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代購」,阿里京東亞馬遜哪家強?

2020-12-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地產頭條」(ID:Dtoutiao),作者盧致珍 米婭,36氪經授權發布。

五一前夕,亞馬遜中國官網因搶購「大塞車」,被送上了微博熱搜榜。當億萬熱情買家焦慮守在入口處時,亞馬遜去意已決。

7月18日,亞馬遜將關閉中國境內的部分電商業務,停止為本土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屆時,其中國版圖將僅剩閱讀、全球開店、海外購、雲計算業務。

看似「敗走」中國,但對於亞馬遜來說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其更聚焦自己的核心業務。接下來,手握全球資源的它,將重點發展最擅長的「海外購」。

這對於阿里們來說,或許更有壓力。不過,這些電商巨頭也對曾經瘋狂的「無序」擴張表現出一種疲態,不約而同聚焦「老本行」,讓自己變得更強。

換擋不停,惡戰繼續。

電商巨頭幹「老本行」

亞馬遜的中國故事,始於2004年。那年秋天,貝索斯花費7500萬美元全購雷軍手裡卓越網100%股權。

卓越網賣圖書、音像起家,別名「中國版亞馬遜」。賣身前,它已是中國最大B2C電商,年銷售1億元,那時淘寶京東還不成氣候,其唯一競爭對手是噹噹。

收編後,卓越網成了亞馬遜在中國電商平臺,卻一直沒有形成壟斷優勢。2008年頂峰期,它的市場份額也只有15.8%,此後更是逐年大幅下降。至2018年,市佔率只剩0.6%。

來源|Analysys易觀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水土不服」,是外界解讀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掉隊的主要原因:


  • 堅持不做廣告,在618、雙11等電商造節大戰中,無動於衷;

  • 不主動適應中國用戶行為。如界面設計秉持美式的佛系簡潔、提倡主動搜索,錯過直播、淘寶小紅書式的內容化運營、智能算法推薦商品等;

  • 亞馬遜中國非獨立決策中心,連換幾任CEO,都沒有實權。這是國際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通病。

步履艱難,亞馬遜累了,海外購成了寄託點。可就連這一點,也有傳言要賣身給網易考拉。雖暫時無法驗證傳言準確性,但後者的母公司網易電商增長乏力,卻是事實。

2015年初,跨境電商萌芽,網易考拉上線。當年,網易「郵箱、電商及其他服務」板塊淨收入暴漲237%,公司業績增長近一倍。

隨著ODM模式興起,自營電商網易嚴選面世,電商板塊在2017年成為網易第二大業務,淨收入達117億,同比增長157%,在年報中單列出來。

電商成了丁磊新的業績抓力點,多次表示要三到五年再造一個網易。「中國版無印良品」網易嚴選是重頭戲,丁磊親自代言,並定下「2018年GMV 200億」目標。

來源|網易財報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然而,這齣戲沒有唱好。2018年,網易電商業務淨收入192億,增幅放緩,而整個網易業績增幅跌回做電商前水平。形勢逼人,網易嚴選線下計劃遇阻,去年12月首店才入市,不久又傳出裁員30%。

考拉,重扛大旗。今年4月,網易考拉首家全球工廠線下店落地杭州,並宣布今年將開12家門店。

來源|網易考拉

考拉工廠店擴張以加盟為主,網易僅提供大數據及產品支持,保證精準與品質,加盟方負責運營與選址,可大大降低網易試水成本與風險。

無疑,亞馬遜與網易重倉的皆為海外購,京東則是3C家電。過去幾年,京東忙著全品類拼圖,涉獵便利店、無人超市、生鮮、時尚服飾等新業務。顯然,效果並不好。

眼下,3C家電業務重回C位。這一次,劉強東鎖定線下。4月,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總裁閆小兵宣布,今年主題是線下再造一個京東家電。隨後,京東購入五星電器46%股權。

京東向下,天貓卻向上。過去幾年,天貓下凡愈演愈烈,精靈貓頭形象,以各種形式走到地上,包括雙11與20萬+實體商家聯動、天貓智慧門店、天貓小店、天貓快閃店……

但現在,天貓線下有些安靜,線上開始躁動。

4月,天貓高調換帥,85後淘寶總裁蔣凡兼任天貓總裁。甫一上任,蔣凡就為天貓制定了未來三年4個小目標,意圖夯實天貓原有的線上優勢。

具體包括:平臺交易規模翻番(2萬億到4萬億)、幫助全球品牌發布1億個新品並孵化100個年銷售超10億的新品牌、保持天貓買家持續快速增長、品牌官方旗艦店升級為消費者運營主陣地。

