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小費,給還是不給? 梁文道專欄

2021-02-13 看理想

小費,給還是不給?

梁文道:在日本埋單(之一)

很久以前,我曾聽說美國遊客是最受全球餐飲酒店服務人員歡迎的遊客。不是因為他們格外有禮友善,也不是因為他們習慣逆來順受不投訴(恰恰相反,許多美國遊客簡直把投訴當成人生嗜好,煩得要命);而是因為他們捨得。

從塞到酒店門內趕出來拿行李小弟手裡的銅板,到第二天早上擱在房內枕頭上面留給清潔女傭的零錢,美國遊客小費給的總是那麼大方,無一遺漏。更別說他們在餐廳裡的豪爽了;如果高興,在幾乎成為行規的帳單總額百分之十五以外,他們還能在單子上頭多放幾張鈔票。要是去了門高馬大看人低的名店,那就更是連帶位小姐也得打點一番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相反地,中國遊客就比較難捉摸了。在數量龐大,成分複雜,出身背景差距極大的中國遊客群裡,有的習慣了內地那「為人民服務」的文化,完全不知小費為何物;有的則豪邁過人,但凡出手皆以百元現鈔起步,彷佛不如此則怕贏不到人家尊重似的。

我聽過最極端的例子是一個曾經長住香港頂級酒店的豪客,他認為這間酒店的服務簡直是天堂等級,他們知道他英文不好,於是在房內所有電子開關按鈕上面都特地貼了寫著中文翻譯的小紙條。所以總是留在房內辦公會客的他,為了回報這分誠意,每次有人進來服務都是港幣五百、一千地發。又由於酒店知道他愛泡茶,於是每天都會有人進來幾回,一次次地獻上一隻灌滿開水的銅壺。

當然,如此體貼的服務,那一千塊現鈔是少不了的。我很好奇,為甚麼明明他的房裡有開水壺,客房服務人員還要那麼殷勤地不斷敲門送水。但不管怎麼樣也好,終於事情發展到一個地步,每隔一小時就有人按他門鈴,而且每次來的人都不同,可他們都問同一個問題:「X先生,請問還有甚麼需要我們替您做的嗎?」,而結局都是他從褲袋掏出一張鈔票打發。

就是這樣,總有人以為這才是讓人家看得起自己的最佳方法。人家愈是出名顯赫,我就得特別闊綽,否則自己失禮事小,丟了中國人的臉事大。但這真是通行全球的金規玉律,走到哪兒都走得通的「普世價值」嗎?當然不是。就和中國在政治上要講「三個自信」,要堅定不移地支持具有「中國特色」的自我道路一樣;小費這回事也有它的文化差異,並非每個地方的人都會歡迎誇張的小費金額。

比如日本,傳統上就是個不習慣收小費的地方。可隨著服務標準的全球化,今天日本許多慣待國際旅客的星級酒店的服務人員也開始能夠適應美式的小費文化了,你塞點錢給門房bell boy,他們不再尷尬。

不過,到了旅館和料亭這類老派作風主導的地方,情況就有點不一樣 了。一般而言,服務費早已算在價格裡頭,不必額外多給。假如你不只在埋單結帳的時候打點小費,甚至還給得非常大方,你很有可能會看見人家一臉錯愕的神色。那不是驚喜過度呆住了,而是單純地震驚。在一些傳承百年以上的老店家看來,這大概意味著他們一定做錯了甚麼,要不然客人怎麼會這樣子來羞辱我們?

