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死亡行軍:日軍以砍殺俘虜為樂

2020-12-13 中國法院網

2015-09-08 14:21:53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特約撰稿人 範國平

  巴丹死亡行軍是令美國最痛心的二戰戰爭暴行,美國陸軍將其視為美國陸軍史上前所未有的恥辱——在8萬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後,日軍強迫戰俘急行軍,死難人數超過1.5萬人,大量美軍戰俘被日軍屠殺。巴丹死亡行軍是美國在東京審判中最重視的戰爭暴行,最終製造巴丹死亡行軍的山下奉文和本間雅晴被判處死刑。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對巴丹死亡行軍的描述(節選)

  一九四二年四月九日,當金(King)少將在巴丹率部投降時,曾由本間(雅晴)中將的參謀長保證:他的部下將獲得人道的待遇。金少將準備下了足夠將他的部下從巴丹運往俘虜營的卡車,未加破壞。在巴丹的美國兵和菲律賓兵,因為食糧的配給不夠分量,病人和傷員很多。但當金少將要求使用卡車時卻被拒絕了。於是俘虜被迫在酷暑下,沿著一百二十公裡即七十五英裡的公路,走到潘班加(Pampanga)的聖非爾南多(San Fernando)。病人和傷員也被迫行軍。倒在路旁和不能再走的人就被槍斃或刺死。其他的人也從行列中被拖出來挨打、受虐待或被殺死。行進繼續了九天,每隔五公裡日本監視兵就與坐在美國卡車上跟著走的新監視兵輪換一次。在最初五天中,差不多沒有發給俘虜以食物和飲水。後來所給的水,也都是些偶然遇到的井水或水牛打滾坑的水。如果俘虜為了想喝水而集聚到井邊時,日本兵就向他們開槍。……作為本間中將的文官顧問,一九四二年二月由東條派往菲律賓的村田(省藏),曾坐汽車走過這公路,因為在公路上看見了非常多的屍體,於是觸動了他向本間中將詢問一下情況的念頭。據村田作證說:我只是因為看見了這些死屍向他問一下,並沒有發什麼抱怨。為了將俘虜運往奧多爾俘虜營,於是在聖非爾南多將他們塞進了鐵路貨車的車廂中。因為貨車車廂地方狹小,必須站著才行。

  據東條供認,關於這次的行軍,他在一九四二年曾從許多不同的來源聽說過。東條說:他接到的情報是曾強迫俘虜在酷暑下長途行軍並發生了許多死亡者。東條還承認,曾接到美國政府對違法處理這些俘虜的抗議,並且在「死亡行軍後不久曾在陸軍省各局長每兩周一次的會議上討論過這件事,而他曾將這問題聽任各局長去斟酌決定」。據東條說,並未要求駐菲律賓的日軍報告這次事件,而一九四三年初本間中將到日本時他也沒有和本間談到這次事件。據東條說:當他一九四三年五月訪問菲律賓時,才第一次向當時的本間中將的參謀長詢問過這次事件,參謀長曾向他報告過事件的詳情。東條對於他未採取措施防止再發生同樣的暴行曾作如下的解釋:「依照日本的習慣,現地派遣軍司令官當執行賦予他的任務時,並不必事事仰賴東京的命令,在實行任務時他具有相當的獨斷權。」這件事的唯一意義是表示日本在交戰方法上,已預期會發生這類暴行,並至少是許可有這類暴行。日本政府對於防止暴行是不關心的。

  (摘自張效林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

  美國戰俘列斯特·坦尼是親歷過巴丹死亡行軍的老兵。他被日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俘虜後,經過殘酷的巴丹死亡行軍,被送到了菲律賓的奧唐奈戰俘營,隨即又被送到甲萬那端戰俘營,之後又被日軍送到日本福岡大牟田的17號戰俘營,在三井財閥的三池煤礦充當了三年多的奴隸勞工。坦尼後來成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榮譽終身教授,是美國財政學的權威學者,也是美國巴丹-克雷吉多老兵協會的會長,以下是坦尼先生的陳述。

