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也做了自己的「拼多多」,低價拼團模式就這麼能打?

2020-12-16 愛範兒

最近,在應用下載排行榜上,拼多多已經力壓淘寶佔據榜首十餘天,風頭正盛。不得不說,它突然崛起的勢頭,讓電商巨頭們都有點慌了。

三月中旬的時候,淘寶突然推出了一個名為「淘寶特價版」的 app,主打低價拼團,被當做是阿里正面狙擊拼多多的一個信號。

而就在最近,京東也在力推自己旗下的一個「京東拼購」項目,看上去,差不多就是「京東版的拼多多」。

電商界又要重回「性價比之爭」了嗎?

「京東版拼多多」: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打開京東拼購的界面,一股熟悉的畫風撲面而來。

9.9 元拼團,品牌清倉特賣,從家居日用品、數碼小家電到鞋服箱包的不同品類,如果不是前面標著京東字樣,以及略微不同的頁面 UI 設計,一時之間還真是難以辨別這些拼團平臺的區別。

而當我們真的參與拼團時,實際玩法和規則也是大同小異:用戶看中一件商品之後,可以選擇自己開團或者參團,然後通過社交分享邀請更多的好友參團;當在有效時間內達到成團人數後,即可以拼購價購買商品。

不過根據京東的官方介紹,他們的這個拼購平臺,雖然採用的也是低價拼購和社交分享的玩法,但主打「低價不低質」,並非一味對標價格,還將由京東自己的物流倉儲和售後服務來提供保障。

從實際體驗來看,京東拼購中確實加入了這麼一個略顯不同的「自營優選」頻道。玩法依然是拼團,不過物流由京東自營提供,同樣支持京東的「滿 99 元包郵」、「7 天無理由退換貨」政策。

當然,這個頻道的價格就沒有那麼大的優勢了,拼團價格僅比商品的原定價低差不多一到兩成。

除此之外,從上線的商品品類和營銷玩法來看,京東拼購和淘寶特價版一樣,目前還處在一個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

事實上,京東的這個拼購項目並不是最近才冒出來的想法。

早在 2016 年,京東拼購就已經在微信和手 Q 平臺上推出;2017 年 8 月 17 日,拼購業務正式入駐京東 app,有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入口;近期,京東針對拼購業務啟動了大型的招商活動,提出了超低佣金和京東、微信多渠道曝光等優惠政策,看上去是要發力猛推一波了。

根據京東公布的數據,自上線以來,京東拼購的訂單規模增長迅猛,單日單量峰值達 60.7 萬單,頻道的月度訂單環比增幅達到 46.3%,八大類目共計有超過 2 萬商家參與拼購促銷。

儘管京東試圖用「低價不低質」來為自己劃出一條差異化的護城河,但從這種拼團模式的本質玩法來看,用具有競爭力的低價去吸引價格敏感型用戶,依賴更多的第三方商家來提供更豐富的品類,依然是一條無法避開的生存法則。

無法忽視的低價的力量

儘管各行各業都在鼓吹消費升級,但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了,低價永遠有著無可比擬的吸引力。

網易嚴選和小米模式的成功便驗證了這個事實: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品牌和品質,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性價比的更高期待。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近些年電商平臺的轉型策略。淘寶是從低價小商品起家的,但平臺上的假冒偽劣產品問題成了其多年來的一個發展瓶頸,於是向品牌化和優質化方向轉型是其近些年努力的一個方向。

京東從一開始就專注於品牌自營,儘管現在已經從最早的 3C 電商平臺逐漸轉型為了全品類平臺,但對平臺的定位一直是走比較優質的路線。

但拼多多的橫空出世,多少打了大家一個措手不及。

低至 9 元的抽紙組合,6 塊 5 包郵還買一送二的 USB 插線板,10 斤裝大米僅售 25 元……拼多多上面的低價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至於產品的質量,那就見仁見智了。儘管拼多多主打的是「便宜有好貨」,但從平臺上這些價格極低的產品來看,品牌並不是它們的主要賣點。不僅如此,假貨橫行還成為其久為詬病的一個問題。

在《我們去了拼多多的工廠探底,看看便宜能不能有好貨》一文中,愛範兒(微信號:ifanr)曾經分析過,拼多多平臺上爆款的最主要特色就是量大且便宜,「大品牌」並不是他們的主要標的;他們的用戶定位也並非用慣了高價高質產品的中高收入群體,而是那些「平時逛京東天貓都有可能嫌貴,甚至不會使用網購的人」。

