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素有「婦科聖藥」和「血家百病此藥通」之說的說法,不管在臨床應用上還是在民間食療養生中,當歸都佔有極其重要的一個地位。
當歸是養生佳品,在補益方劑中,以當歸為主的名方首推四物湯與補氣名方四君子湯合用,就成為氣血雙補的八珍湯再加上黃芪、肉桂,就成為著名的十全大補湯丸。若配伍相應的食物做成藥膳,既有藥物療效、又有食物美味,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一起達到補氣養血的功效。
那麼當歸有什麼用處呢?
當歸的味甘、性辛、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廣泛用於女性的調經、補氣血、便秘等方面。
臨床上,當歸常用於血虛諸證,因當歸性甘溫質潤 , 長於補血 , 為補血聖藥 。 可用 於治療血虛引起的諸多病症,適合面色發黃、蒼白、唇色淺淡、頭暈目眩、失眠等症狀的血虛人士,特別是產婦和生理期的女性。對於血虛血瘀、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由於當歸味甘而辛,不僅善於補血,而且可以活血行滯止痛,是女性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要藥。又因其性溫,尤適宜血虛 、 血瘀有寒的女性。
還用於風寒痺痛,當歸還可以溫經通絡 、 鎮 痛 解 痙 , 凡 是 寒 性 腹痛、跌打損傷、風寒痺痛等都可以用當歸治療。
此外,對於血虛腸燥便秘也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當歸還可以潤腸道,從而促進排便、排毒,對女性產後便秘、老年性便秘、習慣性便秘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當歸有什麼好的食用方法嗎?
當歸,在民間有很多有名的食療養生方,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當歸羊肉湯了,用羊肉500克,當歸15克,生薑、鹽適量。
只需將羊肉切成小塊,焯水後與當歸和生薑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燉煮,待羊肉熟爛後加適量鹽即可飲湯食肉。此湯老少皆宜,特別適合冬天手腳冰涼、畏寒人士,冬天常喝能夠調理體質來禦寒。
縱觀全方,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藥簡量大。三藥合和,補而不膩,溫而不燥,具有補益氣血、溫中散寒、調經止痛之功效。
《金匱要略論注》 曰:「寒疝至腹痛脅亦痛,是腹脅皆寒氣所主,無復界限,更加裡急,是內之榮血不足,致陰氣不能相榮,而斂急不舒,故以當歸、羊肉兼補兼溫,而以生薑宣散其寒。然不用參而用羊肉,所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
此外,還有以下食療方可供選擇:
1.當歸豬骨湯
當歸20克,豬脛骨500克,豬骨飛水後與當歸一同放入砂鍋,加生薑、食鹽煮湯,燉煮1.5小時後取湯溫服,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
2.當歸大棗排骨湯
當歸20克,大棗10克,排骨200克,排骨飛水後與藥材砂鍋中,加清水及生薑、蔥頭、胡椒、大蒜、食鹽等調料,燉至排骨熟爛,飲湯食肉有養血益氣之功效,適用於血虛證的貧血病人。
3.當歸養老膏
當歸120g、黃精200克、枸杞200g、甘草30g、芍藥150g,將上藥水煎二次,將兩次藥液合併,文火濃縮,人煉蜜適量收膏,裝瓶備用。每日一次,每次10g,溫水衝服,具有養血生津的功效,適合於血虛津枯的年老病人使用,如身體慮弱、面黃肌瘦等血虛陰虛之人。
但是,食用當歸還是有所禁忌的,對於如下的人群,應用時應當稍加注意。
對於某些人群,比如有溼熱 、 脘腹脹滿 、 大便洩瀉等症狀,出血期間(月經期、崩漏),血少陰虛火旺等人就儘量不要食用當歸了,如果需要應用,一是不能大量長期服用,二是需要進行恰當的配伍。
另外,當歸也不可過量服用,一般每次以5~15克為宜,最好根據體質按醫囑服用。
更多中醫藥知識,請關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