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千頃水面百公裡濱水慢行走廊!海澱要變生態水鄉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5年增千頃水面,主要河渠達到健康狀態;鋪設百公裡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建設萬畝藍綠交融的生態水鄉,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綠色生態水系景觀......今天,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按照這一計劃,海澱區將通過北辛莊排洪溝、草廠村溝綜合治理等項目,實現西蓄、東排、南北分洪的防洪戰略。通過北旱河、萬泉河、西玉河溼地等項目每年至少建設20公裡濱水慢行走廊,每年增加一個親水空間。通過大寨渠、周家巷溝、金河等項目建設出一批「水清岸綠」的示範樣板。

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以水生態治理為主線,立足解決「水不清」「岸不綠」「水不流」和「水不足」四個方面的問題。海澱區水務局副局長宋強介紹,到2025年,海澱將組建渠渠相連的水網循環系統。通過玉泉山地區、圓明園地區、翠湖、稻香湖水網循環等項目,分別建成四個水網循環體系,實現渠渠相連,河河互通。

同時,營造一碧萬頃的生態園林溼地。通過實施西玉河溼地、崔家窯溼地、蘇家坨雨水調蓄區等項目,建設各功能互補的水系生態系統,結合現有翠湖溼地,營造一碧萬頃的北部生態溼地群,合計建成萬畝藍綠交融的生態系統。

談及今年的重點任務,宋強說,將通過金河、北旱河、萬泉河、周家巷溝等河道治理項目鋪設20公裡濱水慢行走廊,讓河道構築城市空間,塑造可親可近的親水岸線。為群眾提供親水賞綠的濱水休閒空間,開啟綠色生活新方式。目前周家巷溝已開工建設;金河、北旱河、萬泉河正在開展前期立項工作。

在親水空間建設方面,將打造13.7公頃的大寨渠渠首濱水公園。目前公園河湖基本形狀已完成,已具備生態補水條件,預計年底完工。

溼地建設上,將打造西玉河溼地,總面積約41.5公頃。意在雨水調蓄工程,蓄滯永豐組團新增343公頃建設區產生的雨水量,並且形成具有生態景觀功能的溼地。目前正處於前期方案編制階段,計劃今年年底完成立項工作。