它把低價且質量足夠滿足預期的商品放到了這些消費者面前,讓他們可以與消費水平相當、審美喜好相當的人聚在一起拼團同買。

對他們來說,這些商品的品質已經足夠對得起價格,也能夠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

但就在我們探討拼多多這種低價模式的瓶頸和邊界時,一個可能被忽視的點在於,這類目標受眾在整個消費者群體中的佔比到底有多大。

根據 2017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國仍有大約六成的三口家庭,平均年收入不足 7 萬元、月收入不到 6000 元。在行業和媒體的一片消費升級浪潮中,他們也許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但的確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拼多多和京東拼購,騰訊系的左右手互搏

無論是拼多多還是京東拼購,除了拼低價之外,社交分享所帶來的裂變式效應才是其生命力的另一大主要來源。

毫無疑問的是,這股力量離不開騰訊旗下的兩大社交平臺——微信和 QQ。

從電商平臺的最傳統發展路徑來看,只要產品品類足夠豐富獨特、價格足夠有競爭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吸引消費者前來;但當這種自然增長的流量漸漸吃緊、平臺之間的差異變得不那麼明顯了之後,營銷就有了更多新的玩法。

社交電商就是這樣一種潛力巨大的新玩法。俗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建立在熟人社交關係基礎之上的口碑分享,以及那種「別人都買了我要不也順便買點」的從眾心理,給予了這種社交拼團模式一種神奇的魔力。

藉助微信平臺,拼多多用極低的成本和極短的路徑直接觸達了目標消費群體,他們也由此獲得了成功。要知道,阿里到底花費了多少心血才能夠獲得今天這樣的用戶體量,他們又多麼希望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社交關係網絡,從社交電商的紅利中分食一杯羹。

另一邊,京東也同樣背靠著騰訊這棵流量大樹好乘涼。與拼多多一樣,他們也獲得了微信和手 Q 的多級入口,得以享受騰訊的社交流量紅利。

但差不多與拼多多同時期獲得騰訊「援手」的京東,似乎並沒有像拼多多一樣,從騰訊的社交紅利中佔到太多的便宜。最起碼,不像拼多多的效果那麼明顯。

騰訊旗下的產品之間,其實一直有這樣「左右手互搏」的傳統。我給你們一樣多的資源,你遵守我的玩法和規則,那麼誰能真正做起來,就各憑本事了。

不過從本質上來說,這種「去中心化」的玩法,也許從一開始便與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的發展邏輯不一致。京東確實需要不斷拓展流量來源,但這並非其核心競爭力,押寶供應鏈和物流的重資產模式雖然「拖累」了其前期的利潤數字,但自營模式也為其帶來了穩定的口碑和增長。單純靠從其他平臺引流,是無法達到今天這個體量的。

這麼看來,儘管京東也推出了主打低價和流量導向的京東拼購,但他們究竟會不會全力押注這一市場,仍未可知。起碼從現在的發展方向來看,這可能仍然是偏防禦性的一招;在與同行業的長期競爭中,這個方向不太可能會成為一個重點。

至於騰訊,隨著他們把越來越多的電商和零售平臺招入麾下,有關其要在該領域大展拳腳的猜想一直就沒停過。不過對於要成為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騰訊來說,「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許才是對這個舉動的最好註解。

