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大觀溼地公園來了!爛泥魚塘驚變海綿寶寶

2021-01-20 南方新聞網

  大觀溼地公園利用自然地形改造的連串「海綿泡(水塘)」,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水處理措施,將7 0 %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成為具有「水彈性」功能的城市雨洪廊道。

  公園內建有網球場和籃球場等配套。

  蘆葦、海芋固沙力強、吸汙力強,能過濾大顆粒懸浮物、細小沙礫和易沉降的汙染物。而狀如長劍的菖蒲和直立挺拔的水芹,起到淨化病原體作用。

  穩定塘蓄存經過一系列過濾淨化後的水體,保持水質穩定。

  行人的木棧道繞「海綿泡」而建,已成為天河智慧城上班族休閒跑步健身的熱門場所。

  公園既發揮了生態雨洪廊道功能,又為周邊居民和企業員工提供了一處休憩遊賞、科普健身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

  天河智慧城東部溼地公園旁的天河軟體園高唐新建園區的建築物中間留有湖泊。

  「海綿體吸收雨水,使得雨水不能直接進入河道,經過過濾沉澱以後才能進入河道和我們的湖裡。如果把雨水和地面的汙染都截流了,我們的湖泊裡就不會富營養化、不會有汙染,水就會變得很乾淨。」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這樣描述海綿城市的美好圖景。那麼,何時能成為廣州的現實?

  武漢遭遇暴雨,城市看「海」再次拉響警報。7月14日,湖北省內第二大湖永久性退垸還湖,將過去填湖平壑的城市建設用地交還給大自然。城市內澇如何破解?建設「海綿城市」成為最新熱門話題。本月初,廣州首個海綿城市試點———位於天河區智慧城的大觀溼地公園首期建成並對外開放。這片海綿城市長啥樣、如何發揮作用來幫助廣州擺脫「落雨大,水浸街」的窘境?

  大觀溼地公園長約3公裡,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水塘順著地勢高低逐級錯落分布,中間是親水平臺、景觀盒及多個小廣場,由花谷棧道相連。水質清澈、花木蔥蘢、鳥鳴蟲唱、遊人如織,讓公園顯得生機勃勃。

  原來的這裡是片雜草叢生的爛地和淤泥臭水的魚塘。從2012年起,天河區開始規劃建設長度約55公裡、佔地約5.7平方公裡的天河智慧城水系規劃研究,並於2013年開始建設大觀溼地公園。倘若不建設海綿城市,會按照過去城市建設用地追求一馬平川的傳統思維,山被推平、魚塘被填掉後,天河智慧城將建大片高樓,變成硬地。

  改造時,大觀溼地公園保留了部分魚塘,並重新再挖新水塘。多個水塘形成十幾級落差的「海綿泡」,每個水塘深1米~1.5米,挖多深、挖多寬嚴格按照防洪要求精密計算。雨水在流經高低錯落的「海綿泡」後,變成涓涓細流。項目南北兩頭分別是新興廣場和思觀廣場,以新塘水庫為中心,順沿大觀路建設,連串溼地泡為海綿蓄水體中心,與可滲透廣場、可循環材料棧道、透水綠道乃至高壓線下方的空間,共同構築雨水收集淨化系統,成為集水質淨化、雨洪調蓄生態循環的城市設施。公園上遊為初級淨化區,下遊包括深度淨化區和生物棲息區,最終經楊梅河下遊匯入車陂湧,有效形成雨洪緩衝帶,緩解車陂湧防洪排澇壓力。

  建設海綿城市,關鍵在於不斷擴大和提高河湖、溼地、坑塘、溝渠等「海綿體」的規模和質量。地理位置與季風氣候決定了我國水患、暴雨、洪澇、乾旱等災害並存。廣州中心城區北高南低、建築密度高、地表大面積硬化、綠地率減少、排水管網標準較低、主要排澇河道不斷縮窄,導致排澇能力下降、屢遭水浸。天河智慧城地區原有50多座水庫、山塘、兩條河湧以及華南植物園,原本不通的水系影響城市的防洪排澇。按照海綿城市理論設計,未來這些水系將全部疏通,整個東部生態廊道都將成為廣州海綿城市的示範區,形成緩衝帶,有效緩解珠江新城排澇壓力。

  「我們的建設理念是功能第一,景觀其次。」主導智慧城海綿城市建設的天河科技園管委會主任唐錫漢介紹說。據透露,60公頃的公園二期項目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動工建設,除了智慧城外,目前廣州金融城、教育城等多個重點建設項目,都將按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要求進行規劃和設計。

