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河海綿城市改造 大觀溼地公園正式開放

2020-12-13 廣州本地寶

航拍大觀公園,滿眼青翠。

天河智慧城俯瞰圖。

  廣州首個「海綿城市」試點——天河智慧城大觀溼地公園華麗轉身對外開放

  騎行草長鶯飛溼地 破譯海綿城市密碼

  從臭不可聞的爛水塘,到如今草長鶯飛的溼地公園,位於廣州天河智慧城的大觀溼地公園來了一次華麗轉身。即日起,該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並「入住」了一批野生動物,青蛙、白鶴、野鳥、野鴨在這裡「安家落戶」,帶來了勃勃生機。

  據了解,大觀溼地公園佔地面積約47公頃,相當於2/3個天河公園大。從航拍圖看,其實景是一條綿延3公裡長、30米~120米寬的生態長廊。這裡還是廣州第一個「海綿城市」試點,是集水質淨化、雨洪調蓄生態循環城市設施以及休憩科普旅遊基地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溼地公園。

  廣州發展新亮點

  魚塘錯落的背後——精密計算

  無人機升上大觀溼地公園的上空,實時圖景傳到眼前:十幾個大小不一、梯田般逐級錯落的水塘鋪展開去,中間散落著不少市民嘗鮮遊玩拍照,遠處鬱鬱蔥蔥的舊羊山風光秀麗優美。

  其實,這裡以前是山地以及農民用來養魚和灌溉用的水塘,雜草叢生、淤泥黑水。是任由這片爛地繼續腐爛,還是推倒建成大片高地,這個問題擺在了城市管理者眼前。

  廣州天河智慧城管理委員會主任唐錫漢說,當時區裡想了很多辦法,最後達成共識——如果不建海綿城市,不把它變成綠地,一旦下雨,舊羊山上的雨水就會毫無阻攔地灌入智慧城,變成城市洪澇災害。

  2013年,大觀溼地開始改造,保留了部分的魚塘,再重新挖了不少水塘,改造成十幾級落差。別看這些水塘好像平平常常,人們把它稱為「海綿泡」,到時雨水和山水流經十幾個高低錯落的「海綿泡」後,不會像洪水那樣讓人望而變色,而是變成了涓涓細流。

  每一個水塘深約1~1.5米,實際上挖多深多寬,都凝結了科技的秘密。廣州市水務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根據多年水文資料計算出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定出防洪要求,根據每平方公裡推薦的調蓄量,算出片區面積對應的調蓄量,反推出每個海綿泡的高度和寬度。看似普通的景觀水位,也經過了水務院工作人員精心計算:「景觀水位如果定得太低,會影響景觀效果,如果太高,雨季會內澇。」

  經過「海綿城市」改造後,溼地內水面面積從13.67公頃增加至16.5公頃。新塘水庫改造後,總庫容從55.71萬立方米增加至61萬立方米;防洪庫容從52.11萬立方米增加至55.71萬立方米。  開放之前,大觀溼地公園已有兩個月的試運行期。公園隨處可見以下場景:創客們喝著咖啡做路演,項目經理沿著綠道談項目約合作,程式設計師在觀景平臺寫程序代碼,單身男女牽手相聚軟體「緣」,企業籃球友誼賽令人熱血沸騰,小朋友跟著爸媽對著200多處科普標示牌學知識……

  公園裡看起來青翠欲滴的花花草草也大有玄機。公園裡,沿著廣場走下去就是沉澱塘,一人多高的蘆葦、海芋隨風飄蕩,它們固沙力強、吸汙力強,能過濾大顆粒懸浮物、細小沙礫和易沉降的汙染物。往下走是狀如長劍的菖蒲、直立挺拔的水芹,它們的作用是淨化病原體;水中的紙莎草、睡蓮不僅為景色增豔,也有吸收水中重金屬、保持水質穩定的功效。

  有清新的水質和繁茂的植物,就有追逐而來的動物們。麻雀、蟛蜞、青蛙、白鶴、野鳥、野鴨都能在溼地裡尋覓到身影。

  據悉,整個大觀公園是天河區按照「海綿城市」理論對智慧城東部水系進行生態建設的一期示範工程,體現了天河智慧城「低碳、智慧、幸福」的建設理念。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綜合措施,建設成為集水質淨化、雨洪調蓄生態循環城市設施,以及休憩科普旅遊基地於一體的多功能生態溼地公園。

  水塘=海綿泡

  多個水塘形成了十幾級落差,一旦雨水和山水流經這十幾個高低錯落的「海綿泡」,不會像洪水那樣讓人望而生畏,而是變成涓涓細流。

  每個水塘深約1~1.5米,挖多深多寬都根據防洪要求經過精密計算得出。

  花草=淨化器

  蘆葦、海芋——

  過濾大顆粒懸浮物、細小沙礫和易沉降的汙染物

  菖蒲、水芹——淨化病原體

  紙莎草、睡蓮——吸收水中重金屬、保持水質穩定

  綠色生態圈孕育科技生態鏈

  大觀溼地公園的自然生態魅力提升了天河智慧城「三山一水」生態環境的獨特優越性,更吸引了千億級高新技術產業及創新發展要素的加速集聚。

  今年,中移網際網路公司、中興通訊廣州研究院、廣東省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一批優質創新創業項目落戶,奧翼電子、省醫學科學院、哈工大機器人等重點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公園沿線分布著的省綜合性創業孵化(實訓)示範基地、宏太智慧谷眾創空間、北明軟體等孵化中心猶如珍珠串成鏈,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園等項目夜以繼日進行著土建施工……

