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生:不要擔心兩岸差異 用心去體會大陸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4日電 臺灣《旺報》14日刊登署名臺灣世新大學學生古馥禎的文章《用心去體會大陸》,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筆墨紙硯之旅──第九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的經歷與心得,表示不要擔心害怕兩岸之間的差異,只要願意親身去體驗,將能用心去體會大陸。

文章摘編如下:

未知的旅程,幻想與害怕。

筆墨紙硯文化體驗營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與大陸的人、事、物交流。在大學期間,系中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陸同學,但是,卻從來沒有機會能夠深入了解彼此,我對於他們的認知也大概停留在上課的分組互動。

未知的旅程

從在校的日常生活到臺灣的社會與媒體,綜合來看,我也對自己和大陸同學們的交流有擔憂,對我們之間的相處產生害怕,不知道自己是否會不小心誤觸大陸同學的底線。

不過,我深深相信:這次體驗營的老師用心準備的活動就是希望我們能夠藉此真心結識好友,彼此交流兩岸的文化。因此,我拉著行李箱,並帶著一顆充滿期待的心,踏上這個旅程。

放下成見,能夠看得更廣。

在旅行中,和大陸同學藉由體驗和聊天分享的方式漸漸熟悉彼此,這個過程中,我也幾次體會到大陸學生和臺灣學生之間的差異。

第一天晚上抵達飯店後的筆墨紙硯專題講座中,李教授分別講授了關於筆墨紙硯的特色,記得在最後問答的時間,我們組內的大陸學生英發舉手發問了,當時我很訝異,因為我在整個課程中都專注地聆聽筆墨紙硯的歷史與脈絡,但是,英發卻注意到了李教授的立場與用字。

我想:這就是大陸學生與臺灣學生之間的差異,即使是細小的細節,他們也能注意到並記錄下來,因此這也是造成我們吸收的知識有所差距的原因之一。他不害怕舉手發問,也不擔心自己的問題是否不恰當,而是禮貌並帶著勇氣舉手發問。當時我內心充滿敬佩和崇拜,也是我這趟旅程中的體悟。

 開啟挑戰精神

另外,和大陸同學一起遊西湖的時候,左邊面對的是沒有邊際的湖畔,右邊傳來的是大陸同學們唱著西湖的歌曲,他們拉著我們的手,即使身體疲憊不堪,還是熱情地教我們唱歌,與我們分享西湖的小故事、詩詞。

在我心中的大陸學生是非常熱情的,在他們眼中,我們都是朋友,甚至並不分兩岸,而是很真誠地與我們分享、交流他們的所見所聞。

除了在參觀的時候,晚上到了飯店之後,大陸同學們都很積極地搜集附近景點信息,想要帶我們到處去逛逛。在我眼中,他們非常有好奇心,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抱著挑戰的心態去面對。在他們與我分享了他們的價值觀與想法後,也開啟了我想要冒險、挑戰的精神。我認為,因為缺乏了像他們一樣的衝勁和動力,才會錯過許多值得我們發掘的世界。

冒險與故事,永遠值得探索。

除此之外,當我親身體驗大陸的生活環境後,從臺灣人的角度來看大陸,其中也有許多值得效仿的、特別的事物。

這次行程中,我發現支付寶在大陸已經非常火紅且無處不使用,只要隨身攜帶一部手機就可購物。由於我沒有支付寶,在這次旅行中都以現金支付,但是,支付寶的使用已經相當普及,導致甚至有些店家無法找零錢給我。

這印證了大陸科技發展提高購物的便利性,但也提醒了我:往後,去各地旅行時必須做足事前準備,更能快速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

同時,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大陸各地的地方菜色,對此,我覺得相當特別,值得關注。

當我們到了安徽的時候,到一家特別的徽菜館吃飯,有我從未見過的蟲蛹料理、獨門的烹煮方式。

以菜色來認識一個地區也是很獨特的渠道。不同的地區菜色使用不同的材料與烘焙方式,從這背後也可以了解到地區的歷史與生活環境上的差異,因此我也更好奇:其他大陸省份有哪些不同的菜色?而那些菜色背後又有哪些值得我們了解的歷史與故事?

不再只看,用心去體會吧!

