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好物】大英博物館的周邊你收集全了嗎?這裡有一份參考清單

2021-01-10 界面新聞

想必大家還記得7月1日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開業的盛況,(混亂鴨)!

店鋪首日就收穫了3萬粉絲,截至今天,近兩個月之內已經增長到近20萬粉絲。

最初上線的20多款以大英博物館中展品為設計靈感的文創周邊,包括水杯、手機殼、紙膠帶、冰箱貼等家居日用、文具辦公、數碼趣味產品。如今顯示「有貨」的十件左右,其他都是預售或者是等待補貨的狀態,很多熱門產品搶到全憑運氣。

有人問,你都收集全了嗎?笑話,怎麼可能。

事實上,你知道嗎?現在你在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首家國立公共博物館,到今年剛好是建館265周年。

館內擁有800多萬件的藏品,主要以圖書、歷史文物以及古代藝術品為主,其中還存有大量的古埃及、古希臘羅馬以及古代中國的文物。

根據大英博物館館藏文物設計的周邊產品,橫跨諸多行業,科技、零售、時尚、教育等等。大英博物館的高度權威性和藏品背後的歷史、文化意義,都能夠幫助商家提升他們的品牌價值。

為了克服政府削減預算帶來的生存困境,IP授權成了大英博物館新的資金來源。而中國又是大英博物館拓展全球業務的起點。

在上海品源文華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的授權下,大英博物館先後與諸多品牌合作推出了聯名款商品。

大英博物館 X 美圖手機

美圖手機首次聯合大英博物館,推出美圖V6大英博物館禮盒限量版。

禮盒的色彩靈感源自18世紀風靡歐洲的浪漫洛可可風格,水粉藍搭配茱萸粉結合獨特的燙金花紋,甜美而夢幻。別出心裁的收納設計,加上內置的化妝鏡和整套的化妝刷,讓它不僅是手機禮盒,更是少女心十足的梳妝盒。

手機也是清新的粉藍配色,獨特的花紋元素靈感源自歐洲貴族所使用的瓷杯,沿襲洛可可時期最重要的畫家Antoine Watteau的創作畫風,展示了歐洲貴族優雅的生活方式。

手機背蓋鑲嵌的鉚釘,採用經NGTC國檢鑑定的真鑽,特有的純淨光芒與鑽光煥採背飾交相輝映,宛如手機上流動的璀璨星河。與機身同色系的洛可可手機皮套,貼心保護手機。

大英博物館 X 小米

而小米與大英博物館聯合設計的小米MIX 2S藝術特別版,則是不同的風格。

包裝盒上印著的是大英博物館的藏品——文藝復興時期的知名藝術品馬約利卡陶器,陶器上標語的意思是「無勞則不獲」,希望科技和藝術的探索永不止步。

後蓋下方印上了「The 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館)」,名字下發的一行小字是「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在標準版上的出廠保護膜也變成了馬約裡卡陶器,點亮屏幕後會發現,小米還為這臺小米MIX 2S 定製了專屬的主題與壁紙。

此外,小米還在包裝盒中準備了一張大英博物館馬約裡卡陶器專屬壁紙和主題的下載二維碼。

大英博物館 X 野獸派

說起日本浮世繪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葛飾北齋,一定能想到他晚年創作的代表作品《富嶽三十六景》,這一系列中不僅有我們熟悉的《神奈川沖浪裏》,也描繪了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被譽為浮世繪最高傑作。它已作為日本的文化符號之一為國內外所熟悉,影響深遠。

由大英博物館正版授權,野獸派推出了諸多產品。

這是三種不同的香氛產品,用視覺和嗅覺的雙重體驗,還原江戶時期日本的「畫魂」。

還有健康蕎麥枕、家居服飾、用品等等。

大英博物館 X 晨光

晨光是國產文具品牌中的佼佼者,除了品牌營銷出色,推陳出新速度也讓其他國產品牌望其項背。這次和大英博物館合作,一口氣推出了5個系列,包括神秘埃及系列、神奈川沖浪裏系列、典藏系列、小小探險家系列、埃及壁畫系列。

這是神秘埃及系列,包括旅行本套裝和活頁本套裝,在產品上印製參考埃及文物的圖片。

這是埃及壁畫系列。

紙膠帶應該是近來最火的博物館周邊了,可以用來做手帳,也能給口紅搞個新包裝。紙膠帶套裝,四種尺寸,搭配四種圖案,滿足多種需求。

這是神奈川沖浪裏系列產品。包括拉鏈本皮套、裸脊包背本、可撕小冊子、集線器、四色模塊筆、多色便利貼。

這是典藏系列,只有一款精緻筆記本,用羅馬數字作為每月提示,橫線內頁,設置為每日記錄。

此外,大英博物館還和旅行箱品牌 ITO、電子閱讀器Kindle,美妝品牌歐萊雅、中國服飾品牌馬克華菲、二三事、密扇等都合作推出了聯名款商品。喜歡可以去官網找找看!