當電商巨頭紛紛加碼「老本行」,佔山為王已然不可能,一場惡戰拉開序幕。

酣戰3C家電和海購

四大電商巨頭交鋒火力最集中的是3C家電和海購。

京東目前仍是線上3C家電的王者,只是這條護城河已沒此前那般堅固。蓄勢多年,天貓的實力不容小覷,先後祭出了價格戰、新品策略等。


上線前兩年,天貓在家電行業並未有明顯策略。2012年,其已以「價格戰」突然發力,首次大規模開展促銷活動。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天貓此舉打亂了京東、蘇寧、國美的電商業務進程,引發行業大規模價格戰,使線上家電市場迅速發展。

「貓狗之爭」此前上演了無數場「二選一」的鬧劇,雙方對品牌資源和首發優勢的爭奪是一場拉鋸戰。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天貓共有超過55萬款手機、數碼、家電、3C新品首發,全年共有20萬個大牌首發5000萬款新品,比2016年增長近10倍,新品成交佔比上升至31%。

來源|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未來,新品首發將是天貓實現「三年GMV翻番」的核心戰略,因為各大品類在線上的滲透都已趨於飽和,增長空間十分有限。

據《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線上市場品牌集中度較高,呈三足鼎立之勢,天貓市場份額已達24.9%。

這也刺激了京東選擇線下入手,尋找更多市場增量。入股五星電器外,京東還將在各大層級城市展開大反攻:

  • 一二線城市打造5萬平起步的超級體驗店;

  • 三四線城市推進「一城一店」計劃;

  • 農村市場打造家電專賣店…

可這些地區,擁有大量實體店的蘇寧、國美等玩家優勢明顯,京東的線下攻勢也是阻力重重。

以五星電器為例,其優勢市場在江蘇。截至2018年,五星電器萬鎮通平臺在江蘇共有300餘家門店,覆蓋61%的鄉鎮。

而蘇寧的大本營剛好在南京,其家電3C家居生活專業店截至去年底已達2105家。

這廂貓狗家電之爭,愈演愈烈;那廂跨境電商生意,是四大巨頭都看中的「肥肉」。畢竟,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該業務的市場份額都在持續攀升。

5月10日,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會長、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趙滬湘表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B2B電商跨境交易額為2.32萬億美元。其中,中國跨境B2B電商交易額將達到1.24萬億美元,佔全球一半以上。

跨境電商的前身是個人「代購」,在政策的規範和鼓勵下,轉正為「海購」。四大巨頭搶食海購市場,競爭點集中在供應鏈,包括產地直採、保稅倉、直郵物流能力等。

最心急的,莫過於網易考拉。早在2015年,考拉先後在杭州、寧波、鄭州、重慶拿下15萬平方米的保稅倉,保稅倉儲面積居跨境電商第一。

來源|Analysys易觀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到了2018年Q4,考拉市場佔有率達24.5%,位列第二,僅次於天貓的31.7%。但與其他玩家相比,考拉電商基因相對薄弱、起步晚,供應鏈長期優勢不足。亞馬遜的海外購業務,正能彌補這一短板。

若二者合併,考拉跨境市場佔有率達30.5%,直逼天貓。算盤打得很好,只是,雙方暫時對此傳聞都不予置評。

眼下能確定的,考拉想通過加盟店,佔領線下市場。同時,全球供應鏈布局也在完善,考拉於2018年先後與全球400多家頂級品牌工廠達成戰略合作,並與萬科物流達成戰略合作。

當然,如果只是火拼海外購,亞馬遜無疑是最強玩家之一。據悉,早在2007年,貝索斯就已將大數據算法和預測技術運用到倉儲管理中。工人不需要統籌貨品位置;系統可根據人員平均效率、每件商品的保質期等信息,安排最優取貨路線。

至今,亞馬遜擁有超強的全球供應鏈和跨境物流能力。「海外購」的訂單一小時就可以從亞馬遜美國運營中心發貨;商品到達中國後,僅需30分鐘就可以發貨到具體位置。

來源|視覺中國

可現在,天貓正在迎頭趕上。2019年,擴建保稅倉是天貓國際的重點。在原先100萬平基礎上,計劃3年內做到20個保稅倉、10個海外倉,以支持6大採購中心商品輸出。

品類方面,截至2019年3月,天貓國際共引進7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0個品類、2萬個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其中8成以上是首次入華。

相較天貓國際的高調露出,2015年上線的京東全球購低調很多。2018年Q3,京東全球購以12.3%位居「老三」,到年底更名為海囤全球,logo改為一隻粉色的海豚,以子品牌形式獨立存在。

來源|京東官網

海囤全球強調延續京東的「正品」和「極速」基因,全球商品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可實現100%當日達或次日達。其布局了30萬個配送網點打通最後1公裡,最快1.5小時送達。

不過,今年京東「戰略收縮」,不僅波及高層、快遞業務,也波及全球購業務。5月9日,京東澳洲館悄然關閉。15個月前,該啟動儀式上,劉強東野心不掩,欲藉此打通全球供應鏈。

和東哥一樣,電商巨頭掌舵人們都要面對花花世界的誘惑。可這裡戰火、硝煙不斷,找對賽道,從來不晚。當你手握石頭,瞬間碾碎對手的雞蛋時,那種感覺且不快哉?

