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18周年:不能讓生活處於恐懼中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舊金山9月11日電 題:9·11事件18周年:不能讓生活處於恐懼中

  作者 劉關關

  課間,年輕學生們像往常一樣,三五成群地穿過拉斯波茲塔學院的小廣場。9月11日,幾百雙各種式樣、尺寸的鞋子,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廣場中央的空地上。它們中的一部分,連同旁邊幾十雙消防員的靴子,被插上了小型美國國旗。

圖為各種式樣、尺寸的鞋子被整齊地擺放在拉斯波茲塔學院廣場中央的空地上。

中新社

記者 劉關關 攝

  這些學生中,很多人出生於18年前,而那一年的今天,數千人在恐怖襲擊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9·11事件18周年這一天,消防員、退役軍人、教師、學生、市民以及志願者等兩三百人,聚集到位於北加州小城利弗莫爾市的拉斯波茲塔學院,悼念在那場恐怖襲擊中逝去的生命。

  四位消防員舉著美國國旗以及消防員的工具,列隊來到現場,拉開紀念活動的序幕。三架飛機轟鳴著從空中飛過,拉出三條長長的線,人們一起為逝者默哀,並走上講臺,表達對安寧的嚮往。

圖為四位消防員舉著美國國旗以及消防員的工具,列隊來到現場,拉開紀念活動的序幕。

中新社

記者 劉關關 攝

  全職媽媽薩拉·古提雷斯從聖何塞驅車近一小時來到現場,活動結束後,她讓兩個年幼的孩子舉著國旗,跟消防員合影留念。

  「我們來這裡是為了支持那些在9·11事件中失去親人的家庭,支持那些參與救援的消防員,以及趕到現場幫忙的普通市民。」薩拉說,「我帶孩子來到這裡,就是想讓他們看到,我們在愛和憐憫的名義下,團結在一起。」

美國消防員、退役軍人、教師、學生、市民以及志願者等兩三百人,聚集到位於北加州小城利弗莫爾市的拉斯波茲塔學院,悼念在那場恐怖襲擊中逝去的生命。

中新社

記者 劉關關 攝

  薩拉認為,美國仍然有很多槍枝暴力事件,暴力團夥圍繞在人們周圍,永遠都不會消失。但在表達了對安全的擔憂後,薩拉說:「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暴力事件。」

  「不能因為這些恐怖的事情,我們就讓生活處於恐懼中。」薩拉說。

  消防護理員勞森·斯圖爾特說,9·11事件的最大遺產,就是服務精神。當年,各方人士都為救援盡一份力,「18年後,新一代已經長大,他們也學會了服務精神。無論是在軍隊還是應急部門,無論是醫生、護士或其它工作,他們都學會了互相幫助。」

美國消防員、退役軍人、教師、學生、市民以及志願者等兩三百人,聚集到位於北加州小城利弗莫爾市的拉斯波茲塔學院,悼念在那場恐怖襲擊中逝去的生命。

中新社

記者 劉關關 攝

  在與記者的交流中,很多人都提到了「愛、憐憫以及同情」等詞彙。「愛能克服一切,愛能跨越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勞森說,「只要我們永遠記得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幾隻大型犬安靜地伏在一旁,不時有人上前與它們互動。愛犬人士帕特裡夏·惠勒一直致力於照顧那些為老兵提供幫助的犬。「其實,我們都很脆弱,大規模槍擊等恐怖的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都是一家人,家庭不僅包括直系親屬,還包括身邊的每個人,我希望每個人都不再遭受暴力和仇恨。」

圖為插上了小型美國國旗的消防員的靴子被整齊地擺放在拉斯波茲塔學院廣場中央的空地上。

中新社

記者 劉關關 攝

  臨近中午,活動結束,人們各自散去,而一路之隔的空地上,學校的消防課還在繼續。傑克·威廉士正在教學生如何用繩子打結。他說,任何學生都可以選這門課,學生們如果以後申請消防隊的工作,這門課會有很大幫助。傑克介紹說,大約150名學生正在學習這門課,這對學生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圖為學校的消防課上,傑克·威廉士教學生如何用繩子打結。

中新社

記者 劉關關 攝

  正在跟著傑克學習的肯多·布裡赫說:「選擇這門課,是因為我想成為一名消防員,我想盡力幫助每個人。」(完)

