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怎樣玩收藏的?僅中西版畫就收一萬二千多件,也買過假貨

2020-12-15 騰訊網

▲魯迅

魯迅日記上有一個記載,我怎麼也看不懂。1923年9月14日:「午後往東單牌樓信義洋行買懷爐炭,又買五得一具。」這「五得」是什麼?我至今還沒有弄明白。甚至請教當今最負盛名的收藏家,也答不上來。

我最初讀魯迅日記的時候,因為很實用地為注釋而注釋,就專注於魯迅的社會活動和文學活動,以及人際交往方面,並沒有注意到魯迅與收藏的關係。後來慢慢發現魯迅日記中除了藏書以外,還記載了不少古人古物,及收藏品,有些還是字典上也查不到的怪字。於是開始有意識地考察這些怪字和收藏品。先是從北京、上海的魯迅故居藏品中找到不少名物,例如古代土偶、碑帖。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魯迅的收藏品出乎意料地多,在我那時的眼裡可說是「驚人」,而且品類繁多,很多物品連名字也叫不上來,更不用說用途了。而現在回過頭來再讀魯迅日記,就發現魯迅日記中與收藏有關的記載還真不少。

魯迅顯然喜歡收藏。1912年5月一到北京,魯迅就被琉璃廠吸引住了。日記載,他第一次去琉璃廠是在到京一周後。5月5日到京,12日第一次逛琉璃廠:「下午與季茀、詩荃、協和至琉璃廠,歷觀古書肆」,買了一部古書,以後這裡就成為他常去的地方了。在北京十四年,去的最多的地方,就要數琉璃廠了。開始魯迅住在菜市口南的南半截胡同,離琉璃廠很近,到教育部途中,只要稍稍彎一下,就是琉璃廠。去東城、北城,基本上都可以經由琉璃廠走。所以魯迅日記中對琉璃廠的記載三天兩頭就會有。

有時候,魯迅不寫琉璃廠,而寫「火神廟」,甚至寫成「花神廟」——那是剛到北京不久,大約是聽同鄉友人不標準的北方話說到「火神廟」,就訛成「花神廟」了。火神廟是琉璃廠街東端的一座小廟,那裡實際上演變成了古玩市場。日記中有時還提到「海王村」、「廠甸」等,也都是琉璃廠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時候,魯迅只提到店鋪名,如「清秘閣」、「宜古齋」、「德古齋」等等,也都是琉璃廠的店鋪。

除了琉璃廠,還提到「小市」。一說「小市」即「曉市」,是自由交易的文玩市場,形式常是地攤,跟現在的潘家園古玩市場有點相似。往往是天不亮就有交易,有些東西可能來路不明,所以要趁天不亮交易。當時北京至少有兩處小市,除琉璃廠外,護國寺也有小市,也離教育部不太遠,魯迅也去逛過。

至於所買的東西,那就更有意思了。除了買書、買碑帖、畫冊、古玩、紙墨等等,還買玩具。1913年2月6日是大年初一:「午後散部往琉璃廠,諸店悉閉,僅有玩具攤不少,買數事而歸。」從初一到初四,幾乎天天去。初四記:「午後赴琉璃廠,途中遇楊仲和,導餘遊花神廟,列肆甚多,均售古玩,間有書畫,然大抵新品及偽品耳,覽一周別去。……」 有時毫無目的也要去逛逛。1913年1月2日:「赴留黎廠循覽書畫骨董肆,無所獲。」1913年1月9日:「步至小市看地攤,無所可買。」 2月18日:「復遊火神廟,歷覽眾肆,盤桓至晚方歸。」

