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裡和八百裡加急有什麼區別?真相沒人信,五百裡是極限

2020-12-18 騰訊網

在許多古裝影視劇中,官員送東西時常常說「六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那麼這兩者有沒有什麼區別呢?他們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呢?真的能日行八百裡嗎?

這就得從古代的驛站說起,驛站是古代為傳遞軍事情報人員休息和換馬的地方,那個年代沒電話,傳遞信息只能靠人,交通工具就是馬,跑長途就需要換馬,跟車加油差不多。

其實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類似的機構,那個時候傳遞信息用狼煙,比如「烽火戲諸侯」,就是點狼煙發布緊急軍情,招人來救援,中可以看做是最早的「驛站」。

在漢朝的時候,就有了國家設立的驛站,大概是每隔30裡一個,這是屬於軍事工程,直接歸太尉管轄,到了唐朝時候進一步發展,驛站出現三種驛站,分別是水驛站、陸驛站和水陸兼辦三種。

唐朝鼎盛時期,有驛站1639個,人員2萬多人,平均下來每個驛站10餘人,這些驛站的人員除了傳遞信息外,還要負責照看馬匹,對於馬的狀況要及時報告,更不能私自減少馬匹。

對驛卒的管理也很嚴格,一旦出現遲到輕則杖刑,重則砍頭,驛站所傳遞的軍事情報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作戰的消息,一種是發生叛亂的消息,都是影響國家穩定的大事。

一旦遇到這樣的事,事發地的官員就要立即傳遞消息到皇帝那,或是皇帝的批示要立即送到地方上,這就要求驛站和驛卒配合傳遞情報,以實現最快的傳遞。

至於具體有多快?也是有規定的,以清朝為例,軍機處的公文會進行標註「馬上飛遞」,通常是日行300裡就行,此外還有四百裡、五百裡和六百裡,甚至還有八百裡。

這不禁讓人懷疑,即使在不停換馬的情況下,以馬的速度來說一天內真的能跑六百裡乃至八百裡嗎?在古代有這樣的佐證嗎?不妨在史書中找一找,先來看看盛唐。

如安祿山起兵造反,這絕對是一個十分緊急的軍情,當時距離京城3000多裡,唐玄宗是6天後才得的消息的,也就是說驛卒每天也就走500裡左右,並達不到六百裡,更別說八百裡了。

再來看看宋朝的嶽飛,宋高宗用12道金牌把嶽飛召回去,其傳遞金牌的速度也每天500裡左右,《夢溪筆談》中就是如此記載的,也稱其為「十萬火急」,五百裡大概是馬速的極限了。

