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間的秀才,到陰間去考城隍,蒲松齡在這篇故事裡寄予自己的理想

2020-12-14 我也談聊齋

古時,陽間的官職從高到低丞相、各部部長、省級巡撫、知府、縣令等。陰間的官職設置比較簡單,大概次序是十殿閻羅、四大判官、城隍等。我們都知道自隋朝設立科舉,陽間官職一般都是通過考試晉升。那麼問題來了,陰間的官職是如何取得的呢?根據相關資料,陰間官員主要來源是陽間的官員去世後,擇優選拔的,但陰間的官職也經過考試。那麼,一個陽間的秀才,在他去世後,到了陰間,會授予什麼官職呢?《聊齋》故事當中開篇第一卷第一篇就記載了陽間的一個秀才在去世後,經過陰間選拔考試被委任為城隍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情節是這樣的:

有這麼一個姓宋的老秀才,他的名字叫宋燾,該老先生可謂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無奈官運不濟,到老也只是個秀才。有一天,他得了重病,躺在床上,恍惚中有個官吏模樣的的人牽著一匹白馬來請他,並且對他說:「我來請你去參加考試,請立即上馬!」宋老先生很疑惑,便問道:「現在也不是開考的時間呀!」因為在古代參加科舉考試是有時間的,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時間一般都是在春天,因此科舉考試也叫春闈。那個官吏理模樣的人也不做解釋,只是催促他快上馬,於是宋老先生就糊裡糊塗坐在馬上,跟著那個官吏去了。

宋老先生跟著那個官吏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這城市看上去像個帝王的都城,進到裡面,只見大殿裡坐著十來個官員,宋老先生都很陌生,這十來個官員裡面只有關帝也就是關羽他還認識,其他官員都不認識。聊齋故事也沒交代其他官員是誰。根據陰間官職排序,我們可以推斷,其他十來個官員應該是十殿閻羅無疑。

下面,該參加考試了,參加考試只有兩個人,除了宋老先生,還有一位秀才已坐在那裡了,兩人閒聊了幾句,原來另一個秀才姓張,住的村子離自己村子還不遠,正當二人交談的時候,考試開始了。宋老先生打開試題一看,原來是一道策論題: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兩個人很快把文章寫完,呈到殿上。殿上的主考官對宋老先生的文章讚賞不已。那麼宋老先生的文章是如何寫的呢?書中沒有做過多的交代,根據後來宋老先生還陽後的回憶,他的文章中好像有這樣兩句: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根據題目和宋老先生的應答,大概意思是說:一人二人,有心無心題目講的是慎獨。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講的是誅心。我們現在的法律懲賞制度是看行為不看動機,陰間的法律講的是你做事的動機,而不是單單看你的行為。那麼如果看人心人性,誰能呢?只有鬼神能,城隍能。這反映出作者蒲松齡的唯心主義思想,也放映出陰間和陽間考試側重點的不同。

從下面的故事發展中,我們可以想像,宋老先生的文章應該是比張老先生的文章略勝一籌,於是眾考官當場宣布:「任命宋老先生為河南一個城的城隍。」宋老先生這才明白過來,感情自己已經死了,他趕忙乞求道:「我上有七十二歲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嬰兒,我請求送我還陽,待我給母親養老送終,把孩兒養育長大,再去任城隍之職。」宋老先生這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於是閻王讓判官拿來生死簿查看宋老先生的母親的壽數:還有九年陽壽。這時,眾閻羅議論紛紛:宋老先生陽壽已盡,河南正缺城隍,不能因他母親而壞了陰間的規矩呀!正當十殿閻羅爭執不下的時候,關公發話了:「不妨讓張秀才暫且代職九年,到時再讓宋老先生接任。」不愧為關帝爺,他的這個提議得到大夥的贊同,宋秀才可以再活九年,而張秀才雖然沒考中,卻在陰間當了城隍,而且也暫時解決了河南缺城隍的問題。

宋老先生回到家中,豁然如夢初醒。原來他已死去三天。老母親聽見棺材裡的呻吟聲,才趕忙讓兒媳把他扶起來。按照宋老先生的回憶,家裡派人到張秀才所說的村子去打聽,果然村裡確實有個張秀才,在三天前去世了。

後來,平平安安過了九年,宋母果真去世了。等到為母親辦完喪事,宋老先生沐浴更衣,進屋無疾而終。這天夜裡,送老先生的妻兒看到宋老先生乘坐雕飾華麗的馬車,並有眾多的隨從陪同而來,和自己的妻兒拜別。大家都很驚疑,卻不知道他已經成了神仙。

蒲松齡把這篇故事放在聊齋第一卷第一篇,應該還有更深的用意。我們都知道蒲松齡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以後卻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在這篇故事裡宋老先生倒和他有幾分相似。其實,他在這篇故事裡在寄予自己的理想:在陽間不被人重視,到了陰間一定會有像關帝爺那樣的人賞識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

