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後進拼多多,打敗前輩阿里與京東,難道僅僅是憑藉低價拼團嗎

2020-12-16 網際網路微風說

一段時間以來,提到網際網路電商平臺,人們能夠想到的只有阿里和京東,網上購物也習慣了去這兩家平臺。阿里與京東,幾乎瓜分了國內整個網際網路電商市場。即使是現在新零售贏家蘇寧易購,也不得不依靠兩大平臺來為自己引流。直到拼多多的出現,打破了網際網路電商,被阿里與京東兩大巨頭壟斷的格局。

▲拼多多

拼多多,就像是攪動水面的鯰魚,激活了整個網際網路電商市場。拼多多主打三四線以下城市消費人群,通過紅包補貼低價拼團等玩法,迅速擁有了海量用戶。在上線僅三年後,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今年更是被納入MSCI指數,拼多多的成功,再次掀起了一股下沉市場電商風潮。

為什麼說拼多多是再一次掀起下沉市場風潮呢?因為下沉市場並不是拼多多首次發現的商機。早在拼多多出現之前,淘寶與京東都把各自下一步的戰略目標瞄向了農村,分別制定了農村電商計劃。為何阿里與京東沒有做起來農村市場,反而是後進生拼多多獲得了成功呢?

▲拼多多納斯達克上市

準確定位目標人群

拼多多把目標人群定位在了三四線以下城市,現在稱之為下沉市場。一方面避開了阿里京東的一二線城市主流市場,另一方面三四線以下城市,主要是縣城、鄉鎮、農村,這部分人群佔全部消費者近七成比例。目標人群基,數大,市場前景更為廣闊。

阿里與京東雖然看到了農村市場前途無限,但投入的資源與精力均有限。兩者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如何爭奪線上市場上。其農村電商計劃,更像是響應當時國家加快發展農村電商號召,積極主動性不足。

▲拼多多人群多

準確把握消費心理

拼多多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原因,其中之一是對下沉市場消費人群的心理把握更為精準。下沉市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之一二線城市有著巨大的差距,收入無法匹配購買力,註定無法走精品路線。拼多多以低價拼團,外加紅包補貼的方式,恰到好處擊中了人們花小錢也能買好東西的心理。

反觀阿里與京東,雖然進軍農村市場的戰略規劃要早於拼多多,但兩者對於如何把握農村人群消費心理上,沒能找到突破口,還是延續線上平臺的營銷策略,區別只是把店面由線上,搬到了農村。僅僅只是提供購買便利的這一賣點,不足以引起農村人群的購買慾。

▲購物需求

社交化營銷模式

拼多多區別於阿里京東這類傳統電商平臺的,另一個不同是,它以熟人社交的模式傳播。這種新型的營銷模式,讓習慣了平臺選購的人們眼前一亮,同時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事實證明,這種社交電商營銷模式才是當下主流。

微信裂變

拼多多能夠成功的另一原因是,騰訊微信的支持。拼多多能夠迅速擴張度過成長期,一方面是資本燒錢補貼,這種粗暴的營銷方式對下沉市場消費人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得益於微信的流量支持。正是有了微信分享,拼多多砍價拼團才能夠在微信群之間、微信用戶之間,瘋狂傳播。

▲拼多多低價拼團

應該說,拼多多這種微信瘋狂傳播方式,是有悖於微信的用戶體驗理念的。之所以沒有被微信封殺,很大原因是騰訊當時是拼多多大股東,支持拼多多。一方面可以圓騰訊的社交電商夢,另一方面還能夠打擊競爭對手。

趕上了發展時機

拼多多上線的時候,恰好趕上國家號召發展農村電商市場。除了阿里與京東布局農村市場,其他金融資本也有著進入這個市場的需求。拼多多的出現,恰好給了資本市場一個入局的機會。所以拼多多得到了投資商的海量資本支持,甚至拿出百億進行補貼,以培育市場。

