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割據次數最多的省,統治者吸取教訓划去一城,從此再未有動亂

2020-12-20 騰訊網

引言

從古自今,由於華夏大地幅員遼闊的緣故,有些相對的偏遠地區因為距離中原政權甚遠,在古代歷史上曾出現了大量割據一方的政權,比如雲貴地區、兩廣地區、東北地區等都有發生此類現象。但事實上,自從秦朝統一天下之後,在古代歷史上,四川省才是最愛造反的地區。

據史書記載,四川地區合計出現政權割據的次數多達十四次,堪稱古代政權割據次數最多省份。正如《蜀警錄》所言:「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但有趣的是,在王朝統治者下令,把原本屬於四川的一座城划去其他省管轄之後,四川地區從此以後就再也沒發生過動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古四川地理位置

01

自古以來,川蜀地區民風就比較彪悍,由於古代交通極為不便利,加上其地理位置又比較特殊,中原政權一直以來都不太好管轄這片地區。雖說作為中國西南大省,如今的四川省面積在我國各省市中排列第五,但是歷史上的川蜀大地,遠比今日的川渝兩地加起來還要大得多。所謂「天高皇帝遠」,在四川省幾乎每個朝代,都會發生造反割據政權的行為。

▲蜀主劉備劇照

據史書記載,負責管理四川地區的地方武將或者官員,他們帶頭造反的次數多達幾百次之多,比較著名的有三國時期劉備建立蜀漢,五代十國時期王建的前蜀政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等。那麼這些人為何偏偏選中四川地區建立屬於自己的帝國或者獨立政權呢?這其實還要從川蜀地區的地理環境說起。

▲橫斷山脈處風景

02

四川地區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秦嶺和橫斷山脈把它包裹其中,形成一個天然封閉的獨立空間。在交通運輸上與中原王朝的信息交流並不通暢,但是川蜀大地的中間有一塊富饒的平原地區,這種易守難攻的天然地形條件,讓管轄當地的官員們產生了試圖雄霸一方的心理,再加上當地百姓民風比較彪悍,因此又容易煽動民眾叛亂,達到自己割據稱王的目的,在切斷蜀地對外交通之後,不但可以自給自足,還能阻止敵人前來進攻。

▲漢高祖劉邦劇照

在歷史上最有名的案例是當時漢高祖劉邦,正是倚仗巴蜀地區「退可關門自守,進可奪取天下」的地理環境,最終才得以擊敗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進而一統天下,因此中原王朝一直對川蜀地區的管轄問題頭疼不已。但是川蜀地區造反割據一方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大多數情況下都必須先控制住漢中這個「川蜀門戶」,史上也有「得漢中即得川蜀」的說法。也就是說,漢中作為川蜀地區的重要屏障,只要佔住了漢中這個重要關口,基本上就能掌控整片土地。

▲漢中石門棧道近照

秦朝時期,正是秦人在順利佔據了漢中之後,才勢如破竹般一路南下進而取得川蜀地區政權。之後,為了促進當地的開發,又進一步修建了棧道,由此將川蜀地區與漢中連成一片。這樣的做法同時也給古代妄圖割據政權的官員大將,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在造反前秘密動用軍事武力奪取漢中,然後在漢中的險峻群山之中設置防線,阻斷外界前來進攻,隨即就可以宣布成立新的政權,所以實際上漢中之地是古代四川政權敢於造反最重要的倚仗。

▲宋時期蒙古將領劇照

但是到了宋朝之後,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蒙古人派兵遣將進攻南宋時,在四川地區消耗大量兵力,可謂損失慘重。尤其是在奪取漢中之時,更是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因此在建立元朝之後,蒙元政權吸取了這次慘重教訓,為防止四川地區起兵造反,直接把漢中從四川地區單獨分離出來,交由陝西管理,並且在漢中派重兵把守,以此來監視四川,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結束仍然是這樣,管理四川的官員從此再也不敢有造反之心。由此可見,元朝統治者的這一做法是多麼的老辣,自此以後,川蜀地區割據政權的事例自然少了許多,就算偶爾發生,也很快會被一舉殲滅。

總結

正如《牡丹亭·虜諜》所言:「萬裡江山萬裡塵,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古代的當權者發生了變動,這舊王朝屬下管理的地區自然會隨之產生相應的變化,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像四川地區這樣發生如此多割據一方的政權變故,在歷史上還是十分罕見的。