  (劉雪、譚慶駒)

相關焦點

  • 廣州天河海綿城市改造 大觀溼地公園正式開放
    廣州首個「海綿城市」試點——天河智慧城大觀溼地公園華麗轉身對外開放  騎行草長鶯飛溼地 破譯海綿城市密碼  從臭不可聞的爛水塘,到如今草長鶯飛的溼地公園,位於廣州天河智慧城的大觀溼地公園來了一次華麗轉身。
  • 再見,大觀溼地公園 你好,天河溼地公園
    昨日,記者從天河科技園管委會了解到,為了提高公園辨識度、影響力,管委會申請將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更名為「天河溼地公園」,日前已獲得天河區政府批准。廣州天河大觀溼地公園位於天河智慧城高唐新建區東部,大觀路西側,背靠舊羊山,南接車陂湧的支流楊梅河。
  • 到大觀溼地公園看「海綿城市」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偉 見習記者/餘秋亮 通訊員/田禾)7月2日,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運行,位於天河智慧城高唐新建區東部,大觀路西側,舊羊山腳下的大觀溼地公園正式對公眾開放。天河區主要領導及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開園儀式並實地參觀。
  • 天河大觀溼地公園
    大觀溼地公園沒有像其他公園有一個明顯的大門,溼地公園大門是開放式的,不注意都發現不了這裡是一個公園,但是公園裡面的環境和空氣都很好,這附近住的人都喜歡在裡面散步和晨練鍛鍊身體。公園入口豎立兩個公告牌,一個是遊園須知一個是溼地公園以及周邊賦詞,感覺好有詩(溼)情畫意的公園公園對面是天河萬科廣場,雖然還沒開業,但是已經有多人來這邊和家人一起散步,晚上兩棟大樓也有很美的燈光閃爍,很是漂亮。
  • 走,到大觀溼地公園洗肺去!
    原標題:走,到大觀溼地公園洗肺去!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田禾 林瑩) 市民休閒娛樂、「洗肺」有新的好去處了。經過兩個多月試運行,大觀溼地公園本月正式對外開放。記者昨天獲悉,該公園為廣州首個「海綿城市」試點項目,能防洪澇,淨化水質、土壤,回補地下水,修復生物棲息地,又能降低城市熱島效應,還可讓市民休憩遊賞。
  • 大觀溼地公園正式開放了來看廣州首個「海綿城市」(圖)
    (原標題:大觀溼地公園正式開放了來看廣州首個「海綿城市」(圖))
  • 「天河溼地公園」上線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林瑩)「大觀溼地公園」更名「天河溼地公園」,這張天河的生態名片,你喜歡麼?記者獲悉,為了提高公園辨識度、影響力,天河科技園管委會申請將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更名為「天河溼地公園」,日前已獲天河區政府批准。
  • 大觀溼地公園更名啦!這名你喜歡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林瑩)「大觀溼地公園」更名「天河溼地公園」,這張天河的生態名片,你喜歡麼?記者從天河科技園管委會了解到,為了提高公園辨識度、影響力,管委會申請將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更名為「天河溼地公園」,日前已獲得天河區政府批准。
  • 今年廣州再增7個溼地公園
    原標題:今年廣州再增7個溼地公園□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穗林園宣7月2日,大觀溼地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不僅成功實現了從爛水塘到公園的華麗轉身,還成為廣州第一個「海綿城市」試點。據介紹,今年廣州將新建成7個溼地公園,屆時全市溼地公園數量增至19個。
  • 廣州的秋色藏在這裡—網紅打卡聚集地廣州大觀溼地公園
    在這秋高氣爽的好時光,許多人都來到了廣州大觀溼地公園賞秋。原本低調的大觀溼地公園,在雙節到來之時,引來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一度成為這個秋天廣州火爆的網紅打卡聚集地。位於天河智慧城的天河溼地公園,滿眼儘是金黃色,充滿著濃鬱的秋日氣息。最藍的天,配最紅的葉,許多遊客紛紛來到這裡感受天河溼地公園「醉美」風光。
  • 廣州溼地公園如今已有19個