▲發展機遇

而拼多多之後,很少有類似的新社交電商能夠成長起來。其之後的社交電商淘集集,2018年8月上線,僅用了兩個月估值就達2億多美元,一度被稱為社交電商黑馬,但還是在今年12月倒下了。淘集集的運營模式與拼多多類似,為何成長不起來?拼多多有一個就好,市場不需要第二個拼多多。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拼多多能夠在早期得到迅速成長,並在阿里與京東這兩大巨頭的夾縫中,成長到如今第三大社交電商平臺,但拼多多的底蘊差,一旦失去了資本支持,很難說是否能夠堅持下來。另外,通過拼多多購買的東西,被曝出很多問題。如何解決負面問題,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拼多多還需要在管理內涵上下功夫。

相關焦點

  • 京東也做了自己的「拼多多」,低價拼團模式就這麼能打?
    最近,在應用下載排行榜上,拼多多已經力壓淘寶佔據榜首十餘天,風頭正盛。不得不說,它突然崛起的勢頭,讓電商巨頭們都有點慌了。三月中旬的時候,淘寶突然推出了一個名為「淘寶特價版」的 app,主打低價拼團,被當做是阿里正面狙擊拼多多的一個信號。
  • 解密拼多多:並不只是低價和拼團
    據《財經》記者了解,拼多多2017年GMV(網站成交總額) 達到了上千億元人民幣,超過唯品會的729億元,已 成為中國電商銷售額第三大的公司。與第一大阿里(3.77萬億元)和第二大的 京東(1.3萬億元)比,仍差距較遠,但2017年11月其日單量已超過京東。 拼多多是規模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如當年突然爆紅的快手和頭條, 拼多多順應了數億規模新增用戶的大勢。
  • 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一、 拼多多上市以來的回顧 拼多多上市以來,業務重心可分為: 1)2015-2018 年的「低價爆款+遊戲低成本引流」;
  • 阿里阻擊拼多多再次升級,淘寶聯合支付寶推拼團平臺
    誰都不曾料到,在阿里和京東穩坐電商老大老二的交椅上,會忽然殺出一個拼多多。憑藉著「低價+拼團」的模式,短短不到3年時間,拼多多便積累3億用戶、百萬級商家,日訂單已超過京東,不知不覺間成為第三大電商平臺。
  • 【獨家】電商界"黑馬"拼多多回應劉強東:我們不一樣
    618年中大促已開啟,各大電商也依舊蓄力勃發保持火力全開之態,掀起一場電商年中大戰。其中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至今,依靠低價拼單的模式一路開掛,迅速成為電商界「黑馬」。用短短三年時間迅速積累起3億用戶,毫無疑問成為了當下網際網路市場中較為亮眼的電商平臺。
  •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網易紛紛推出拼團平臺
    拼多多快速成為國內電商的重要一極後,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京東、網易等也紛紛開始效仿拼團模式。近日,支付寶app內出現「5折拼團」窗口,與拼多多類似,支付寶的拼團也有時間限制,在每日9點、14點、19點「開拼」。
  • 店寶寶:拼多多用戶量接近阿里 電商三巨頭財報出爐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2021,拼多多加速蠶食阿里
    來源| 億歐網文丨寒江 編輯丨城南本文核心觀點1、依靠「下沉」,拼多多突出重圍,成為阿里、京東之外的「電商第三極」;2、拼多多正不斷引入高端品牌,改變用戶「拼多多主要用來買農副產品和日用品」的固有印象;3、上線多多批發、合作極兔快遞、試水多多錢包,拼多多開始主動蠶食阿里。
  • 2021 拼多多加速蠶食阿里
    來源:億歐網全文3631字,閱讀約需8分鐘文丨寒江編輯丨城南本文核心觀點1、依靠「下沉」,拼多多突出重圍,成為阿里、京東之外的「電商第三極」;2、拼多多正不斷引入高端品牌,改變用戶「拼多多主要用來買農副產品和日用品」的固有印象;3、上線多多批發、合作極兔快遞、試水多多錢包,拼多多開始主動蠶食阿里
  • 三分電商市場之後,拼多多如何對抗阿里與京東?
    根據南方都市報的報導,阿里巴巴的活躍用戶平均交易額在2019財年是8061元,京東活躍用戶平均交易額在2018財年是5498元。可以發現,即使用戶數量超越京東追趕阿里巴巴,拼多多在客單價上還有著很大的差距。總的來說,拼多多依靠低價、補貼等一系列拉新政策,使其成為了中國用戶規模增速最快的電商平臺。