  呼應著國家「雙創」政策的各個項目正在大觀溼地公園的綠色生態圈裡孕育壯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2500多家企業入園,主營業務收入超千萬元以上企業超過500家,超億元以上企業約150家,已形成以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電子商務等八大領域為主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產業集群。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再見,大觀溼地公園 你好,天河溼地公園
    昨日,記者從天河科技園管委會了解到,為了提高公園辨識度、影響力,管委會申請將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更名為「天河溼地公園」,日前已獲得天河區政府批准。廣州天河大觀溼地公園位於天河智慧城高唐新建區東部,大觀路西側,背靠舊羊山,南接車陂湧的支流楊梅河。
  • 大觀溼地公園正式開放了來看廣州首個「海綿城市」(圖)
    (原標題:大觀溼地公園正式開放了來看廣州首個「海綿城市」(圖))
  • 到大觀溼地公園看「海綿城市」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偉 見習記者/餘秋亮 通訊員/田禾)7月2日,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運行,位於天河智慧城高唐新建區東部,大觀路西側,舊羊山腳下的大觀溼地公園正式對公眾開放。天河區主要領導及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開園儀式並實地參觀。
  • 天河大觀溼地公園來了!爛泥魚塘驚變海綿寶寶
    大觀溼地公園利用自然地形改造的連串「海綿泡(水塘)」,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水處理措施,將7 0 %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成為具有「水彈性」功能的城市雨洪廊道。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這樣描述海綿城市的美好圖景。那麼,何時能成為廣州的現實?  武漢遭遇暴雨,城市看「海」再次拉響警報。7月14日,湖北省內第二大湖永久性退垸還湖,將過去填湖平壑的城市建設用地交還給大自然。城市內澇如何破解?建設「海綿城市」成為最新熱門話題。本月初,廣州首個海綿城市試點———位於天河區智慧城的大觀溼地公園首期建成並對外開放。
  • 再見,大觀溼地公園 你好,天河溼地公園
    昨日,記者從天河科技園管委會了解到,為了提高公園辨識度、影響力,管委會申請將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更名為「天河溼地公園」,日前已獲得天河區政府批准。廣州天河大觀溼地公園位於天河智慧城高唐新建區東部,大觀路西側,背靠舊羊山,南接車陂湧的支流楊梅河。
  • 廣州的秋色藏在這裡—網紅打卡聚集地廣州大觀溼地公園
    在這秋高氣爽的好時光,許多人都來到了廣州大觀溼地公園賞秋。原本低調的大觀溼地公園,在雙節到來之時,引來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一度成為這個秋天廣州火爆的網紅打卡聚集地。位於天河智慧城的天河溼地公園,滿眼儘是金黃色,充滿著濃鬱的秋日氣息。最藍的天,配最紅的葉,許多遊客紛紛來到這裡感受天河溼地公園「醉美」風光。
  • 天河大觀溼地公園
    大觀溼地公園沒有像其他公園有一個明顯的大門,溼地公園大門是開放式的,不注意都發現不了這裡是一個公園,但是公園裡面的環境和空氣都很好,這附近住的人都喜歡在裡面散步和晨練鍛鍊身體。公園入口豎立兩個公告牌,一個是遊園須知一個是溼地公園以及周邊賦詞,感覺好有詩(溼)情畫意的公園公園對面是天河萬科廣場,雖然還沒開業,但是已經有多人來這邊和家人一起散步,晚上兩棟大樓也有很美的燈光閃爍,很是漂亮。
  • 夏天的廣州大觀溼地公園,彷佛走進綠色的童話
    尤其在廣州,秋裝什麼的是不存在的。想看北方秋天的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還是有點難度的。但是在廣州的一個地方還是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秋天的氣息的,那就是在廣州天河的大觀溼地公園了。在秋天,公園內大片落羽杉染上棕紅色,配上夕陽的餘暉,讓樹葉更顯得紅彤彤的,一片秋意。在生態長廊的棧道上,兩邊的樹葉筆直挺拔,樹上一片火紅,這就是廣州的為數不多有秋意的地方,文藝又浪漫!
  • 天河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秋高氣爽,微風溫柔,廣州迎來了一年最好的季節,正是外出遊玩的好機會。在草木依然綠意盎然的南方,想要欣賞紅葉漫天的景色?近日,天河溼地公園(原大觀溼地公園)的落羽杉開始染上微黃,將於12月迎來最「紅」季,成為廣州一個秋景打卡聖地。