此外,今年,海澱「水清岸綠」行動計劃還將完成翠湖、稻香湖片區補水循環工程、永豐調蓄水廠建設工程和北辛莊排洪溝治理工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今年海澱北部將建成13.7公頃濱水公園20公裡濱水慢行走廊
    休閒公園溼地景觀慢行走廊打造水清岸綠的生態河渠樣板區水務局積極打造集生態修復、文化展示、市民健身等功能於一體的休閒公園、溼地景觀、慢行走廊,為群眾提供親水賞綠的濱水休閒空間。今年,區水務局還將通過金河、北旱河、萬泉河、周家巷溝等河道治理項目鋪設20公裡濱水慢行走廊,讓河道構築城市空間,塑造可親可近的親水岸線,讓居民開啟綠色生活新方式。目前周家巷溝已開工建設,金河、北旱河、萬泉河正在開展前期立項工作。
  • 5年,海澱許你一個夢裡水鄉!今天,海澱融媒發布廳揭開這幅畫卷
    鋪設百裡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建設萬畝藍綠交融的生態水鄉增加千頃水面……五年,海澱許你一個夢裡水鄉根據行動計劃內容,海澱區將鋪設百裡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為更多的群眾提供更多的休閒娛樂空間,增加周邊居民獲得感。比如,水清岸綠計劃通過北旱河、萬泉河、西玉河溼地等項目每年至少鋪設20公裡濱水慢行走廊,提供更多休閒娛樂空間,增加居民獲得感。同時通過設置定點垂釣平臺、遊船、滑冰等親水娛樂項目,滿足群眾多樣化親水需求。
  • 海澱萬畝生態水鄉五年後呈現
    本報訊(記者 張驁)鋪設百公裡傍水依林的慢行走廊,建設萬畝藍綠交融的生態水鄉,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綠色生態水系景觀……昨天,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為五年後設立小目標。
  • 海澱北部年內新添一處大型濱水公園,水面面積2.2公頃
    一條常年乾涸的支渠,渠內通過循環水網實現補水,四周通過環境營造變身濱水公園,今年年底前,這樣的設想將在海澱北部的大寨渠成為現實,明年開春後,附近居民就可以走進這座公園,享受藍綠交融的生態成果。大寨渠是海澱南沙河上遊一條南北走向的支渠,全長4.68公裡,主要功能是行洪,然而在附近居民眼中,這是一條常年沒水、不起眼的乾渠。「夏天大雨的時候,河道裡會有點水,平常日子裡就是幹的。」周邊的居民走在附近,甚至都不會多看它一眼,然而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條渠的南段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海澱這處大型濱水公園將免費開放,傳說元太子曾在此泛舟
    明年春天,海澱大型濱水公園——大寨渠濱水公園將建成開放!」這條南北走向的支渠全長4.68公裡位於海澱南沙河上遊主要功能是行洪海澱區水務局結合區域現狀條件大尺度謀劃山水相融、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通過建設泵站和管線、打造溼地等方式「編織」起一張生態循環水網同時與園林等相關部門聯動圍繞南沙河與京密引水渠打造13.7公頃的濱水公園填補海澱北部大型休閒公園的空白
  • 德陽打造濱水生態走廊 綿遠河西岸生態整治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德陽打造濱水生態走廊 綿遠河西岸生態整治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中 小】   作為德陽本年度完善城市功能的重點工程之一,位於旌東新區起步區內的綿遠河西岸生態整治工程
  • 濱水綠地空間 | 江蘇南通:持續構建濱水綠地空間體系(一)
    在建設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生態節約理念,打造的濱水空間水面大、岸線自然、生態效果好,城區已逐步構成「兩圈五廊、八湖九脈、多點多帶」,獨具特色的濱水空間體系。南通城市濱水綠地空間體系建設打造什麼樣的濱水空間,是南通城市綠化建設重點關注的問題。南通城因水而生,憑水而盛,豐富的水資源,為特色濱水空間的建設積累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 以水為「筆」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
    ,使水質由劣五類提升至五類以上,打造出安全、清潔、健康的城市水環境,構建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體系,實現了水質提升、功能提升、景觀提升的河道整治目標,為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貢獻了央企的智慧和力量。
  • 河畔旁,濱水處,這個水清岸綠的生態公園串起2公裡「顏值」高地!
    東平河岸,奇槎灣畔,2.38公裡的綠色廊道映入眼帘!這裡曾是河灘地、舊工廠,如今變身為頗具詩意的濱水景觀帶。公園通過東平河引水造景,形成彎曲流動的水系,串聯現有綠帶、半月島溼地公園、陽光公園等區域,形成全長約2.38公裡的濱水景觀帶。
  • 水鄉民宿 | 逃離城市一兩天,體驗田園慢生活
    叄|日色漸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身只夠愛一個人。在金陵水鄉·錢家渡,日子便是如此的不緊不慢,從容不迫。肆|不同房型濱水民宿位於村之南、湖之畔的水鄉原舍,由王建國院士親自執筆設計,窗前是恬靜的湖面,對岸是綠色的田園,風景優美、恬淡舒適。
  • 合肥:南淝河將打造濱水82公裡綠道
    其中「四卷」即生態畫卷(曲水漫灘)、人文畫卷(廬州古今)、活力畫卷(活力新城)和休閒畫卷(野趣田園),塑造濱水文化序列景觀;「六境」林溪巢徑、品讀之悅、逍遙仙渡、五裡園馳、關鎮新象和水頌名城,引領濱水空間轉型蛻變;「十二景」包括四裡波灘、合鋼綠洲、長風水韻,輪渡遺蹟、悅活半島、裕豐市井等生態型、文化型、公共生活型多類節點,激發濱水場所活力。
  • 北京西南二環濱水步道全部打通
    生活在昆玉河、永引渠、護城河、涼水河周邊的居民不難發現,濱水步道變長了、河道兩岸變美了、設施更便捷了。這些打通了「梗阻」實現「一走到底」的濱水步道,成了城市河湖的亮麗風景線、城市居民的休閒新空間。涼水河水清岸綠,濱水步道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 永定河畔將增8處濱水森林公園
    原標題:永定河畔將增8處濱水森林公園圖為大興永定河畔,經過幾年來的平原造林,生態景觀初現。何建勇 攝一項歷時5年的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在北京的母親河拉開帷幕。5年間,永定河畔將新增森林面積19萬畝,新建各類濱水森林溼地公園8處。
  • 成都重拳治水 要再現「六河貫都、百水潤城」盛景
    宜居水岸規划水文化走廊串起古城風韻 增遊船碼頭恢復遊江盛世根據規劃,西郊河-浣花溪水文化廊道示範段,具體包括西郊河(長約1.5公裡)、飲馬河(長約0.9公裡)、浣花溪(長約3.3公裡)、幹河(長約1.6公裡)。除了恢復水質,重現西郊河-浣花溪一帶的文化勝景,也被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量。
  • 打造一條「會呼吸」的生態海綿濱水廊道
    生物島6.6公裡碧道「會呼吸、有生命」。南方日報記者 劉力勤 攝市民經常在綠道上跑步健身。南方日報記者 劉力勤 攝「生物島越來越美了!走在碧道上,看著江邊美景,感覺每天心情都很好。」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全新升級的6.6公裡環島碧道成為附近上班族休閒放鬆的好去處。「會呼吸」的海綿綠地,「會循環」的生態水廊,沿途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處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 高明智湖溼地公園打造美麗河道濱水景觀
    綠樹成蔭、湖水依伴、繁花疊錦、百鳥翔集……有著「都市生態長廊」美譽的智湖溼地公園,為市民提供了休閒鍛鍊的好去處,更作為特殊土地資源和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調節水文、淨化水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中關村西區示範區即將建成 海澱試點慢行系統濱水綠地道路...
    原標題:多項工程服務出行,中關村西區示範區即將建成 海澱試點慢行系統濱水綠地道路「三網」融合  2020年,海澱區騎行、步行環境將進一步改善提升。海澱區住房城鄉建設委、海澱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近日做客「治堵大家談」節目時透露,2020年將在自行車專用路西延、萬泉河沿線試點濱水、綠地、道路「三網」融合,計劃10月建成中關村西區慢行示範區。
  • 安徽霍邱水門塘 千畝水面萬頃波
    陽春三月,安徽省霍邱縣的水門塘,堤埂芳草萋萋,綠柳成蔭;塘內路島相連,白鷺爭飛;水面煙波浩淼,魚翔淺底,形成十裡長堤十裡樹,千畝水面萬頃波的美景。據史料記載,水門塘是我國較早的一項水利工程,堤長10餘公裡,塘內有40多個防浪島嶼,又被稱為皖西「千島湖」。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 濱水空間,讓城市慢下來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蘇州河沿線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濱水區,以及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範區,讓城市就此慢下來。 據介紹,蘇州河兩岸沿河六個區將打造「一區一亮點」,進一步提升空間品質和服務水平,實現「長藤結瓜」式的空間格局。其中,黃浦區已建成的九子公園段、河口段的「最美加油站」、「新介亭」等景觀節點已經成為新的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