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5A級景區創建,助力水質改善……雲南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工程全面...

2020-12-11 雲南房網

時近年底,各級相關部門統籌推進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各項相關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瀘沽湖:推進5A級景區創建

近期,麗江市加大工作力度,統籌推進瀘沽湖保護治理、環境整治提升和5A級景區創建各項工作。

麗江市主要領導實地了解瀘沽湖「兩違」拆除、安置點建設、生態廊道建設等情況,查看了獅子灣垃圾減量填埋場建設運行情況和瀘沽湖女兒國鎮供水工程建設進展。麗江市提出,瀘沽湖環境整改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要再加力,村莊規劃優化提升再下功夫,對標5A級景區建設,按照「一個村莊就是一個景區、一個院落就是一個景點」的思路,做美每個村莊、每個院落。此外,還將加速開展環湖路、環湖棧道和瀘沽湖外環道路的規劃建設,推動民宿客棧連鎖化、集團化,建設高端星級酒店。

撫仙湖:修複試點項目要100%完工

近日,澄江市召開撫仙湖「十三五」暨山水林田湖草推進緩慢項目現場督辦會。

澄江市提出,堅定不移實施好撫仙湖「十三五」暨山水林田湖草項目,以鐵的擔當守護好撫仙湖一類水質。各級各部門要緊盯重點環節,加強協調配合,快馬加鞭推進緩慢項目建設進度。要壓實責任,強化措施保障,超常規作業,齊心協力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達到進度、質量和實施效果相統一,同時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嚴肅責任追究。要嚴格按照玉溪市委要求,確保12月20日前,撫仙湖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項目完工率達90%以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完工率達100%。

杞麓湖:補水項目助力水質改善

投資2.6億元的杞麓湖生態補水項目建設工程,架設管道42公裡,自今年3月開始從華寧大龍潭引水進入杞麓湖,每天補水9萬至10萬立方米,較好地助力杞麓湖生態補水和水質改善。

杞麓湖生態補水項目建設是玉溪市東片區「三湖」生態保護水資源配置應急工程之一。杞麓湖生態補水項目到目前為止已經補水1293萬立方米。玉溪市東片區「三湖」生態保護水資源配置應急工程主要是通過三級提水泵站、輸水管道、隧洞、支管和水庫調節等措施,將華寧盤溪鎮掛榜山下自然露泉水,引進通海、華寧、江川等縣區,引水流量為每秒2.5立方米,年引水量7013萬立方米,可大大提升「三湖」區域水資源配置效率。其中,該工程近40%的水量用於對杞麓湖實施連續補水,將極大地促進杞麓湖水質改善。

異龍湖:水質提前2年實現規劃目標

紅河州通過開展異龍湖水體達標3年行動、決勝異龍湖水體達標「衝刺行動」,全力推進規劃項目建設提速和50個具體問題整改清零,異龍湖水質提前2年實現規劃目標

近年來,紅河州堅持把異龍湖保護治理作為全州生態文明建設標誌性工程,提出「五年規劃三年完成」工作目標。目前,總投資13.5億元的「十三五」規劃29個項目全面完成。為抓好異龍湖綜合治理,紅河州徹底轉變「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堅持湖城一體、精準施治,確保生產生活汙水「零」入湖。石屏縣全面關停和取締152家分散在園區外的豆製品加工企業,實施豆製品企業集中入園生產。同時,突出培育石屏豆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文化旅遊3項產業,擦亮「千年石屏城、百年豆腐香、秀美異龍湖」3張名片,異龍湖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石屏縣入選全省首批「美麗縣城」。

程海:應急補水工程年內完成

程海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水利骨幹應急補水工程主體工程已完工並試通水,收尾工程將於12月30日前全部完成。

程海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內陸湖,流域水汙染防控任務艱巨,水生態修復任務繁重,水資源保護治理形勢嚴峻。永勝縣堅持保水位、保水質、保獨特性,以問題為導向,強勢推進「程海補水、五退四還、產業結構調整、面山修復、汙水和垃圾收集處理、紅線定樁、河長制落實、宣傳發動群眾保護程海、監察監測管理能力提升」九大專項行動,對程海實施搶救性保護,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近年來,程海水質穩定保持在Ⅳ類。