  • 天河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秋高氣爽,微風溫柔,廣州迎來了一年最好的季節,正是外出遊玩的好機會。在草木依然綠意盎然的南方,想要欣賞紅葉漫天的景色?近日,天河溼地公園(原大觀溼地公園)的落羽杉開始染上微黃,將於12月迎來最「紅」季,成為廣州一個秋景打卡聖地。
  • 走,到大觀溼地公園洗肺去!
    原標題:走,到大觀溼地公園洗肺去!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田禾 林瑩) 市民休閒娛樂、「洗肺」有新的好去處了。經過兩個多月試運行,大觀溼地公園本月正式對外開放。記者昨天獲悉,該公園為廣州首個「海綿城市」試點項目,能防洪澇,淨化水質、土壤,回補地下水,修復生物棲息地,又能降低城市熱島效應,還可讓市民休憩遊賞。
  • 天河溼地公園:看我,變變變變變
    天河溼地公園自2019年起天河溼地公園的秋色登上各大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廣州秋遊打卡聖地#近日天河溼地公園的落羽杉一起去看看(*註:天河溼地公園原為大觀溼地公園,為提高辨識度和影響力,於去年9月更名)- 12月為落羽杉最佳觀賞季 -早上9點半左右的陽光斜斜的照射在松樹上拉出一條長長的影子
  • 「天河溼地公園」上線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林瑩)「大觀溼地公園」更名「天河溼地公園」,這張天河的生態名片,你喜歡麼?記者獲悉,為了提高公園辨識度、影響力,天河科技園管委會申請將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更名為「天河溼地公園」,日前已獲天河區政府批准。
  • 大觀溼地公園更名啦!這名你喜歡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林瑩)「大觀溼地公園」更名「天河溼地公園」,這張天河的生態名片,你喜歡麼?記者從天河科技園管委會了解到,為了提高公園辨識度、影響力,管委會申請將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更名為「天河溼地公園」,日前已獲得天河區政府批准。
  • 今年廣州再增7個溼地公園
    原標題:今年廣州再增7個溼地公園□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穗林園宣7月2日,大觀溼地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不僅成功實現了從爛水塘到公園的華麗轉身,還成為廣州第一個「海綿城市」試點。據介紹,今年廣州將新建成7個溼地公園,屆時全市溼地公園數量增至19個。
  • 廣州溼地公園如今已有19個
    繼2015年完成新建11個溼地公園的建設任務後,今年廣州又新建7個溼地公園。記者11月14日從廣州市園林局了解到,廣州市溼地公園總數已達到19個,未來將開展溼地保護小區劃定,保護小塊狀重要溼地生境。其中東北片區主要圍繞流溪河、增江河等大水系,積極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和林分改造,構建以水源涵養林為主,山水結合大綠大美的溼地景觀;中部片區主要加強對老城區荔灣湖、流花湖、麓湖等人工湖的改造升級,構建水景交融豐富多樣的城市溼地;南部片區主要建設以溼地紅樹林為重點的工業防護林。
  • 天河大觀溼地公園
    大觀溼地公園沒有像其他公園有一個明顯的大門,溼地公園大門是開放式的,不注意都發現不了這裡是一個公園,但是公園裡面的環境和空氣都很好,這附近住的人都喜歡在裡面散步和晨練鍛鍊身體。公園入口豎立兩個公告牌,一個是遊園須知一個是溼地公園以及周邊賦詞,感覺好有詩(溼)情畫意的公園公園對面是天河萬科廣場,雖然還沒開業,但是已經有多人來這邊和家人一起散步,晚上兩棟大樓也有很美的燈光閃爍,很是漂亮。
  • 夏天的廣州大觀溼地公園,彷佛走進綠色的童話
    尤其在廣州,秋裝什麼的是不存在的。想看北方秋天的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還是有點難度的。但是在廣州的一個地方還是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秋天的氣息的,那就是在廣州天河的大觀溼地公園了。在秋天,公園內大片落羽杉染上棕紅色,配上夕陽的餘暉,讓樹葉更顯得紅彤彤的,一片秋意。在生態長廊的棧道上,兩邊的樹葉筆直挺拔,樹上一片火紅,這就是廣州的為數不多有秋意的地方,文藝又浪漫!
  • 廣州溼地公園年內增至19個其中4個在番禺
    今年新增7個溼地公園,分別位於番禺、白雲、黃埔、增城、從化五區■採寫: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 實習生 陳佳怡■製圖:廖木興近日,位於廣州天河智慧城的大觀溼地公園正式建成對外開放,這意味著廣州市內現有的溼地公園數量增加至
  • 廣州大觀溼地在哪?位置圖及交通指引(組圖欣賞)
    【大觀溼地公園擬於下月開園】  以後大家遊玩又有好去處啦!位於天河智慧城東部、大觀路西側的大觀溼地公園計劃於今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據悉,這個相當於2/3個天河公園大的大觀溼地公園,還是一條綿延3公裡長、30—120米寬的生態長廊,也是廣州第一個海綿城市試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