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村丨「明珠山下,草龍護珠」——猜猜是哪個村?

2021-02-07 洪洞老鄉俱樂部


點擊上面 快速關注

無論您在哪裡 無論您走多遠、飛多高只要您的根在洪洞 我們就真誠邀請您加入 洪洞老鄉俱樂部


北石明村,位於堤村鄉北部,相距2公裡,地處平川,東與趙城鎮相望,西為丘陵,南與南石明相鄰,北與躍上村毗連,現有2890口人,耕地面積1190畝。
村落的緣起不可詳考。村西的南溝裡出現的大批陶片,經專家考證,是北魏遺蹟。可見,至少在1500年前已有人聚居繁衍於此了。早在元代,該村的楊姓民間畫師以工筆人物名馳遠近,相傳晉南地區的寺觀壁畫多出自楊姓之手,明、清兩代,該村畫師相互遞傳,廣勝寺上寺、幹河融寧宮壁畫均有楊姓畫師的作品。
建國前,北石明村屬趙城縣。北石明村與西一裡的西坡底(今南溝)、窯上村,再往西三裡的後澗村、西北八裡的北垣村合為一個大行政村,方圓幾十裡。1954年洪、趙合縣時,劃人洪洞縣至今。原屬堤村公社管轄,現屬堤村鄉。據說,有個生意人到了北石明問村名,說是「北石明」,然後向西走到窯上,問是什麼村,回答還是「北石明」,再往西串到後澗村,也說是「北石明」.當他走了半天,走到北垣上一問仍然是「北石明」時,不由驚呼:「北石明真大呀!」



村西一道蜿蜒的山脈叫明珠山,傳因山腰有顆夜明珠而得名。


相傳,明珠山是由兩條互相偎依的草龍化成的,龍頭即是窯上高處的堡圪塔,龍尾是南石明村西南的聖王圪塔。它的精英化作兩條桶一樣粗的蘆齒根。南蠻子在廣勝寺盜寶未成,極力想破壞趙城的風水。夜間,他看到石明一帶靈光四射,就來到窯上,看出這兩條蘆齒根是草龍所變,就拔出劍來,斬斷蘆根。不料,第二天砍斷的蘆根又長在一起。斷了多次,多次復接,南蠻子無可奈何。


一天深夜,兩條草龍悄悄對話。一個說:「讓他砍吧,他能砍斷,我們就能接上,他的壞意永遠不會得逞」。「是啊!」另一個說:「南蠻子要是不用咱本身之寶——蘆葉來割,怎能砍斷呢?」然而,它們的談話被狡猾的南蠻子聽到了。於是,南蠻子硬是用蘆葉邊上的齒鋸開蘆根,只見蘆根被鋸處流出了殷紅的鮮血,滴在山腰一塊非青非砂的綠褐色巨石上。


這塊石頭採天地之靈氣,受蒼龍之精華,化作一顆夜明寶珠,隱於石心。一到夜間,大石上便瑩光閃爍,明昕可見。從此,這塊巨石東面的大村子叫「石明」,村西的山叫明珠山。


就在斬斷龍頭的地方,留下一條大壑口,叫連兒壑。為了鎮定風水,在連兒壑旁,先後建起了佛廟,等幾座西方景觀。西方景觀的泥塑精妙絕倫,佛廟的壁畫流光溢彩,遊者觀後,嘆為觀止。可惜毀於日本侵略者之戰火。至今,這一帶還流傳著「斬斷連兒壑,蓋起聖王廟」的民謠。後來,村南一裡處又有了一個村落,也叫石明,為了區分,就將北面的村子叫北石明,南面的叫南石明��


  主題:傳播鄉村文化,展示最美山西,凝聚天下老鄉。


  內容:歷史淵源、村名來歷、所屬鄉鎮、人口數量、地理位置、交通狀況、人均收入、姓氏分布、村辦產業、人均收入、民俗習慣、節慶傳統、傳說故事、農業種植、名人成長、歷史事件、、廟會時間等。


