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當地時間9月11日是美國「9·11」事件15周年紀念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在五角大樓「9·11」紀念園舉辦的紀念活動,為遇難者默哀,敬獻花環,並面向全美發表講話。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攝
中新網9月12日電 昨天是美國紐約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15周年紀念日,新加坡《聯合早報》12日社論表示,15年來,驚人可怖的畫面仍深刻留在許多人的腦海裡,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再次反思那場災難的根源和應有的警惕。這起發生在美國本土最嚴重的恐襲事件,深刻改變美國的外交和國安政策,時刻警惕世人不能對恐怖主義讓步,更提醒全球在反恐鬥爭中必須同舟共濟。
文章摘編如下:
2001年9月11日早上,恐怖分子劫持兩架民航客機分別衝撞紐約世貿中心雙塔,兩座建築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另有一架被劫持客機撞向國防部五角大樓,事件造成3000多人死亡及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這起精心策劃的恐襲事件理應受到強烈譴責,它對美國社會和全球政治所造成的影響,至今仍然持續和不斷發酵。如今恐怖主義已成為全人類公敵,所使用的暴力手段更為激烈,並將攻擊目標指向非特定的無辜人群,試圖通過血腥暴力事件引發恐懼和製造轟動效應。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紀念日前一天的每周電臺和網絡上講話時說,美國人不能夠向企圖分裂他們的人讓步,而美國人的回應方式不能破壞美國的社會結構,他促請美國人在面臨恐怖威脅之際,仍然能夠團結一致。在九一一前夕,美國國務院得到的情報顯示,恐怖組織正策劃在多個地區發動襲擊。
9月11日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其中一天,這天也掀起了美國全球反恐戰的戰幔,如今恐襲已經不只是美國的傷痛,而是全世界的惡夢,因為在全球各地的極端分子,一直到處伺機行動,更多自我激化個案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一些地區更成為製造極端分子的溫床,人們面對的是充斥更多猜忌與恐懼的未來。
九一一事件所帶來的重大教訓,不僅是對突然發生特大災難的危機處理,更提高人們關注宗教差異與族群矛盾的認知和處理方式,歐洲一些國家因大量外來移民湧入,導致社會排外情緒的升高和包容心的喪失,形成以不同宗教、文化和意識形態去辨識和尋找敵人,這增加各國在反恐工作上的難度。
美國眾議院上周五一致通過參議院四個月前批准的《正義反對恐怖主義贊助者法案》,允許恐襲受害者家屬在掌握充分證據後,起訴被指稱支持恐怖主義行為的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由於九一一恐襲的19名劫機者中,15名來自沙特,美國的盟友沙特多年來不斷警告,美國一旦通過有關法案,它將拋售7500億美元國債和美國資產。儘管歐巴馬已表示將否決該法案,而美國參眾兩院需要至少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票才能夠推翻白宮的否決,因此這將是歐巴馬卸任前的一場外交夢魘。
九一一事件的深層影響,是恐怖分子已威脅每一個國家,反恐已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