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之京劇旦角》明信片泰州首發 掃二維碼聽京劇名家原唱

2020-12-24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本報訊 10月22日是梅蘭芳誕生122周年,中國郵政在泰州發行《中華戲曲之京劇旦角》國版郵資明信片一套,所用郵資圖是首次全國發行、面值80分。這也是中國郵政首次發行的宣卡、有聲、以獨立郵資呈現的、限量版戲曲人物畫明信片,全國限量發行100萬套、每套8枚。

  《中華戲曲之京劇旦角》是中國郵政國版中華戲曲專圖郵資片系列的開篇之作,郵資圖以漢字「戲」為主要設計元素,融合了符號性的京劇臉譜和戲曲服飾圖案。該套明信片以「兼工帶寫」的繪畫形式詮釋了「貴妃醉酒」「失子驚瘋」「鎖麟囊」「紅娘」「廉錦楓」「醜榮歸」「望江亭」「鋸大缸」等8個經典劇目。明信片上面均印有二維碼,使用數據終端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到相應的原唱唱段無損資源,體現了京劇國粹、國畫藝術與現代AR技術的完美結合。 (趙曉勇)

相關焦點

  • 京劇旦角介紹之尚小雲先生
    後來他隨京劇藝人李春福學習老生。尚小雲先生七歲時,經李春福先生推薦,尚德泉終於入三樂科班(1913年李際良掌三樂,更名正樂)學戲,隨趙春瑞習武生,藝名尚三錫,後因體弱,改花臉、旦角。老師唐竹亭看三錫酷似孫怡雲,為其改藝名為尚小雲。科班是很苦的,尚小雲身上傷痕累累。一次,唐老師用戒尺將他的肚子打傷,尚小雲被送往醫院搶救。
  • 關於京劇旦角行當裡你不曾了解到的那些規則
    在京劇裡面,京劇行當又稱為角色,它主要可分為生、旦、淨、末、醜,這五個大行當。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五大行當中旦角。旦角它指的是戲曲中的女性形象,一般可分為花旦、武旦、老旦、刀馬旦、青衣、花衫等類別。在京劇旦角裡面有著名的四大流派分別是梅派、荀派、程派、尚派。
  • 影視傳承京劇文化圈粉年輕人
    【見仁見智】一直以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都是各大影視作品的創作寶庫和靈感。近日,一部聚焦京劇藝術、講述梨園傳奇的劇集《鬢邊不是海棠紅》熱播,成為當下影視作品傳承京劇文化的有益探索。有網友評論道,「只以為流行歌曲好聽,殊不知京劇戲曲原來這麼讓人上頭。
  • 戲曲 京劇的藝術特點
    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
  • 《當年梅郎》再現京劇大師超凡魅力
    張衛兵賈健毛曉華本屆梅藝節將舉辦七大系列主題活動:2019中國泰州梅蘭芳藝術節開幕式暨京劇《梅蘭芳·蓄鬚記》首演、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泰州首演、「河之韻」——大運河沿岸城市京劇票友演唱會、《琴芳梅蘭》琴歌藝術演唱會、「蘭芳雅致」——梅派戲曲蘭花指攝影藝術展暨水墨京劇人物畫展覽、「同樂江蘇」世界爵士音樂節泰州巡演、大運河文化帶經典劇目展演。
  • 追尋梅大師的足跡 泰州紀念京劇「走出」國門100周年
    中國戲曲學院的學員、南通、泰州的京劇票友先後登臺,演唱了《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等傳統京劇和現代京劇《沙家浜》選段,精彩的演出贏得梅鄉觀眾陣陣掌聲。梅蘭芳故鄉的泰州文旅集團等單位主辦了「梅香飄四海,京劇鑄輝煌——紀念京劇走出國門100周年」圖片展覽、京劇演唱會、座談會等系列活動。   9日上午,泰州梅紀館舉行了「梅香飄四海,京劇鑄輝煌——紀念京劇走出國門100周年」活動開幕式,泰州市副市長王學鋒,宣布活動開幕。
  • 京劇揚劇淮劇黃梅戲……泰州文旅十場大戲賀新春
    今年春節期間,泰州文旅集團在鳳城河畔老街古戲臺、梅蘭芳紀念館等地組織了10場戲曲專場演出,梅鄉京劇票友聯誼會、小鷹揚劇團、海陵戲曲藝術團等業餘團體表演了京劇、揚劇、淮劇、越劇、黃梅戲等精彩節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戲迷和市民前往觀看。
  • 中國戲曲學院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京劇《龍鳳呈祥》首發上演
    中國網10月16日訊(記者閆景臻)《三國演義》中劉備過江迎娶孫權之妹孫尚香的故事被改編成京劇傳唱至今,並受到觀眾的喜愛。10月14日晚,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的青春版《龍鳳呈祥》,做為中國戲曲學院校慶70周年京劇人才培養成果獻禮劇目首發亮相。
  • 淺談京劇旦角的尾音
    其實,我們如果即學習書法,又學習京劇的演唱,你就會發現,其實京劇的唱腔也是這樣的。梅派藝術的主旨與中國儒家思想是相攜相融的。梅先生的唱更是如同書法中的楷書筆畫一樣,比較接近於趙體的自然天成,優雅大氣。每字如此,每句亦是。他的落音如同楷書的頓筆回鋒一樣,有放有收,但絕不刻意和做作。
  • 走進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感受京劇大師風採
    走進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感受京劇大師風採 2018-07-28 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謝萍     中國戲曲學院大一學生鄧沛昀和她的同學們利用暑假時間來到泰州梅蘭芳紀念館
