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來大陸「充電」成兩岸交流新趨勢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臺灣學生參觀嶽麓書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

中新網長沙7月12日電(唐小晴 王萱)「大陸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取經,比如湖南的文化創意產業、高鐵研發技術等。」這是臺灣青年黃冠豪在湘研學期間的感受。

臺灣大學生合影留念。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

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利用假期來大陸「充電」。這一現象成為兩岸交流的新趨勢。

7月6日至11日,包括黃冠豪在內的百名臺灣大學生在湖南參加了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此次活動由中國教育部、全國臺聯主辦,湖南省委統戰部、湖南中醫藥大學等承辦。

學習中醫專業的臺灣大學生溫子慧一直想了解大陸中醫藥傳統文化和問診方式,此行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體驗了艾灸、拔火罐、推拿等豐富的中醫術。「中醫的根在大陸,在開方等方面經驗豐富,值得學習。」溫子慧說,中醫文化已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內容之一,兩岸青年可以在這一領域多開展交流。

「中國釉下五彩發源地」湖南醴陵是中國最重要的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這裡建有聚集了世界各地傑出陶藝家作品的醴陵陶瓷谷。借參觀之際,痴迷陶藝文化的臺灣學生徐一瑄不僅拜見了國家級陶瓷大師,還親手體驗了繪製釉下五彩。

「醴陵瓷器是中國的一張名片,國外很多大街小巷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醴陵瓷器。這次來湖南,我了解到它的最新造型設計方法和銷售理念。」徐一瑄說,大陸很多城市發展快速,湧現出很多新現象、新事物,對臺灣青年有著巨大吸引力。

臺灣青年在湖南電臺直播間體驗當主播。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

從《還珠格格》到《甄嬛傳》,從《快樂大本營》到《我是歌手》,湖南廣電生產的電視劇、綜藝節目近年不斷「登島」,受到臺灣年輕人熱捧,有的還留在大陸從事文化創意行業。

學習視覺藝術的鄭博宜計劃今年8月和朋友到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產業園向大陸青年「取經」。「這個地方聚集了很多有創意、有活力的年輕人,我們想通過交流獲得一些創業經驗。」

為方便臺灣青年學習、創業和就業,大陸很多城市不斷推出和完善惠臺措施。2018年,湖南出臺了湘版「惠臺59條舉措」,明確逐步為臺灣同胞在湘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湖南居民同等待遇。

「通過多方位體驗大陸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成就,新時代的臺灣青年增強了對大陸的認同感。」湖湘文化研學營名譽團長黃智賢說,兩岸一家親,「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兩岸青年要相互建立深厚的情誼,共享時代發展機遇。(完)