出土的殉葬品也在魯迅搜購之列:「又購北邙所出明器五具,銀六元,凡人一、豕一、羊一、鶩一、又獨角人面獸身物一,有翼,不知何名。」(1913年2月2日)次日「又購明器二事:女子立象一,碓一,共一元半。」這些東西,魯迅後來還曾描摹其形,圖稿現存。魯迅買東西常常是很偶然的,1913年2月5日:「午後同齊壽山往小市,因風無一地攤,遂歸。過一骨董肆,見有膽瓶,作矼豆色,雖微瑕而尚可玩,雲是道光窯,因以一元得之。」1915年9月16日:「午前往留黎廠買古矢鏃二十枚,銀三元。」這些古箭鏃買回來後,魯迅也逐一加以描繪,這些圖稿現在還保存在國家圖書館。還有大量石刻,也都是在琉璃廠淘來的。1915年11月27日:「得《薛山俱、薛季訓、鄉宿二百他人等造象》拓本四枚,雲是日本人寄售,原石已出中國,索價頗昂,終以六元得之。」拓本四枚就要六塊大洋,是很昂貴的了,但魯迅還是不惜工本買下來,還進行了描摹,這些拓本也都保存下來了。前些年,我到日本,看見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裡就有中國的造像石和碑刻,或許就在那中間吧?在魯迅的收藏中有將近一千件是原兩江總督端方生前的收藏品,他逝世後流散出來,魯迅也是在琉璃廠搜購到的。

從魯迅日記中看到的收藏品,種類繁多,除書刊外,舉凡書法、繪畫、碑帖、金石、工藝品、明器、兵器、佛經、瓷器、錢幣等等,可說應有盡有。在上述各大類中,又分為多項小類,總共小類可達四五十種。例如書法一類中又可以分為文稿、書信、詩稿、題款等。繪畫中又有中國畫、版畫和西洋畫三大類,其中尤以中西版畫最為眾多,達一萬兩千多件。在西洋畫中又有油畫、水彩、水粉、素描、速寫等等。在金石中,又分為碑銘、造像兩大類。其中還包括磚刻、瓦當、篆刻等等。至於工藝品就更繁雜了,小類更多,例如古鏡。1915年3月1日記載:「夜季自求來,贈鼯鼠蒲桃鏡一枚,葉上有小圈,內楷書一『馬』字,言得之地攤……」。後來魯迅到西安講學時,曾買過一種四喜鏡。魯迅還曾贈送一面古鏡給北京歷史博物館。

魯迅的藏品中還有一些非常特別的。比如魯迅家裡收藏著幾把椅子,特別厚實,甚至顯得笨重。那是北京「模範監獄」裡囚犯做的,魯迅的弟子宋琳在模範監獄工作,魯迅就是託他買來的。還有一件同樣來自監獄的藏品,是1934年同鄉弟子許欽文從監獄裡出來後贈送給魯迅的,是浙江杭州的「模範監獄」獄囚用牙刷柄磨製的一根牙籤,這令人想起「鐵杵磨成針」的典故。再如剪紙這種小品,一般人不注意,魯迅卻也有收藏。1930年魯迅就通過友人在德國收集來兩張剪紙畫,一直收藏著,至今尚存。魯迅還描摹德國書籍中的圖案、花邊等,有十七頁、三十多幅,大概是想在編書時用作插圖或裝飾的。

2004年,廣東某拍賣公司傳出信息,拍賣魯迅收藏的普洱茶膏。介紹資料說,這是清朝宮廷用的普洱茶,精裝一盒共十塊,是「魯迅和許廣平共同珍藏數十年」的珍品,由魯迅之子周海嬰先生提供其中一塊拍賣,重量是三克,最後以一萬兩千元的價格成交。相關資料沒有介紹這批普洱茶魯迅是從哪裡得來的,但魯迅日記中是有關於普洱茶的記載的。1935年9月26日:「下午……莘農同來並贈普洱茶膏十枚。」莘農即姚克(1905—1991),是一位才氣橫溢的作家、翻譯家,也是魯迅與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聯繫的翻譯者。魯迅非常賞識他,當時他從北平回上海,帶給魯迅一盒茶膏。我們不能確定這盒茶膏就是此次拍賣的茶膏,但是姚克送的是十枚,而周海嬰收藏的恰恰也是十枚,數量正相合,也許可以據此推測吧。

魯迅收藏的品種既多,來源也各種各樣,大體上有這樣幾種途徑的來源:

