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東南亞巴丹死亡行軍,美軍徒步行走百裡,日軍殘害美國數萬人

2020-12-06 千古君

1941年12月8日,日軍中將本間雅晴指揮第14軍向菲律賓發動進攻。

這場戰爭因美菲聯軍兵力不足、防守不當的情況之下,在日軍面前節節敗退。苦戰5個月後,彈盡糧絕的美菲聯軍被迫向日軍投降。

所謂的「巴丹死亡行軍」也是出現於此。

在日軍佔領菲律賓的巴丹半島後,本間雅晴便下令把巴丹半島上的戰俘全部轉移至110千米外的奧德內爾集中營,並且還下了死命令:不能堅持走完的戰俘一律處決。

說實話,110千米路程並不長,跟紅軍長徵12500千米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雖說路不長,但是此次行軍途中所發生的事件,卻真的稱得上慘絕人寰。

到底有多慘?我簡單列舉幾個事件:

1.負責押送的日軍軍官特別喜歡搞酷刑,只要俘虜一旦掉隊、跌倒或拒絕回應問話,一律折磨至死。

2.行軍途中,日軍不僅不給俘虜提供食物,而且還不讓他們自己尋找食物。如果有人偷偷喝了河裡的水或者樹上的果子,也會被日軍殘忍殺害。

3.受傷的俘虜不僅沒受到些許優待,反而被視為累贅。日軍為了保證行軍速度,每日都要對俘虜進行掃蕩,他們會把受傷的俘虜單獨列成一隊,並且用槍託和指揮刀敲打戰俘們身上的潰瘍創面,企圖用這種辦法把傷病的戰俘趕著向前走。很多傷病的戰俘就這樣 死在了日軍官兵的折磨下,或者因行動遲緩被日 軍殘忍殺害,或者死在行軍的路上。

大數據統計,在這行軍途中遭日軍迫害的俘虜多大1.5萬餘人,可以說,這條路就是屍骨 鋪成的死亡之路。

日軍為什麼要如此迫害這些戰俘呢?

