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琪
凌晨兩點,當周圍的一切都已經進入沉睡狀態時,便利店的燈光是唯一的亮點,而加班晚歸的人仍然可以在這裡購買他們需要的東西。 而且這些便利店主打的都是24小時營業。即一天都不關門。這樣的營業制度,讓很多人都疑惑過,明明晚上沒人,為什麼便利店還不關門呢?
首先,24小時營業是從國外傳進來的。起初,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由於超市規模大、邊緣化,居民購物非常不便。後來,一些小區周邊的小便利店逐漸上演,這些便利店和普通店不同,他們採取24小時制,一年365天,全年不間斷。後來,肯德基、麥當勞等大型快餐連鎖店也效仿這一制度,24小時營業制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習慣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夜市的發展。有需求,有市場,有供給。因此,24小時營業是大勢所趨。對於24小時便利店,有以下原因:
1、行業規則
便利店,最重要的是"方便"兩個字。為了塑造便利的形象,零售店首先要通過對大型超市便利與服務的研究,確定適合超市開業的位置。便利店的主要賣點是方便快捷。如果你急需什麼,便利店恰好關門了,顧客就會對便利店失去信任。因此,即使在工資增長三倍的新年期間,商店也必須保持營業。
2、行業競爭激烈
由於便利店行業不同於高科技行業,進入門檻較低,模式具有較強的可複製性。一旦有了一些24小時營業的超市和便利店,就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經常光顧。如果其他超市和便利店不想落後,他們必須24小時營業,以提高競爭力。
而且,由於市場競爭的結果,他們也不願放棄。而且從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水電成本等方面來看,便利店比普通超市更容易操作,所以便利店採用24小時營業模式也就不足為奇了。
3、經營成本
對於便利店來說,24小時可以降低成本。
首先是收貨的人工成本。目前,一些大城市不允許貨櫃物流車輛在白天進入,所以大部分配送時間都在半夜。同時,保潔保養一般在半夜進行,如地板清潔、咖啡機清洗、倉庫整理等。這種工作應該在半夜不受幹擾地進行。
第二,租金成本分攤。總的來說,這家24小時營業的商店地理位置很好。最高的成本應該是租金。如果店鋪全天營業,成本主要是增加人工和電力成本,但只要延長營業時間所帶來的利潤大於人工成本,那麼24小時營業系統就是成功的,值得堅持下去。
4、社會需求
根據需要,便利店24小時營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許多年輕人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大多數白領都會在這個時候出來社交。此時,消費者對快速消費品有著巨大的需求。甚至在市中心、夜總會、網吧等地方,晚上也有許多人外出消磨時光。根據一家連鎖店的銷售數據,22:00到6:00之間的銷售額佔到30%左右。所以24小時便利店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5、經濟環境
一般來說,24小時便利店數量的增加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有關。隨著經濟實力和消費能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在晚上購物,夜生活越來越豐富,自然會有更多的24小時便利店。然而,24小時便利店並不適合經濟實力較弱的城市。這取決於人們在商業區周圍便利店的屬性。
如果說三四線城市注重的是"慢生活",那麼當地居民習慣早睡,24小時便利店沒有需求和市場。因此,在比較發達的城市,人們的生活是多樣化的。當然,有更多的便利店24小時營業。
6、用戶行為習慣
可以起到品牌推廣的作用,促進日常購買和消費。這和學習寫字是一樣的。當消費者形成了某種行為習慣後,他們就會按照這種習慣去購物。例如,人們在半夜去購物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大多數商店關門、天黑的時候,24小時營業的超市和便利店門前的招牌像螢火蟲一樣閃閃發光,給消費者留下強烈的印象。
然後,在白天,每個人都去那家商店買東西,這就是經濟學所謂的培養用戶行為。這家便利店24小時營業,讓顧客放心。對於便利店來說,回頭客是主要的消費群體。
因此,在很多商家看來,24小時營業是吸引顧客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吸引很多特殊的客戶群體,如夜班工人,夜間娛樂和愛好者。雖然12點到次日上午的利潤遠低於其他24小時隔夜的利潤,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城市夜生活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顧客成為夜生活的一部分。這必將給這些便利店的經營者帶來巨大的商機。
現在,24小時盈利的便利店還大多存在於一線城市,或許以後大家的夜生活開始豐富以後,三四線城市也會出現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