  噩夢的開始

  1942年4月9日,對我而言,是噩夢的開始。昨天,我們還在為保衛巴丹殊死戰鬥,今天我們卻成了日軍的俘虜。

  4月10日早晨,一隊日本兵把我們趕上大路。在這半英裡的行程中,日本兵大聲呵斥著我們,為了讓我們走快點,用刺刀戳我們。

  我們四人一排,十人一列開始行軍。剛走了一兩個小時,兄弟們就開始減輕負荷,把他們認為不需要的東西丟在路上。

  日本兵用我們聽不懂的日語大聲呵斥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對他們的命令做出迅速反應,他們就從路邊撿起木棍抽打我們。他們想讓我們走快點,更準確的描述應該是小跑。

  日本兵強迫我們這些虛弱的人一連走了四五個小時,不允許我們休息,動不動就抽打我們。日本兵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允許我們停留。我們隊列裡的漢克絆了一跤,摔倒在路邊的灌木叢裡。一個日本兵立即跑過來,我們向倒下的好朋友大聲喊道:「趕快站起來!快點站起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日本兵把刺刀扎進了漢克的胸膛。在挨了五六刀後,漢克掙扎著站起來,他蹣跚著加入了我們身後的行軍隊列。漢克並沒有撐多久。晚上一個朋友告訴我,漢克因為流血過多,倒在地上,被一個日本兵開槍打死。

  喝水被槍斃

  日本兵不允許我們帶水行軍,長時間不喝水造成的生理痛苦是難以形容的。日本兵故意的。其實路邊並不是沒有水,巴丹半島上有很多泉水和自流井,有一次,我看到路邊有一口自流井,觀察了好半天,確定附近沒有日本兵的時候,我和戰友弗蘭克快速衝到井邊。幾分鐘之內,大約有10到15個戰俘聚到了井邊。這引起了一個日本兵的注意,他跑過來嘲笑我們。這時,前面的5個人喝到了水,第6個人剛準備蹲下喝水,日本兵突然舉起刺刀,對著他的脖子就是一刀。這個兄弟立即雙膝跪地、呼吸急促、臉朝下倒在地上,一口水沒有喝上就死了,鮮血染紅了自流井。

  兩小時後,我們經過了一個水牛洗澡的水塘。水塘裡的水根本不能飲用,水面上泛著綠色的泡沫,兩頭水牛正呆在裡面躲避酷熱。有一個大膽的兄弟跑到日本兵面前,用手勢問他,能不能讓他喝一點水。日本兵哈哈大笑,揮手同意。

  得到允許後,好幾十個人瘋狂地衝到水塘邊,有些人撥開綠色的泡沫,把水潑到自己身上,並喝下這種寄生著多種病菌的水。幾分鐘之後,一個日本軍官跑過來大喊大叫。沒有人聽得懂他說的話,他也沒有打任何手勢,但是大家還是知趣地趕緊返回了隊伍。不久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滿臉堆笑的軍官,在戰俘的隊列周邊轉來轉去,他隨即命令日本兵檢查我們的制服,把那些身上有水跡的人都拉出來。日本軍官命令這些粘上水跡的人,在路邊排成一行,下令日本兵向他們開槍。

  路邊葬禮和斬首

  第五天,我目睹了整個巴丹死亡行軍當中最慘無人道的罪行,當然還有一些暴行也可與之相提並論。日本兵讓我們的隊列暫時停下,等待後面的隊伍趕上來。等後面的隊伍趕上我們的時候,日本人命令我們站起來繼續前進,就在這時一個瘧疾非常嚴重的兄弟,發著高燒,人都燒糊塗了,想站起來,但是站不起來。日本兵走到他身邊,用槍託砸他的頭,把他打倒在地。日本兵叫來身邊的兩個戰俘,讓他們在路邊挖坑。這兩個戰俘開始挖坑,等坑挖到一英尺深的時候,日本兵命令他們停手,把生病的兄弟抬到坑裡,把他活埋了。這兩個戰俘搖著頭,說他們不能那樣做。

  日本兵沒有發出任何警告,舉槍就把兩個挖坑的戰俘當中的大塊頭打死了。他又從我們的隊列裡拉出兩個戰俘,命令他們再挖一個坑,把大塊頭也埋了。這兩個戰俘又挖了第二個坑,他們把生病的戰俘和死去的戰俘分別放在坑裡,然後往他們身上鏟土。生病的戰俘還沒有死,土扔到他身上的時候,他悽厲地叫喊著。