  • 快手為何舍拼多多與阿里,最終選擇了京東?
    作為內容平臺起家的快手,想要補齊電商的業務能力,在購物體驗上與國內頭部電商平臺看齊,當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對外結盟。去年此時,快手在「618」電商促銷季的合作對象還是拼多多。快手邀請拼多多商家直接作為主播,在快手App上做自己商品的直播推廣。但這僅僅是一場沒有泛起多少水花的營銷事件,雙方並未以此為起點展開深入合作。
  • 電商平臺都是從虧損開始?京東12年,阿里10年,拼多多虧損多久?
    ,拒絕電子商務,只能抱守線下有限的市場,如果競爭對手發力電子商務,那就只有倒閉和業務萎縮的命運,國內電商市場以阿里和京東為主流,近幾年殺入了一匹黑馬—拼多多,以社交電商模式迅速崛起。貌似國內的電商平臺開始之初都是虧損的,像阿里自1999年創立,經歷了10個年頭的虧損,直到2009年年低,才在張勇的幫助下實現了淘寶的盈利,馬雲的創業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淘寶、天貓也是在「電商紅利期過了」的聲音裡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下來的。
  • 2020年,阿里、京東與拼多多的絞肉機大戰
    毫無疑問,長期來看電商行業增速肯定會放緩,如果阿里、京東、拼多多的發展與它們的預期沒偏離太多,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市場集中度會加速提高,新平臺電商的機會將越來越渺茫。所謂神仙打架、魚蝦遭殃,有電商平臺創業者告訴36氪,2019年雙十一期間,流量的虹吸效應比往年要更加明顯。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又到了電商「三巨頭」扳手腕、秀肌肉的時刻。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
  • 左手京東,右手拼多多,騰訊同時布局兩個電商會不會引起內鬥?
    但是有一件事,卻有很多人不明白,電商業務作為騰訊一直有心無力的蛋糕是眾所周知的,但近年來其不但入股了京東,更是在自家微信平臺上給拼多多開流量埠。根據資料顯示,騰訊是京東的最大股東,佔股21.25%,超過了劉強東的15.4%,而在拼多多裡騰訊佔股17%,黃崢佔股50.7%,也是拼多多的股東。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三大電商平臺目前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值最高前十大上市公司名單。
  • 店寶寶:電商三巨頭財報齊發 拼多多最亮眼?
    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拼多多市值超萬億,百億補貼竟被阿里收割?
    正經小哥之所以說這個故事,是想說明,資本市場對拼多多的認識,一直在爭議中不斷深化,直到現在依然分歧巨大。在寡頭夾縫中逆襲在拼多多創立的2015年,以及發展初期的2016年,電商江湖剛剛經過一輪激烈的洗牌,形成了阿里系和京東的雙寡頭格局。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產品概述及版本拼多多是一款專注於為用戶提供低價好貨的社交電商產品,用戶通過拼團,砍價,領劵等方式在拼多多低價購買商品,順應宏觀環境的消費升級,讓3~5線的人也能吃到更好的水果,購買更低價高質量的商品。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
  • 阿里、京東和拼多多 疫情後在哪家開店更賺錢?
    隨著阿里、拼多多公布2020財報,關於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個電商平臺發展前景的議論多了起來。儘管阿里的數據仍保持增長,但一些人發現增速不如從前,所以股價出現下跌。相反拼多多因為公布活躍買家突破六億,股價出現上漲。相對沉穩的京東,此時有點被人忽略,沒有得到電商老二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