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綿溼地功能的新安江公園,模擬自然山林變廢為寶的高地遊園,凝聚老工業基地文化元素的濱河公園……城東居民身邊將添不少新景觀。昨天,記者從園林部門獲悉,瑤海區將大力推動公園遊園建設,新建若干個綜合性公園和一批大型遊園。
濱河公園:將歲月及歷史的饋贈保留
濱河公園為整個南淝河下遊河道開端之處,建設前這裡駐紮著合鋼、合化、勝華電纜等一批大中型企業。用地前身為合肥老港口,每日吞吐全市所需的建設用材。此次公園建設圍繞「文化、生態、交流、新生」的設計主題,充分發掘老工業基地文化元素,將這份歲月及歷史的饋贈予以保留。
據介紹,濱河公園位於瑤海區南淝河左岸,濱河路南側,西起東二環路,東至龍崗路,全長約4200米,寬度45-440m不等,綠化、景觀總面積49.7萬m2,概算投資1.42億元。根據設計範圍內有少量農田景觀、支流河道水系、蘆葦地、塘等現狀,相關部門將利用岸邊寬窄不一的綠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景觀片區,著力營造健康的生態環境、宜人的居住環境。
此外,濱河公園還將利用南淝河支流形成一個大的內湖,打造溼地公園,在保留的部分廠區段,可對廠區外立面進行改造,周邊增加工業雕塑群廣場、年輪廣場、齒輪印記等,與保留的工業歷史痕跡形成呼應,龍崗路西側增加競技休閒設施,如紙鳶廣場、運動場、舞臺等。同時,一條4米寬彩色混凝土綠道自西向東貫穿整個公園。
新安江公園將修復、培育成海綿溼地
未來五年,瑤海區將建設以瑤海灣溼地公園、花衝公園為核,南淝河、二十埠河、小板橋河河道為帶,道路、鐵路和高壓走廊為線,街頭遊園為點的「兩核三帶、串點成網」生態園林網絡體系。高壓走廊沿線也將成為瑤海區生態與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新安江公園位於高壓走廊長江東大街段,漕衝路至淮南鐵路線。漕衝路至淮南鐵路線段高壓走廊總體為東西走向,全長2.1km,寬度50-150米不等,總面積17.8公頃。西起東二環路與淮南鐵路線交口東側,東至規劃漕衝路,跨樂水路、土山路、採石路、新安江路,西端距瑤海區政府2.6km。
公園將塑造「溼澤、隱森、彩林、花坡」四大片。
溼澤即梳理現狀地形,進行生態修復,培育海綿溼地,發揮城市雨洪管理系統調節器功能。溼地沿岸以水生花卉為主,塑造「浮香繞曲岸」的環境效果,塘內配以沉水植物強化水質淨化涵養功能;綠道周邊以杉、柳屬植物營造林木蔥鬱的環境,兼顧雨水的過濾功能。
隱森即在高壓走廊下方採用微地形加片狀種植花灌木或者草坪地被,不設置活動場地;塔基採用綠籬圍合。活動場地沿綠道布置,遠離高壓走廊,植物種植方式可豐富多樣。
彩林即拆除新安江路南側圍牆,沿街設置口袋公園,通過綠道將其串聯,為行人及周邊居民提供休憩空間。
花坡即利用現狀堆砌土方整理地形。坡腳遠離高壓塔的片區,通過地形對高壓線路進行隔離,微地形豐富多樣,植物種植喬灌草結合;高壓塔下坡面區域以花地被為主,點綴花灌木,藉助地形形成觀賞面。高處四面花坡、低處一環芳徑。
高地遊園試栽阿里山原生種櫻花
高地遊園位於郎溪路與樂水路西南交口處。設計理念是實現廢棄地向城市遊憩高地、風景高地以及生態高地的轉變。
整個項目的設計亮點是合理的變「廢」為寶、「因地制宜」的雨水管理、工業文化遺存的拾「憶」。同時本項目的植物設計借鑑了生態學、造林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植物的栽植是模擬自然山林的種植手法。模仿自然山林的構成要素,高地遊園的山體綠化由密林、疏林及林間空地組成。
「高地遊園建設項目的植物配置理念是模擬自然山林的種植手法,野花野草先行,營造山林野趣。近日臺灣友人捐贈了500株阿里山原生種櫻花,已經在高地遊園西側山坡上試栽。」據介紹,在園林專家的指導下,這些櫻花已經分片自然式栽植。聞名於世的阿里山櫻花種類眾多,花期交錯,花色繁多,如果試種順利,兩年後的高地上將櫻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