一是在店鋪、小市、集市直接購買。在北京時,逛古玩市場是魯迅的日常消遣。有時沒有任何目的,也要去逛一圈,看看有沒有可買的東西,還時常與友人三五成群一起去。

二是商人上門推銷。由於魯迅常去逛商鋪,與店家熟稔了,於是經常有上門推銷的。最可嘆的是魯迅的同情心還換來了帖估的糾纏。1916年6月22:「晚有帖估以無行失業,持拓本求售,悲其艱窘,以一元購《皇甫驎墓誌》一枚。」魯迅看他可憐,出於同情心,買了他一枚拓片。可那人嘗到了甜頭,第二天又來了,這回魯迅不再買了,23日:「下午帖估來,不買。」但魯迅畢竟糾纏不過對方的軟磨硬泡,24日:「晚李估來,買造象三種,二元。」魯迅在北京時,購買古玩很熱衷,後來遭遇經濟危機,各單位都嚴重欠薪,魯迅也減少了購買,但還是忍不住。1921年10月,正是欠薪很嚴重的時候,魯迅拿到一筆發還的捐贈費六十元,當天就去買拓片了,第二天又再買,簡直如饑似渴。後來魯迅到了南方,似乎興趣也有所轉移,不大買古玩了,事實上南方古玩也比北京少得多。到上海後,更是極少購買,但也有例外。1930年10月11日,魯迅在內山書店買「日本別府溫泉場所出竹製玩具二事:一牛若丸,一大道藝人,共泉一元五角。」「大道藝人」現已不存,也不清楚是什麼東西。牛若丸卻是日本古代平安朝著名武士的乳名。這是件竹刻藝術品,表現了牛若丸英勇無畏收服驕橫的弁慶荒法師的故事,至今還存放在上海魯迅故居的書房兼臥室裡。

三是託人從外地、外國收集來。1918年2月6日:「裘子元之弟在迪化,託其打碑,上午寄紙三十番,墨一條。」裘子元的弟弟裘子亨當時在新疆督辦公署工作,魯迅託他拓碑,還寄去所用的紙和墨。到1920年3月,裘子亨就寄來部分碑拓,魯迅選了四種收藏。友人史沫特萊是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記者,與德國女版畫家珂勒惠支相熟,魯迅就託她向作者購買版畫原作,每件大約要十塊大洋,當時1馬克約等於0.86元。

四是朋友贈送。1917年5月,友人楊莘耜去山東濟寧,魯迅就託他搜集當地的漢畫像,楊氏到了濟寧,收集到魚山書院所藏漢畫像拓片,就馬上給魯迅寄來。幾天後,楊氏又在曲阜寄給魯迅一枚漢畫像拓片。月底,楊氏又寄來拓片一束十八枚,是當時濟南的山東金石保存所藏石拓片,顯然他已到了濟南。這些拓片對魯迅來說都是十分難得的,魚山書院是舊名,當時已改成一所小學了。1917年10月5日,魯迅密友許壽裳拿來一枚磚拓片,刻的是「龍鳳」二字,是當時在政務院任職的陳漢弟(仲書)先生所贈。魯迅鑑定為東魏時物,那「龍鳳」兩個字是刻上去的,而不是印的。磚的尺寸很大,陳漢弟是以一百二十元錢買來的,這是一份厚禮。

五是向朋友索要的。魯迅身邊的朋友不乏才情橫溢之輩,例如陳師曾(1876—1923),就是陳寅恪的哥哥。他與魯迅從南京礦路學堂到日本弘文學院都是同窗,回國後兩人又在教育部同事,友誼篤厚。魯迅多次向他索要書畫,他還為魯迅治印多枚。1914年12月10日:「陳師曾為作山水四小幀,又允為作花卉也。」到次年2月2日:「午後陳師曾為作冬華四幀持來」。陳師曾的藝術造詣極深,他對魯迅可說是有求必應。魯迅的《會稽郡故書雜集》封面也是請他題寫的。此人若假以天年,必定是一代巨擘。可惜他在1923年照料感染傷寒病的繼母時,不幸被傳染,猝死於南京。魯迅日記記載陳師曾送給魯迅的畫共十幅,現存9幅。另一位劉立青則是周作人在南京水師學堂讀書時的同學,後來擔任陸軍部修浚宜渝灘險處處長。魯迅在日記中提到要他作畫的事是1914年11月22日,「午後劉立青來,捉令作畫」,一個「捉」字足顯兩人的親密無間。魯迅的友人中還有齊白石、沈尹默等,都是藝術大家。1913年2月15日:「前乞戴蘆舲畫山水一幅,今日持來;又包蝶仙作山水一枚,乃轉乞所得者,晴窗披覽,方(仿)佛見故鄉矣。」這兩幅畫均保存下來,魯迅在欣賞這些江南山水時,感到了濃濃的鄉情。

