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2020-12-16 環球網

3月28日晚, WWF地球一小時開啟前所未有線上互動儀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結知名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讚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也為當晚在家中通過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的環保公眾,帶來了解和思考生物多樣性保護 「與自然共生」的一小時。儀式中特別設置為疫情中逝去的生命靜默,向抗疫一線的奮鬥者致敬的環節。

2020年開年諸多全球性事件不斷提醒人們,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而2020這一「環保超級年」,也應成為各個層面的「全球行動年」。 WWF希望通過今年地球一小時的主題「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鼓勵公眾在杜絕非法野生物貿易、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減少食物浪費及選擇可持續生產的食材上積極行動,為地球發聲,共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努力。

這次活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京促會)和北京民合國際交流基金會主辦,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和三亞市生態環境局給予了指導和支持。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兼總幹事盧思騁與公眾分享2020是WWF在中國開展工作的第40個年頭,意義非凡。「過去40年,中國在野生大熊貓保護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這也為全球野生動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打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強心針,這也意味著只要政府、企業、社區、科研單位、NGO組織一起努力,我們是可以扭轉野生動物瀕危的狀況,保護好我們的自然。WWF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新共識』」,從2020年開始,未來十年WWF將攜手各方合作夥伴,繼續努力通過推進可持續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來保護我們地球家園,重新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將萬物共生的理念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2020年的地球一小時是我們的新起點。」

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高雙進也為今年的地球一小時發來祝賀:「京促會已連續六年參與主辦『地球一小時』活動,我們願與國際夥伴一起不斷努力做到『與自然共生』。」高雙進也表示,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首都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已在穩步進行中。未來,京促會希望與WWF一起不斷努力,為人類環保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2020年地球一小時前夕,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籤署合作協議意向書。三亞市正式成為國內首個加入WWF全球「淨塑城市」倡議的城市,三亞市的加入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致力於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做出表率;WWF中國與喜馬拉雅聯合製作的公益環保課堂第二季《聽!古詩中的大自然》上線,和知名兒童節目主播錢兒爸一起,通過發掘古詩中的自然知識,向聽眾尤其是青少年聽眾展現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和自然環境的美。這都是WWF與多方合作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嘗試。

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國際生物多樣性政策主任岡特·米特拉赫爾表示,青年的力量不可忽視。跨越不同時區和文化,「地球一小時」令世界團結起來,人們發出同一個聲音號召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危機。

線上直播由北京交通電臺支持人劉思伽和摩登天空氛圍音樂廠牌「Sound Blanc白」主理人Demone搭檔主持開場「生靈環節」, WWF多樣性保護推廣大使汪涵,分享了自己對於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看法;在「熄燈環節」,明星代表、奮鬥在抗疫一線的員工、快遞員等全國各地各行業乃至WWF其他國家辦公室代表 「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呼籲保護大自然,倡導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

直播特別以「森林」和「海洋」為名設置重要環節,意在提醒公眾關注這兩個對我們無比重要的生態系統亟待保護。 在「森林環節」,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理事主席王石號召「企業做合格的企業公民」、「企業家要對自己、對家人、對客戶、對供應商、對整個社會負責」; 在「海洋環節」,新褲子樂隊主唱兼鍵盤手龐寬在線與網友、粉絲們分享日常減少塑料汙染的心得,引用17 世紀英國著名詩人約翰·鄧恩的詩,「人與自然共生共存,不可隔絕」。

地球一小時線上直播活動還得到了首席公益合作夥伴安踏集團,聯合發起方萬科公益基金會、京東公益基金會、伊利金典及摩登天空等合作夥伴的支持。

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WWF也在社交平臺通過#為地球發聲#地球一小時三十天打卡的方式,為公眾提供可持續生活的行動建議,廣受好評。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為地球發聲#在微博平臺已獲得1.5億的閱讀量。

