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傑是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弟弟,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是身高不到1.6米的小個子,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
「滿洲國」皇帝溥儀
1936年,日本關東軍為了永遠佔領中國東北,曾密謀給溥傑找一個日本妻子。因為溥儀沒有孩子,如果溥傑能有一個日本皇族妻子,生下一個有日本皇族血統的兒子繼承皇位,那麼東北就可牢牢地受制於日本人了。
1月13日,日本駐「滿洲國」大使南次郎與溥儀舉行例行會見。南次郎十分神秘地小聲在溥儀耳邊說:「今天有兩件事要奏告陛下,但說話聲千萬不可洩漏到窗外。」南次郎所說的第一件事,是勸已經31歲而無子女的溥儀再娶 側妃。這件事溥儀應許並立即讓「大格格」(皇后生母之姐)選妃。第二件事就是溥傑的婚姻。
溥儀與溥傑
南次郎說:「我想說的第二件事是給溥傑早日完婚······自古就 有政治聯姻,這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他停了一下,看看溥儀的反應又說:「這也是首先考慮到溥傑的終生幸福。」不料溥儀滿口答應,毫不猶豫地說:「言之有理。溥傑自己也講過,完全不考慮人種上的差別,而要考慮到兩國邦交。若同日 本的皇族喜結良緣,不只是本人滿意幸福,也是兩國的無上幸福,並向兩國國民做出真正的日滿親善的表率。這確是好事。」溥儀這麼痛快地答應了按日本人的意圖給溥傑尋妻,難道他 沒有察覺這是日本人的陰謀嗎?其實溥儀已事先得到了情報。已經察覺了關東軍的意圖。但是,溥儀深知日本關東軍陰險殘忍,不敢違抗。懦弱的溥儀竟自己順著日本關東軍的意圖,先提出溥傑 與日本皇族聯姻。前關東軍司令本庄大將、日本駐朝鮮總督本野的遺孀等人在日本得信後,開始為溥傑選妃。
用了1年的時間,他們在日本眾多的候選人中最後選定一位叫嵯峨浩的24歲的女子。這位女子畢業於日本皇族和貴族子女的學習院,最重要的是她的父 親嵯峨實勝侯爵與明漢天皇的生母中山一位具有血緣關係。
1937年1月25日,南次郎大使和溥儀再次見面。南次郎介紹 為溥傑在日本尋妻的情況,以及傅傑在日本相親的情況。南次郎說:「1月8日,按日本相親的方式與溥傑見面。對方講若為口滿兩國的親善,就同意這樁婚姻,溥傑也對此頗感滿意,東京的「二格格」也表示贊同。陛下若恩賜許可的話,這樁婚姻就算成了。」南次郎還拿出了嵯峨侯爵家的家譜,並說明他家是繼攝政王之後 的名門世家,有著被稱為大臣家的家世。然後又拿出嵯峨浩及她 父母的照片給溥儀看,溥儀看著嵯峨浩和她父母的照片,內心充 滿了恐懼,他想:「這一定是個陰謀,日本人想籠絡住溥傑,想要一個日本血統的孩子,必要時取我而代之。」但是,他不敢表現出來,更不敢拒絕,只能口是心非地說:「很好。溥傑本人滿意,又混合中日方面人士的充分肯定,我同意。對大使為這樁婚姻付出的格外努力,深表感謝。」
溥儀和溥傑兩兄弟
就這樣,溥儀和日本人談定了弟弟溥傑的婚事。在溥傑結婚前1個半月,溥儀和關東軍司令官植田在溥儀的書齋-健行齋會見時,植田拿出一份決定繼承帝位的《備忘錄》,強迫溥儀籤了字並蓋了御璽。
備忘錄中規定:溥儀無子,皇位的繼承應得到關東軍司令官的同意,要依遵天皇的睿智,而且歷代皇帝都要「依此規定」。皇帝無子。側室入宮也要關東軍司令官同意。皇子的老師除滿人外,還要有日本人。皇子要去日本學習院留學等等。
1937年4月3日,溥傑和嵯峨浩在日本舉行了婚禮。嵯峨浩隨夫改姓愛新覺羅。婚後不久,愛新覺羅·浩懷了身孕,溥傑快要做父親的前夕,溥儀提心弔膽地為自己的前途算卦,甚至也為溥傑擔憂。他想到《帝位繼承法》,最怕的是「弟之子繼之」,關東軍要的是一個有日本血統的皇帝,如溥傑得了兒子,溥儀兄弟倆隨時可能被日本人除掉。
《帝位繼承法》也是在日本關東軍授意之下,「滿洲國」國務院通過的。其法明文規定:「皇帝死後由子繼之,如無子則由孫繼之,如無子無孫則由弟繼之,如無弟則由弟之子繼之。」幸虧愛新覺羅·浩生下的是女孩,關東軍的陰謀沒有得逞,溥儀這才鬆了一口氣。
溥傑一家三口
溥儀和溥傑兩兄弟都沒有兒子,因此,關東軍的《帝位繼承法》及帝位繼承的《備忘錄》也無異於廢紙。
傅傑夫婦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偽「滿洲國」崩潰,傅傑夫婦避免了再次成為日本關東軍政治工具的可悲命運,長期的共同生活,使這對異國夫妻結下了深情摯愛。戰後,溥傑入獄,浩帶著兩個幼女回到日本。從此,他們夫妻離散,音信不通,大海相隔。經過長期的分離卻真情未改。1957年澳本出獄,在中國政府和周恩來總理的關懷和努力下,在他的晚年,浩終於來到了中國,回到了他的身邊,他們一起安度了寧靜的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