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4日電 臺灣《旺報》14日刊登署名臺灣世新大學學生古馥禎的文章《用心去體會大陸》,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筆墨紙硯之旅──第九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的經歷與心得,表示不要擔心害怕兩岸之間的差異,只要願意親身去體驗,將能用心去體會大陸。
文章摘編如下:
未知的旅程,幻想與害怕。
筆墨紙硯文化體驗營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與大陸的人、事、物交流。在大學期間,系中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陸同學,但是,卻從來沒有機會能夠深入了解彼此,我對於他們的認知也大概停留在上課的分組互動。
未知的旅程
從在校的日常生活到臺灣的社會與媒體,綜合來看,我也對自己和大陸同學們的交流有擔憂,對我們之間的相處產生害怕,不知道自己是否會不小心誤觸大陸同學的底線。
不過,我深深相信:這次體驗營的老師用心準備的活動就是希望我們能夠藉此真心結識好友,彼此交流兩岸的文化。因此,我拉著行李箱,並帶著一顆充滿期待的心,踏上這個旅程。
放下成見,能夠看得更廣。
在旅行中,和大陸同學藉由體驗和聊天分享的方式漸漸熟悉彼此,這個過程中,我也幾次體會到大陸學生和臺灣學生之間的差異。
第一天晚上抵達飯店後的筆墨紙硯專題講座中,李教授分別講授了關於筆墨紙硯的特色,記得在最後問答的時間,我們組內的大陸學生英發舉手發問了,當時我很訝異,因為我在整個課程中都專注地聆聽筆墨紙硯的歷史與脈絡,但是,英發卻注意到了李教授的立場與用字。
我想:這就是大陸學生與臺灣學生之間的差異,即使是細小的細節,他們也能注意到並記錄下來,因此這也是造成我們吸收的知識有所差距的原因之一。他不害怕舉手發問,也不擔心自己的問題是否不恰當,而是禮貌並帶著勇氣舉手發問。當時我內心充滿敬佩和崇拜,也是我這趟旅程中的體悟。
開啟挑戰精神
另外,和大陸同學一起遊西湖的時候,左邊面對的是沒有邊際的湖畔,右邊傳來的是大陸同學們唱著西湖的歌曲,他們拉著我們的手,即使身體疲憊不堪,還是熱情地教我們唱歌,與我們分享西湖的小故事、詩詞。
在我心中的大陸學生是非常熱情的,在他們眼中,我們都是朋友,甚至並不分兩岸,而是很真誠地與我們分享、交流他們的所見所聞。
除了在參觀的時候,晚上到了飯店之後,大陸同學們都很積極地搜集附近景點信息,想要帶我們到處去逛逛。在我眼中,他們非常有好奇心,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抱著挑戰的心態去面對。在他們與我分享了他們的價值觀與想法後,也開啟了我想要冒險、挑戰的精神。我認為,因為缺乏了像他們一樣的衝勁和動力,才會錯過許多值得我們發掘的世界。
冒險與故事,永遠值得探索。
除此之外,當我親身體驗大陸的生活環境後,從臺灣人的角度來看大陸,其中也有許多值得效仿的、特別的事物。
這次行程中,我發現支付寶在大陸已經非常火紅且無處不使用,只要隨身攜帶一部手機就可購物。由於我沒有支付寶,在這次旅行中都以現金支付,但是,支付寶的使用已經相當普及,導致甚至有些店家無法找零錢給我。
這印證了大陸科技發展提高購物的便利性,但也提醒了我:往後,去各地旅行時必須做足事前準備,更能快速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
同時,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大陸各地的地方菜色,對此,我覺得相當特別,值得關注。
當我們到了安徽的時候,到一家特別的徽菜館吃飯,有我從未見過的蟲蛹料理、獨門的烹煮方式。
以菜色來認識一個地區也是很獨特的渠道。不同的地區菜色使用不同的材料與烘焙方式,從這背後也可以了解到地區的歷史與生活環境上的差異,因此我也更好奇:其他大陸省份有哪些不同的菜色?而那些菜色背後又有哪些值得我們了解的歷史與故事?
不再只看,用心去體會吧!
親身去體驗
從參加體驗營前對於大陸未知的幻想與恐懼,到參加體驗營期間漸漸了解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相關與相異,再到參加體驗營後開始懷念起大陸的人、事、物,這八天讓我體驗到的不只是筆墨紙硯的歷史脈絡與現代的發展,更用我的親身體驗去解答了許多我預設的問題與害怕。
我覺得自己吸收了陸生同學們的勇敢與冒險精神,品嘗了大陸各地不同的美食與特色小吃,見識了西湖與黃山如此磅礡又令人難以忘懷的大自然美景,仿佛自己接觸到的所有事物都變成一種養分,成為我這次活動的收穫。
要是再問我一次:「你怎麼看大陸?」
我想,我會回答:「別去擔心害怕我們之間的差異,只要你願意冒險並親身去體驗,它將不是用看的,而是用心去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