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談文化的一篇文章發出之後收到一個問題:
什麼叫「精英教育?」難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優秀人才嗎?難道你文章中提到的「技能人才,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都不是精英嗎?
這裡有一個理解誤會,需要明確一下「精英教育」和「人民教育」的概念。
「精英教育」特指一種培養「精神貴族」的教育。舊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針都是以培養受教育者脫離勞動而成為「人上人」為目標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孩子在接受教育之後往往會打骨子裡鄙視勞動,鄙視勞動人民,認為他們是「素質低下」的「人下人」,是「群氓」,「烏合之眾」。直到現在還有人不斷網絡上發出這種觀點,諸如「地主是農村的精英」,「農民受窮是因為他們個人不努力讀書,素質低,活該受窮」之類的論調層出不窮。
與「精英教育」相對的是「人民教育」。「人民教育」是為了把所有孩子都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勞動者」的教育。我們把「勞動者」中的優秀分子也稱為「精英」,而此精英非彼精英,名稱相同而內涵完全不同。「精英教育」中的精英是指脫離勞動人民的精神貴族,他們是文化的壟斷者者和財富的壟斷者。「精英教育」鼓吹的社會哲學就是「二八定律」。「人民教育」中的精英是指勞動者中的優秀分子。他們自身也是勞動者而不是精神貴族。他們在勞動創造文化、創造人類歷史的過程中起著先行、引領、榜樣的作用。人民教育主張的社會哲學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消滅貧困、共同富裕」。
撰稿:頌明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