  • 圖說國粹京劇行當之「淨」角
    「金派」金少山,黃鐘大呂,十全大淨;「郝派」郝壽臣,架子花臉銅錘唱,有「活曹操」之稱;「侯派」侯喜瑞,工架一絕,袍帶戲、衣箭戲都好;「裘派」裘盛戎,裘盛戎之於花臉行,相當於餘叔巖之於老生行,解放前能以花臉為頭牌挑班的。「袁派」袁世海,專攻架子花,郝壽臣先生的得意弟子。金少山,京劇淨行名家,集銅錘、架子花臉的演唱之大成,金派創始人。
  • 中華京劇頌
    中華京劇頌文/王世昌徽班進京源遠長,京昆十三匯同光。梨園祖師李隆基,關氏漢卿元曲創。臨川四夢湯顯祖,編劇撰詞藝專長。百戲之祖屬崑曲,典雅婉轉絲竹揚。遊園驚夢牡丹亭,桃花扇詠明興亡。貴妃明皇長生殿,男怕夜奔舞著唱。京昆交融乃名家,昆亂不擋方為上。漢調徽班中州韻,徽漢合流京劇創。
  • 烏魯木齊成人京劇培訓是如何招生的
    烏魯木齊成人京劇培訓是如何招生的 ,「mgg6ak」 烏魯木齊成人京劇培訓是如何招生的成人戲曲學校哪家強,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形式綜合而成。戲曲,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戲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 時隔十年再登場 臺灣京劇名家魏海敏《金鎖記》受追捧
    時隔十年再登場 臺灣京劇名家魏海敏《金鎖記》受追捧 2018-06該劇呈現臺灣京劇現代化新美學思維,深受觀眾喜愛,演出場場爆滿,並榮列2007年臺灣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劇目;此後,多次受邀赴北京、廈門、福州、上海、新加坡、香港演出。  暌違10年,此次《金鎖記》再度登上臺北舞臺,於7月5日至8日連演四場,門票已全部售罄。同時,全方位呈現魏海敏京劇藝術歷程、名為《魏海敏 她和她們》的特展,將在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廳展出一個月。
  • 重磅|2019年第五屆南北京劇名家名票演唱會免費贈票
    2019年12月7日、8日晚將在蘇州開明大戲院舉辦「慶華誕 迎新年」2019年第五屆南北京劇名家名票演唱會,共同為戲曲朋友奉上一臺京劇饕餮盛宴。京劇作為國粹藝術發展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是我國歷史的積澱,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
  • 名家傳藝好戲連臺!南京市京劇團端出國粹盛宴
    記者今天從南京市京劇團獲悉,該團醞釀許久的戲曲精品演出10月將在南京市文化館大劇場連番上演,現在都已經開票了!京劇盛宴,不容錯過。2020年,雙方為聯合南北兩地京劇力量,搭建戲曲交流合作新平臺,正式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戲劇文化精品的生產。10月12日19:30,由兩團聯手打造的《異彩綻放—優秀青年演員專場演出》將在南京市文化館大劇場與觀眾見面。作為南京市京劇團自2016年以來舉辦的第四次青年演員專場演出,《異彩綻放—優秀青年演員專場演出》可以說是南京市京劇團舉辦經驗豐富的口碑作品之一。
  • 德雲社陶陽登臺《喝彩中華》講述京劇神童轉行經歷
    中新網2月1日電 東方衛視大型戲曲文化類節目《喝彩中華》第二季將於今晚21:30播出第五期。德雲社演員陶陽分享了他從京劇神童到相聲演員的「轉行」經歷;著名歌唱家呂薇講述越劇陪伴她成長的故事;85後小夥李晶訴說團扇手工藝術傳承發揚之路;豫劇小生演員吳青峰舞動最長水袖展現戲曲力與美。
  • 走進中華戲曲感受傳統文化之美,何人才能稱四大花旦?
    走進中華戲曲感受傳統文化之美,何人才能稱四大花旦?中國戲曲分:「生、旦、淨、末、醜。」你知道為什麼他們是花旦,又為什麼能成為戲曲界四大花旦嗎?想了解其中的知識奧秘就點進來瞧瞧吧!梅蘭芳代表劇目:《貴妃醉酒》梅蘭芳先生是「四大名旦」之首、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戲曲演員,他的表演被稱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他所塑造的舞臺形象,不僅體現了中國古代婦女各種不同的典型形象,而且將人物的個性和豐富的思想內涵,給觀眾以心靈的淨化和美的享受。在國外,梅蘭芳先生就是中國京劇的代名詞。
  • 淺談:歌舞伎與京劇比較研究
    比如,把歷史劇、音樂劇和西洋的作曲技術融合在一起,還吸收了中國京劇藝術來進行創作。京劇是形成於北京的戲曲,也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五十五年,享譽江南的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乾隆帝八旬萬壽祝壽。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著名的還有四喜、春臺、和春,與三慶班合稱「四大徽班」。乾隆末年,一批漢劇演員也陸續進京。
  • 《鬢邊不是海棠紅》:聚焦京劇 弘揚國粹
    「京劇的誕生」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    京劇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所謂行當,是演員扮演角色的大體分類,是對生活中某些具有共同特徵的人物的典型化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