魯迅也買過假貨。1912年5月12日,這時魯迅剛到北京一周,日記就有「晚散步至宣武門外,以銅元十枚得二花卉冊,一梅,一夫渠,題雲惲冰繪,恐假託也」的記載。過了一天,懂行的友人來一看,也定為偽作。1917年11月10日:「往……德古齋買漢畫象拓本二種,一元,拓活洛氏舊臧,近買與歐人,有字,偽刻。」注意到是偽刻,但為時已晚。同年12月8日買「《永元三年梁和買地鉛券》、《延興三年王君□專墓誌》拓本各一枚,蓋並偽作」,大約也是買回來才發現有假。1919年12月31日,魯迅「得墓誌專(磚)四塊,一曰『大原平陶郝厥……」,五天後,「又往留黎廠,因疑『郝厥』專是偽作,議易『趙向妻郭』專」。可是第二天,琉璃廠古董商就又來換了一塊磚去,可見東西還是不靠譜。1923年2月28日:「買……石門畫象二枚,六元,其一為陰,有『建寧四年』云云題字二榜,乃偽刻。」有時候,買了假貨還能換一件,有時就只能自嘆倒黴了。後來大約這些偽作都被仍掉了。(本文摘自《日記的魯迅》,王錫榮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版畫中的魯迅形象與魯迅精神
    2016年,值魯迅逝世八十周年,社會各界紛紛以各種形式進行緬懷,在與魯迅相關的文物、作品、文獻等收藏中進行歷史爬梳,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紀念方式。上半年,中國美術館和北京魯迅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只研朱墨作春山——紀念魯迅逝世80周年美術展」,藉助224件文物、書籍裝幀和美術作品展示魯迅美術思想的形成、建構、影響過程,揭示魯迅與20世紀中國美術流變的關係;下半年,在魯迅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之際,該館又推出了「含英咀華——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
  • 被魯迅海量收藏、還託史沫特萊購買的藝術品,能讓蘇州河成為塞納河嗎
    這些展出的版畫既有傳統的木刻、套色木刻,也有絲網版、銅板、石板、數碼水印等,還有多種技巧混合的綜合版畫。 姚小姐對版畫的最初印象,來自魯迅。在閱讀魯迅相關文章時她了解到,這位「嘴上不饒人」的作家對版畫幾近痴迷,現在可以找到的魯迅收藏新興版畫原作就有2000多件。
  • 球鞋市場假貨的銷量居然比正品多?那些買假鞋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
    導讀:球鞋市場假貨的銷量居然比正品多?那些買假鞋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球鞋對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對於球鞋愛好者而言,球鞋就是生活和愛好,對於一般人而言,球鞋是服飾,是和衣服一樣的剛需,而對於球鞋販子而言,球鞋是賺錢的工具。
  • 淘寶網紅美妝店,扒皮假貨!10%的人都買過,你收藏了麼?
    一以下是我在各大網站搜尋出來的淘寶美妝假貨店!都是得到實錘的!看看有沒有你收藏的店鋪~KAKAKAOO美妝[啊沁] 3皇冠真假混賣 !這真的是大家都去過的坑,網紅店!各種澄清都掩蓋不了你賣假貨!我買到假貨,還不承認,用過了不能退。不用怎麼知道是假貨!
  • 嘉禾:魯迅與史沫特萊
    《魯迅日記》記載:1930年7月15日,收詩筌所寄Kathe Kollwitz⑶畫集五種。1931年4月7日, 上午託A•Smedley⑷寄K•Kollwitz一百馬克買版畫。1931年5月24日,收Kathe Kollwitz版畫十二枚,值百二十元。
  • 香奈兒、雪花秀……香港買化妝品小心了,剛查出5200多件假貨!
    然鵝一個扎心的消息來了像什麼香水、口紅、護膚品之類的如果這些是在香港買的可要小心了!香港作為購物聖地,經常是很多男女選擇血拼的地方,而且因為離得近又便宜,一買就停不下來,商品也是供不應求。但是,在香港買到的就都是真貨的麼?香港海關於12月20日、21日進行了大規模打擊售賣冒牌化妝品及護膚品的特別行動。
