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稱霸」20年!深圳這個菜市場,是生意也是生活……

2020-12-18 深港兩地通

古龍老先生說:

「一個人,若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便放他去菜市場。」

想不起來有多久沒做飯了,每天的日常都是奔波於高樓之間,對人車往來的雜聲、吆喝買賣聲早已模糊。

深圳的菜市場,猶如一個變身器。無論你是白領精英,還是小哥哥小仙女。來到這裡,瞬間變回接地氣的小市民。

在怡景,有個被潮汕人「稱霸」20年的菜市場,它就是——荷花市場!

荷花市場已經有了20多年歷史了,以潮汕特產與海鮮出名。

攤主大多是潮汕人,他們將家鄉的食材直接運送到深圳,為無數深圳人帶來正宗的潮汕風味。

很多街坊就算搬出了這裡,也依然願意回來買菜,只為那熟悉的味道。

「16年不變的堅持」

這個攤位在荷花市場有十六年頭了,攤主夫妻倆都是潮汕人。

這裡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潮汕小吃糕點,胡蘿蔔菜果、香芋菜果、花生酥、石榴果、三角龍...

1元/個的綠豆餅,清甜的綠豆餡+酥脆餅皮,一口咬下還能感受到層層斷裂的鬆脆。

「20多種不同種類的丸子」

市場裡面還有超多賣丸子的攤鋪,魚丸、墨魚丸、牛肉丸、豬肉丸、蝦丸...

「粿條、粉條、麵條,這裡都有!」

一眼望上去,粿條、麵條、粉條都堆積在一起,但同時又不失自己的風採。

還有老闆娘自己手工製作的肉餅、鼠殼粿。

「一吃就是十多年的滷味」

不想做飯的時候就可以買上幾種滷味,燒鵝、燒鴨、燒雞......附近的老街坊都特別喜歡買。

「可以買到最新鮮的肉」

新鮮現宰的豬牛羊肉,只有在菜市場才能看到食材最原始的模樣。

一排排整齊擺放的鮮肉等著街坊們前來挑選,是燉湯還是紅燒,在街坊心中都早已有了定數。

「懂門道的人都會來這裡買海鮮」

荷花市場也有各式各樣的海鮮,而且價格也很美麗,會說潮汕話老闆還會給你打折,就不用跑東門啦~

正吐著氣泡的鯽魚、紋理清晰的花甲、已經綁好的象牙蚌...看得見的新鮮。

「餐桌上最常見的花紅葉綠」

清晨的菜市場裡,各種應季蔬菜應接不暇,個個顏色鮮豔,都帶著清晨的露氣。

西紅柿、土豆、茄子、南瓜、紅薯...仿佛都在說:「我很好吃哦,快把我買回家」

攤主們高昂叫賣聲、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各種嘈雜聲音...

在荷花市場可以感受到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回歸到市井生活中」

逛一圈下來,從高樓大廈的世界回歸到了煙火氣息的市井中,仿佛就像是從深圳短暫逃離回了鄉村小城。

每每來到菜場,你都能感受生活是如此多彩,而身邊的人們又是那樣鮮活。

「默契合作的老夫妻」

荷花市場的攤主們大多是夫妻,他們相互鼓勵,臉上洋溢溫暖的笑容,這是關於幸福的詮釋。

「為家人用心挑選食材」

每天清晨,主掌內務的媽媽來到這裡,開始為孩子們的午飯和晚餐準備,購買新鮮的食材。

「街邊也可以暢聊」

在這裡,可以遇上街坊好友,即使是站在街邊也不免寒暄幾句。

混雜的煙火味充斥著整個市場,在這還能發掘到,許多平時看不到的特色風味與街邊小吃。

「波記腸粉」

波記腸粉就在荷花市場後面的小廣場上。

一份帶著臘腸和雞蛋的蒸米粉也不過8塊錢,米粉吸滿湯汁,一口下去幸福感十足。

「甘記甜品」

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一放學就會直奔甜品店。開了十多年的甘記甜品有著無數人的校園回憶。

楊枝甘露白涼粉裡面有著大塊的芒果肉,在夏季簡直就是消暑利器。

「美佳烘焙坊」

美佳烘焙坊堅持了20年多年,就算颳風下雨,每天依舊24小時營業。

老婆餅、蛋撻、核桃酥緊湊而有序地在貨架上擺著,十多年了還是那個價格。

如今的荷花市場已經完全改造升級,攤位全部挪到新市場裡了。這裡將會以新面貌開啟每一天的新生活。

明亮的裝修風格、合理布局的交易區、寬敞整潔的大廳,還有統一規範的門頭、標牌...

改造後的荷花市場在「顏值」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還為街坊們帶來了便捷生活。

新鮮的食材經過情感翻炒,融於一蔬一飯、存於三餐四季。

累了,就去菜市場走一走,感受生活具象,做一頓好吃的飯,擁抱更好的生活!