此外在《夢溪筆談》中還記載了,驛站傳遞分為三等,分為步、馬和急遞三等,日行四百裡就已經是軍事情報的速度了,至於六百裡、八百裡也只是形容事情緊急程度而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們常說「八百裡加急」,這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急,有多快呢?
    01什麼是「八百裡加急」那麼古代的八百裡加急究竟有多快,有多急呢?這樣影視劇中的場景在古代真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在古代,加的其實是馬,急的是書信。在朝廷的公文上,一般有「馬上飛遞」的字樣,見到這個字眼,那就必須要每天至少300裡,最快的就是800裡。這些驛站在收到「八百裡加急」的消息後,就會提前備好良馬和精神充沛的人,等送信的人到了以後,要立刻換人換馬,一刻不停。唐代詩人岑參就寫過: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
  • 中國古代就有快遞行業了,古人說的「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八百裡加急,御賜金牌,阻著死逆者亡。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的馬真的能日行八百裡嗎?所謂八百裡加急相當於咱們現在的特急件,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方式傳遞給指定的人或者目的地。
  • 傳說中「八百裡加急」的特件是怎麼安全送到需要的人手中的?
    傳說中「八百裡加急」的特件是怎麼安全送到需要的人手中的?現代科技發達,通信更是厲害,親戚朋友之間有什麼事情一個電話一個微信就過去了,可能熟悉小編寫法的小夥伴看到這裡會下意識認為小編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關於古時候人們怎麼千裡傳信吧?
  •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為啥沒人敢劫?
    古裝劇雖然有很多地方是虛構的,但是也有很多劇情都是根據歷史真實內容稍作修改後演出的,可以很好地體現出當時的一種歷史背景,以及歷史上的真實事件,讓我們從中體會到古代的很多東西。再看古裝劇的時候,大家是不是經常會看到八百裡加急這樣的情景?
  • 古代「八百裡加急」有多急
    影視劇裡常可見這樣的場景:沙塵揚起的路上,驛差策馬飛至,衝到一個攏韁立馬的同行近前,遞上公文袋高喝「八百裡加急」,同行不敢半點懈怠,接過公文袋挎在身上,便揮鞭催馬疾去……這就是中國古代遠途傳遞公文的方式,據其內容緊要程度,分為一晝夜行程三百裡、六百裡和八百裡加急,途中可在驛站換人、換馬、食宿等。
  • 八百裡加急,真的是日行八百裡嗎,和今天快遞比,哪個更快?
    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在很多古裝歷史劇中,遇到緊急軍情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人騎著一匹馬,通過滾滾的人流,嘴裡喊著八百裡加急,擋路者死,那麼這八百裡加急到底是個什麼概念,究竟有多快呢?
  • 在古代八百裡加急是一種什麼樣的速度?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遠?
    俗話說,付出才有回報,任何成就都不是一天就能練就的在古代,我們知道沒有什麼汽車,飛機的交通工具。他們的代步工具就只有馬匹。特別是是兩軍交戰,經常會有一個人,騎著快馬,口中喊著,八百裡加急。這是軍中戰事的時候,還有的情況就是為了運送楊貴妃最愛吃的荔枝,也用到過八百裡加急的說法。那麼,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這裡就要說到,現在傳輸文件都是有一個一個基站,運送物資也有一個一個站點。
  • 古代「八百裡加急」放現在是啥水平?專家揭秘:快遞也比不上
    說到古代的通訊手段,人們就會想到「八百裡加急」這個說法了,尤其是在古戰場或者部分地區出現重大變故的時候,有關人員就會吩咐傳令兵「快!送往京城,記得八百裡加急」。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不是什麼信件都會八百裡加急的。
  • 八百裡加急有多快?即便比順豐還快,也趕不上荔枝腐壞的速度!
    驛站是官方投資興建的具有重要經濟、軍事意義的基礎設施,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高鐵,對於疆域遼闊的國家,沒它還真玩不轉兒。在官道上,一般每隔二三十裡設一驛站,站內提供食宿和馬匹。有了驛站,很多事情都變得高效起來。話說事有緩急,就跟現在的快遞一樣,你要是不著急,那就發個普通快遞就可以了;你要是著急,乾脆咬咬牙發個順豐;你要是火燒眉毛了,還能發個順豐加急,直接走空運。
  • 古時候的「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和現在的快遞比差多少?
    在古代,因為時代和技術的限制,八百裡加急不僅是古代價格最昂貴的消息傳遞方式,而且還是最快的消息傳遞方式。那古代的「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和現在的快遞差多少?
  • 八百裡加急有多快?帝王對快遞速度、密封都有要求,強盜都不敢搶
    事實上,從一些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中,大家應該經常看到「八百裡加急」的字樣。而這個速度雖然在今天算不上什麼,但在古代恐怕就是最快的速度了。 一、古代「快遞」的速度 對於中國古代快遞的發展,若是深入思考一番便會得知,此種職業是君王為了中央集權而設立了一種必要機構。
  • 古代軍事緊急文件所用的「八百裡加急」到底能有多快?
    我們現在也經常可以從古代電視劇裡面看見到這麼一個場景,一位將領將重要通信交給一個騎手,然後大喝一聲「八百裡加急!」,且在文學作品中,對此有精彩描寫:「八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一卷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喝:「八百裡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 古代八百裡加急,驛兵只有1人1馬,為何不用擔心被沿途土匪搶劫?
    古代八百裡加急,驛兵只有1人1馬,為何不用擔心被沿途土匪搶劫? 「八百裡加急!八百裡加急!」一卷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喝:「八百裡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隨即便見煙塵滾滾,騎者已然離去!此時,古道凝雲,晴空赫然!
  • 古代「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能不能和現代的「隔日達」相媲美?
    我一直覺得「隔日達」這個概念特別像古裝劇裡的「八百裡加急」,一般電視劇裡遇到緊急軍情或者某某皇帝的口諭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人騎著一匹馬,衝過滾滾人流,口裡喊著:「八百裡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那這個八百裡加急究竟能有多快?古代靠原始的動力真的能靠馬日行八百裡嗎?
  • 古代的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什麼情況下才會使用?漲知識了
    八百裡加急是古代一種很快的信息傳遞方式,中國在3000年前就建立了遍布整個國家的官方信息傳遞網絡,這些遍布全國的信息網絡擔負著傳送政府文件的重任,所以歷來受到統治者的重視,經過歷朝歷代的建設,這個網絡日益發達和完善,這就是驛站制度。
  • 古人常說的「八百裡加急」有多快?現代快遞都不一定趕得上!
    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我們雖然在很多電視劇中都看見過八百裡加急,但是我們對於八百裡加急到底有多快其實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以馬匹作為交通工具,
  • 「八百裡加急」能有多急?土匪不敢攔,專家:堪比順豐快遞!
    「八百裡加急」能有多急?土匪不敢攔,專家:堪比順豐快遞!在古代最不發達的就是交通了,馬車都是有錢人才能使用的,國家如果要傳遞情報的話,就只能靠馬了,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電視裡有句話叫做「八百裡加急。」那麼到底什麼是八百裡加急呢?又有多急呢?
  • 古代「八百裡加急」是什麼意思,有多快?和如今快遞比起來如何
    網上曾有這樣的一段話,書信很慢車馬很遠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句話生動形象的給我們展現出,古代的交通和信息傳遞有多麼的困難。當然人類的智慧是無窮,在線下研發出了高鐵和飛機這樣的交通工具,線上更是用網線把全世界非常輕鬆簡單的就聯繫在一起。
  • 古代八百裡加急,土匪為何不敢動歪心思?其實有3點原因
    我們在電視劇中,常常會聽到一句臺詞:「八百裡加急」。 有時候,那句「十萬火急」,連小孩子在校園裡也會提上一句。 這句話代表什麼呢? 1.八百裡加急 本文由舊人新說原創,只允許新語說古今轉載發布,其他帳號發布者均為抄襲。
  • 執行在線 | 一封八百裡加急的感謝信
    執行在線 | 一封八百裡加急的感謝信 2020-11-07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