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熠熠生輝,記憶中的味道只屬於記憶,無法尋回

2020-12-15 紫鳶夢塵

即使全世界都荒蕪,讓我來做你的信徒

同樣的東西,會有不同的味道,你相信嗎?你肯定不信。

但如果是跟不同的人吃的呢?或者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境下又如何呢?

同一個東西跟好基/友吃和跟女朋友吃,你說味道能一樣嗎?

同一個東西,心情高興的時候吃跟心情鬱悶的時候吃,味道也肯定不一樣。

同一個東西,小時候的味道和長大以後再吃的味道更會截然不同。

這些東西味道之所以會產生差異或變化,主要取決於我們當時所處的情景。

就像刻板印象的形成一樣,味道也會在我們的心裡形成偏見,而且無法改變。

若是一種你從來沒吃過的東西,那麼第一印象決定著你下嘴的欲望。

而記憶中的東西不一樣,味覺記憶會左右你嘗試的動力。

第一次吃的時候好吃,你就會嘗試,若一開始就沒什麼好印象,可能會直接拒絕。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好友的味道、她的味道……

很大程度地佔據了我們日積夜累、心心念念,難以忘卻的味覺信息庫。

當我們再一次看到相似的東西時,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相應的人、相應的事、相應的感受。

如果不願提及,便自動忽略,如果日思夜想,就會心生期待。

吃了以後,常常會在兩個吃食之間做比較,更甚之,或是完全無感都有可能。

但更多時候,我們得出的結論都是:怎麼會這樣,記憶中的味道去哪兒了?

