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2020-12-24 騰訊網

一、 拼多多上市以來的回顧

拼多多上市以來,業務重心可分為:

1)2015-2018 年的「低價爆款+遊戲低成本引流」;

2)2019 的「百億補貼 1.0 引入高單價標品扭轉用戶心智」階段;

3)今年「百億補貼 2.0 品牌化升級」的階段。

估值方面,也經歷了幾個階段的變化:

上市之初,各指標維持高增速,市場對公司寄予高預期,估值維持在 0.6-0.8xPGMV 的高位;

18年底至19年初,公司沒有新的、有效的獲客策略,用戶增長放緩,估值也下滑到0.25-0.40xPGMV 區間;

19 年中,「百億補貼」上線,用戶增長重新加速,估值回升到 0.4xPGMV 以上;

今年以來,百億補貼的品牌效應形成,引流拉新效果被確認,加上疫情期間平臺的出色業績表現, 估值持續提升,回到上市之初 0.6-0.8xPGMV 的區間。

18Q2-19Q1:整治假貨,推新品牌計劃

平臺主要動作:規範商戶/商品,推新品牌計劃

1)整治假貨,規範平臺。上市之初,由於彼時平臺對商品和商戶的管理機制尚不夠完善,平臺強制關店 1128 家,下架商品近 430 萬件,批量攔截疑似假冒商品連結超過 45 萬條;除此之外,拼多多還採取了 諸如與反盜版聯盟合作進行版權合作、建立信用評價指標、為商戶提供網絡經營場所證明等措施。

2)開展「新品牌計劃」。2018 年 12 月,拼多多宣布推出「新品牌計劃」,將扶持 1000 家各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幫助企業更有效地觸達消費者,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C2M 模式)。

19Q2-19Q4:百億補貼 1.0 引入高單價標品扭轉用戶心智

平臺重大動作:推出百億補貼,重點補貼價格透明的高單價標品

1)百億補貼:19 年 5 月,拼多多宣布推出「美好生活萬人團」活動,計劃聯合品牌方投入百億補貼上萬款產品,截至 19 年9 月份,拼多多「百億補貼」入口的日活用戶已經突破1 億,參與計劃的國內外品牌超過 2800 家,熱門補貼商品超過 2.3 萬款。

2)與亞馬遜聯手,參與「黑五」大促:19 年 11 月,亞馬遜海外購以「限時快閃店」的形式登陸 拼多多,將運營至 12 月底,提供來自海外的約 1000 多種商品。拼多多也宣布參與「黑色星期五」

大促活動,除了亞馬遜之外,還引進了多個國際品牌授權經銷商,延續百億補貼活動。在拼多多 APP 「百億補貼」和「全球購」的頻道,均設立了亞馬遜海外購的入口。

2020 年以來:百億補貼升級到 2.0 版本,推行品牌化升級

平臺重要動作:百億補貼升級到 2.0 版本,推出更多樣的社交屬性產品

1)今年以來,最重要的策略是百億補貼升級到 2.0 版本:將從中腰部品牌入手,對商戶的補貼從現金補貼轉變為流量補貼,並推動商品供給方由經銷商轉成品牌方。

經過 2019年的努力,「百億補貼」已經成為一個自帶大流量的坑位,平臺當下更重要的任務是招募更多品牌級別的商戶入駐,而不急於將「百億補貼」的流量變現,因此今年百億補貼 2.0 的核心內容,是用平臺的流量優勢吸引品牌方入駐,進而豐富平臺的 SKU 供給,反過來在流量端增加用戶的黏性、復購頻次。

2)在社交功能、商家營銷工具、供給端升級方面也做了更多嘗試,包括:

拼小圈:「拼小圈」為拼多多購物訂單的分享社交功能、增加社交屬性。

上線多多直播:直播功能的為平臺 商戶提供了更多的營銷工具,可以幫助平臺提升用戶留存時間增加用戶對平臺黏性,並提升轉化率。

和國美戰略合作,認購其可轉債:4 月拼多多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 2 億美元可轉債,如完成轉股,將佔發行後的 5.62%。

雙方將達成戰略合作,國美全量商品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參與「百億補貼」計劃;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後服務提供商;拼多多向國美提供消費大數據、平臺流量等資源。

二、關於拼多多發展階段的總結思考

電商本質是商品和需求的連接橋梁(商品信息流、資金流、實物流的連接),同時服務商戶和消費者,其價值在於讓「三流」的溝通效率更高。回顧拼多多、阿里、京東的發展,可以發現三者在商戶運營和消費者運營方面,有不同的理解和優勢,其中:

阿里對商戶的需求理解最為深刻(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京東對服務質量的要求最為嚴格(京東的核心價值觀是「客戶為先、誠信、 協作、感恩 、 拼搏 、擔當」);

拼多多對用戶心智把握更精準,這種用戶心理的精準把握能力體現在多方面,典型代表是「拼購」的模式、「多多果園」的澆水領水果遊戲,以及「百億補貼」活動,這些明星產品隨後也被其他電商平臺所借鑑。

例如:阿里的「天貓農場」(現更名芭芭農場),京東的「東東農場」;「百億補貼」項目也被阿里、 京東、唯品會等多個平臺借鑑。

總結來看,拼多多和阿里、京東的發展路徑是不一樣的。阿里和京東在成立之初,重點是供給端的優化,通過優質的商品供給和服務吸引消費者。

拼多多更側重用戶端的流量運營,通過「低價爆款拼團+社交裂變」等流量運營手段先做大用戶規模,再利用巨大的用戶流量池吸引商戶加入,改善商品供給,提升用戶留存。

溫馨提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風來了就要抓緊飛起來,趕緊掃碼開環球帳戶把握港美市場機會!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自主,入市需謹慎。

點擊在看,分享出去!

相關焦點

  • 阿里、京東、拼多多,家居家裝行業上演「三國殺」
    基於此,範居士預估今年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將達1萬億元以上,無怪乎以阿里、京東、拼多多為首的電商巨頭如此看好家居建材家裝市場。伴隨阿里、京東、拼多多的入局,家居建材家裝版圖的「三國殺」正式上演。
  • 2020年,阿里、京東與拼多多的絞肉機大戰
    毫無疑問,長期來看電商行業增速肯定會放緩,如果阿里、京東、拼多多的發展與它們的預期沒偏離太多,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市場集中度會加速提高,新平臺電商的機會將越來越渺茫。所謂神仙打架、魚蝦遭殃,有電商平臺創業者告訴36氪,2019年雙十一期間,流量的虹吸效應比往年要更加明顯。
  • 電商後進拼多多,打敗前輩阿里與京東,難道僅僅是憑藉低價拼團嗎
    一段時間以來,提到網際網路電商平臺,人們能夠想到的只有阿里和京東,網上購物也習慣了去這兩家平臺。阿里與京東,幾乎瓜分了國內整個網際網路電商市場。即使是現在新零售贏家蘇寧易購,也不得不依靠兩大平臺來為自己引流。直到拼多多的出現,打破了網際網路電商,被阿里與京東兩大巨頭壟斷的格局。
  • 電商平臺都是從虧損開始?京東12年,阿里10年,拼多多虧損多久?
    網際網路時代是電商的時代,比爾蓋茨曾說過:「21世紀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電商使得商家從線下轉到線上,打破了很多的商業壁壘,減少了商品的流通環節,直接讓利給消費者,這導致了傳統的線下營銷在電商面前被殺得哀鴻遍野,毫無競爭力可言,選擇電子商務,企業可以通過電子商務開拓網際網路更廣闊渠道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又到了電商「三巨頭」扳手腕、秀肌肉的時刻。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三大電商平臺目前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值最高前十大上市公司名單。
  • 三分電商市場之後,拼多多如何對抗阿里與京東?
    根據南方都市報的報導,阿里巴巴的活躍用戶平均交易額在2019財年是8061元,京東活躍用戶平均交易額在2018財年是5498元。可以發現,即使用戶數量超越京東追趕阿里巴巴,拼多多在客單價上還有著很大的差距。總的來說,拼多多依靠低價、補貼等一系列拉新政策,使其成為了中國用戶規模增速最快的電商平臺。
  • 拼多多的物流策略:阿里栽樹,拼多多乘涼
    畢竟拼多多物流借道通達系目前還算順暢,且訂單量大,對於靠包裹吃飯的物流行業,何樂而不為。但是無論怎麼說,電商離不開物流。物流的服務及時效已經影響到了電商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京東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疫情間的京東物流為廣大群眾帶來了必要的生活物資收穫大量忠實粉絲。據4月12日京東物流發布數據來看:大件商品的配送單量環比三月同期暴增超過9倍。這就是電商自有物流的好處。
  • 為什麼阿里系和京東佔據較大電商市場份額後,拼多多還能異軍突起?
    為什麼阿里系和京東佔據較大電商市場份額後,拼多多還能異軍突起?如果,你開始在拼多多上買9.9元的水果,那拼多多就成功了。水果應該不假吧,最多有質量問題。拼多多和商戶大概能夠做到,即使有壞果,剩下的好果子,也值這個價。商戶與拼多多在壞果包賠這件事上,做得也不錯。