相關焦點

  • 阿里APASS、京東PLUS、亞馬遜PRIME,三大電商的VIP服務哪家強...
    阿里APASS、京東PLUS、亞馬遜PRIME,這三大電商的VIP服務哪家強?馬雲一直強調,阿里是家數據公司,DT時代的開拓者。阿里巴巴願意為APASS會員提供服務和誠信背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APASS會員是模型算出來的高貢獻、高品質、高誠信用戶。阿里的合作夥伴、生態圈內的企業用戶也願意為這些高價值和誠信用戶提供類似阿里標準的服務,以及相信這套模型。
  • 亞馬遜和京東哪家強?兩個外國人同時網購,結果非常意外
    我看到有人在對比美國亞馬遜和中國京東。他以前呆在中國,在京東上買過東西,所以很熟悉京東。不過當前在美國,他就在亞馬遜上買東西。有一天,他突然開了腦洞,就想看看亞馬遜和京東上的商品哪個價格最便宜,哪個配送速度最快,來一個PK。中美兩強,究竟哪個稍遜一籌?值得期待喲!他是怎麼做的呢?他在下午登錄美國亞馬遜網站,五點鐘購買充電線。
  • 亞馬遜大舉買入倒閉的商場,開始模仿阿里和京東!
    2004年,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開始進入中國。到了2009年,亞馬遜用五年的時間,就佔據了國內整個電商16%的市場份額。由於本土電商平臺起步比較晚,在那時,亞馬遜基本上是本土電商平臺,最大的競爭對手,最重要的學習對象,也可以說是「老師」。
  • 阿里、京東和拼多多 疫情後在哪家開店更賺錢?
    隨著阿里、拼多多公布2020財報,關於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個電商平臺發展前景的議論多了起來。儘管阿里的數據仍保持增長,但一些人發現增速不如從前,所以股價出現下跌。相反拼多多因為公布活躍買家突破六億,股價出現上漲。相對沉穩的京東,此時有點被人忽略,沒有得到電商老二應有的尊重。
  • 網購海外代購超低價是真是假?揭秘京東阿里之路
    筆者帶著這樣的疑惑,前往美國做了一點小調查,結合10年前接觸易趣和淘寶,5年前接觸京東的經驗,以及調查所遇到目前從事網購的美籍華人、在華外國人情況如下:  浙江義烏,廣州地下工廠,專業生產的高精仿貨,通過中國郵政國際快遞發往歐美國家(中國郵政E郵寶發往國外2公斤內免海關檢查),國外有中國人接頭,再通過微信代購,淘寶海外購,微博代購等形式發往國內。
  • 京東全球購山寨貨橫行 將淪為「海外代購」?
    4月16日消息稱,京東全球購業務正式上線,首批上線的進口商品超過15萬種,品牌數量超過1200個,商鋪超過450家。這是繼天貓國際、亞馬遜中國涉足跨境電商之後,又一家給中國「剁手黨」們帶來福利的電商公司。
  • 一文讀懂:美國Amazon亞馬遜海淘攻略,美國轉運公司哪家好?
    轉運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用戶評價千差萬別,一定要給個轉運公司排名,分出哪家強的話,目前來說沒有絕對定論。但是在我們用過的眾多轉運當中,自己心裡對轉運公司是有一個排名的,選一下你現在心水的美國轉運公司,給自己用過的轉運公司排名吧。
  • 國內知名的倉儲機器人:阿里京東誰更強?
    這是雷鋒網新智造關於倉儲機器人的第三篇文章,在前兩篇中,都分別對亞馬遜的Kiva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介紹,的確,要想談論倉儲機器人這個話題,就絕不能繞過Kiva,是Kiva的出現,才引發了倉儲機器人的「革命」,從而推動了倉儲機器人的快速發展。
  • 電商法落地阿里京東如何應對 代購如何規避風險
    該法剛開始實施,其成效尚待時間驗證,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將超出預期,其涉及的不僅是消費者和電商行業的從業者,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國內的網際網路市場格局——在新的法律法規下,阿里、京東、唯品會乃至拼多多等電商企業是否會出現新一輪淘汰賽?電商法針對輿論關注的個人代購、刷單、大數據殺熟、捆綁搭售等都做了相關規定。
  • 中國10強電商名單首次曝光:阿里最值錢,拼多多令人意外(榜單)
    7月1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電商》,列出了中國10強本土電商企業。據悉,這是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該榜單,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阿里為中國最值錢電商拼多多令人意外其中,天貓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以4.1萬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電商。