未完待續……

來自梁文道【飲食男女】專欄最新文章

本文為《在日本埋單之一:小費,給還是不給》




看理想

微信:看理想(ikanlixiang) | 微博:看理想視頻

相關焦點

  • 梁文道造物:進入生活方式領域的梁文道和看理想在做什麼
    他們找到了市面上一百多種本子仔細研究設計,但發現整個成本加起來,還是比他們出版的一本書要貴。他們放棄了。「我接受不了。我們做出版是因為我們相信出版的價值。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要不然我不會把它印在白紙上給你。你今天拿一個本子,上面什麼字都沒有,居然這麼貴。
  • 梁文道:我很討厭這兩年香港出現的極端族群態度
    他曾為兩岸三地多家中文報刊雜誌撰寫專欄,曾做過商業電臺臺長,參加包括工人權益、社區維權、反戰運動等活動,創辦次文化組織牛棚書院。  【對話動機】  梁文道是香港文化界活躍的一員。  說到他的新書《關鍵詞》,梁文道感慨於這個時代的浮躁和暴戾,這和他在書中對社會群體情緒的不解與害怕相印證。
  • 梁文道:吃不懂的美食
    文/梁文道京都美食家柏井壽翻成中文的新著《美食有這麼了不起嗎?》
  • 《飲食男女》:愛情與溫存
    《飲食男女》把飲食和家庭結合,構建出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階層、不同價值觀的角色,製造戲劇衝突,描述兩代關係,反思家庭問題,具有全球化特徵。從這點來說,斬獲奧斯卡的那些作品各擅勝場,《臥虎藏龍》勝在神秘的東方功夫、《斷背山》勝在開放的西式情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勝在絢爛的詩意隱喻,但都過於細隘,不如《飲食男女》的情理通曉國際。
  • 「公知」梁文道:雖有質疑卻一直屹立不倒,與他精心包裝人設有關
    文道曾說過自己一年中三分之二是在異鄉酒店中度過,不少的電視文化類節目都出現了梁文道的身影,一時間讓他成為了明星人物。梁文道在各類節目中不僅不受自身專業的束縛,反而中西文化無一不曉,博古論今侃侃而談。這讓很多觀眾開始對他崇拜起來,甚至有他的崇拜者稱他為"香港文化教父。"
  • 梁文道講《堂吉訶德》贊其「小說中的小說」
    《堂吉訶德》的再發現 才不是滑稽小說  梁文道詳細解讀了《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的生平。他生活的時代是西班牙的黃金時代,塞萬提斯目睹了西班牙由極盛慢慢走向衰落。梁文道稱讚《堂吉訶德》是小說中的小說,塞萬提斯不但是現代小說之父,還是小說家中的小說家。135分鐘深入淺出的解讀讓很多普通觀眾重新認識《堂吉訶德》,網友留言:「厲害了,原來只當作滑稽小說,竟然有如此深的內涵。」
  • 梁文道x賈行家:東北「文藝復興」了嗎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還是看到寶石老舅(寶石Gem)這位藝術家的一篇專訪。梁文道:第一回看它的MV,感覺怎麼樣?賈行家:現在看我也挺喜歡的,我也明白它為什麼這麼火。您剛才說聽裡面的廣東話都聽不太懂,其實這首歌是90年代我們在錄像廳裡看字幕,學到的想像中的粵語。
  • 梁文道:日本天皇家族有太多秘密 現在不能公開
    梁文道:沒那麼久吧,三年吧。馬家輝:三四年。梁文道:四年可能還沒有。竇文濤:可是當年你們倆多熟,為什麼現在越來越關係不太好了呢。梁文道:我不是老不在香港嘛。馬家輝:他都不在香港,而且你們都不把我們搭配。梁文道:對,為什麼呢,我也覺得奇怪。馬家輝:我覺得那個問題應該是我問你的。
  • 梁文道:香港女作家對大陸臺灣文藝界的批評
    ,其實比我大不了幾歲,但是成名太早。,也不一定能夠接受臺灣的溫情脈脈。而這裡面的文章更是古老,是上世紀80年代,遊靜在香港的一些報刊雜誌專欄上的結集。遊靜是個非常奇怪的作家、詩人跟電影工作者,還是一個學者,其實比我大不了幾歲,但是成名太早。我年輕的時候就讀她的這些文章,我覺得這些文章很能夠描述出,當年那一代成長起來的香港的某些寫作者,或者文化人一種獨特的,跟兩岸都不一樣。
  • 梁文道:我們為什麼還要逛書店?
    本期《開卷八分鐘》給大家推薦《逛書店》,是作者楊小洲過去幾年來的報刊專欄,專門談他到各處逛書店的故事和經歷。鳳凰衛視10月15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說起來真是把我氣死了,有一回我在北京工作完了,跟一個年輕的小同事,我說我要去某家常去的書店去看書,然後我這小同事說那行,我也好久沒去書店,我開車載你去,順便我也去逛一逛,那好,很高興去了,然後我還事先提醒他,您得小心,我一逛書店沒有三四個鐘頭我出不來的,您有空等嗎,