據介紹,程海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水利骨幹應急補水工程近期年均供水量6816.6萬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湖水量6089萬立方米,置換流域生產水量727.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5萬畝;遠期年均供水量2198.7萬立方米,其中補湖水量1483萬立方米,置換流域生產水量715.7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5萬畝。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焦點

  • 雲南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工程全面加速
    雲南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工程全面加速 2020-11-25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一湖一策」治理成效顯著
    央廣網昆明12月7日消息(記者陳鴻燕):雲南省以問題為導向,「一湖一策」因湖制宜,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全方位推動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瀘沽湖開展網箱養魚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加大增殖放流力度,落實川滇兩省共同保護治理瀘沽湖的「1+3」方案,滇川兩省2次聯合巡湖,完善兩省四級會商協作機制。  雲南省先後出臺《雲南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雲南省全面貫徹落實湖長制的實施方案》、《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把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作為河(湖)長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 雲南為九大高原湖泊「量身」制定保護治理方案 湖泊水質總體向好
    雲南為九大高原湖泊「量身」制定保護治理方案 湖泊水質總體向好 2020-12-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瀘沽湖5A景區創建 全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瀘沽湖水清澈蔚藍,是雲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四周崇山峻岭,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5A級旅遊景區為契機,正式站上創建5A景區的全新起跑線。四川旅遊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了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基礎性規劃——《四川瀘沽湖旅遊景區總體規劃(2016-2025)》《四川瀘沽湖旅遊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實施方案》,科學確定了3.3平方公裡的創建範圍。
  • 雲南杞麓湖生態補水項目工程助力水質改善
    杞麓湖投資2.6億元的杞麓湖生態補水項目建設工程,架設管道42公裡,自2020年3月開始從華寧大龍潭引水進入杞麓湖,每天補水9至10萬立方,截至目前,共補水1293萬立方,較好地助力杞麓湖生態補水和水質改善。
  • 雲南省「一湖一策」因湖制宜 九大高原湖泊治理成效明顯
    12月7日,據云南省水利廳消息,2020年,為切實扛起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的政治責任,雲南省以問題為導向,「一湖一策」因湖制宜,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全方位推動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湖泊水體質量總體穩中向好。
  • 九大高原湖泊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涉及五華盤龍等15個縣市區
    通過治理,滇池水質逐年向好 IC 圖 重大工程1 青藏高原東南緣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 4.青藏高原東南緣生態屏障區礦山生態修復。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通過地質環境治理、地形重塑、土壤重構、植被重建等綜合治理措施,恢復礦山生態。
  • 圍繞九湖水環境狀況和流域生態特點 「一湖一策」精準治理
    滇池、洱海、撫仙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陽宗海、程海、瀘沽湖,九大高原湖泊如同鑲嵌在雲嶺高原上的一顆顆明珠,山水相映,靜謐幽美。「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九湖治理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圍繞九湖水環境狀況和流域生態特點,因地制宜「一湖一策」精準治理,讓高原九湖清波蕩漾。
  • 馬仁奇峰創建5A級旅遊景區穩步推進
    5月12日,繁昌縣人民政府與北京江山多嬌規劃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繁昌「一域雙星」(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據悉,「一域雙星」主要是繁昌縣全域旅遊示範區,江南慢谷國家旅遊度假區和馬仁奇峰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雲南旅遊發展「新引擎」普者黑全力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強力推進5A創建 實現「旅遊強縣」新突破2020年1月9日,普者黑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啟動會舉行。丘北人民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迎接新機遇、新挑戰,全力以赴抓好普者黑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為推進丘北旅遊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闖出一條新路子。這是丘北50萬人民的殷殷期待!