  • 阿里張建鋒:美團已變金融公司 京東高仿阿里
    這是因為美國那些品牌對商品的控制力度非常強,能夠控制到每一件商品。這些品牌通過貨櫃從中國運過去,如果決定不在亞馬遜、e-Bay上售賣,那麼消費者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進它的線下門店,另一個是上它的自營網站,所以美國的自營電子商務網站有天然的競爭力,到現在為止還有幾百家。
  • 亞馬遜代購代買怎麼做
    之前做測評的很多服務商或者小刷手都有涉及到買貨這塊兒 ,就是用低價的成本幫助需要代購的朋友買產品,這裡也要分為兩種情況了,一種是幫別人買回國內,這就是代購,還有一種就是幫人買到指定的地址,這叫代下。很多再做的朋友接到的單子還沒有5的匯率,這種通常是中介放出來的,通過聯繫收貨的買貨的,從中賺取收益。
  • 一起來聊聊,阿里和京東究竟有什麼區別?
    、研發、製造到定價五個環節應該由品牌商來做。然後接下來的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到售後這五個環節應該由零售商來做。  京東定位就是這後五個環節:以交易做基礎,延伸至倉儲、配送、售後、營銷等其他環節。所以這些廠家跟京東合作,只需要專注在產品的生產階段,流通環節交給京東來做,比較符合專業分工的理念。可以說,京東是零售服務商,是為品牌商打工的,這就是京東的自營電商。
  • 還在苦苦等日本非布司他代購?國內版帝人痛風已登陸阿里、京東!
    近日,用於治療痛風的日本原研藥非布司他(商品名:菲布力®)全線布局包括阿里、京東在內的國內線上醫藥電商平臺及各大零售藥店,8000萬中國痛風患者不僅可在海王星辰、健之家等各大連鎖藥店購買,也可選擇便捷的線上購藥渠道,進一步提升了痛風患者對菲布力在國內市場的藥物可及性。
  • 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2)與亞馬遜聯手,參與「黑五」大促:19 年 11 月,亞馬遜海外購以「限時快閃店」的形式登陸 拼多多,將運營至 12 月底,提供來自海外的約 1000 多種商品。拼多多也宣布參與「黑色星期五」 大促活動,除了亞馬遜之外,還引進了多個國際品牌授權經銷商,延續百億補貼活動。
  • 亞馬遜和京東等調整免運費標準 包郵門檻升高
    然而,自本月3日開始,繼亞馬遜中國和京東之後,易迅網的免運費門檻也隨之提升,至此,除蘇寧易購依然堅持全場免運費外,主流電商免運費門檻底線升至49元,這對於習慣購買小額商品的消費者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習慣在京東購物的市民林女士3月1日結帳時突然發現,自己購買的小U盤還要加收5元錢的運費。隨後,她詢問京東客服得知,京東上調了免運費的門檻。
  • 京東拿到網際網路藥品交易A證 阿里、京東、一號店均獲資格
    阿里在醫藥網際網路領域有兩大利器:天貓醫藥館,阿里健康。馬雲力圖讓購藥線上化的場景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推動醫療大數據的變革,從而倒逼整個醫藥行業的變革。一號店拿到A證的目的更簡單直接,就是擴充醫藥健康品類。那京東什麼目的呢?是大理想,還是小布局?京東醫藥CEO崔偉向本刊表示:「京東要做的是醫藥O2O。
  • 營收利潤市值PK:京東健康、阿里健康誰更強?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東健康之前,京東的競爭對手阿里也早已在健康大賽道布局,並且阿里健康於2014年借殼中信21世紀在港股成功上市。隨著京東健康的上市,京東健康與阿里健康的對比在所難免。二象財經就二者近年來的營收和利潤情況做了簡要對比。
  • 對於劉強東,京東物流作用遠大於京東商城
    京東虧損12年,仍越來越強京東1998年6月18日成立,從2004年1月,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一直到2016年才開始盈利,整整12年虧損。在京東虧損的12年裡,京東不但沒有倒閉,還越來越強。京東,這樣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創造了屌絲逆襲的經典案例。
  • 中國電商排名正式出爐:阿里第一、京東第三、最大黑馬誕生!
    據筆者了解,在7月1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10強電商》,列出了中國10強本土電商企業,讓大家對於中國的電商企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簡單的說,就是中國電商排名正式出爐:阿里第一、京東第三、最大黑馬誕生!接下來,就一起跟隨筆者了解一下此次胡潤中國10強電商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