參考資料:

《史記》《史記·夏本紀》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政區的邊界是怎麼劃分的?
    作者:禹貢行者行政區劃是指一個國家將自己的疆域領土進行有層次的劃分的過程,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命題,即政區邊界的劃分,究竟以什麼來作為省與省、市與市之間的邊界?
  • 港媒:香港西貢碼頭客船未備救生衣 應吸取海難教訓
    港媒:香港西貢碼頭客船未備救生衣 應吸取海難教訓 2018-0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在香港西貢碼頭,約有10
  • 中國古代政治史系列——1中國古代王朝的更替
    東晉初年,為立足江南,抵禦少數民族的進攻,統治者一面加強內部團結,一面實行休養生息,安撫南遷流民,社會安定。東晉後期,土地兼併嚴重,農民稅賦沉重。統治者為了遏制地方割據勢力,大肆徵兵,導致農民起義,東晉統治名存實亡。420年,掌握實權的東晉大將劉裕,廢晉帝自立,東晉滅亡。
  • 清朝的總督權力如此之大,為何不擔心地方割據?
    清朝正式成為定製,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總理一至三省軍民要政,有節制文武之權。從宋代起,軍權和政權,特別是財權,往往都是分開掌管,防止坐大。清朝怎麼敢常設總督呢,就不怕有居心者趁機割據嗎?其實不然,清朝集權到了巔峰,地方軍政體制中有三個原因讓總督完全沒有能力違背中央的意思:一是行省的地理原因,二是八旗的威懾作用,三是權力分散相互制衡。
  • 明代吸取了歷代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制定、實行了系統的監察制度
    自從秦皇漢武以來,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就一直沿著法制化的軌道發展中不斷的更新進步,制度越來越詳細完善。 到了明代,吸取了以前歷代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制定、實行了系統的監察制度,且通過有關法規制度的調整、改革和完善,逐漸建構了在機構設置、人員選配、運轉協調諸方面系統而縝密的監察體系。
  • 2019十大化工事故經驗教訓圖集,請收藏轉發,吸取教訓,加強安全管理!
    2019十大化工事故經驗教訓圖集,請收藏轉發,吸取教訓,加強安全管理!吸取每一個教訓!做好每一項安全!對企業負責!對生命負責!來源:化工消防▼精彩回顧▼原標題:《2019十大化工事故經驗教訓圖集,請收藏轉發,吸取教訓,加強安全管理!》
  • 中國古代千年沒打下越南,為何法國輕而易舉佔領?真實原因有三點
    【歷史】越南是我國的鄰國,古代在中華統治下上千年,但是最終還是獨立出去。從宋朝,到元朝,到明朝,上千年時間,我國都沒徹底打下越南,尤其是元朝那麼強,三徵越南都失敗,即使朱棣打下越南,最終都不得不放棄。可以說,越南如此的頑強,我國古代千年都沒打下來,為何法國人卻輕而易舉的佔領奴役呢?真實原因有三點。越南應該是我國周邊最為頑強的民族了,在五代十國時期,趁亂獨立出中原王朝,此後歷代王朝都想收復。但是都是損失慘重,一敗塗地,連被譽為世界徵服者的蒙古軍隊,都三次慘敗,最終都沒辦法拿下越南。
  • 吸取慘痛的教訓,中國應制定嚴厲法律,嚴禁南方人再吃野味兒
    人吃了就會被傳染,然後再傳染給別人。2002年的非典疫情,持續了半年多,今年的冠狀病毒,估計也得這麼長時間。受影響的除了學校,工廠,和鐵路部門,還有國際聲譽。很多國家都拒絕中國公民入境,取消了往來航班。痛定思痛,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普通百姓,都沒有認真吸取,非典那次教訓。
  • 吸取黎巴嫩爆炸事故教訓,強化安全風險管控
    為深刻吸取黎巴嫩貝魯特「8·4」重大爆炸事故教訓,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專題部署開展硝酸銨等爆炸性重點管控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及港口貨場明查暗訪工作,派出6個工作組,赴河北、山西、福建、山東、河南、陝西、雲南、貴州、重慶、四川、甘肅等11個省份和天津、青島、上海、寧波等4個重點港口
  • 古代的道、路、州、府等是什麼機構,從古代的行政區劃看王朝興衰
    在關於古代的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或見到路、州、道這樣的行政機構,以及刺史、州牧、採訪史、轉運使等官職,那麼這些名詞都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其實涉及到了古代的行政區劃制度。由於種種原因,我國歷史上的行政管理層級長期在二級制和三級制之間循環,而這種循環又與古代王朝的興衰息息相關。