文章來源:深圳生活

如侵刪

相關焦點

  • 潮汕人「稱霸」20年!深圳這個菜市場,是生意也是生活
    好久沒給自己好好的做頓飯了菜市場讓他的生活又充滿了色彩給予他生活的希望.......很多深圳人,每天的日常都是奔波於高樓之間,對人車往來的雜聲、流水的買賣早已模糊。其實這些生活具象就在身邊,今天我們就來逛一逛,到處都散發著濃鬱潮汕氣息的荷花市場!荷花市場已經有了20多年歷史了,以潮汕特產與海鮮出名。攤主大多是潮汕人,他們將家鄉的食材直接運送到深圳,為無數深圳人帶來正宗的潮汕風味。
  • 莫給潮汕貼標籤,潮汕人是膠己人,更是深圳人
    潮汕人,一個傳說級的存在。在深圳,他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可能是吃飯時遇到的餐廳老闆、是在菜市場賣魚的大媽……或許,呂住是膠己人(你就是自己人)。這個群體的存在,一直給外人一種鮮明的標籤化。但往往,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畢竟,這股神秘力量,總是在顛覆人的想像。
  • 客家人熱衷當官,潮汕人精通生意,廣府人享受生活!你認同嗎?
    從這些年和他們的接觸來看,一個最典型的認知就是,潮汕人精通生意。世界電子之都的華強北,滿眼都是潮汕人,基本上在很多行業比如手機批發等形成了壟斷。很多小孩子,不到18歲,就出來打拼社會。他們先是跟著親戚,同鄉,在他們那裡打工。他們工作非常認真,學習能力很強,兩年之後,就自立門戶,也做起來了同樣的生意了。
  • 天生會賺錢的潮汕人,寧願擺地攤,也不願打工
    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潮汕人,但工廠裡打工的,幾乎看不見潮汕人,潮汕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認為打工不如自己做生意,所以,整個深圳商業流通領域,基本被潮汕人包了,大到東門商業街、華強北電子市場、水貝黃金翡翠市場,布吉農產品批發市場,蛇口海鮮批發市場,羅湖文具禮品批發市場,小到各區域菜市場,小超市,潮汕人無孔不入,統統佔領,可以說,深圳人的生活與潮汕人息息相關。
  • 這家熟食店憑啥稱霸鞍山菜市場20年?
    如果你要問,四平地區誰家的熟食最好吃 大家肯定會推薦黃毛阿姨的店 這家稱霸鞍山菜市場20年的熟食老店 靠的就是 人們口口相傳的口碑 和
  • 深圳人的未來菜市場,長這樣
    開了快30年南山市場去年年底升級完成了智能通風丨智能檔口丨數據公示深圳人未來的菜市場,可能都長這樣///近30年的南山市場全市的350多家市場也會逐漸升級,未來深圳的菜市場會變得更「智能」。20多年的明嘉滷鵝斬料加菜都找它這家明嘉澄海鵝肉店開了20多年了,可以說是南山市場裡最有江湖地位的一家店。街坊們斬料加菜都會想到它,特別是滷得入味的鵝掌,想到都想買一個來啃。
  • 深圳這些菜市場大變樣,一個比一個潮流!便宜!還方便!
    連菜市場都走在潮流前線!  菜/市/場/升/級  ① 深圳第一家日系小清新菜市場  ② 南山最好吃的菜市場  ③ 開在CBD裡面的菜市場    01  ≡ 深圳第一家日系小清新菜市場 ≡  深圳第一家日系小清新菜市場  是
  • 深圳40年財經40人|深圳市道旅旅遊創始人吳維略:深圳人對美好生活...
    我在深圳生活了三十多年,讀書、生活、工作乃至創業,都與這座城市緊緊相連。我的父輩是「初代深漂」,他是潮汕人,這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深圳建設者中獨具特色的群體。他們不僅帶來了深圳迄今為止隨處可見的潮汕飲食文化,也為初期的深圳注入了潮汕人的「經商基因」。時至今日,深圳的商場上依然馳騁著許多的潮汕人。
  • 一頓夜宵背後,是深圳人曾經的熱血
    五十年前的深圳湖貝,像極了另一個潮汕。在之後的幾十年裡,羅湖都是大陸去往香港的唯一通道。當年去往香港的路並不好走。到對岸掘金的老伯、電影裡的鑽石山. 那片並不遙遠的土地上,集結了人們所有美好和虛幻的想像。也是由想像而起,幾十年前,從潮汕來到深圳的商人,在羅湖看到了商機。
  • 這個地方的中國人「惹不得」,他們打群架很厲害,做生意也是一流
    都說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會做生意的民族,這不假,美國的富豪中猶太人大概就佔了一半。猶太人會做生意是有歷史原因的,他們是沒有土地的流浪民族,不做生意喝西北風啊,他們又不像吉普賽人那樣靠表演生存。而咱們中國有個地方的人,做生意也並不比猶太人差,被稱為「東方猶太人」——他們就是潮汕人。
  • 深圳40年•財經40人|深圳市道旅旅遊創始人吳維略:深圳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不停歇
    我在深圳生活了三十多年,讀書、生活、工作乃至創業,都與這座城市緊緊相連。我的父輩是「初代深漂」,他是潮汕人,這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深圳建設者中獨具特色的群體。他們不僅帶來了深圳迄今為止隨處可見的潮汕飲食文化,也為初期的深圳注入了潮汕人的「經商基因」。時至今日,深圳的商場上依然馳騁著許多的潮汕人。