  圖片:標誌性建築、歷史遺存、村民生活、田野趣味、街道布局、名人故事、文藝民俗、廟會等圖片。


  附註:如果您手中有村志,請以電子文件的形式發到我們的郵箱。


  供稿方式:直接回復到本公眾平臺!也可以通過郵件的形式發送到郵箱:1017323265@qq.com。





相關焦點

  • 南溪仕林送草龍
    通常,潮汕送瘟神的形式有「送香船」和「送竹(草)龍」兩種,送香船的「船」為篾扎紙糊的船或魚,最後送到村外野地焚燒。送竹(草)龍的「龍」為篾扎或草編的蛇形物體,最後送到村外河邊漂走或焚燒。每年正月初八,普寧市南溪鎮仕林村有送草龍的習俗。仕林村位於普寧市北面,洪陽河畔,靠近榕江,全村李姓,約200年前由榕江對岸的揭陽月城移民而來。
  • 每日工作參考丨青海西寧市「破零」工程打破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
    每日工作參考丨青海西寧市「破零」工程打破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 2020-05-18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村一品」跳馬豐收圖鑑丨田心橋村:水秀山青田園美
    「一村一品」跳馬豐收圖鑑丨田心橋村:水秀山青田園美 2020-09-23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一村|伯強村
    無論我飛多高、走多遠,夢回牽繞的還是那個村……伯強村位於東山鄉南17公裡處,是砂河通往五臺山路段,四面大山環繞,村間大河相伴,可以說是山清水秀。伯強村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是我省北線大同、朔州及陝北、內蒙遊客進入五臺山的必經之處。有省道大石線砂河——石咀段的旅遊公路從村東經過,距離位於砂河鎮的五臺山火車站僅15公裡。
  • 每日一村 | 張家屯村
    張家屯村隸屬於延川文安驛鎮,村中別致的木柵欄順著平坦潔淨的鄉村柏油路將一塊塊田地整齊劃開,一戶戶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分散點綴兩旁。自幫扶以來,張家屯村包扶幹部不僅使舊村莊換了新容顏,更是結合村情實際,按照「溝道養殖、山上建園、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棚-沼-畜」綠色循環農業的發展思路,加快實施了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通過支部引領、公司帶動、企業合作等形式
  • 每日一村|龍車村
    閩西紅色革命的「小莫斯科」——福建省漳平永福龍車村 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龍車村,地處漳平、龍巖、南靖的交界處。從此,革命烈火在此燃燒,至今村中還保留有革命紀念碑、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點。
  • 岡村火龍出深山,雨順風調來年盼——岡村中秋舞草龍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揭秘岡村的傳統祭祀活動——中秋舞草龍。據岡村舞龍傳承人、籌備組組長蔣瑞農介紹,岡村舞草龍從明代開始,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由岡村蔣氏傳承至今。古時叫做火龍,現在村民叫它豐收龍,祭祀活動在中秋進行,臨近秋分,象徵著豐收。草龍身長30米左右,全部由稻草紮起來,共有18節,龍頭7-8人,龍身36-38人,龍尾6-7人共計需要50多人才能使草龍流暢地舞動起來。
  • 【走家鄉】每日一村 || 李家谷關
    每日一村 | 第06期在遷西長城腳下潘家口水庫旁的小山村沒錯!
  • 每日一村|白麻山村
    白麻山村隸屬於玉巖鎮,位於鎮政府駐地北4.5公裡處,村落坐落在海拔600餘米的山頭上,村民種植香菇、高山蔬菜、香榧為主。白麻山村坐落在海拔600餘米的山頭上,村中道路狹窄且隨處都有坡度,屋子參差坐落在山頭一圈。村口古木成群,盛夏的時候綠葉繁茂,古樹群應該正好將村子掩藏得嚴嚴實實。
  • [每日一村]南陽鎮志-- 茶溪村簡介(2007版)
    文章來源:南陽鎮志(2007版)雙溪村射山村[每日一村]南陽鎮志--豪東村簡介(2007
  • 從髒亂差到世外桃源,舞鋼這個村的護「衛」隊功不可沒
    「俺村現在的環境衛生那可是沒啥說,裡裡外外一個樣,到處乾乾淨淨,這多虧了護『衛』隊。」人頭山村村民王豐川把看護村容村貌衛生的督導人員統稱為護「衛」隊。說起這個護「衛」隊,還得從幾年前積壓的環境衛生痼疾說起。「那時候村民環境衛生意識不強,房前屋後懶得掃,很多人還直接將垃圾倒在路邊或山坳裡。