最後,附上一個傳送門,喜歡請戳連結:

神秘埃及/埃及壁畫系列

筆記本/膠帶套裝

相關焦點

  • 大英、V&A、大都會……哪家博物館的周邊最美?
    說起博物館周邊,你肯定會想到近幾年的故宮文創。從口紅、粉底到明信片、膠帶,故宮文創精彩到飛起。但是在2020年的今天,如果你只知道故宮周邊,那可就需要補補課了哦~~ 其實除了故宮,其他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同樣也是非常精彩的!甚至有些文創系列也不輸給故宮。
  • 大英博物館來中國開網店,你搶到小黃鴨了嗎?
    羅塞塔石碑、古埃及法老、劉易斯棋子大英博物館把這些館藏「萌化」做成文創周邊請你,捂好自己的荷包!
  • 260歲生日,一份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禮物!
    對許多博物館迷來說,也許你對大英博物館已經知之甚多,但除了那些數量驚人的藏品,它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你發現……#本文末尾有博雅君精心準備的福利喲!#關於大英博物館,你(可能)不知道的19+1件事……被考慮的地點之一是一個叫「白金漢舍」的地方,這裡後來被重建為白金漢宮!託管委員會於是同意將博物館的地址搬至倫敦市區附近的蒙塔古大樓(Montague Building),作為大英博物館最早的館舍。
  • 大英博物館又刷屏了 這次是為什麼?
    微博上,大部分網友都毫不買帳,還紛紛熱心地做起了翻譯和閱讀理解,比如:網友@kaleosmile:翻譯一下大部分都是搶來的網友@獨守孤獨城Forever:奧,大部分是搶的啊網友@小帥越:我們不是每件都是搶來的=我們有的還是偷來的網友@你叫我馬致遙好了:行吧,我改正一下:大英博物館有的文物不是搶來的。
  • 博物館全攻略: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ROSLYN SULCAS2017年3月20日大英博物館於1753年對外開放,是世界上第一個國立公共博物館,免費(至今仍然如此)對所有「勤奮與好奇的人」開放。你可以在這裡一連呆上幾個星期。但是不要擔心:我們可以為你做個嚮導。五個必看之處如果你沒時間到處閒逛,那就從這些藏品開始吧。
  • 香港展訊 | 百物看世界 上下百萬年,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百物看世界,上下百萬年。大英博物館的百物系列巡展在5月中移師香港,正式登陸香港文化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創辦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理論上)是世界上第一座向公眾開放的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如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想必也是很多人在英國遊玩時慕名前往的目的地,但進館後你是否只是走馬觀花完成打卡就心滿意足了呢?這座享譽全球的博物館到底是如何建立,如何走到今天的呢?讓阿掌來為你細細講述大英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 博物館全攻略:大英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個國立公共博物館,免費對所有「勤奮與好奇的人」開放。這裡藏品多達800多萬件,你可以在這裡一連呆上幾個星期。
  • 史上最全的大英博物館介紹—告訴你什麼值得看!
    如果你還沒有好好的去大英博物館轉一轉,一定好好看看這篇文章。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大英博物館的建立源於漢斯·斯隆爵士的遺願,他一生中共收藏71000多件物品,為了國家的利益,他將所有的收藏遺贈給了國王喬治二世,回報是給他的繼承人20000英鎊。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
  • 大英博物館裡真的有幽靈嗎
    有時候是門——將博物館全部巡邏一圈,需要開關3000多扇門。有一些門,尤其是主要展館的門,關閉很費勁,關上後也很難打開,比如薩頓胡展館,這裡安放著來自於一艘盎格魯撒克遜人之船上的寶藏,裡面還有一頂樣子兇狠的頭盔,據說是7世紀東盎格魯人的國王雷德沃爾德佩戴的。
  • 故宮博物館VS大英博物館,你被圈粉了嗎?
    故宮博物館自從開了淘寶店,畫風就徹底脫離了肅穆莊重,各類故宮周邊產品一年就賣出十億,穩坐文創界NO.1。