這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格特徵有很大關係。

鄙視弱者,崇拜強者是日本人盛行的觀念,他們非常注重「武士道精神」 ,認為「當俘虜是帝國軍人最大的恥辱」。

他們要求日軍官兵「知恥」, 在戰爭期間做到「生不當俘虜」,要求日軍官兵為了所謂的「帝國軍人的榮譽」而願意付出一切。

懂得羞恥的人才能自強。活著 就不能接受被俘虜囚禁的侮辱,死了也不能留下罪過禍害的壞名聲。 《戰訓冊》

如此一來,日軍在行軍途中的所作所為也許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焦點

  • 巴丹死亡行軍,日軍殘害美國數萬人,美國為何連道歉都隻字不提
    菲律賓巴丹死亡行軍就是二戰時期,日本在遠東製造的三大暴行之一。因為巴丹半島戰役失敗,近8萬美菲聯軍被日本俘獲,在前往120公裡外的日軍戰俘營的途中,因饑渴、日軍槍殺、刺殺而死者高達1.5萬人。抵達戰俘營後因日軍的折磨又有2.6萬人去世。日本的戰爭罪行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日本投降後,巴丹事件倖存者得以有機會,要求日本道歉。但是美方對此態度卻十分消極,這是為什麼呢?
  • 日本是如何對待美國戰俘的?二戰「巴丹死亡行軍」的噩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日本在亞太地區進行了慘烈的爭奪戰,戰爭初期日軍靠偷襲珍珠港取得戰爭主動權,氣勢如虹,大肆向太平洋進軍,美軍節節敗退,並有大量美軍被日軍俘虜。面對強大的美國,日軍有沒有優待俘虜以爭取人心呢?
  • 巴丹死亡行軍老照片:對美軍戰俘來說,這是一條通往地獄的路!
    巴丹死亡行軍老照片:對美軍戰俘來說,這是一條通往地獄的路!1942年5月6日,克雷吉多島也被日軍攻陷,圖為美菲聯軍官兵走出馬裡塔隧道向日軍投降!巴丹死亡行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製造的震驚世界的戰爭罪行與虐待俘虜事件,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最後因缺乏支援與接濟,於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投降人數約有78,000人,這近8萬人被強行押解到120公裡外戰俘營,一路無食無水,沿路又遭日寇刺死、槍殺,在這場暴行中約15000人喪命。
  • 巴丹死亡行軍——日軍押送戰俘到達目的地時,足足少了數萬人!
    題目所提到的史實發生於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1942年4月9日,日軍攻克菲律賓巴丹半島,共俘虜美軍、菲侓賓守軍78000人左右。總共約八萬名的俘虜在120公裡的路上卻死亡了15000人左右。歷史上也把這趟行程稱呼為「巴丹死亡行軍」,它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稱為日軍「日軍遠東三大暴行」。
  • 二戰老照片 殘酷的巴丹行軍 日軍製造的一大血案
    1942年4月,在菲律賓巴丹半島的馬裡維勒斯海軍基地投降的美軍士兵向日軍上繳武器誰也沒想到,投降後的美軍迎接他們的將會是苦難的巴丹行軍。
  • 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離世:他曾躲過巴丹死亡行軍
    美國《海軍時報》12月27日報導,親身經歷1942年巴丹死亡行軍的拉蒙.雷加拉多(Ramon Regalado)已於16日在加州的艾爾賽裡託逝世,享年100歲。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辭世!巴丹死亡行軍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稱日軍二戰期間犯下的遠東三大暴行。  雷加拉多1917年生於菲律賓,原為美國陸軍菲律賓偵察軍機槍手。
  • 巴丹死亡行軍:日軍以砍殺俘虜為樂
    ,美國陸軍將其視為美國陸軍史上前所未有的恥辱——在8萬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後,日軍強迫戰俘急行軍,死難人數超過1.5萬人,大量美軍戰俘被日軍屠殺。巴丹死亡行軍是美國在東京審判中最重視的戰爭暴行,最終製造巴丹死亡行軍的山下奉文和本間雅晴被判處死刑。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對巴丹死亡行軍的描述(節選)  一九四二年四月九日,當金(King)少將在巴丹率部投降時,曾由本間(雅晴)中將的參謀長保證:他的部下將獲得人道的待遇。金少將準備下了足夠將他的部下從巴丹運往俘虜營的卡車,未加破壞。
  •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吃日本人?看看巴丹行軍時日軍的做法就知道了
    但是說到日本人有沒有吃過人,答案是不確定的,但是筆者認為,以日本人的德性,肯定是吃過人的,而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人是否吃過美國俘虜,筆者並不能確定,畢竟沒有真憑實據,但是日軍的暴虐是毋庸置疑的,與吃人無異。接下來,小史官就給大家說說日軍對待美軍俘虜的手段。別的不說,我們說說典型的巴丹死亡行軍,熟悉二戰的朋友應該都有所耳聞。
  • 6天走120公裡,卻造成上萬人死亡,巴丹行軍慘案如何發生的?
    日本趁著美國在太平洋的海上力量受到重挫之機,開始進攻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基地,特別是由美軍幫助駐守的菲律賓地區。為了對這些戰俘進行集中管理,日本人將這些巴丹半島上投降戰俘,轉移至120公裡外的德內爾集中營裡。
  • 巴丹死亡行軍投降日軍!結果慘目忍睹!!
    今兒咱就聊聊至今還被美國的二戰史研討專家們念念不忘的巴丹死亡行軍。1941年12月7日,死催的日本完全不曉得本人幾斤幾兩,間接把美國的珍珠港炸了,打殘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這是太平洋和平迸發的標誌,至此二戰也到達了最大規模。一切的次要大國都參戰了,當然了,估量事先德國人是罵著娘的,日本這個豬隊友為什麼要招惹美國?