  • 「泉幣達人」魯迅之古錢收藏二三事
    帶著這些疑問,本人查遍了魯迅藏書中有關古錢幣的書籍,也查找了《魯迅日記》中記錄的魯迅曾經購買的有關錢幣的專著,以及其他有關錢幣的書籍,如《歷代鈔幣圖錄》《古泉叢話》《四朝鈔幣圖錄》《古泉精選拓本》等等,均未見與魯迅這件手稿文字內容相同的章節。而後筆者又從有關單位的圖書館借到一部魯迅購買過但魯迅藏書中已不存的《古今泉略》,經過反覆推敲,發現魯迅的錢幣手稿記錄的正是該書的內容。」
  • 這些箋紙木刻畫片與手跡,見證了魯迅的藝術眼光
    魯迅先生熱愛藝術眾所周知,他的收藏中就有不少碑帖、漢畫、箋紙、木刻與畫片。由上海魯迅紀念館集體編寫的《華痕碎影——上海魯迅紀念館藏魯迅先生手跡、藏品擷珍》近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輯錄、該書精選魯迅紀念館收藏的版畫、明信片、藏書、箋紙,以及魯迅先生的手稿、題詩等墨跡,分門別類,各取其式,萃於一函,共分五函。
  • 莞美「版畫季」再添熱度,明天將展出120件羅浮宮版畫作品
    繽紛版畫季,匯聚在莞美。「花語——伊琳娜·瑪斯列妮柯娃版畫作品展」剛剛亮相,「盧浮印象——黑龍江省美術館藏羅浮宮經典版畫展」將於6月13日在東莞市莞城美術館啟幕,包含達·文西、魯本斯、安格爾等世界美術大師的復刻銅版畫作品共計120件作品將展出,讓揭開面紗不久的「版畫季」再添熱度。
  • 對話|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在魯迅研究中,用文物「說話」
    魯迅墓  位於虹口公園(魯迅公園)內的上海魯迅紀念館「從館史資料看,1950年代的魯迅紀念館建築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到了1980年代,經調整增設文物庫房而達到3000多平方米。目前,上海魯迅紀念館有館藏文物藏品8萬餘件/套;累積出版學術研究成果138種;年均舉辦展覽16個;年均舉辦專家講座、名家誦讀、版畫拓印等教育活動近百場;年均接待觀眾及遊客近90萬人次。
  • 香港又查出20萬「假貨藥」,黃道益、牛黃丸、同仁堂通通中招!
    假貨」的事件真的不少!>以及約3,400多件假冒智慧型電話配件  其中大部分為蘋果手機配件!  如何識別假貨   既然假貨這麼多  那麼問題來了  我們平時在購物中如何辨別假貨呢?  不想在香港買到假貨  記得收藏小編整理的tips:  選擇商鋪:  光顧信譽良好及口碑好的正規藥房、藥行或大型連鎖店,認準RX標誌。
  • 黃國祥:玩古玩「一寸眼力一寸金」 收藏
    小販開價要300元(可能是因為明知自己賣的是假貨有些心虛),最終小販自己把價格降到了100元成交。當時的黃國祥對古玩一無所知,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花100元買的這隻古董碗是假貨。「後來經過鑑定得知這隻碗是假貨後,我就下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古玩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就不會被騙了。」黃國祥是位執著而較真的人,如果不是當年被假的古玩騙過一次,也許他不會涉足到古玩這一行當來。
  • 對話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鄭亞
    魯迅墓 位於虹口公園(魯迅公園)內的上海魯迅紀念館「從館史資料看,1950年代的魯迅紀念館建築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到了1980年代,經調整增設文物庫房而達到3000多平方米。目前,上海魯迅紀念館有館藏文物藏品8萬餘件/套;累積出版學術研究成果138種;年均舉辦展覽16個;年均舉辦專家講座、名家誦讀、版畫拓印等教育活動近百場;年均接待觀眾及遊客近90萬人次。此次展覽突出魯迅紀念館從建館至遷館再到改擴建的重要歷史節點,並結合建館七十年來不同形式的歷史見證物28件(套)和在職職工的攝影書畫作品61幅,從不同角度彰顯出上海魯迅紀念館的「前世今生」。
