已經讓不少人免疫,不再出於熱心轉發。
  • 評論:美「臺灣旅行法」生效負面影響甚巨
    至此,近期被熱炒的「臺灣旅行法」終於塵埃落定,正式生效。美國方面炮製出籠「臺灣旅行法」,特別是川普在最後時刻親自籤署該法案生效,其負面影響甚巨。   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受到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是建立在中美《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以及中美《八一七公報》三個公投基礎上的,其核心就是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