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以老火車站為主題的文化廣場、打造藝術浮雕、用噴繪展示合肥的人文和自然水墨畫、對地鐵站周邊開展環境集中整治、百名志願者將為乘客提供服務……
12月22日,記者從瑤海區政府獲悉,安徽省首條開通運營的軌道交通——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即將正式開通運營。作為1號線的重要途經區域,瑤海區將打造合肥地鐵1號「文明風景線」。【推薦閱讀:1號線自動售票機購票攻略】
■打造站點文化景觀精品
浮雕展現「大湖名城 創新高地」 位置:火車站正對面出站口
12月22日,記者來到地鐵1號線的火車站正對面出站口,看到工人們正在施工製作浮雕。瑤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鐵1號線合肥火車站站點外圍牆高約3米,長約500米,採用浮雕手法,以合肥地鐵、萬裡長城、聖人賢言為創造元素,藝術化地呈現了「大湖名城 創新高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出行 文明旅遊」以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公益宣傳內容。整體設計秉承合肥市「開明開放 求是創新」的城市精神,像一幅幅展開的長畫卷,將西方歐式風格的富麗典雅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完美融合。
設計以老火車站為主題的文化廣場 位置:明光路與勝利路交口4個出站口
一號出站口:位於勝利路與明光路交口西南角,主要對地塊內的構築物進行立面美化,並對已經枯死的法桐,通過設計樹樁坐凳、樹幹雕刻、樹幹彩繪等手法來進行利用。
二號出站口:位於勝利路與明光路交口西北角,緊鄰恆大中央城地塊,設計以圍牆作為遮擋。圍牆總長約100米,採用新中式造型,牆體通過噴繪「文化古城 大美廬州」、「因水得名 因水而興」等合肥的人文和自然水墨畫,來提升圍牆的景觀效果。
三號出站口:位於勝利路與明光路交口東北角,地塊北側為合肥老火車站的月臺,設計了以老火車站為主題的文化廣場,地鐵出口的位置設計了合肥地鐵的LOGO景觀。
30年前等過火車的月臺、兒時玩耍過的鐵軌、冒著白煙隆隆駛過的蒸汽機車,都在時光的流逝中漸行漸遠,於是懷舊才成了一個最容易引起共鳴的主題——每個人都有一段或美好、或難忘的記憶,隨著城市的發展而永遠無法再見。
老站臺,成了一個契機、一個切入點,為人們尋回一段舊時光。
四號出站口:位於勝利路與明光路交口東南角,本處的景觀工程內容主要是人行道鋪裝的更換,使其與其他地塊的風格統一,以及現狀空調冷卻塔的立面美化遮擋。
■環境整治
對地鐵站周邊展開集中環境整治
在打造站點文化景觀精品的同時,瑤海區強力開展環境集中整治。
瑤海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11月初開始,對轄區內4個地鐵站點,16個已建成開通的出入口進行環境集中整治,拆除了明光路與勝利路出入口的違規戶外廣告,清理了施工後遺留的生活、建築垃圾,在各出入口附近合適區域劃定非機動車停放線,並在勝利路與壽春路交口的樓體上設立了6塊巨幅公益廣告,進一步美化了地鐵出入口區域的城市環境。
同時,合肥火車站地區綜合管理辦公室、勝利路街道、長淮街道及城管局環衛管理中心將地鐵站區域作為監管重點,定人定崗,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大街面秩序管控力度和環衛洗掃、降塵頻次,嚴禁地鐵站周邊一百米內出現流動攤點、車輛亂停放、環境衛生髒亂差等現象,確保地鐵站區域環境整潔、有序。【推薦閱讀:合肥火車站站前廣場與地鐵同步啟用】
■志願者服務
百名「紅馬甲」志願者為市民服務
今後,當市民來到火車站等地鐵站口時,會看到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他們將為乘客提供志願服務。
記者了解到,這些志願者將統一著裝,穿印有「瑤海文明風景線 志願者」的紅色馬甲和帽子,手持引導旗。同時,瑤海區文明辦出臺地鐵一號「文明風景線」志願服務管理辦法。
「瑤海通過推廣地鐵服務志願服務品牌,倡導市民文明出行,助力合肥文明創建。」合肥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瑤海區已招募了近百名志願者,他們將在瑤海區4個地鐵站口以及附近交通路口,為市民提供服務。
瑤海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花錢買服務,辦事不養人」的指導思想,志願者由街道辦事處統一招聘和管理,按年籤定勞動合同。志願者的工作職責包括,宣傳居民文明行車、文明行走,引導居民車輛有序停放,勸離遊商攤點,杜絕張貼牛皮癬,協助交警、城管執法和報送志願服務信息等,並計劃通過一年時間的試點探索,塑造志願服務品牌。【推薦閱讀:1號線沿線好吃的好玩的推薦】
解琛 合肥晚報 合肥都市網記者 蔣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