相關焦點

  • 俗語「水鬼升城隍」的由來故事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描寫了很多狐仙鬼怪的故事,閩南話一般會把這本書叫做:「聊齋說鬼古」。書本當中所描述的這些狐仙鬼怪,情節的描寫經過,有時往往讓人讀完以後並不覺得可怕,而是發現到這些狐仙鬼怪通曉人情,並追求世間愛情的幸福美滿而使人感動。
  • 民間故事:陽間官員與陰間官員
    故事話說在至德中,有位被調選到同州任督郵的人,姓崔,名字已不大清楚。他的家屬在獲知消息後,已提前收拾妥當,搬到同州去了。於是兩人又走了一段路,當距離同州還有數十裡的距離時,前方出現一條斜道,斜道上有官吏夾道拜迎。此時,青袍人便與崔氏告別說,「你是陽間的官員,我是陰間的官員,從這裡開始便是殊途,你要送我一程嗎?」說罷,那青袍人便策馬入道,各官吏跟隨在後。
  • 聖墟:地球屬於小陰間,那陰間和陽間又是怎麼劃分的呢?
    而且隨著他經驗的積累,筆鋒越發成熟幹練,故事推進得也越發順暢和奇偉。特別是到了遮天系列後,故事的走向更是讓人難以揣度,但卻奇特中透著自然,直教人嘆為觀止!就比如《聖墟》中,看著輪迴狩獵者要來獵殺楚風了,而陽間中卻罕有能為他出頭者,畢竟哪怕是周族都不敢光明正大地和輪迴狩獵者組織對著幹,但卻不想楚風才退避,他的救星就來了,居然是大家都以為身陷大淵的妖妖!
  • 《聊齋志異》寫鬼寫妖入木三分,蒲松齡是否相信自己筆下的故事?
    在《自序》中,蒲松齡記載了關於自己的一件怪異之事。蒲松齡說自己是難產兒,出生前,父親夢見一個胸膛貼有一塊藥膏的和尚,後來他的胸前果然有塊胎記,因此他深信自己的前世是一個和尚,還說自己之所以自小多病、半生潦倒,正是前世之因導致的。在卷一第一篇《考城隍》,蒲松齡也記載了自己親屬家族中一個故事。
  • 作為《聊齋志異》近500篇小說之首,《考城隍》如何做到開宗明義
    《考城隍》離奇的故事情節和它永不過時的主題。著名的作品有張華的《博物志》、託名班固的《漢武故事》、幹寶的《搜神記》等,因信其有而記述,獵奇心理顯而易見,這與當時的玄學、鬼神宗教信仰等密不可分。當然,其中也不乏意義積極的民間故事。到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除了其中個別篇目記述奇聞怪談,絕大多數作品都與蒲松齡的社會生活緊密相關,託幽冥,鞭現實,寄理想。
  • 「城隍老爺」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神」與「仙」的這一差異,大概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裡就有所表現,負責封神的姜子牙自己是「仙」,而位列「封神榜」中的諸位都是死後才成的「神」。到了唐代,城隍的業務更繁忙了,除了保護城池外,還兼管當地的冥籍和水旱吉兇,成了一地陰間的最高神。《太平廣記》就描述過一個唐洪州司馬王簡易的魂魄被城隍拘去的故事。換言之,唐代之後的「城隍」在「剪惡除兇,護國保邦」之外的另一個身份,是閻羅王的下屬,閻羅陰司的派出機構的冥官和陰陽兩界(現世尤其是來世)的司法神,他負責所轄地的人死後靈魂最初的審判,然後再送至十殿閻羅處處置。
  • 「城隍老爺」是位怎樣的神仙
    「神」與「仙」的這一差異,大概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裡就有所表現,負責封神的姜子牙自己是「仙」,而位列「封神榜」中的諸位都是死後才成的「神」。八仙圖城隍廟裡當然不會供奉活人,所以「城隍」自然是一位「神」。「城隍」一詞,最早可見於《周易》一書,泰卦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 聊齋志異「考城隍」,「考城隍」考什麼?
    「考城隍」是《聊齋志異》的第一篇故事,字數並不多,卻是首篇。宋燾公是一位秀才。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見一位公差拿著公文,走進屋裡來叫他「趕快赴考」。公差只是一味的催促他上路,宋燾公只好負病上馬趕考。
  • 《聖墟》裡黎龘是反派嗎?為何想毀掉陽間?陰間不一定就是毀滅!
    為何想要勾引眾人打開陰間之門崩壞陽間呢?黎龘最初是古沉海引出的,活在幾個紀元前的強者是他最敬愛的大哥,活到現在的古沉海雖為一副殭屍模樣仍想變得強大,找尋大哥當時被人陷害的真相!然而在最近的章節中,黎龘突然復活歸來了,然而歸來的他並沒有找尋昔日的夥伴們,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山門第一山。
  • 老秀才從陰間回來,才明白了做教師的本分
    有一天深夜,老秀才躺在床上,迷迷瞪瞪,似睡非睡,靈魂出竅,就來到了陰曹地府。老秀才書讀得多,知道自己來在了陰間,看眼前景象,雖然很是陌生,但跟陽間並無太大的差別,所以心裡也就沒怎麼覺得驚慌。他走在大街之上,不一會就來到了閻羅殿旁邊,可巧,迎面遇到了自己生前的一位好友,看樣子是閻羅殿裡的一個小官吏。兩人見面,說了一些久別重逢的話後,老秀才問:「我現在來到了陰間,這是已經死了麼?」