  • 學習時報:推進河流湖泊水生態治理
    推進河流湖泊的修復與保護,實現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當前,我國河流湖泊治理與保護還有待加強。一是水生態監測體系建設相對滯後。比如,滬蘇浙三省市近岸海域四類和劣四類海水佔比達56.7%,有數據顯示長江是近岸海域汙染物的重要來源,急需在更寬的範圍開展近岸海域汙染協同治理。有鑑於此,要持續深化美麗河湖行動,著力推進水體由水質改善為主逐步轉向水質改善和水生態健康保護並重,也就要成為「十四五」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目標,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水由「淨」到「美」。
  • 衡陽:打好河湖治理「組合拳」 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助力衡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衡陽結合中央、省環保督查和水利行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一批河湖「四亂」問題整改,全面排查和整治河流「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侵佔河流岸線水域違法行為,集中開展河湖「清四亂」整治行動,推進「清四亂」向中小河流和農村河流延伸;編制河湖岸線利用規劃,推進河湖管理範圍劃定和河湖保潔常態化,落實「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打造美麗樣板河,開展河道砂場專項整治行動,全面實施城區河段定點卸砂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
    記者 熊強 攝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
  • 普者黑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知識問答
    「普者黑」是彝族語言,意為盛滿魚蝦的湖泊,景區總面積388平方公裡,核心景區面積為15平方公裡,景區屬滇東南巖溶區,為發育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巖溶地貌,以「水上田園、彝家水鄉、荷花世界、巖溶溼地、湖泊峰林、魚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景區有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靈秀,又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神昀。
  • 惠州西湖摘取國家5A級景區金牌,這裡有你沒見過的西湖!
    市委、市政府於2009年10月決定啟動惠州西湖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並連續多年列入「民心工程」,寫入市委、市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專項資金,作為城市建設重要工程全力推進。《東江時報》記者周楠 攝對照5A創建標準,我市對西湖累計投入建設資金6億多元,實施了10大類、163小項整治項目,水質治理、生態保護、環境美化、古蹟恢復、文脈延續等多方面得到提升。
  • 發揮溼地功能淨化河湖水質水專項助力我國水生態環境實現重大改善
    大會特設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報告專場,系統展示了水專項支持我國溼地保護,助力河湖水生態修復的工作與成效。水專項淮河項目河流水生態修複課題負責人、南京大學安樹青教授獲頒國際生態學協會授予的「傑出溼地科學家」獎,成為亞洲獲此殊榮的第一人。安樹青教授的科學成就得到世界溼地學術界認可,是水專項在治理河流與湖泊汙染等世界性難題取得成果的一個縮影。
  • 昆明市晉寧區創建為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
    為環境加分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晉寧區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作為「頭等大事、頭號工程」來抓,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治理思路,全面推進滇池治理工作。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投資近10億元,組織實施了村莊支次管網、環湖截汙南岸配套收集系統、水源地保護治理等項目,截止2019年底,全區8條入滇河道年度綜合水質均達到或優於考核目標,滇池南岸整體水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水質逐步提升。
  • 雲南滇池全湖連續三年保持Ⅳ類水質
    中新社昆明1月6日電 (繆超)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高原湖泊滇池曾是中國遭受汙染最為嚴重的湖泊之一。近年來滇池治汙取得成效,水質持續改善。6日,昆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過去五年該市生態文明建設情況,滇池全湖水質自2018年上升為Ⅳ類,至今已連續保持了三年。
  • 雲南大理洱海水質達到20年來最好水平(圖)
    雲南大理洱海風光。 中新社發 卓新民 攝中新社昆明八月十四日電 (楊洋) 記者今日從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獲悉,該州採取有效措施治理洱海,已初見成效。今年一至七月,洱海水質有六個月達到二類水質標準,一個月為三類水質標準,洱海水質達到二十年來最好水平。大理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在一九九六年、二00三年高溫月份,洱海曾兩次爆發大規模藍藻,引起大理人對「母親湖」高度關注。
  • 織金洞景區全力推進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
    2019年11月,織金洞景區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定,正式納入創建名單。創建過程中,織金洞景區在科學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綜合管理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提檔升級,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考察調研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