當初的味道之所以那麼美妙,不僅是因為那味道更多的體現了你當時的感覺和心情。

就算美食依然是那道美食,沒有了當初的心情,自然也就沒有了當初的味道。

這些味道隨著我們行走的腳步,經過無數次的比較越發完美。

後來者並沒有居上,統統敗下陣來,它像那刺眼的白月光,讓你一生都難以忘懷。

終於被放至神壇,無可匹敵。終究是世間萬物再美,唯有你好。

就像初戀,一定是你最放不下,最無法忘懷的存在一樣。

最初的味道縈繞心頭,讓我們無法自拔,長久追尋,不忍捨棄。

初戀總是無法替代、不可重來,舌尖上的味覺記憶亦是再也無法尋回。

就跟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樣,情人做的食物只會讓人麻木追捧。

別人眼中難以下咽,在情人眼中卻滋味無窮,你以為是違心的話,其實不是。

不過是吃東西的心情不同,境界不同,自然味道也不同。

等兩個人過了甜蜜期,熱情不復當初,真正的滋味、中肯的評價才會出現。

情感的光環消失了,食物也變回原來的樣子,無法讓你再生波瀾。

千萬不要試圖去尋找最初的味道,最初的味道離開了最初的心情,再也找不回來了。

記憶中相同的美食,不同的時期吃,真的只吃就夠了。

千萬不要試圖去比較他們的味道,味道從始至終都沒變,只是當時的情景再也無法再現。

最初的東西也是平淡大眾的味道,過往讓它在記憶中熠熠生輝。

現在的同一種美食,輸的不是味道,而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過往、那些曾經。

End~~圖片來自網絡,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深藏記憶深處的香港味道,在這家太哼冰室中尋回!
    深藏記憶深處的香港味道,在佛山這家太哼冰室中尋回!最近,阿麥又探到了一家港式茶餐廳價格超級平民!「 太哼冰室」鑑於真的超抵食,我們一時間剎不住車深藏在記憶深處的香港味道,那些想吃的香港美食在這家太哼冰室都能尋回
  • 韓欽疇:讓記憶中的瓊菜熠熠生輝
    瓊菜記憶餐飲有限公司秉承「傳承、匠心、品質」的理念,以「高標準、零容忍」的選材標準為核心,採用傳統的烹飪方式,致力於為顧客提供最地道的海南菜,讓本地人找到家的味道,讓外地人找到海南的味道;在管理上,倡導「關愛互助、成長共贏」的價值觀,實施人性化和親情化的管理模式,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達到為顧客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與愉快舒適的就餐環境。
  • 記憶中的味道(一)
    紅色的肉塊在金色的湯汁裡翻滾,用筷子夾起一塊,放入口中,鹹香在舌尖綻放,好似又回到記憶中那一天,父親對我說,時間是食物的摯友,唯有等待才可盡享滋味……  記憶中的味道 昆理工附中 初三(6)班 白婧涵 記憶中,無法磨滅的,是初春饋贈的那一抹味道。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尋,味道記憶
    在你的記憶中,兒時的味道是什麼味道?酸~甜~苦~辣~還是鹹~兒時家鄉的味道總讓一個個離開家鄉的年輕人,滿懷記憶!當你品嘗到那似曾相識的味道,就像一段段回憶觸及你的味道記憶,在你的舌苔開始躁動,讓你想起那小時候的點點滴滴!
  • 記憶中久遠的味道——豬籠餅!
    豬籠餅,是不少湛江人童年記憶中的美味,是湛江具有民間特色的傳統工藝點心。隨著時代變遷,豬籠餅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市面上已難尋豬籠餅的蹤跡。為了尋找童年記憶裡的味道,港城一些烘焙達人嘗試自製豬籠餅,還原記憶裡的味道。
  • 【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豆腐菜煨羊肉【創意家常菜】 茄子燒帶魚
    味覺是記憶的延續 我們一直都在找尋記憶中的味道 是奶奶烙的餅 是媽媽煮的面 是童年過年時的鞭炮聲 是新年的那一身新衣裳 也是逢年過節才會有的美味和佳餚 都說好酒會歷久彌香 其實記憶又何嘗不是 你一定也有念念不忘的味道吧 你一定也有朝思暮想的人吧
  • 找尋記憶中的味道
    高樓大廈奪走了地平線,灰濛濛的霧,空氣中老有油乎乎的膩感,揮之不散的汽油味,即使你捂起了耳朵,也擋不住車流的喇叭。沒有合格的黑夜,也就無所謂真正的黎明。我望向窗外,嘆了口氣,繼續預習語文,當讀到余光中《故鄉》時,心頭一震,多久沒回故鄉了?
  • 蘿蔔糕:記憶中的味道
    原標題:記憶中的味道 春節,一位朋友託友人給我帶來一盒蘿蔔糕,精緻而美味。我這才想起,曾經街頭隨處可見的蘿蔔糕,早已沒有了蹤跡。 記憶中,正宗的蘿蔔糕除了有蘿蔔之外,還有蝦仁、臘肉、香菇、香腸等物,春節必不可少。
  • 手作月餅 記憶裡的味道
    依舊堅守著傳統的味道,即便紙筒簡裝的包裝方式亦不例外。昨日記者走訪麻湧供銷社,發現已香飄50多年的柴火月餅,為了環保今年正式改用電烤爐,但烤出的月餅「還是一樣的漂亮」。而大朗人鍾情的牛屎月餅也已傳承百年,其中僅一鍋豆沙便需熬製4個多小時,從而讓人們得以品嘗記憶裡「兒時的味道」。