  • 這是一場死亡行軍,也是一場通往「地獄」的行軍,無數人倒在路上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段行軍經歷,這段行軍充滿了日軍的暴行,這次行軍就是「巴丹死亡行軍」。當二次世界大戰到了1941年的時候,這場戰爭的範圍在次擴大了,先是在德國人閃擊蘇聯後,日本人也以偷襲的方式攻擊了美國位於太平洋的重要海軍基地,即美國的珍珠港,在這之後的極短時間之內,東南亞地區首當其衝,日本以極短的時間便佔領了香港,並且迅速的摧毀了英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力量,這其中就包括皇家海軍的驕傲「威爾斯親王號」,隨後便將爪子伸向了美國在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殖民地菲律賓
  • 巴丹死亡行軍幫兇,間接害死1.5萬盟軍?美國人:溫萊特是英雄
    1941年12月7日,183架日軍飛機劃破了周日早晨的寧靜,他們穿雲破霧,偷襲並轟炸了美國的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溫萊特駐守的菲律賓,正是日本人想要控制的重要地區,日本如果控制了菲律賓,就可以取得和東南亞的海上聯繫,還可以以菲律賓為跳板,佔領印度尼西亞,實現資源的補給,給予盟軍致命的打擊。
  • 二戰期間120公裡的「巴丹死亡行軍」,日軍到底有多殘忍?
    1942年3月12日,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及其家人和幾名美國軍官,乘坐PT魚雷快艇前往棉蘭老島,放棄了堅守四個多月的菲律賓。麥克阿瑟將軍放棄菲律賓的同時,也拋棄了7.8萬名在菲律賓巴丹半島和哥黎希律島與日軍苦戰的美菲聯軍。
  • 二戰經典探索: 巴丹死亡大行軍!
    在菲律賓的「巴丹血戰」中,由於當時美國軍隊是初次加入二戰,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先進武器,但是部隊士兵和將領在作戰上都是新手。哪裡是這些身經百戰的日軍的對手,被日軍戰敗。
  • 120公裡死亡15000人!巴丹死亡行軍到底有多慘絕人寰?
    巴丹死亡行軍到底有多慘絕人寰?答:在慘烈的二戰歷史上,「巴丹死亡行軍」事件,是兇殘日軍犯下的又一樁滅絕人性的罪惡。甚至以血腥程度來說,所謂「120公裡死亡15000人」的常規說法,遠遠不能形容此事件的殘酷。
  • 《活著回家: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記》:戰爭遭遇人性
    筆者近期發現,世界知識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原美軍第192坦克營B連中士列斯特·坦尼博士的回憶錄《活著回家》,就是這樣一部難得的人性展示的作品。它展現的是美軍在菲律賓的巴丹戰場,儘管充滿了死亡血腥和仇恨,但作者的文字又超越了戰爭——在入木三分刻畫日軍暴行的同時,側重戰爭境遇中的人性支撐和內心感受——他講述了戰俘們那一個個樂觀互助、笑對死亡的故事。
  • 日軍有多殘忍?巴丹死亡行軍倖存者講述可怕經歷
    《亞太戰爭審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展現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犯下的暴行以及戰後國際社會以法理精神懲治戰爭罪行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內的影視空白。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陸軍開始侵略菲律賓,並與美國及菲律賓的聯合守軍交戰。
  • 又一場「巴丹行軍」?朝鮮人民軍揚眉吐氣,美軍戰俘漫步平壤街頭
    說起近代戰爭中虐待戰俘的事件,首屈一指的恐怕是日本人在二戰中製造的巴丹死亡行軍。1942年春,美國在東南亞的堅固堡壘菲律賓失守,將近8萬美菲聯軍成為俘虜。隨後,日軍將這些戰俘押往100多公裡外的戰俘營,一路上,日本人不僅不給他們食物和飲用水,還虐待甚至殺害戰俘,最終,高達15000名戰俘死於這場暴行,這還不包括因受虐待隨後死於戰俘營的人數。二戰前,日內瓦公約已經過三次修訂和補充,關於戰俘待遇規定的清清楚楚。
  • 巴丹血戰日軍有多殘忍?俘獲美軍之後,令士兵痛不欲生
    據歷史記載,在第2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初期,美國和日本曾爆發過一場「巴丹血戰」,以美國作為防守方,日本最為進攻方,最終美軍不敵日本一次又一次的攻擊而慘敗。而讓我們震驚的並不是這場戰爭中美軍的慘敗,而是在日軍俘獲美軍之後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虐待俘虜事件——巴丹死亡行軍事情發生在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偷襲完美軍的珍珠港之後,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又偷襲了,美國設在菲律賓機場的空軍基地。這一系列的攻勢讓美國遠東空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
  • 巴丹死亡行軍中,日軍有多殘暴?8萬美菲戰俘被殺害4萬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開始入侵菲律賓。美國派兵增援,與菲律賓的士兵一起作戰。兩軍在巴丹半島上激戰了四個月,美菲聯軍因缺乏支援和接濟,被迫向日軍投降。當時,美菲聯軍投降的人數為7.8萬人。讓這些士兵沒想到的是,惡夢才剛剛開始。 日軍將戰俘身上的財物搶劫一空,然後把他們押往120公裡外的戰俘營。途中,日軍不給戰俘們吃得,甚至連水都不讓喝。有些人實在受不了了,企圖尋找水源和食物被日軍發現後,日軍就拿刺刀殺死他們,或者是槍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