  我們走了好些天,有的時候夜間也趕路。日本兵只給我們提供過兩次食物和水,每次都很少。從盧保出發的4到5英裡的行軍極其殘酷。日本看守時不時地命令我們奔跑,他們的咆哮次數更多,聲音更大。幾分鐘之內,有不同的看守,毆打、推搡,甚至用刺刀戳我們。

  在這個路段,我們被要求以平常兩倍的步速行軍,日本兵換班頻繁,我們經常要求奔跑以跟上新換班的看守。我們好不容易追上了一隊日本兵,看守命令我們停下來。我們看到這隊日本兵的前面跪著一個美國戰俘,戰俘後面站著一個日本軍官。日本軍官抽出武士刀,在空中揮來揮去,他似乎要展示他砍人的本領。他讓這個美國戰俘順著他揮刀的方向移動膝蓋。熱身練習做完之後,他把武士刀高高舉起,急速揮下,日本士兵高呼「萬歲」,我們只聽到一聲悶響,美國戰俘就身首異處了。這個軍官緊跟著把戰俘的軀幹踢倒在地。這個軍官「乾淨利落」地展示了「高超的斬首技術」。所有的日本士兵都開心地笑著走了。當我看到他的刀鋒下落的時候,我的心都揪緊了,渾身抽搐,我把手放在胸前祈禱。我感到窒息,我不能相信,砍頭竟然是日軍的娛樂方式。

  我們花了兩天多的時間到達奧蘭尼,這段行程大約有15英裡。這兩天內,我們沒有得到一口飯一滴水。在這段路程當中我們目睹了更多暴行,這些暴行與剛開始的四天裡的大同小異。日本兵特別喜歡在菲律賓人面前虐待美軍戰俘,這樣能滿足他們的民族優越感。每次殺害或者折磨美軍戰俘的時候,他們都會把路過的菲律賓人攔下來,男人、女人、小孩無一例外,強迫他們站在路邊觀看。這些菲律賓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場面,淚流滿面,默默地祈禱,我看到他們的嘴唇一動一動的。