  • 菜市場三大熱門生意
    雖然在如今,已經是網絡時代,但居民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菜類,肉類產品,仍然要到菜市場購買,所以菜市場每天依舊有著很多的人流量,很多人都會在菜市場做一些小生意,那麼菜市場做什麼生意好?如今菜市場幹什麼掙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菜市場三大熱門生意。
  • 柳竹園巷的西鄉菜市場——最具煙火氣的地道深圳!
    菜市場好像永遠都是首先開啟生活的地方,人車往來的雜聲,支起的攤架,流水的買賣,附帶幾句市井十足的早晨寒暄,真實得幾乎都能撫觸到生活具象的模樣。懷舊指數:★★★★★文學家梁秋實先生談及美食最先想到便是菜市場這是一個城市最具人間煙火和最能接近新鮮生活的地方常日混跡於西鄉的人,一定不會陌生這家潮汕小吃。就在菜市場旁,來自潮汕的兩夫婦加一輛推車,卻能引來絡繹不絕的客人,一賣就是15年。
  • 一口氣讀懂:客家人與潮汕人有什麼不同!
    在廣東,按照方言的差異,可以將人群分為說粵語的廣府人、說客家話的客家人和說潮汕話的潮汕人。在深圳,你進菜市場買菜,那賣菜的十有七八是潮汕人;而你進政府辦事,辦公室裡那些帶「長」的官員則十有七八是客家人。從歷史上來看,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經是外來的「北佬」。有研究表明: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時就開始南來。中國史學界歷來認為「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稱客家」。
  • 潮汕人為什麼這麼有錢,學會這4個「生意經」,你將超越他人
    都說溫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為什麼說猶太人聰明呢,我也是查閱資料才得知的,是有這種的說法:猶他大學的兩位學者格裡高列·科克倫和亨利·哈本丁在 2005 年提出了一個頗為驚人的觀點:猶太人的智力優勢是近一千多年中猶太民族在嚴酷選擇壓力之下進化的結果。
  • 別惹潮汕人,他們打群架一流,做生意也一流
    明朝初年,中國的東南沿海出現了兼職海盜。官兵來查,他們變身漁民,曳舟捕魚,老實巴交;官兵一走,他們化身海賊,明火執仗,兇神惡煞。到了晚明,海上掠奪成了不少人的職業選擇和生活方式。1574年,他們甚至打下了西班牙殖民者的菲律賓總督府,堂而皇之安營紮寨。潮汕人飽受海盜之害。1552年,潮州有95萬人。翌年,海盜起興,於隨後二十年間大舉入侵18次。1574年,潮州人口暴降至71.25萬,減少了四分之一強,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普通人單槍匹馬,面對成群結隊的海盜毫無還手之力。
  • 七旬大爺菜市場賣羊肉湯小吃,20年從未漲價,羊雜隨便吃!
    七旬大爺菜市場賣羊肉湯小吃,20年從未漲價,羊雜隨便吃!其實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這個環境的就是小時候和家裡人一塊去菜市場買菜,或者是去集市上買菜等等,不僅好玩而且還有非常多的好吃的比如菜市場賣的那些肉類或者是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都可以讓家長買回家,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七旬老大爺賣的這個羊肉湯小吃就是在人流量特別多的菜市場上,大爺在這裡面這個羊肉湯小吃已經整整20年的時間裡從未漲過價,尤其是裡面的羊雜隨便吃
  • 為什麼在深圳的潮汕人這麼牛?
    據不完全統計 深圳有幾百萬潮汕人在此拼搏、創業 所以深圳也被稱為 潮汕人的「第二故鄉」
  • 菜市場的線上生意經
    菜市場的線上生意經傳統肉菜市場紛紛上線買菜平臺 店家平臺街坊能否三方受益?家住天河北的張小姐說,儘管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但線上買菜方便又省事,已經形成習慣,「雖然市場離家只有10分鐘路程,現在只有順路時才會到市場買菜。」消費模式的變化,使傳統逛肉菜市場的方式變得有些「過時」。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他們在以瘋狂的方式,進行價格廝殺,搶佔存量市場,一時間,銷售端、中間商,社區水果店,菜市場,包括街邊擺小攤的阿婆們,都「錢」路渺茫。1.街頭賣菜的阿婆們,沒了生意街頭賣菜的阿婆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巨頭看上了她們幾塊錢的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