  • 記憶中的家,記憶中的年,記憶中的味道讓我魂牽夢繞!
    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家裡開著一個小超市,每到過年忙得不可開交,作為家裡的老大,在過年需要人手時,更是成為了幹活的中流砥柱,爸爸負責進貨,媽媽負責在小超市裡忙活,媽媽是個特別勤快能幹的人,爺爺家特別的窮,媽媽嫁過來的時候,家裡什麼都沒有,後來為了維持生計,爸爸去幹過很多活兒,包括賣廢品、走街串巷的換碗,也幹過苦力做過小工,但都沒有賺到錢,媽媽在家除了忙活農活之外,一個人帶著孩子,從鎮上一點一點進貨開始賣,從剛開始只進很小一部分的貨
  • 文和友:記憶中的那座城是老長沙的味道
    在文和友,那些隨著城市發展而消失的記憶,重新被尋回。西長街電遊室,從小的夥伴都是在這裡打遊戲,打架,還原了一個歷史中的場景。又像北正街批發部,隨著北正街的拆遷一起消失了。在這裡,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大家的視野。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廣東人記憶中的美食是從每天的「嘆」早茶開始
    尋常的飯碗裡總能品出媽媽的味道,喜慶的宴席上總能撥動遊子思鄉的味蕾,這些家常菜的滋味裡,讓我們尋找記憶中的味道。來到廣州後,味道調查員發現只有在廣州待上一段時間,才了解廣州美食博大精深的文化。要想了解廣州人記憶中美食,就一定得從這個城市早晨開始,每天這裡街頭巷尾,大小餐廳,都會上演一出特別的晨間生活秀,這樣熱鬧擁擠的場面,如果是在別的城市,可能會發生在菜市場,但這裡是廣州,這群精神抖擻的人們,爭先恐後期待坐在最愛那家餐廳裡的餐檯邊,泡上一壺茶,點上兩籠點心,在廣州人的記憶裡,每一天都是從這「一盅兩件」開始的,這就叫「嘆」早茶。一個嘆字,寓意享受,盡得風流。
  • 【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紅薯泥【創意家常菜】洛陽松肉 上海烤麩
    【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紅薯泥
  • 記憶的梗上,雲吞童年記憶
    時光透過指尖縫隙,悄無聲息滑過氤氳四季,記憶的梗上,總有兩三朵娉婷、帶著情緒的花,無名地展開。 雲吞,也叫餛飩,兄妹倆面前碗裡的雲吞,呼哧呼哧冒著白氣,像一帆帆小船在湯水裡慢悠悠地駛行,哥哥總會愛惜著他脖子上的紅領巾,生怕湯水濺染了那熠熠生輝的紅色。舀起一個雲吞,似吹彈可破,又白裡透紅,咬下一口,鮮味十足,香味飄蕩在空氣中,盡留醇香於醇香之間。
  •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桐梓人用什麼樣的味道組成了人們的暖心記憶
    有這樣一種味道它承載著人們的鄉愁,「寒風起,食腊味」,千百年來腊味一直是幸福團聚的標誌性食物,歲月變遷,今天腊味不再是過年時才有的牙祭,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尋常美味。然而,腊味留給人們的記憶是歷久彌新,始終不變。
  • 走遍羅川:記憶中的家鄉味道「鹹餅」
    走遍羅川:記憶中的家鄉味道「鹹餅」 【摘要】 一家藏於巷內的「小店」 一份傳承的手工藝 一種記憶中家鄉的味道
  • 致我們記憶中的香港味道
    但在這樣一種期待、激動的情緒中,又免不了會被結束的某些事物勾起往日記憶而感慨萬分。2019年的最後一天,香港一家營業超過50年的「中國冰室」由於無人接手而選擇結業。但是正宗的西餐廳消費昂貴,規矩繁多,普通階層的國民無法享用,更重要的是西餐並不適合中國人的脾胃。濃稠的沙司,苦澀的咖啡,帶血的牛排,品種做法味道都比較單一。民國以後,真正走進上海市民生活的是改良過後的中國式西餐和俄國式廉價西餐。
  • 京都麵包物語: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味道
    吃的過程中時不時還能發現一點圓白菜和豬肉片,甚至中途還驚現了酸紅薑絲!吃到最後都不知道到底算是吃了飯還是麵包?不過,這倒是很符合現在尷尬的肚子狀態。 前幾天看電視,藝人松子也提起了這個屬於昭和味道的麵包,他說好像就真沒吃到過多麼驚豔的「コッペパン」,但是看到有賣還是會一邊打自己的手一邊伸出手,永遠忍不住要買。可以說這個味道是屬於日本人記憶裡揮之不去的味道吧。
  • 在你的記憶中,紅燒肉是什麼樣的味道?
    我記憶中的紅燒肉,是奶奶的味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紅燒肉是我吃到的最早的大肉類了。小時候家裡比較窮,爺爺奶奶在老家農村帶著我和姐姐讀書。爸爸媽媽在城裡做拉麵的生意,帶著還沒有滿上學年紀的妹妹。為了生計,爸媽一年回來的次數,掐指可數。家裡窮,沒錢賣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