相關焦點

  • 通訊:紐約,疫情中紀念9·11事件19周年
    中新社紐約9月11日電 題:紐約,疫情中紀念9·11事件19周年中新社記者 馬德林「事件發生時我就在這裡,穿的就是現在這身衣服。」11日上午,站在臨近曼哈頓世貿中心的紐約市消防局9·11遇難消防員紀念牆前,消防員詹姆斯·索羅卡克(James Sorokac)如是說。19年前,9·11恐怖襲擊震驚世界。
  • 9·11事件18周年,重溫經典建築: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大廈
    然而2001年雙子大廈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中倒塌。今天是9·11事件18周年,藉此我們重溫這一被譽為「現代技術精華的匯集」的經典建築。世貿中心,也被暱稱為雙子塔,曾作為紐約地標與自由女神像及帝國大廈一較高下,在歷史上也是辨識度最高的建築之一。
  • "9·11"事件十五周年祭 過去的15年,民航人都做了什麼?
    圖: 負傷的救援人員被抬出             2002年9月11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遇難者和失蹤者的統計數字,總數為            圖:世貿中心倒塌瞬間            "9·11"事件發生後,我們的旅行,無論商務還是休閒,都在時刻提醒我們哪些事情不能做。
  • 聯合早報:「九一一」事件15周年 時刻警惕世人
    當地時間9月11日是美國「9·11」事件15周年紀念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在五角大樓「9·11」紀念園舉辦的紀念活動,為遇難者默哀,敬獻花環,並面向全美發表講話。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攝     中新網9月12日電 昨天是美國紐約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15周年紀念日,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社論表示,15年來,驚人可怖的畫面仍深刻留在許多人的腦海裡,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再次反思那場災難的根源和應有的警惕。
  • 對「9.11事件」最應反思的是美國
    世界當初因「9.11」對美國生成的同情已經轉化成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憤怒。在「9.11事件」6周年之際,香港《文匯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無論對「9.11事件」的死難者,還是對全球反恐形勢,最應反思的還是美國政府。原文摘錄如下:  「9.11事件」改變了全球政治生態,形成了「冷戰」終結之後多極化時代的一個分水嶺,使國際社會進入了防不勝防的非傳統威脅中。
  • 「911」恐襲18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當地時間9月11日,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18周年紀念活動在紐約「9·11」遺址紀念廣場舉行。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18周年紀念活動在紐約「9·11」遺址紀念廣場舉行。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18周年紀念活動在紐約「9·11」遺址紀念廣場舉行,紐約市前市長布隆伯格(中)、現任市長白思豪(左)等出席活動。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民眾在紐約世貿遺址前寄哀思。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民眾在紐約世貿遺址前寄託哀思。
  • 當你在生活中感到恐懼該怎麼辦
    命運不可琢磨,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想過得幸福快樂,都想趨吉避兇。安全感本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沒有安全感,人就會終日棲棲遑遑。在生活中沒有安全感,是人們患上心理疾病最重要的原因。生活當中誰都會有恐懼心理,恐懼心理極大影響一個人的成功。如果我們有恐懼心理,一味地消極對待,那麼不管在生活還是職場上都會特別失敗。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消除恐懼心理呢?
  • 美國重災之下祭「9-11」
    美國11日迎來了「9·11」事件發生後的第4個周年紀念日。雖然內有颶風災情外有伊拉克憂慮,但美國人還是將按慣例舉行一系列活動,祭奠在那場恐怖襲擊中不幸逝去的人們。  染上政治色彩  默哀、鐘聲和宣讀遇難者姓名,構成了「9·11」周年祭的畫面。這種憂傷的儀式延續到「9·11」第2和第3個周年,直到襲擊發生後的第4個年頭。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對於「9·11」的記憶日漸淡薄。肅穆的官方紀念儀式被賦予政治因素,普通美國民眾則用一種更加平實的方式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 9.11事件十大未解之謎(揭秘)
    在美國四處出擊「反恐」鬥爭中,美國人民迎來了「9.11」一周年紀念日。  面對「9.11」事件,美國公眾需要的是一種徹底公開的調查形式和結果,但是,美國政府從開始就採取了極其保密的調查方式,和40多年前調查甘迺迪遇刺事件的模式簡直一樣。,這種缺乏公開性和透明度的調查方式使得相關的陰謀論被炒得沸沸揚揚,美國公眾在「9.11」後的今天,對政府的信任更是無從談起。