題圖來自:億多人

相關焦點

  • 電商後進拼多多,打敗前輩阿里與京東,難道僅僅是憑藉低價拼團嗎
    ▲拼多多拼多多,就像是攪動水面的鯰魚,激活了整個網際網路電商市場。拼多多主打三四線以下城市消費人群,通過紅包補貼低價拼團等玩法,迅速擁有了海量用戶。為什麼說拼多多是再一次掀起下沉市場風潮呢?因為下沉市場並不是拼多多首次發現的商機。早在拼多多出現之前,淘寶與京東都把各自下一步的戰略目標瞄向了農村,分別制定了農村電商計劃。為何阿里與京東沒有做起來農村市場,反而是後進生拼多多獲得了成功呢?
  • 解密拼多多:並不只是低價和拼團
    「低價+拼團」,是消費者對拼多多的理解,也是被拼多多驗證,能迅速傳播、短時間內積累上億用戶的方法論,外界將其定義為社交電商、銷貨平臺。 但在拼多多創始人、CEO黃崢的眼裡, 這些解讀不準確。 公眾對拼多多的關注,比它的發展速度滯後半拍。
  • 在拼團模式爭奪用戶層面上 拼多多隻怕京東不怕淘寶及支付寶的
    自拼多多上市以來就一直處於電商的風浪口,有人看好,有人看衰。 看好的,認為其模式極致,傳播好。看衰的,除了認為其產品不良外,還認為淘寶跟京東會跟進這種模式。果不其然,淘寶京東都開展了自己的拼團服務,淘寶方面更是拉來幫手,支付寶也開了拼團買賣。
  •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網易紛紛推出拼團平臺
    拼多多快速成為國內電商的重要一極後,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京東、網易等也紛紛開始效仿拼團模式。近日,支付寶app內出現「5折拼團」窗口,與拼多多類似,支付寶的拼團也有時間限制,在每日9點、14點、19點「開拼」。
  • 低價拼團模式並不意味著消費降級
    自去年7月以19美元的發行價首次登陸納斯達克以來,拼多多完成股價翻番的成就,不過才用了1年多的時間。股價被認為是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貨幣投票」,因此,拼多多在美國資本市場股價暴漲,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美國投資者對拼多多商業模式的一種「貨幣投票」態度,更是對於中國下沉市場所帶來的的消費可持續性的一種認可。
  • 把「拼多多」搬到線下?實體店也開始嘗試拼團了
    3月綜合電商APP的DAU數據中,拼多多以約4310萬的日活用戶排在第二位,京東約3360萬的日活用戶排第三位。拼多多的發展前景讓很多初創公司看到另一種希望,嘗試把「拼多多」這種模式牽引到線下。不過話說回來,「拼多多」實體版模式早已有了,對用戶來講不是一種新鮮玩法,為何如此說呢?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產品概述及版本拼多多是一款專注於為用戶提供低價好貨的社交電商產品,用戶通過拼團,砍價,領劵等方式在拼多多低價購買商品,順應宏觀環境的消費升級,讓3~5線的人也能吃到更好的水果,購買更低價高質量的商品。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
  • 產品體驗報告:拼多多,「拼」團模式實現優惠「多多」
    作為一個電商平臺,拼多多誠然滿足了用戶網上購物的基本需求,其售賣品類包含服裝食品電器鞋包百貨等多達十餘個品類,用戶可以在線瀏覽、一鍵下單、快遞到家。除此之外,拼多多與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不同就是獨特的拼團模式,基於微信等社交軟體進行用戶裂變快速精準鎖定了大量目標用戶,這樣的模式既滿足了商家解決庫存的需求,又通過大量訂單保證了價格優勢,使得用戶能夠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
  • 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一、 拼多多上市以來的回顧 拼多多上市以來,業務重心可分為: 1)2015-2018 年的「低價爆款+遊戲低成本引流」;
  • 應對增速放緩,還是狙擊拼多多?京東為何玩起了「拼團」
    圖片來自CNSPHOTO1月2日消息,京東便利GO宣布,將聯合名創優品開啟拼團活動。活動規則顯示,自1月1日至1月20日,店主可通過掌柜寶進貨名創優品指定活動商品;自1月7日至1月30日,店主可設置商品拼團,為便於顧客快速成團,建議店主設置為「2人團」;拼團設置完成後,即可打開「京東便利GO」線上店鋪,將拼團商品分享給顧客並邀請其下單。顧客每拼成1團,平臺將獎勵掌柜2元,每單最高可獲利22元。