 親身去體驗

從參加體驗營前對於大陸未知的幻想與恐懼,到參加體驗營期間漸漸了解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相關與相異,再到參加體驗營後開始懷念起大陸的人、事、物,這八天讓我體驗到的不只是筆墨紙硯的歷史脈絡與現代的發展,更用我的親身體驗去解答了許多我預設的問題與害怕。

我覺得自己吸收了陸生同學們的勇敢與冒險精神,品嘗了大陸各地不同的美食與特色小吃,見識了西湖與黃山如此磅礡又令人難以忘懷的大自然美景,仿佛自己接觸到的所有事物都變成一種養分,成為我這次活動的收穫。

要是再問我一次:「你怎麼看大陸?」

我想,我會回答:「別去擔心害怕我們之間的差異,只要你願意冒險並親身去體驗,它將不是用看的,而是用心去體會的。」

相關焦點

  • 臺灣大學生山西行走進大陸校園 兩岸師生其樂融融
    「臺灣學校『一體性』的教學理念從某些角度跟大陸比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但大陸近些年來也在迅速拉短差距,進步明顯。」提及兩岸青年,施德華說到,「從大陸學生的舉止上可以看出大陸學生的整體素養十分優秀,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很好,很有邏輯。相比較臺灣青年就會比較含蓄和保守。」  施德華認為,正是因為兩岸高校和青年存在差異,這樣的交流活動才更有意義。
  • 臺大學生遊大陸感嘆兩岸差距:大陸進步嚇死人 臺灣仍是玻璃心
    「臺灣包袱鋪,兩岸差距擋不住。」大家好,我是曾經心心念念想去寶島臺灣,如今老老實實待在大陸上班的迷你「海賊」中二仔~Why?因為曾經那個印象中碧海藍天的世外桃源,如今也已經變成了空汙泛濫的可怕夢魘……更何況,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也選擇到大陸遊玩,這不,最近有位臺灣大學生用親身體驗舉例,列出了他眼中的「兩岸大不同」……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有不少臺灣人選擇前往大陸求學或是工作,更能直接體驗當地的社會文化。
  • 臺大學生遊大陸感嘆兩岸差距:大陸進步嚇死人 臺灣仍是「玻璃心」
    「臺灣包袱鋪,兩岸差距擋不住。」大家好,我是曾經心心念念想去寶島臺灣,如今老老實實待在大陸上班的迷你「海賊」中二仔~Why?因為曾經那個印象中碧海藍天的世外桃源,如今也已經變成了空汙泛濫的可怕夢魘……更何況,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也選擇到大陸遊玩,這不,最近有位臺灣大學生用親身體驗舉例,列出了他眼中的「兩岸大不同」……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有不少臺灣人選擇前往大陸求學或是工作,更能直接體驗當地的社會文化。
  • 臺灣大學生:兩岸青年交流應向縱深發展
    信息 臺灣大學生:兩岸青年交流應向縱深發展 2016-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中新社漳州7月24日電 (記者 陳小願)多位正在福建參加「情系青春——兩岸青年八閩行」的臺灣大學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青年交流很有必要,應向縱深方向發展,不因臺灣政局變化而受影響。  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學生徐于晴第一次來福建。
  • 臺灣大學生:大陸學生敢想敢衝 以後想來這裡發展
    在鄞州區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實習的臺灣大學生。(張敏 攝)12日,兩岸媒體團一行來到寧波鄞州區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走進創業基地,記者們被這裡輕鬆活潑的氛圍吸引,幾位第一次來到大陸的臺灣大學生與海外網分享了他們的體驗和收穫。今年剛剛被臺灣東海大學外語系錄取的巫世鬱決定在入學前來大陸實習,「實習期大約有一個月,我想趁著假期時間來大陸看看,體驗一下兩岸之間的差異。
  • 臺灣大學生切身感受:「兩岸差距實在大」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日一位臺大學生在網上留言表示,自己到大陸也有一段時間了,這裡與過去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大陸的很多產業早已超越臺灣很多,不禁讓他直呼:「原來臺灣人才是真正的超級玻璃心。」此位大學生並舉例予以說明:  一、大陸雖然存在地域差異,文化也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身邊的朋友們都表示不想去美國,覺得那邊比較沒有文化。
  • 臺大學生:大陸進步嚇死人 臺灣仍是"玻璃心"
    Why?因為曾經那個印象中碧海藍天的世外桃源,如今也已經變成了空汙泛濫的可怕夢魘……更何況,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也選擇到大陸遊玩,這不,最近有位臺灣大學生用親身體驗舉例,列出了他眼中的「兩岸大不同」……
  • 兩岸三地文化差異:臺灣比大陸更「傳統」