  • 版畫裡半個多世紀的武漢工業建設,武漢美術館展「日新月異」
    澎湃新聞獲悉,「日新月異——武漢美術館藏工業版畫作品展」近期在武漢美術館展出,展覽以時間順序為脈絡,集中展示武漢美術館收藏的工業版畫精品,並通過部分文獻、影像資料,發掘工業版畫作品的文化價值、史料價值,較為完整地展示武漢工業版畫的發展脈絡,向觀眾展示一個日新月異、快速發展中的武漢,讓觀眾了解和感受武漢工業建設的歷史。
  • 「蟬蛻今魅——俞啟慧版畫精粹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7月10日,「蟬蛻今魅——俞啟慧版畫精粹展」在浙江美術館拉開序幕。此次展覽通過「緣起-魯迅」「神馳-拓彩」「更生-家園」三個版塊建構「蟬蛻」這一主導意象,體現藝術家在不同歷史文化時期不斷內修、自省、更新的生命循環,以及版畫語境中人性與物性歷久彌新的融合曆程。
  • 北京魯迅博物館是怎麼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的?
    答:數量龐大的館藏文物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文物、圖書等藏品7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59件。並註明參觀人應守規則:「一、不許攜帶手杖及攝影器;二、不許隨意穿行;三、不許亂動院中原有器物;四、不許損毀鐵網欄;五、不許吸菸及隨地吐痰;六、不許撕毀未開之門窗隔扇;七、不許攀折花木;八、入門剪劵出門收劵過期無效。」「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第一屆攝影」是館藏一級文物,由北大校友常惠捐給國家,後被博物館收藏。
  • 已淪為假貨重災區,不少廣東人中招!
    來源:冷眼文摘(lywz365) 、潮玩番禺、走進紐西蘭、東莞大喇叭香港一直被視為購物天堂而售賣假藥的方法非常隱蔽有顧客想要購買相關藥品時他們會派人到倉庫取藥品再到店內交收而這些藥品的價格"波鞋街"假貨橫行旺角波鞋街去過香港買鞋的廣東人都不陌生這裡總是能第一時間出現大牌新款
  • 名人手跡收藏家王金聲:魯迅手跡是重中之重
    35年來他都在做著一件事,收藏這百年間所有文化名人手跡,從他還是一個青年到步入中年,從這些手跡不名一文到而今動輒就能拍出幾十萬的成交價。魯迅的手跡算得上是王金聲專題收藏的重中之重,王金聲共收藏有三件魯迅墨寶,一冊是魯迅親自設計封面、自印的版畫集《引玉集》,是他親筆題贈茅盾先生的。
  • 相繼被日本頂尖大學和全國最大博物館收藏 這件中華瑰寶什麼來頭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館,約有11萬件收藏品,其中國寶87件,重要文物634件,每年吸引數百萬觀眾前往參觀。中國文物是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超過一萬件。東京國立博物館,圖片由十竹齋畫院提供。
  • 「魯迅先生是看不盡的畫」,上海魯迅紀念館展館藏美術品
    柔石、白薇、蕭紅、蕭軍、殷夫、葉紫、馮雪峰、艾蕪、沙汀、張天翼、陳學昭、王任叔、徐懋庸、聶紺弩、胡風、葛琴、黃源等,這些青年作家大都親聆過魯迅的教誨,或身受過魯迅的提攜、指點。展廳現場展廳現場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以魯迅培育青年走上革命、文學、藝術之路為切入點,集中展示一批上海魯迅紀念館館藏優秀美術品,涵蓋油畫、國畫、版畫、雕塑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