  • 聖墟:大陰間並不是與陽間對應,而是涉及輪迴路
    與此同時,女帝曾在大陰間駐足很長一段時間,一些老怪物提出,大陰間並不是相對陽間而命名的地方,而是有著天大的來頭,涉及到了輪迴路和荒天帝。如果大陰間真的與輪迴路有關,那陰間是否真的如神話中那樣所描述,就是冥界地獄?
  • 聊齋裡的細思極恐:中國人的陰間觀念,為什麼是現實世界的延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陰陽是一個符號性的標誌,人活著的世界稱為陽間,人死後的世界叫做陰間。人的靈魂不受肉體影響,即便肉體在陽間壽命已到,鬼魂也會到陰間去找到輪迴的歸屬。鬼魂和陰間,被成為幽冥文化,中國人從很早之前,就開始猜測人死後的世界,這種想像力不是迷信,而是思想上的成熟。
  • 《聖墟》:陰間和陽間什麼關係,楚風醉酒遇十冠王,世界真相浮現
    醉酒之後的楚風見到了十冠王,在和十冠王的交談之中,楚風發現自己所處的陽間世界其實不像自己表面看到的這麼光鮮亮麗,這裡反倒是像極了一片死域。玄幻小說書評配圖包括當初上蒼的人在見到陽間之後也覺得這裡的空氣十分的腌臢,難以被人接受。這是怎麼回事呢?陽間發生了什麼,表面上出現的這些和背地裡有什麼關係呢?
  • 中國神話之城隍:這地兒我說了算
    城隍這個名詞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復於隍城隍神,勿用師」這裡說的城是指的是城牆,煌指的是護城河,城隍神就是來保護這座城的。城隍顯靈,首見於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說的就是城隍神的奉祀。關於城隍的緣起,古人有始於堯,始於漢,始於三國諸說,但大多證據不足,無可考也。
  • 腦筋急轉彎:陽間和陰間的中間是什麼?別以為很簡單,很多人不懂
    腦筋急轉彎:陽間和陰間的中間是什麼?別以為很簡單,很多人不懂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十篇腦筋急轉彎讓大家放鬆心情!1、陽間和陰間的中間是什麼?5、在一次考試中,一對同桌交了一模一樣的考卷,但老師認為他們肯定沒有做弊,這是為什麼? 6、一女牽牛過獨橋,夕陽落在方井上。 是表達什麼意思?7、婦女們在不知不覺中丟失掉的東西是什麼?
  • 《爛柯棋緣》中出現的城隍,本是儒家神祗,盤點千年來城隍的體系
    其實不然,城隍原本是儒教的神仙,接下來我們盤點一下城隍的千年變遷。最原始的城隍這個詞,是出現在《周禮》之中的,是儒家最原始的八神之一。而這八神分別是龍王、城隍、土地、門神、灶王、財神、藥王、瘟神。而這八神,就構成為了中國儒家的最原始的八神,而城隍原本就是守護一個城池的護城河,最後簡化為城池的守護神。
  • 阿玉拜見城隍
    今天想請問,我在陽間見過城隍廟,也見過無數的土地公公小廟,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分別?若有城隍的話,請判官帶阿玉拜訪拜訪。」 判官:「城隍及土地公公工作的職務是異曲同工,主力護持陽人出入平安。至於土地公公,特別是最近1000年中陽人比較喜歡這個稱呼,一直流傳至今。之前大概介紹過陽間土地公的職務,冥府亦因陽間現時事物變遷、相應增加土地公來管理護持陽人。
  • 民間故事——從陰間旅行回來
    陽間再怎麼痛苦好在還有一個太陽,你看我們這陰間黑暗的,晚了就來不及了,我也不留你,送你一個高科技的打火機,這玩意兒整天都是著的,裡面裝的是壓縮空氣,打開蓋就可以點火,關鍵時候可以幫你回到陽間。」我說:「你們陰間也做廣告呀?怎麼聽著跟我們陽間央視電視臺裡的廣告一個味兒?」老楊著急地說:「快回去吧!
  • 《聖墟》:古地府就是大陰間,大人物妄圖指染陽間,輪迴者為棋子
    在新的章節之中出現了古地府和天帝葬坑,還有魂河這一類的存在,都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在這其中一定蘊含著某些比較強大的人,他們能夠霍亂整個陽間。就算是當初的三人組都不一定能夠戰勝對方,而我們看到在《聖墟》中的三人組也已經遭受到了很大的重創,他們最好的結果也不過就是在當初那場戰鬥之中獲得了慘勝。
  •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要經陰間13個站
    陰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有沒有日月星辰?有沒有山川河流?有沒有高樓大廈?有沒有醫院飯店?陰間的鬼魂穿著如何?陰間的鬼魂吃喝什麼?陽間送去的衣物紙錢真的能收到嗎?陰間是否也有男歡女愛?陰間的生活秩序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大家都一定很好奇,那麼這篇文章,也算能提前讓你有個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