  • 都擔心拼多多有假貨,拼多多真的有假貨嗎?分享下拼多多購物經歷
    這麼說吧,我現在是大品上京東,小東西選擇拼多多,淘寶已然被我拋棄!注意,我是04年就開始網購的,對於現在這些電商平臺還算頗有心得!為什麼選擇京東這個不用細說,京東堅持正品且物流快速。那我為什麼會選擇拋棄淘寶呢?是因為我在拼多多得到了實惠,而且是可持續的!為什麼選擇拼多多?
  • 淘寶聯合支付寶推出拼團商品,開始要和拼多多搶佔市場?
    近日支付寶和淘寶合作,推出拼團功能,在手機支付寶首頁底部會出現限時拼團的商品。我試著點擊更多拼團進去看看,覺得這個拼團和拼多多差不多,一樣是低價,一樣是單獨買比較貴,拼團就比較便宜的模式。低價商品是有市場的,淘寶不去做這樣的商品,那需要低價商品的用戶就被拼多多這樣的電商平臺吸引走了。既然用戶有這樣的需要,那在淘寶上推出拼團,利用支付寶這個大家使用頻率高的軟體來引流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 拼多多的留存焦慮,多多買菜真的能緩解嗎?
    「入局」這麼一個「賠錢」的行業,真的能解決拼多多的留存問題嗎?多多買菜背後,透露著拼多多的留存焦慮風靡於微信的社交裂變玩法,拼多多以拼團、砍價等低價競爭策略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目前,提起網上購物,「買衣服化妝品上淘寶、買3C家電商去京東」已經在消費者腦海中形成某種慣性。和它們比起來,拼多多並沒有自己的主品類慣性。這種「慣性」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以京東為例,2015年其收入的80%都源自主品類3C家電,其後由於京東自身品類擴展,3C家電的收入貢獻有所下降,但直到2019年,仍佔比64%,是妥妥的主要貢獻品類。
  • 這些app竟山寨「拼多多」,拼團模式已經被玩壞了
    深陷「山寨」輿論漩渦的拼多多,也正在遭遇品牌、模式被其他APP山寨的尷尬。李嘉 製圖北京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蘋果、華為等多家應用商店上出現了「品多多」、「平多多」、「廠多多」、等明顯涉嫌山寨「拼多多」的拼團APP。山寨低價產品成為這些平臺主打款,但由於平臺流量有限,人工刷單痕跡嚴重,且存在「三級分銷」等備受爭議的營銷模式。
  • 阿里阻擊拼多多再次升級,淘寶聯合支付寶推拼團平臺
    誰都不曾料到,在阿里和京東穩坐電商老大老二的交椅上,會忽然殺出一個拼多多。憑藉著「低價+拼團」的模式,短短不到3年時間,拼多多便積累3億用戶、百萬級商家,日訂單已超過京東,不知不覺間成為第三大電商平臺。
  • QQ發力電商直播 以「拼多多模式」殺入賽道
    QQ發力電商直播 以「拼多多模式」殺入賽道 2020
  • 拼多多逆市低價賣水果暗含什麼財務邏輯?
    就像電商早期,消費者在3C與京東之間建立的心智,這種直接印象對GMV與用戶黏性的貢獻會很有效。據拼多多此前發布的助農報告,2018年平臺的農(副)產品GMV是653億元。按截至2018年底的連續12個月GMV 4716億元計算,這個品類佔比高達14%。換句話說,農(副)產品對拼多多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 拼多多贏了?日訂單超京東,寡頭攔路,它憑四點躋身一線!
    今天卓普科技就為您分析拼多多的模式,電商新秀也能衝擊寡頭市場,憑藉的是什麼呢?僅僅是低價嗎?策略單一,依然可以成為巨頭!你想要的低價,基本上都能在這裡找到,並且,品類齊全,商家眾多,成就了拼多多的火爆發展的導火索。
  • 拼多多產品分析:社交與低價的遊戲化狂歡
    拼團拼團是拼多多的一項基礎功能,也是其與其它電商的不同特色之處。對於平臺內的所有商品,用戶都可以通過開團或參團的方式,在達到一定人數要求後,用比原價更低廉的價格購買相同的商品。如今拼多多的拼單模式並不強制參與熟人或自己發起的團,用戶可以直接加入其它用戶還未滿員的團。即使此時沒有其他用戶正在拼單,用戶也可以選擇與陌生人插隊拼單,不需要滿團就能享受到更加優惠的價格。
  • 支付寶也開始「拼團」了,電商平臺是看到了拼多多的「成功」?
    拼多多的火熱讓眾人「諷刺」的同時,也讓很多商家看到了「拼團」模式的利好。如今,就連支付寶也開始「拼團」了。在最近更新的一版支付寶中,支付寶首頁上線了「每日必搶」版塊。在這個版塊中,是5折拼團的項目。每日必搶小程序據悉,這不是淘寶第一次發力拼團電商,今年3月就推出了淘寶特價版,宣布要做「消費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