相關焦點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為地球發聲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2020年開年諸多全球性事件不斷提醒人們,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而2020這一「環保超級年」,也應成為各個層面的「全球行動年」。全球最大型的可持續環保活動『2020地球一小時』以『為地球發聲』作為主題,呼籲人類與自然達成一個新的協議,這項協議將使自然與人的關係從浪費、毀滅性的關係轉變為基於關愛、尊重及可持續使用的關係WWF希望通過今年地球一小時的主題「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鼓勵公眾在杜絕非法野生物貿易、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減少食物浪費及選擇可持續生產的食材上積極行動,為地球發聲,
  • 2020年地球一小時:讓我們同保護生物多樣性,為地球發聲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
  • 羅斯金·哈特利:減少光汙染,全球暗夜行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
    在11月27日舉行的「暗夜保護與生態文明(Dark Sk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線上分論壇中,國際暗夜協會(IDA)執行秘書長羅斯金·哈特利(Ruskin Hartley)先生作題為《全球暗夜行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The Global Dark-Sky movemen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分享
  • 全球「基因庫」,生物多樣性保護刻不容緩
    這一消息讓興都庫什—喜馬拉雅(HKH)山區再受關注,這一區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作為生物多樣性的「堡壘」,這一地區是35000多種植物和200多種動物的生命搖籃。然而,由於生態系統過度利用、氣候變化等因素的疊加,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正在遭到破壞。生態退化與生活貧困交織讓這一區域的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 2020年地球一小時:倡導公眾「以生命之名 為地球發聲」
    中新網3月30日電 3月28日晚,WWF地球一小時開啟線上互動儀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結知名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讚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也為當晚在家中通過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的環保公眾,帶來了解和思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共生」的一小時。
  • ...院士團隊提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天人合一」新願景與概念框架
    為實現《公約》三大目標: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及惠益分享,2010年各締約方於日本愛知縣通過了《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該戰略計劃包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2050年願景以及被稱為「愛知目標」的20個具體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然而,根據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最新發布的權威報告顯示,全球生物多樣性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喪失。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並向抗疫奮鬥者致敬
    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絡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讚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也讓當晚在家中通過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的環保公眾「與自然共生」的一小時,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產生更多思考。儀式中還特別設置為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生命靜默,向抗疫一線的奮鬥者致敬的環節。 2020年開年諸多全球性事件不斷提醒人們,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而2020也成為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 地球一小時2019主題關燈時間是什麼時候?地球一小時活動意義
    屆時,WWF中國將攜手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協會共同主辦地球一小時在中國的系列活動,並在北京奧林匹克塔舉辦熄燈儀式。京東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基金會將作為聯合發起方,一起號召社會各界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採取行動。  「地球一小時」活動,以 2007 年雪梨的標誌性熄燈為開端,現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全民環保活動。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為地球發聲
    3月28日晚, WWF地球一小時開啟前所未有線上互動儀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結知名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讚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也為當晚在家中通過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的環保公眾,帶來了解和思考生物多樣性保護 「與自然共生」的一小時。儀式中特別設置為疫情中逝去的生命靜默,向抗疫一線的奮鬥者致敬的環節。
  • 支持2020地球一小時 華潤萬家用行動點亮生活
    紅網時刻3月19日訊(通訊員 胡正梁)「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以激發每個人對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愛護和保護地球,才能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人類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多樣性。中國是世界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具備幾乎所有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生物多樣性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可見的現實。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僅是大自然留給中國的寶貴遺產,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 ​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健康繁榮的未來——2020年「地球一小時...
    ​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健康繁榮的未來——2020年「地球一小時」活動倡議書 2020-03-27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在青藏高原創新舉措 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多年來,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位於青藏高原東部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三大江河的源頭,這裡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
  • 「地球一小時」覆蓋7000多個城市 各地地標建築關燈
    「地球一小時」活動已邁入第12年;今年180餘國家和地區參加,活動主題關注生物多樣性下降問題  隨著地球變暖、極端天氣增加,全世界愈發關注生態環境和氣候問題。全球各地於3月30日晚開啟全球最大規模的環保公益運動——「地球一小時」,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別在各自時區的晚間20時30分至21時30分期間熄燈1個小時。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已經邁入第12年,今年活動的主題為「與自然共生」,關注生物多樣性下降問題。
  • 華潤蘇果「地球一小時」公益熄燈,一起為地球發聲
    3月28日,我們迎來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時」活動,蘇果已連續十二年參與活動,活動當日20:30—21:30,蘇果將關閉旗下所有門店的非必要電源,以切實的行動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發聲,向公眾傳播關愛地球的環保理念。
  • ...綠會地球一小時工作組研究啟動「3.28地球一小時活動」倡導生態...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20年作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將迎來第13個「地球一小時」日,也稱「關燈一小時」活動。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自2007年在雪梨首次發起後,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億萬民眾踴躍參與。
  • 看完這條微信,你們可以陪地球「流浪」一小時了
    地球一小時的來源PICK一下"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
  • 我為地球發聲:參與熄燈一小時,開啟綠色公益生活
    共同參與公益行動讓地球熄燈一小時support環保請分享至朋友圈動員更多朋友與公益達人一起行動參與者把感受體會、圖片發至本公眾號一周內會在參與群體抽出20(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發起單位所有)漲知識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於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亞的雪梨展開,一下子吸引了超過220萬雪梨家庭和企業參加;隨後,該活動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席捲全球。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監管 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
    2015年12月31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範圍》,公布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以下簡稱優先區域)的具體範圍。配合優先區域範圍的發布,環境保護部還發布了《關於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做好優先區域保護與監管提出了具體要求。
  • 奧林匹克塔東方明珠塔昨晚熄燈,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
    > 來源:澎湃新聞 地球一小時活動現場 本文圖均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供圖昨晚(3月30日),奧林匹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