相關焦點

  • 巴丹死亡行軍投降日軍!結果慘目忍睹!!
    並且蘇聯人開收回了新玩法,把俘虜們都送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勞改營裡,承受偉大蘇聯的好好改造爭取重新做人。再說回日本,那就讓人恨得牙痒痒了,假如說被德國人俘虜了一千人,應該能回來六百人左右,要是到了日自己手裡,能全須全尾的回來一百人都算好的。今兒咱就聊聊至今還被美國的二戰史研討專家們念念不忘的巴丹死亡行軍。
  • 喋血東南亞巴丹死亡行軍,美軍徒步行走百裡,日軍殘害美國數萬人
    所謂的「巴丹死亡行軍」也是出現於此。在日軍佔領菲律賓的巴丹半島後,本間雅晴便下令把巴丹半島上的戰俘全部轉移至110千米外的奧德內爾集中營,並且還下了死命令:不能堅持走完的戰俘一律處決。雖說路不長,但是此次行軍途中所發生的事件,卻真的稱得上慘絕人寰。到底有多慘?我簡單列舉幾個事件:1.負責押送的日軍軍官特別喜歡搞酷刑,只要俘虜一旦掉隊、跌倒或拒絕回應問話,一律折磨至死。
  • 二戰經典探索: 巴丹死亡大行軍!
    在菲律賓的「巴丹血戰」中,由於當時美國軍隊是初次加入二戰,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先進武器,但是部隊士兵和將領在作戰上都是新手。哪裡是這些身經百戰的日軍的對手,被日軍戰敗。
  • 二戰「巴丹死亡行軍」的噩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日本在亞太地區進行了慘烈的爭奪戰,戰爭初期日軍靠偷襲珍珠港取得戰爭主動權,氣勢如虹,大肆向太平洋進軍,美軍節節敗退,並有大量美軍被日軍俘虜。面對強大的美國,日軍有沒有優待俘虜以爭取人心呢?
  • 巴丹死亡行軍——日軍押送戰俘到達目的地時,足足少了數萬人!
    題目所提到的史實發生於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1942年4月9日,日軍攻克菲律賓巴丹半島,共俘虜美軍、菲侓賓守軍78000人左右。總共約八萬名的俘虜在120公裡的路上卻死亡了15000人左右。歷史上也把這趟行程稱呼為「巴丹死亡行軍」,它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稱為日軍「日軍遠東三大暴行」。
  • 巴丹死亡行軍老照片:對美軍戰俘來說,這是一條通往地獄的路!
    巴丹死亡行軍老照片:對美軍戰俘來說,這是一條通往地獄的路!1942年5月6日,克雷吉多島也被日軍攻陷,圖為美菲聯軍官兵走出馬裡塔隧道向日軍投降!巴丹死亡行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製造的震驚世界的戰爭罪行與虐待俘虜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最後因缺乏支援與接濟,於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投降人數約有78,000人,這近8萬人被強行押解到120公裡外戰俘營,一路無食無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槍殺,在這場暴行中約15000人喪命。
  • 120公裡死亡15000人!巴丹死亡行軍到底有多慘絕人寰?
    巴丹死亡行軍到底有多慘絕人寰?答:在慘烈的二戰歷史上,「巴丹死亡行軍」事件,是兇殘日軍犯下的又一樁滅絕人性的罪惡。甚至以血腥程度來說,所謂「120公裡死亡15000人」的常規說法,遠遠不能形容此事件的殘酷。
  • 日軍有多殘忍?巴丹死亡行軍倖存者講述可怕經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亞太戰爭審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展現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犯下的暴行以及戰後國際社會以法理精神懲治戰爭罪行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內的影視空白。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陸軍開始侵略菲律賓,並與美國及菲律賓的聯合守軍交戰。
  • 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離世:他曾躲過巴丹死亡行軍
    美國《海軍時報》12月27日報導,親身經歷1942年巴丹死亡行軍的拉蒙.雷加拉多(Ramon Regalado)已於16日在加州的艾爾賽裡託逝世,享年100歲。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辭世!巴丹死亡行軍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稱日軍二戰期間犯下的遠東三大暴行。  雷加拉多1917年生於菲律賓,原為美國陸軍菲律賓偵察軍機槍手。
  • 巴丹死亡行軍中,日軍有多殘暴?8萬美菲戰俘被殺害4萬
    但在二戰中,日本公然違反這個條例,只要被他們俘虜的各國士兵,都會遭受非人的折磨。日軍曾製造了一起震驚世界的虐待俘虜事件——巴丹死亡行軍。 兩軍在巴丹半島上激戰了四個月,美菲聯軍因缺乏支援和接濟,被迫向日軍投降。當時,美菲聯軍投降的人數為7.8萬人。讓這些士兵沒想到的是,惡夢才剛剛開始。 日軍將戰俘身上的財物搶劫一空,然後把他們押往120公裡外的戰俘營。途中,日軍不給戰俘們吃得,甚至連水都不讓喝。有些人實在受不了了,企圖尋找水源和食物被日軍發現後,日軍就拿刺刀殺死他們,或者是槍殺他們。