  • 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健康權糾紛案將於9月18日開庭
    新京報快訊(記者曾金秋)今日(9月5日)下午,在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中被咬的趙女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她已經接到北京市延慶區法院傳票,通知9月18日下午2點,她起訴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的健康權糾紛案將開庭審理。去年事發時,趙女士的母親被老虎咬死。趙女士稱,該案將另外開庭。
  • 美國9·11事件的一張照片,直到2011年才被解禁
    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生活大爆炸,讓人們每天都在被迫接受著眼花繚亂的信息,日常生活中也許已經很難會主動想起那些曾經震撼心靈的時刻,但說起唐山大地震、印尼大海嘯,說起「9·11」事件,一定能喚起很多人共同的慘痛記憶。
  • 圖文:9-11兩周年 數千人世貿大樓前紀亡靈
    圖文:9-11兩周年 數千人世貿大樓前紀亡靈 :40  中國新聞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 生活中被幸運女神眷顧的18個畫面
    3、幸運的手機這可能是很多人所認為的生活中最大的恐懼。但幸運的時候,手機卡在的位置恰到好處。4、飛機上的兩扇窗戶當你坐飛機的時候,能坐在靠窗的位置已經很棒了,如果你坐的位置上有兩扇窗戶,那就更幸運了。5、家庭主婦的幸運日當你的雞蛋滑到桌子邊緣的時候,作為一個家庭主婦,你可能會驚叫不已,如果遇見圖中的情況,在鬆一口氣的情況下,你一定慶幸自己的幸運的。
  • 臺媒載文:日據時期臺灣人的9.18情思
    中新網9月18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8日刊發《殖民地臺灣人的918情思》一文回顧臺灣青年宋斐如在9.18事變後的思想和行動。文章指出,宋斐如有關9.18事變的專論與報導,不但以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方法剖析了事件的本質以及被壓迫者反侵略的道路,同時也表現了一個殖民地臺灣人對流亡的東北民眾感同身受的情思,從而為兩岸分斷的歷史留下一頁珍貴的見證。
  • S.H.E出道18周年有哪些活動 曬舊照來慶祝這意義重大的日子
    S.H.E出道18周年有哪些活動 曬舊照來慶祝這意義重大的日子時間:2019-09-12 10:2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S.H.E出道18周年有哪些活動 曬舊照來慶祝這意義重大的日子 近日,S.H.E出道18周年引起網友熱議,原來9月11日是SHE成立18周年的紀念日
  • 被恐懼驅動的生活
    而這些恐懼化身成好朋友身邊一直給她壓力不允許她休息的老闆,化身成了疫情,化身成了家裡人的需要,化身成了不斷抽打她讓她不能休息的鞭子,驅動她一直跑啊跑啊,即使非常疲憊、已經滿身是傷還要拼命做事,不能停下來。
  • 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9月18日航班事件的聲明
    據香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網站消息: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證實於9月18日下午1時13分發生的一宗未符合標準航班飛行距離事件,涉及由一班由紐約飛往香港的國泰航空CX841航班和一班由高雄前往香港的港龍航空KA433航班。國泰航空發言人表示事件中客機並無碰撞的風險。
  • 《猛鬼街》迎30周年紀念日 故事取材於真實事件
    影片中「惡魔」弗萊迪-克魯格的形象深入人心  (來源:時光網) 11月9日,經典恐怖片《猛鬼街》將迎來上映30周年紀念日,導演韋斯-克雷文為此分享了自己創作影片的心路歷程,揭秘了影片的靈感來源。  上世紀80年代,韋斯-克雷文相繼創作了《沼澤怪物》、《猛鬼街》、《隔山有眼2》等恐怖片,描繪了在那個年代人們心中的恐懼,而克雷文表示這些驚悚嚇人的想法和畫面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中。
  • 9•11事件被劫持飛機殘骸在華盛頓展出
    ., is expanding its FBI exhibit with a new display of artifacts from 9/11 and other terrorist plots that have never been on display to the public before.
  • 9·11那天,他失去了妻子和三個女兒…
    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這一事件在此後多年間深深地影響著世界的格局。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農曆戊戌年八月初二9·11事件17周年他叫查理,他的妻子和三個女兒都在9·11中遇難,還包括他的愛犬。沉重的打擊讓他自閉起來,行屍走肉般混沌度日,不是在街頭遊逛,就是在打遊戲來逃避一切,而且他還在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翻修著他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