  • 大英博物館在天貓上開了旗艦店,故宮淘寶你有壓力嗎?-虎嗅網
    7月1日,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店內售賣的商品多為以館中展品為設計靈感的文創周邊,包括水杯、手機殼、紙膠帶、冰箱貼和多種文具,涉及到的藝術品包括著名的羅薩塔石碑、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埃及王朝時期的法老像等等。那問一個問題:「你竟然打我」表情包的冰箱貼你搶到了嗎?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是英國大英博物館策劃的全球巡展,這是第三次踏入中國,本次展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在一個貴族墓中出土了一個手提箱大小,上窄下寬的梯形盒子,通體都鑲嵌有圖案。正面鑲嵌的是國王治下的臣民在排著隊給國王上供。最上一排是國王和貴族們的宴會場景。反面底部畫著有人類目前為止發現最早的馬車,從左到右以連環畫的形式記錄著馬從走路到奔跑的整個過程。
  • 大英博物館的水下考古大展是一部被包裝好的動作片嗎?
    大英博物館的水下考古大展是一部被包裝好的動作片嗎?在索尼斯·希臘克萊奧發現的一塊青銅,上刻有為拉美西斯二世字樣的象形文字。攝影: Christoph Gerigk/Franck Goddio/Hilti Foundation大英博物館的展覽「沉沒之城」(Sunken Cities)裡都是些空洞的神像和冷冰冰的眼睛,古怪、無聊又使人疑惑連連。
  • 策展中國——專訪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霍吉淑
    研究展品,基於新的研究發現對展品進行新的詮釋,這些都是讓博物館依然生機勃勃的功能所在。作為老牌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有很深厚的闡釋功力:用新的理念把展品組合起來,和別的藏品組成新的敘事結構,並在這種敘述下,讓藏品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 這一次,大英博物館有哪些好東西沒來
    事實上,礙於漂洋過海的周折、保險費用的高昂、展出條件的嚴苛等諸多因素,大英博物館更多的好東西沒來,其中就包括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帕特農神廟雕塑。儘管脫胎自大英博物館與BBC合作的廣播節目《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及其同名圖書,百物全球巡展的展品相比廣播節目、圖書的「權威版本」,吻合率也僅約為一半。比如,「權威版本」中的《女史箴圖》,即便在大英博物館館內展出,也是難得一見,需要多年等一回。
  • 好奇心回歸:大英博物館遊記
    這就是好奇心被撩撥起來時的滋味——對於一種陌生、遙遠的東西,突然產生一種奇妙的親密感,仿佛似曾相識,仿佛一段歷史突然爬過你的指尖。於是,你想知道更多:這是什麼?它從哪裡來?它為什麼會在這裡?在大英博物館裡,我經歷過許多次類似的撩撥。
  •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來中國!「你可知大英,不是我真姓?」
    ,這個展覽將於3月2日起向公眾開放,展出大英博物館豐富藏品中精選出的100件(套)文物。我們不難在展單中發現有一些來自中國的文物,回到故鄉和大家見面,其中的意味不可言說……33號展廳,這裡展出的僅僅是大英博物館藏 23000件中國文物的一部分更多珍品,普通觀眾無緣得見。
  • 在大英博物館,凝視與思考整個世界
    每周六上午9點開始的「特別之旅」,將在一個半小時裡帶你「環遊世界」。導展員謙虛的說,「這裡有200萬年的歷史。今天我們收斂起野心,只遊3500年。跟緊了,別掉隊,別迷路」。我們從玻璃穹窿包裹下的大廳出發,拾級而上二層,到40號展廳,進入1050-1500年的中世紀,在劉易斯棋子的玻璃櫥窗前停下。這套在蘇格蘭劉易斯島發現的棋子是大英博物館的寵兒。
  • 兒童視角的大英博物館兒童歷史繪本:《發現古埃及》
    讓孩子跟隨水下考古學家一起潛入水中,一覽四十餘件大英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大英博物館兒童歷史系列,是英國知名文化科普作者和大英博物館的合作,從還原考古發現的全過程出發,帶著孩子感知古埃及的城市面貌、語言文字、文化交流、宗教文化……附贈的場景貼紙及手工製作圖紙,更讓孩子在動手中,拓寬了人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