  • 看看巴丹行軍時日軍的做法就知道了
    但是說到日本人有沒有吃過人,答案是不確定的,但是筆者認為,以日本人的德性,肯定是吃過人的,而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人是否吃過美國俘虜,筆者並不能確定,畢竟沒有真憑實據,但是日軍的暴虐是毋庸置疑的,與吃人無異。接下來,小史官就給大家說說日軍對待美軍俘虜的手段。別的不說,我們說說典型的巴丹死亡行軍,熟悉二戰的朋友應該都有所耳聞。
  • 二戰期間120公裡的「巴丹死亡行軍」,日軍到底有多殘忍?
    麥克阿瑟將軍放棄菲律賓的同時,也拋棄了7.8萬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和哥黎希律島與日軍苦戰的美菲聯軍。1942年4月9日,這7.8萬名堅守在巴丹半島的美菲聯軍遭到日軍第4師第65旅主力部隊圍攻了6天,在既無援軍有無補給的情況下,美菲聯軍獨木難支,最終在4月9日被迫向日軍投降,但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大屠殺」!
  • 二戰老照片 殘酷的巴丹行軍 日軍製造的一大血案
    誰也沒想到,投降後的美軍迎接他們的將會是苦難的巴丹行軍。日本士兵押解著大批著戰俘,投降的美菲聯軍人數約有78000人 這些戰俘是在1942年4月的巴丹死亡行軍中拍攝的
  • 揭秘巴丹死亡行軍:一萬五千人死在路上
    核心提示:巴丹死亡行軍是日本在亞洲犯下的三大暴行之一,七萬多投降的美菲士兵在烈日下行進,日軍不提供任何糧食和飲水,遇到戰俘掉隊或者偷偷喝水,日軍直接用刺刀步槍就地殺死,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冒著被處決的危險尋找誰和,路邊的河裡飄浮著屍體,水面上泛著綠色的泡沫,成群的蒼蠅在水面上飛舞
  • 巴丹死亡行軍,日軍殘害美國數萬人,美國為何連道歉都隻字不提
    菲律賓巴丹死亡行軍就是二戰時期,日本在遠東製造的三大暴行之一。因為巴丹半島戰役失敗,近8萬美菲聯軍被日本俘獲,在前往120公裡外的日軍戰俘營的途中,因饑渴、日軍槍殺、刺殺而死者高達1.5萬人。抵達戰俘營後因日軍的折磨又有2.6萬人去世。日本的戰爭罪行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日本投降後,巴丹事件倖存者得以有機會,要求日本道歉。但是美方對此態度卻十分消極,這是為什麼呢?
  • 老照片:美菲聯軍在巴丹被惡魔活捉 8萬戰俘開始了死亡行軍
    菲律賓戰役最終以美菲聯軍投降而告終,近8萬美菲士兵被日軍活捉,然而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才是美菲聯軍的噩夢。在俘虜了美菲聯軍之後,日軍驅趕著前往120公裡外的戰俘營,這120公裡的路程成為了美菲戰俘的噩夢。一路上沒有車,只能依靠步行。這些美菲戰俘們被反綁著手,沒有補給、沒有藥品,他們不斷被日軍士兵催促,一旦有人累倒在地,他就會被日軍直接殺死。
  • 巴丹死亡行軍幫兇,間接害死1.5萬盟軍?美國人:溫萊特是英雄
    日軍把溫萊特在內的高級軍官,送到了中國臺灣戰俘營,普通士兵則被趕上了「巴丹死亡行軍」之路。溫萊特被日軍押到街頭遊街示眾,他們就是想讓所有人都看看,曾經風光無限的美菲聯軍總司令,是如何淪為階下囚,任人凌辱。溫萊特的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他已經年近六十,卻還要這樣被侮辱,溫萊特心裡的痛苦,自然是可想而知。
  • 《活著回家: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記》:戰爭遭遇人性
    它展現的是美軍在菲律賓的巴丹戰場,儘管充滿了死亡血腥和仇恨,但作者的文字又超越了戰爭——在入木三分刻畫日軍暴行的同時,側重戰爭境遇中的人性支撐和內心感受——他講述了戰俘們那一個個樂觀互助、笑對死亡的故事。令人感喟的是,作者在時刻面臨絕境之時,仍展現著堅韌和樂觀——活著回家,不惜一切代價回家見心愛的妻子!在血和淚的交織中,它帶給人強烈無比的心靈震撼。
  • 5天走100多公裡的巴丹死亡行軍並不困難,為何會累死1.5萬戰俘?
    太平洋戰爭初期,由於日軍進攻勢頭兇猛,美國準備上不充分,結果被打的節節敗退,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失手,1月9日日軍開始進攻巴丹半島,又因為美國的戰略中心仍以歐洲為主,太平洋戰場的美軍沒有得到足夠的資源傾斜,因此在與日軍的作戰中打的十分艱苦。1942年3月11日美菲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奉命離開菲律賓,往澳大利亞就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留守呂宋島的溫萊特被提升為中將,負責指揮美菲聯軍。
  • 巴丹血戰日軍有多殘忍?俘獲美軍之後,令士兵痛不欲生
    而讓我們震驚的並不是這場戰爭中美軍的慘敗,而是在日軍俘獲美軍之後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虐待俘虜事件——巴丹死亡行軍事情發生在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偷襲完美軍的珍珠港之後,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又偷襲了,美國設在菲律賓機場的空軍基地。這一系列的攻勢讓美國遠東空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