  • 世界日報:1美元小費已死 在美國給多少小費合適?
    中新網3月1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刊文稱,人們通常不清楚應該給旅館清潔工、送餐到房的侍者或泳池服務員多少小費;財務專欄作家佛特瑞(Quentin Fottrell)指出,大部分人認為給小費很尷尬,但你的態度越開放,給小費就越自在。
  • 《飲食男女》熱拍 陳維涵坦言新劇角色很突破
    陳維涵  搜狐娛樂訊 由高亞麟執導、徐君東編劇,演員陳維涵、王聰、顧宇峰等主演的大型情景喜劇《飲食男女》日前正在北京熱拍。  電視劇《飲食男女》講述了一家瀕臨倒閉的酒樓老闆娘馬麗奧與婚戀網站老闆高天一拍即合,準備將酒樓轉型為以相親為主的「飲食男女」主題餐廳,幾個年輕人一同打理餐廳、舉辦相親活動,每天這裡都上演著一出出生活喜劇。此次,陳維涵在劇中飾演該酒吧的waiter,經常好打抱不平,八方有難她一方支援,性格十分討人喜歡,自帶逗比氣場,套用網友的評價便是:「萌萌噠,惹人愛。」
  • 被海關「花式」索要小費怎麼辦?哪些國家收?給還是不給?
    在柬埔寨,有許多中國旅遊團領隊強行向團員收取小費給柬方官員,以換取通關的方便。3邊檢人員如何索要小費有的邊檢/海關會直接開口要錢,比如10元,20元;有的則只說要小費,但很「神秘」,不告訴你具體數額,讓你看著來。
  • 梁文道、止庵共話推理小說 一同破解謎團
    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主持人梁文道,書評人、資深推理迷止庵在和讀者的交流中談了自己的見解。梁文道說:推理小說是伴隨城市的產生而興起的文學形式,推理小說往往在一個城市展開,偵探像一個城市的讀者,想讀懂城市的謎題,同時也幫讀者解讀這個城市,如早期的福爾摩斯。
  • 夕陽下的羅曼蒂克:《飲食男女》短評
    《飲食男女》出生於經典影片最多的1994年,也是電影的百歲誕辰《飲食男女》講的是臺灣中國菜大師老朱退休後,每周末費盡心思做出一桌豐盛菜餚,將三個女兒聚在一起大女兒家珍是個老處女老師,她最終和學校的體育老師戀愛並結婚
  • 當美國的小費文化變成一種不幸的道德綁架,我們給還是不給?
    嗯,先加稅,再加小費,中午給15%,到了晚上還要給18%或者20%。這還不算完,有時結了帳才發現,餐館早就自動加了小費進去!!蒼天啊,全是套路,我還是回家吃黃燜雞吧...小編最近驚喜的發現很多紐約的餐廳開始拒收小費,而將這部分服務費直接算入菜價,再根據員工們的表現和資歷付給他們應得的工資。
  • 《飲食男女》,父親三部曲最後一部,一個食不知味的空虛人生
    《飲食男女》是講謊言和犧牲意識架構出來的一個食不知味的空虛人生。編劇之一的王慧玲說:"吃、飲食是檯面上的東西。欲望、男女則是臺面下的東西。臺面下的東西永遠不要拿到檯面上來討論,這也是主角慌繆行經的來源」。
  • 給小費有大學問 「潛規則」 是文化還是陋習?
    給小費有大學問 「潛規則」 是文化還是陋習?法國立法機構的初衷是希望通過規範小費來減少餐飲業服務員對小費收入的依賴,推動改善薪酬待遇。但法律無法改變人的習慣,小費還是有人給有人不給,給多給少也還是因人而異。曾有調查發現法國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給小費。
  • 梁文道:臺灣1女15男租車廂搞性愛派對 但大陸更淫亂
    梁文道:人家名字都忘了,你就關掛著你這個。竇文濤:不是,我本來想開頭,全被她擾亂了,我本來想說今天有一個神秘的女人,領著我跟文道到了臺北。梁文道:她就,她就在這兒,多神秘呢?竇文濤:一個一個角落,我本來還想說,我說我跟文道這次到臺北其實我們是有目的的,還是有私心的,我們的私心就是要找我們這位失散了的女友,哎呀。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在酒店消費時不給小費了?
    「設施的後期管理還是要靠人。服務上不去或者負面事件頻發的背後,折射出來的是中國人普遍對提供服務的人不夠重視。」吳必虎指出,中國人「為服務付費」的觀念不強,直接導致了中國旅遊業的服務品質上不去。沒有服務品質,消費者為什麼要為低品質的服務買單——「寧願花5萬元賣名牌包包,也不願提供5塊錢小費給酒店服務員,因為覺得不值」。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