    繼2015年完成新建11個溼地公園的建設任務後,今年廣州又新建7個溼地公園。記者11月14日從廣州市園林局了解到,廣州市溼地公園總數已達到19個,未來將開展溼地保護小區劃定,保護小塊狀重要溼地生境。溼地精品1、廣東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全國首例「只徵不轉」生態建設項目,被國家林業局列為重點建設的國家溼地公園監測數據顯示,海珠溼地現有維管束植物602種,動物311種,其中鳥類162種(包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3種,廣東省級保護鳥類19種),佔廣州市鳥類總數的64%,魚類36
  • 天河溼地公園:看我,變變變變變
    自2019年起天河溼地公園的秋色登上各大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廣州秋遊打卡聖地#近日天河溼地公園的落羽杉開始染上微黃一起去看看(*註:天河溼地公園原為大觀溼地公園,為提高辨識度和影響力,於去年9月更名)- 12月為落羽杉最佳觀賞季 -早上9點半左右的陽光斜斜的照射在松樹上拉出一條長長的影子
  • 天河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近日,天河溼地公園(原大觀溼地公園)的落羽杉開始染上微黃,將於12月迎來最「紅」季,成為廣州一個秋景打卡聖地。逛展、看書、親近自然,再來一杯咖啡甚是怡情。「難得有一處能安靜看書,又能欣賞自然之景的地方,以後要經常來……」這是不少市民來此後發自內心的感慨。 園區提醒遊客: 錯峰出遊景色更美 據了解,天河溼地公園原為大觀溼地公園,為提高辨識度和影響力,於去年9月更名。
  • 天河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點
    近日,天河溼地公園(原大觀溼地公園)的落羽杉開始染上微黃,將於12月迎來最「紅」季,成為廣州一個秋景打卡聖地。 目前,溼地公園的這片樹林整體上還是綠色,自11月底起將逐漸變黃,到了12月紅色更勝,迎來最佳觀賞季。儘管如此,到了周末,公園裡的遊人不少,很多市民是衝著這片落羽杉來拍照的。市民邱小姐特地約了朋友到此遊玩,「廣州一年四季常青,很想看看秋景。我在網上看到說在這裡可以賞秋,可惜現在來早了樹葉還沒紅,不過這樣的天氣在木棧道走走還是挺舒服的。」
  • 廣州地鐵4號線1日遊之車陂南到天河區大觀溼地公園
    天河智慧城東部、大觀路的西側,密林間就藏身了一個非一般的大觀生態溼地公園。這個佔地46.8公頃、相當於2/3個天河公園大的溼地公園,其實是一條綿延3公裡長、30—120米寬的生態長廊——廣州第一個海綿城市試點。
  • 夏天的廣州大觀溼地公園,彷佛走進綠色的童話
    但是在廣州的一個地方還是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秋天的氣息的,那就是在廣州天河的大觀溼地公園了。在秋天,公園內大片落羽杉染上棕紅色,配上夕陽的餘暉,讓樹葉更顯得紅彤彤的,一片秋意。在生態長廊的棧道上,兩邊的樹葉筆直挺拔,樹上一片火紅,這就是廣州的為數不多有秋意的地方,文藝又浪漫!
  • 天河溼地公園落羽杉逐漸變紅
    近日,天河溼地公園(原大觀溼地公園)的落羽杉變「紅」,吸引眾多市民前去遊覽,成為廣州一個「爆紅」的秋景打卡聖地。落羽杉秋色引遊客打卡昨日,記者來到位於天河智慧城的溼地公園看到,從天慧路到思成路的狹長地帶,沿著新塘水庫生長的大片落羽杉變為紅棕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層林盡染,秋意正濃。
  • 網易總部新址亮相,就在廣州天河大觀溼地公園旁
    網易總部二期項目位於大觀溼地公園旁。圖by 譚慶駒 3月4日上午,廣州天河區2019年貫徹落實全市重點項目推進工作會議精神現場會在天河軟體園高唐新建區的網易總部二期項目現場舉行,天河區2019年一季度總投資180億元的20個新開工項目集中動工。動工項目主要包括重大發展平臺和重大產業建設類項目7個,以及民生基礎設施類項目13個。全年新開工項目55個,力爭在第三季度前全面開工。
  • 廣州大觀溼地在哪?位置圖及交通指引(組圖欣賞)
    【大觀溼地公園擬於下月開園】  以後大家遊玩又有好去處啦!位於天河智慧城東部、大觀路西側的大觀溼地公園計劃於今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據悉,這個相當於2/3個天河公園大的大觀溼地公園,還是一條綿延3公裡長、30—120米寬的生態長廊,也是廣州第一個海綿城市試點的地方。
  • 廣州溼地公園年內增至19個其中4個在番禺
    今年新增7個溼地公園,分別位於番禺、白雲、黃埔、增城、從化五區■採寫: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 實習生 陳佳怡■製圖:廖木興近日,位於廣州天河智慧城的大觀溼地公園正式建成對外開放,這意味著廣州市內現有的溼地公園數量增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