  • 【岡村】火龍出深山,雨順風調來年盼——岡村中秋舞草龍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揭秘岡村的傳統祭祀活動——中秋舞草龍。據岡村舞龍傳承人、籌備組組長蔣瑞農介紹,岡村舞草龍從明代開始,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由岡村蔣氏傳承至今。古時叫做火龍,現在村民叫它豐收龍,祭祀活動在中秋進行,臨近秋分,象徵著豐收。草龍身長30米左右,全部由稻草紮起來,共有18節,龍頭7-8人,龍身36-38人,龍尾6-7人共計需要50多人才能使草龍流暢地舞動起來。
  • 第一書記|北大畢業生:駐完一村又一村 蘇勇力的6年「扶貧路」
    簡單的隨身用品、寫滿駐村經歷和感受的駐村日記、印著自己名字的小馬甲……兩年前,蘇勇力收拾行囊踏上他的「連任」之旅,目的地是廣西百色市凌雲縣加尤鎮一個叫案相的山村。2014年,他主動申請到凌雲縣下甲鎮加西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並在2015年9月任期屆滿後,申請繼續留在加西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初到加西村,蘇勇力看到,不少村民還居住在破舊的木瓦房裡,有的高山屯甚至連砂石路都沒通。「加西村人均只有幾分地,過去村民主要依靠種玉米維生。2015年精準識別時,全村貧困發生率達38%。」蘇勇力回憶說。
  • 走向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⑥丨泉豐村:油茶樹成「搖錢樹」 村集體...
    走向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⑥丨泉豐村:油茶樹成「搖錢樹」 村集體經濟破百萬大關 2020-08-09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漢江源頭第一村「護水記」
    山青、水綠,亭臺、民居,一場大雪,將大巴山深處的漢水源村變成了一幅水墨畫。這裡是陝西省寧強縣漢源街道辦漢水源村,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源頭的第一個村落。1500餘公裡長的漢江,正是從這裡的涓涓細流發源,穿過陝鄂間的崇山峻岭一路東去。在丹江口水庫,漢江水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水輸往京津等地。寧強縣及所在的陝南地區,也因此成為南水北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 廣東惠州元宵節上演「舞草龍」等多種民俗活動
    傳說龍能夠避邪魔、消災禍、保平安、奪豐收,是吉祥的象徵,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元宵節夜,或者有農戶家發豬瘟、大旱大澇等不太平的時候,村裡都會組織「舞草龍」活動,以求驅災降瑞、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圖為惠城區汝湖鎮真君宮巡遊 宋玥 攝  正月十四晚,汝湖鎮的「舞草龍」活動已經上演。據當地村民介紹,舞龍過程中,「請龍」、「舞龍」、「送龍」3個環節要在同一天完成。
  • 柳枝鎮泉護村:頭茬大棚香椿新鮮上市
    柳枝鎮泉護村: 頭茬大棚香椿新鮮上市 近日,華州區柳枝鎮泉護村的大棚香椿已經陸續成熟,新鮮上市。香椿芽一年可採摘三茬,此時採摘的是頭茬香椿芽,也是最鮮嫩的一茬。種植戶陳衝告訴我們,他種植了近五畝地香椿,今年香椿長勢很好,價格也很可觀。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寶藏村」,叻!
    昔日粵西北的「空心村」,在南航的對口幫扶下,插上了產業騰飛的雙翼,讓村民們拔掉了窮根;而粵東的破舊山村,在企業的幫助下華麗轉身成為網紅打卡地,既記得住鄉愁又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廣東通過「萬企幫萬村」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優勢扶貧產業,企業各顯神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速跑。
  • 金山這個村被老外們「盯」上了!
    金山這個村被老外們「盯」上了!乍一眼看上去,有沒有覺得和金山某個村很像?沒錯,就是可媲美荷蘭「童話世界」的水庫村你不信?那不妨來猜猜看,下圖哪些是水庫村?哪些是荷蘭的羊角村?一起來看看金山這個超酷的鄉村吧~哪天,天氣溫和,空氣溼潤。
  • 每日一村 | 貓洞村
    無論我飛多高、走多遠,夢回牽繞的還是那個村……貓洞村是忻城的貧困村,由於地理、經濟發展等原因,村內公共配套設施未能及時完善,致使長期以來村民未能用上自來水,村民喝水靠拉,種田靠天,生產生活用水特別緊張,給村民帶來極大的不便,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