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外,不同國度的人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而宇宙間,地球也只有一個。地球是我們的搖籃,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的天堂。它很大,但不是無邊無際;它很美,但不會青春永駐;它很富饒,但不會取之不盡。所以,我們要愛護它,要保護生物多樣化,不能任性為之,把山清水秀的地球變成沒有生機、沒有色彩、沒有鳥語花香的月球一樣。愛護和保護地球,才能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人類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多樣性。中國是世界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具備幾乎所有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生物多樣性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可見的現實。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僅是大自然留給中國的寶貴遺產,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是進行環境保護和綠色宣傳教育的最好教科書。
2020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超級年」。年初,全球遭遇新冠疫情。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不得不重新審視和思考自己作為人類與野生動物、與周遭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這次新冠疫情的暴發正是大自然向人類敲響的警鐘。破壞生物多樣性,就是在毀滅支持人類生命存續的系統根基。然而,人類的活動在侵佔野生動物棲息地、降低動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從而導致氣候變化加劇並引發極端天氣事件,最終破壞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為病毒在動物種群與人類之間的傳播創造了理想條件。
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是生物多樣化的自然博物館。它位於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處,始建於1960年,是我國建立較早、地位十分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保護區總面積196465公頃,1980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 保護區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 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長白山還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 江的發源地。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水質和大氣、改善區域氣候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中下遊廣大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綠色屏障。長白山自然保 護區是我國及世界少見的、比較典型的火山地貌區域,區內分布著山坡、沼澤、臺地、河谷、高原、高山湖泊、火山口等地貌類型。複雜的生境條件,構成了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帶性和多樣性。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十分完整,在同緯度帶上,其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是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是進行環境保護和綠色宣傳教育的最好教科書。
2020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超級年」。年初,全球遭遇新冠疫情。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不得不重新審視和思考 自己作為人類與野生動物、與周遭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這次新冠疫情的暴發正是大自然向人類敲響的警鐘。破壞生物多樣性,就是在毀滅支持人類生命存續的系統根基。然而, 人類的活動在侵佔野生動物棲息地、降低動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從而導致氣候變化加劇並引發極端天氣事件,最終破 壞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為病毒在動物種群與人類之間的傳播創造了理想條件。
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是生物多樣化的自然博物館。它位於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處,始建於 1960年,是我國建立較早、地位十分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保護區總面積 196465公頃,1980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 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長白山還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水質和大氣、改善區域氣候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松花江、 圖們江、鴨綠江中下遊廣大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綠色屏障。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及世界少見的、比較典型的火山地貌區域,區內分布著山坡、沼澤、臺地、河谷、高原、高山湖泊、火山口等地貌類型。複雜的生境條件,構成了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帶性和多樣性。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十分完整,在同緯度帶上,其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是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是進行環境保護和綠色宣傳教育的最好教科書。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寶藏,而藏寶不僅在山中、水中,還在每個人的心中,擁有一顆安寧喜樂的心才能擁有珍貴的生物世界。長白山系的動物是中國北方動物的典型代表和精華所在。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已發現有 1586 種。區內野生動物資源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北虎、金錢豹、梅花鹿、紫貂、白肩雕和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棕熊、黑熊、猞猁、馬鹿、鶚、蒼鷹、雀鷹、花尾榛雞等。長白山也是眾多鳥類生存繁衍的天堂。世界瀕危鳥類中華秋沙鴨對生態環境非常挑剔,多年前過度採伐和濫砍濫伐嚴重破壞它的棲息地,沒有食物和生存環境,影響到其繁殖。長白山保護區成立以後,十分注重生態保護和動物 種源保護,中華秋沙鴨已經重回長白山安居樂業!
地球是承載多樣化生命形式的一個星球,它孕育萬物生靈,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山巒和水體,森林和農田,湖泊和草原,都孕育著自成一格的生態系統和生命共同體。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有野生植物 2639 種,植被類型主要由紅松闊 葉林、針葉林、嶽樺林、草甸植被、高山苔原植被等組成,從下到上依次形成四個植被分布帶, 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規律。紅松闊葉林帶位於玄武巖臺地上,主要喬木樹種有紅松、長白落葉松、楓樺、椴樹、色樹、白樺等;針葉林帶位於傾斜玄武巖高原上,主要喬木有紅松、雲杉、臭松、落葉松等,除針葉樹之外,伴生有槭樹、花楸等闊葉樹,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生長細弱,而苔蘚較多,被稱為苔蘚世界;嶽樺林帶位於火山錐體下部,植被以嶽樺矮曲林為主,並有少量耐寒的長白落葉松、雲杉、冷杉、東北赤楊、花楸等;高山苔原帶位於長白山火山錐體中上部,主要植 物有杜香、牛皮杜鵑、篤斯越桔、高山罌粟、松毛翠等。
守護地球生物多樣性,是守護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保存了野生動植物種質資源,還保護、拯救和擴繁珍稀瀕危生物物種。當下生物危機成為全球的威脅,人與自然的衝突或競爭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然而,解決之道卻在自然之中。 這些危機都是因為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破壞,從而讓更多物種處於瀕危狀態。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無法估量,是無價之寶, 因為它保證人類的安全。正因為有了完好的生態系統,才有了可盡情呼吸的空氣、可賴以生存的氣候、可不斷飲用的水源以及肥沃的土壤,所以破壞生態系統是無知的,更是愚蠢的。農業糧食體系的未來也取決於生物多樣性,而生物多樣性的未來則依賴糧食體系轉型。從長遠來看,依賴於有限的物種資源會削弱大自然的保障效果,影響糧食安全的韌性。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動植物等生物資源遭到了過度挖掘和利用。據專家預測,到 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保護物種遺傳和自然資源,才可打造綠色可持續價值鏈,進而改變消費和生產模式。永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永葆綠色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礎。綠色,象徵著人類夢寐以求的搖籃,也是人們追求的美好旗幟。保護好這片綠色,人類有希望,地球有希望。
保護自然和文化的傳統,是人類未來的需要,也是現代生活的需要。 保護生態多樣化離不開保護區的付出,保護區始終秉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的發展理念。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保護、 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的決策部署,精心守護根基完好、系統完整的長白山綠色生態,大力發展資源集約、品牌優良的綠色產業,全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能源供給低碳的綠色城鎮,長白山保護開發事業實現長足進步。長白山保護區切實加大自然保護生態保護力度,野生動植物數量穩步增長,在長期的自然保護建設管理中,廣大自然保護工作者行走於山川密林中,風餐露宿,爬冰臥雪,為守護和建設自然保護地這塊全省 生態系統的核心和精華貢獻了青春和汗水。
危機是共同的,災難是人類的。提及保護,並非只是保護區工作者們的努力和付出,而是要人人參與,人人保護。保護利在千秋,保護生物多樣化,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著名植物學專家王戰說:「長白山森林 生態系統是一部天書,應該讀深讀透。」
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生態保護沒有終點,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
來源:第17期《長白山周刊》陳鳳華
原創內容,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