相關焦點

  • 兩岸風來2021 | 臺胞在大陸過年悄然成風,成兩岸融合新趨勢
    導語:民進黨當局自上任以來,不斷阻礙兩岸之間正常的交流與聯繫。特別是去年一系列謀「獨」操作,導致兩岸關係急劇惡化。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但數據顯示兩岸民間交流交往卻始終保持熱度。  有分析人士認為,民進黨當局故意針對臺灣同胞作出的這項「返鄉限制」,明顯是在「打壓親近大陸的臺灣同胞」,是在給急於返鄉團圓的臺商「下絆子 」。  民進黨當局於2016年正式上任後,不斷阻礙兩岸之間的交流、聯繫。去年,民進黨當局針對大陸人士、大陸企業設計了許多限制條件,導致兩岸關係急劇惡化。
  • 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都有哪些優惠政策?
    針對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大陸各地從省到市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全方位幫助臺灣青年圓大陸創業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到目前為止大陸各省、市鼓勵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相關政策。》  對臺優勢明顯的福建省在2015年6月出臺了省級的鼓勵臺灣青年創業的優惠政策,強閩臺青年交流,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18~40周歲)來閩創業就業。
  • 兩岸民間交流譜寫「故事新篇」
    論壇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由兩岸80家單位(大陸、臺灣各40家)共同主辦,安排論壇大會、青年交流、基層交流、經貿交流四大版塊30多場系列活動,8000餘名臺灣各界人士應邀出席。   今年是兩岸開啟民間交流30周年。30年來,兩岸從相互隔絕,到開大門、走大路,形成民間大交流格局。
  • 臺北市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陳昱旗:臺灣青年來大陸會更方便
    原標題:臺北市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陳昱旗:臺灣青年來大陸會更方便   臺北市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陳昱旗:  臺灣青年來大陸會更方便 不會因為手續「綁手綁腳」這次回去,我會很樂意跟他們分享在海峽論壇的交流心得,並鼓勵他們也來。」陳昱旗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說,此次論壇大會上宣布了關於臺胞免籤的消息,臺灣青年來大陸會更方便,不會因為手續問題「綁手綁腳」。  關於臺灣青年「登陸」創業議題,陳昱旗說,據他觀察,臺灣有不少年輕人都很希望能來大陸創業,但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對這邊的平臺不熟悉,害怕有風險。
  • 助力臺灣人才登陸發展 福州開通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
    [新聞頁-臺海網]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6日訊 (記者 劉深魁 文/圖)6日,海峽兩岸閩王王審知信俗非遺傳承大會暨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啟動儀式在福州舉行。
  • 崑山將發布兩岸青創園升級版 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昆創業
    並將發布崑山兩岸青創園升級版、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政策包,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昆創新創業。崑山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市科創辦、市人才辦主任陳青林介紹,今年崑山創業周以「產業再攀高、科創贏未來」為主題,採取「1+10+11」模式,即1個開幕式+10個市級專場活動+11個區鎮專場活動。
  • 【兩岸交流三十年】臺商張如君:兩岸應加強「文化力」的對接
    中國臺灣網:兩岸開放交流30周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也有了相當長的時間,臺商群體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一名長期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請談談這些年您的感受。  張如君: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大陸一直在進步。
  • 臺灣青年陳怡廷:兩岸創業市場融合已成趨勢
    受訪者本人供圖  中新網嘉興12月16日電(錢晨菲)「與其在父輩的庇佑下順順利利地接過交接棒,臺灣青年不如尋找一個機會,逐夢大陸,在自負盈虧的創業下真正成長起來。」901兩岸青創聯盟執行長陳怡廷說,兩岸的創業市場融合已經成趨勢。  陳怡廷1977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自退伍後登「陸」求學至今已有20餘年。
  • 港媒:臺灣青年大陸熱成兩岸交流亮點
    香港中評社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教授王貞威日前在臺灣文化大學召開的第五屆「文廈論壇」上說,「青年」成為繼臺商後,到大陸交流互動的主流;大陸對臺青年工作形式多樣,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學,創造兩岸青年交流平臺。根據臺灣「遠見雜誌」最新調查,有60%青年有意願到大陸發展,顯示新的對臺政策發揮很大作用。
  • 大陸臺生廈門研習臺灣史 贊開闊視野如充電
    信息 大陸臺生廈門研習臺灣史 贊開闊視野如充電 2016「大陸臺生臺灣史暑期研習營」28日下午在廈門大學舉行閉營式。
  • 臺灣省代表團:臺灣同胞感受到了大陸的真情實意
    「兩岸開放交流三十年來,各領域之間的交流、交往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選擇到大陸發展,這也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提出奠定了基礎。」黃志賢表示,我們常講「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那麼兩岸的事自然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也理應由家裡人商量著辦。
  • 大陸腳,走臺灣︱我所經歷的兩岸史學交流
    舉行這次會議背景是:臺灣地區選舉結束,民進黨取代國民黨執政已成定局,臺灣的會議主辦者預感到兩岸關係將發生變化,史學交流難免要受到影響,所以趕在5月20日當局交接之前,對30年來的兩岸近代史學交流進行一次回顧,對未來有所展望。
  • 國臺辦:臺灣青年暑期來大陸實習、進行體驗式交流的規模、人數將有大幅增長
    舉辦海峽青年論壇、新青年新世代第七期領袖特訓營、兩岸人才交流對接等活動,邀請臺灣青年參加體驗式交流,面向臺灣青年推出就業、實習崗位和創業席位,服務兩岸青年特別是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今年是兩岸打破隔絕狀態、開啟民間交流30周年,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兩岸深化交流合作的發展方向。
  • 新時代臺灣文創青年大陸創業搭橋兩岸文化交流
    對比上一輩臺商大多是先在臺灣有事業基礎,才前往大陸發展,年輕一輩的臺商則偏向直接到大陸創業,兩代人西進創業方式截然不同。夢行悟空文化創意團隊創辦人洛克思。(洛克思提供)據2018年針對7成受訪者願意前往大陸發展。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兩岸記者看廣西 桂臺交流顯生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南寧7月26日電(記者查文曄、農冠斌)廣西與臺灣相隔千裡,但兩地交流充滿生機活力。2019「海峽兩岸記者廣西行」聯合採訪團一行日前來到廣西南寧、防城港等地,記錄桂臺交流的新面貌和新故事。(小標題)「做農業的女生也不差」「火龍果女神」,這是人們對來自高雄的女臺青陳燕儒的暱稱。2012年,建築學碩士畢業的她放棄在臺灣辦公室白領的優厚待遇,追隨父親陳金石來到南寧從事水果種植業。
  • 綠媒炒作大陸「打壓」臺灣造,卻暴露兩岸又一個交流平臺停運了
    而且近年來兩岸關係出現變化,去年起交流平臺幾乎停止運作。為反制大陸,民進黨當局接連打出「悲情牌」。綠媒27日炒作「大陸連MIT(臺灣造)都不放過」,除非標示為「中國臺灣」才能恢復上架。親綠的臺灣《自由時報》27日稱,下半年起陸續接到島內業者陳情,標示MIT出口到大陸的商品遭大陸海關要求標示成「中國臺灣」或「中國臺灣區」才能通關,否則將被擋住或直接退運,食品、美妝及生技業者都有類似遭遇。
  • 臺灣創客築夢大陸 做兩岸交流「擺渡人」
    臺灣創客築夢大陸 做兩岸交流「擺渡人」 2020年11月25日 08:24:00來源:新華網 沒想到一待20年,在這裡圓了在臺灣沒能實現的夢想。」  阿丹是磐古創意工社創始人之一,在麗江和「築夢團隊」經營一家家具工廠。設計師出身的他擅長對舊家具、農具進行創意再造。「人們總能被老物件散發出的歲月和生命氣息感動。」本著「敬天愛地、尊重萬物」的理念,阿丹製作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產品。  回想創業之路,阿丹坦言「箇中滋味,甘苦自知」。
  • 福州自貿區政策吸引臺灣人創業 兩岸交流合作譜新篇
    陳家駿是福州瑞虎美語培訓學校的負責人,自貿區對兩岸交流合作的系列政策,為他在福州的創業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陳家駿此前就職於臺灣瑞虎美語培訓學校,3年前的一次義務導遊經歷,讓他與福州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他與朋友在福州創辦了瑞虎美語培訓學校,這是目前福州唯一臺籍師資管理團隊進駐的英語培訓機構。  為什麼要到自貿區註冊公司?
  • 臺灣職工代表團到泉州臺商區參訪交流
    為進一步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6月17日,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臺灣總工會、臺灣特邀嘉賓組、兩岸勞工事務交流委員會、臺灣產業總工會6個代表團一行到泉州臺商投資區參觀並開展企業參訪、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