  • 古代統治者為何推崇以「以孝治天下」
    其中對「孝」闡述深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這早在春秋時期形成的經典著作《論語》中便可窺探一二。  在論語第一篇有子即對孝做出了闡述: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 港媒:建尼加拉瓜運河 中方應吸取巴拿巴運河教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應吸取巴拿馬運河的教訓今年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通航100周年。這為在尼加拉瓜開始修建一條競爭性運河設置了適時的背景。估計對這條新運河的投資將達到500億美元。
  • 泰國面積不大,為何卻劃分成77個省?
    但是,我國四川省才劃分成十幾個市,而泰國彈丸之地,卻將國土劃分成76個省,和一個首都,按照級別來看那就是77個省了,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省最多的了。   很多人對此不明白,為何泰國國土不大,卻要劃分這麼多省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三點。
  • 積貧積弱的大宋,卻是中國古代經濟的巔峰,這裡面有何秘密?
    但是一直以來都被叫做積貧積弱王朝的宋朝卻其實是中國古代王朝中經濟最巔峰,宋朝的商業之發達是讓後世所無法想。同時,宋代也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宋朝在如此困難的現實形勢下創造了一個經濟上的傳奇,而且宋代時期也是中國文人墨客集中扎堆出現的歷史時期,宋代的文化水平極度發展。
  •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統治者,為何對廣袤的西伯利亞視而不見?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為了追求文治武功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不斷的向外拓展自己的統治領域,這一點在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大元王朝身上顯現的極為明顯。根據史料記載,元朝疆域西起額爾齊斯河,東至鄂霍次克海,南至緬、泰北部,北達北冰洋,版圖可謂空前絕後。
  • 帶你了解一下省、路、州、郡、府、縣這些行政區劃名詞的淵源!
    宋朝的統治者吸取了唐朝因為藩鎮割據滅亡的教訓,第一步就是廢除藩鎮,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但是廢除了方鎮之後,由中央政府來直接管轄這麼多州(宋初有四百多個州)顯然不現實,宋朝吸取了漢、唐的教訓,在州和縣上面建立了「路」,為了避免架空中央,這一級的行政區劃沒有負總責的一把手,將路一級的權力分散到幾個長官的手上,由轉運使負責財政,由按察使負責法治,安撫使負責軍事,建立起一套比較奇特的制度,形成了路、州、縣三級管理的制度。7、元代的多級複合制。元朝在宋朝的路之上增加了行省。
  • 李嘉欣母愛泛濫,再曬與兒子洗澡照片!吸取教訓保留小孩部分隱私
    但是現在的許建彤已經9歲了,是會在意同學們的看法的,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有逆反心理的!而李嘉欣也吸取了6年前的教訓,在母愛泛濫的同時,也保留了孩子的部分隱私,並沒有想上一次那樣,公開孩子的全身照片!並且李嘉欣本人也沒有出境!當然最後還是希望李嘉欣以後可以將給兒子洗澡這種事,交給自己的老公來,畢竟「性教育」要從小開始!
  • 能把人氣哭的失敗案例,自製披薩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
    做法:面已經醒發的差不多就,沒有揉搓排氣,直接用按壓的方式鋪在烤盤上,儘量使其均勻平鋪,然後用叉子叉出小眼,方便烤制時候排氣,然後再靜置二次醒發,醒發期間準備炒料。用洋蔥,番茄,香菇,肉末,再加入番茄醬炒一個肉醬,盛出備用,切火腿丁,泡菜丁,青椒絲備用。
  • 吸取教訓。坐地鐵到了迪士尼站,小朋友開心極了
    帶娃出去玩,她說為什麼每次都只能去大人想去的地方,不能去她想去的地方,然後我問她你想去哪裡啊,她說迪士尼,看著國內疫情控制的還不錯,迪士尼第二天剛好有門票,就決定帶她去上海玩了,買了下午的高鐵,晚上七點多到的上海。其實應該買到浦東機場的機票的,到迪士尼交通更方便,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