    以各自差異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寫出這些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並於互相對照中折射出半個世紀兩岸三地的滄桑變化,這是該書迅速引起關注的原因。現今,內地不少普通百姓挎著「名牌包」,去香港購物「血拼」,去臺灣遊山玩水,已不是什麼新鮮之舉。然而,彼此對存於生活血脈中記憶、細節的感知、理解,又能有多少?書中,可見的是橫向與縱向兩種對照。
  • 劉遠澤:我所認識的臺灣|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 2018臺灣大學生大陸科技園區夏季見習營活動園滿結束
    為期一個月的2018臺灣大學生大陸科技園區夏季見習營活動8月22日在北京舉行結業儀式。參與見習活動的臺灣學子紛紛表示,活動讓他們了解了大陸企業的運行模式,體會到大陸企業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增強了對大陸的認識,加深了對大陸的理解。
  • 兩岸詞語有差異:臺灣「土豆」意指大陸「花生米」
    畢竟,許多詞語彼此都知道對方的不同講法了,有些甚至互相通用,比如「給力」一詞,在臺灣媒體上也屢見不鮮。語詞差異成交流談資2008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開放前夕,臺灣旅遊管理部門專門製作了大陸和臺灣用語對照表,並請來專家給旅遊業者授課,除教他們認簡體字外,大陸的「土豆」等同於臺灣的「馬鈴薯」,而臺灣的「土豆」意指大陸的「花生米」。
  • 臺大學生遊大陸心得:人家進步又自信,臺灣才是落後又玻璃心
    最近幾年臺灣跟大陸交往頻繁,去過大陸的臺灣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不過兩岸年輕人對彼此的了解程度到底怎樣呢?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旅遊後又是怎麼看大陸的呢?帶著以上問題,請看下文!6.服務:以前覺得臺灣服務質量好很好,但大陸服務業很怕得到負評,連海關也有評價可以按,只要稍微有不開心的地方都會發給你優惠券,臺灣是不錯但感覺用心程度輸大陸一截。7.天氣:大陸超冷,臺灣的天氣就還好,就算是霸王寒流也感覺是稍微冷。
  • 洪秀柱:期待大陸對臺灣多一點體會、體貼和體諒
    中國網6月17日訊 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今日上午在廈門海峽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致辭時表示,大陸對臺灣最大的吸引力不是競爭力而已,臺灣人民更希望的是感受到尊重與善意,衷心期待大陸的朋友對臺灣多一點體會,多一點體貼,更多一點體諒。以下是致辭全文:敬重的賈主席,各位與會的貴賓,各位朋友,大家好!
  • 小咖啡大市場 臺灣大學生創業團隊大陸逐夢收穫多
    9日,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邀請賽在武漢落幕,來自臺灣的「我的第二杯咖啡」創業團隊獲得大賽特等獎。(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9日武漢訊 (記者 李寧 黃露佳)9日,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邀請賽在武漢輕工大學圓滿落幕。
  • 臺灣大學生談大陸實習生活:還想去重慶吃火鍋買榨菜
    臺灣大學生談大陸實習生活:還想去重慶吃火鍋買榨菜 2019-08-鍾升 攝   中新網蘇州8月11日電 (記者 鍾升)10日晚,2019翱翔蘇州·臺灣大學生蘇州實習營結業儀式在蘇州市舉行。儀式上,近百名臺灣大學生一道津津有味地分享著在大陸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有人意猶未盡地表示,要借這個機會好好遊覽大陸各地,「轉到中秋節再回臺灣」。
  • 14名臺灣大學生赴四川德陽企業交流實習
    赴德陽實習臺灣大學生合影。(圖片來源:德陽市臺辦)中國臺灣網7月6日德陽訊 7月3日,臺灣大學生德陽實習歡迎會在德陽創新創業中心舉行,14名來自臺灣東海大學、臺灣中山大學、大同大學、大葉大學的大學生,將在為期1個月的實習活動中,深入大眾汽車、藍星機械、錦泰保險、快單手、民生銀行、弘益智電科技等6家企業實習交流。
  • 【旅遊常識】去臺灣必知的兩岸用語差異
    兩岸用語文化的差異十分有趣,不少與生活息息相關,想來臺灣玩得道地,先來多多了解這些差異用語,還能get到許多實用信息哦!
  • 臺灣人在大陸:大陸過聖誕 用心體會帶來很多快樂
    中新網12月24日電 聖誕節將至,臺灣《旺報》24日刊載了臺北市青檸檬的投稿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大陸各地過聖誕節的經歷,認為在大陸過聖誕節的感覺有些不同。「人生就是如此多採豐富,不管在哪城市角落度過聖誕節,其實多用心體會、就會帶來很多快樂。「  文章摘編如下:  「聖誕快樂,吃蘋果了嗎?沒有?等等我拿一個蘋果給你。」
  • 臺灣度假趣事:兩岸語言差異笑翻你!
    (原標題:臺灣度假趣事 兩岸語言差異笑翻你)
  • 臺灣青年來大陸「充電」成兩岸交流新趨勢
    臺灣大學生合影留念。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利用假期來大陸「充電」。這一現象成為兩岸交流的新趨勢。7月6日至11日,包括黃冠豪在內的百名臺灣大學生在湖南參加了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