  • 拼多多到底好不好?你們對拼多多有什麼看法?
    拼多多完成新一輪30億美元融資,騰訊領投,在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長城戰略諮詢、中關村銀行聯合發布《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上,拼多多以15億美元的估值排名第65位。電商領域的故事一向豐富,淘寶、天貓、唯品會、聚美優品、京東、乃至後面轟轟烈烈的跨境電商,最終經過市場和時間的洗禮,塵埃落定後,國內電商領域基本上就是阿里和京東的天下,然而此時卻殺出了個爆款拼多多,等巨頭注意到它時,它已經搶佔了足夠的用戶市場。的確,拼多多換湯不換藥的9.9包郵背後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玩法,不過是利用社交電商的切入點,迎合了人們貪便宜的購物需求。
  • 阿里、京東、拼多多的家居爭奪戰
    面對萬億級別體量市場,近些年,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巨頭紛紛入場布局,江湖硝煙,按照近些年外賣市場、打車出行市場、共享單車市場、充電寶市場等巨頭介入行業市場格局看來,決戰紫禁之巔這一戰也勢必將會很快到來。
  • 店寶寶:拼多多用戶量接近阿里 電商三巨頭財報出爐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2021,拼多多加速蠶食阿里
    來源| 億歐網文丨寒江 編輯丨城南本文核心觀點1、依靠「下沉」,拼多多突出重圍,成為阿里、京東之外的「電商第三極」;2、拼多多正不斷引入高端品牌,改變用戶「拼多多主要用來買農副產品和日用品」的固有印象;3、上線多多批發、合作極兔快遞、試水多多錢包,拼多多開始主動蠶食阿里。
  • 2021 拼多多加速蠶食阿里
    來源:億歐網全文3631字,閱讀約需8分鐘文丨寒江編輯丨城南本文核心觀點1、依靠「下沉」,拼多多突出重圍,成為阿里、京東之外的「電商第三極」;2、拼多多正不斷引入高端品牌,改變用戶「拼多多主要用來買農副產品和日用品」的固有印象;3、上線多多批發、合作極兔快遞、試水多多錢包,拼多多開始主動蠶食阿里
  • QQ發力電商直播 以「拼多多模式」殺入賽道
    QQ發力電商直播 以「拼多多模式」殺入賽道 2020
  • 拼多多一件代發
    拼多多一件代發,入駐省級跨境電商扶持園區,擁有多年電商孵化經驗;開發多款平臺輔助上貨工具(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亞馬遜);專業技術開發團隊,深耕幕後,走到臺前,致力於打造跨境電商智能化新時代;可擁有自己的品牌定製,可派遣團隊成員落地式培訓學習店鋪運營管理落地式培訓,產品營銷拓客落地式培訓全面面對面教學實操交流,多年團隊管理經驗多方位扶持團隊構架
  • 三巨頭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又到了電商「三巨頭」扳手腕、秀肌肉的時刻。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
  • 左手京東,右手拼多多,騰訊同時布局兩個電商會不會引起內鬥?
    但是有一件事,卻有很多人不明白,電商業務作為騰訊一直有心無力的蛋糕是眾所周知的,但近年來其不但入股了京東,更是在自家微信平臺上給拼多多開流量埠。根據資料顯示,騰訊是京東的最大股東,佔股21.25%,超過了劉強東的15.4%,而在拼多多裡騰訊佔股17%,黃崢佔股50.7%,也是拼多多的股東。
  • 阿里、京東和拼多多 疫情後在哪家開店更賺錢?
    隨著阿里、拼多多公布2020財報,關於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個電商平臺發展前景的議論多了起來。儘管阿里的數據仍保持增長,但一些人發現增速不如從前,所以股價出現下跌。相反拼多多因為公布活躍買家突破六億,股價出現上漲。相對沉穩的京東,此時有點被人忽略,沒有得到電商老二應有的尊重。
  • 騰訊系圍剿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借勢社區團購
    血雨腥風中的社區團購,本質上是騰訊系電商的一次「賽馬」,更是騰訊、騰訊系電商的戰略合圍。而上車太晚也未投入重兵的阿里,將會付出沉重代價。社區團購排位賽中,最有潛質的選手,是美團、拼多多,此外還有京東。騰訊是美團第一大股東,拼多多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也是京東第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