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口鎮龍檀新村秀美鄉村創建影集

2021-03-03 鉛山縣河口鎮

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優化鄉村布局,河口鎮在「秀美新城西」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分批逐步實施「六好」秀美鄉村建設,大力開展「規範建房、垃圾治理、基礎設施改善、生態保護、產業富民、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和諧文化建設、社會治理創新」八項行動,全力打造一個基礎設施完備、居民生活便捷、公共服務健全、產業全面發展、生態和諧秀美的副中心鎮。河口鎮整合各項資金近1000萬元,完成了 「七點合一」的龍檀新村鎮村聯動點建設,並在此基礎上,以點帶面,逐步帶動周邊及全鎮秀美鄉村建設。

省長劉奇來龍檀新村視察工作,市委書記馬承祖等領導陪同


縣委書記周金明在龍檀新村指導工作

縣長危巖陪同省級衛生城市覆審組在龍檀新村指導工作


縣委副書記倪美創來龍檀新村指導秀美鄉村創建工作

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


電通。管道下地,確保村民安全用電,實現村內亮化。



路暢。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硬化油化全部路面。


樹綠。充分利用村莊原有的湖塘、竹林等打造優美景觀。


村民用上液化氣和太陽能  

幼兒園

九年制的鉛山四中就在村口

村邊的河口鎮醫院



村裡老人健康檢查 


村門口的菜市場


戲臺



參加農技培訓,實地學習 

龍檀新村農民創業園規劃效果圖



龍檀新村農民創業園施工建設中



大力發展來料加工,成為來料加工示範村


發展農村電商



發展養殖

在龍檀新村「六好」秀美鄉村創建中,實現了「道路硬化、飲水淨化、衛生潔化、街坊美化、環境綠化、產業強化、商貿繁化、服務優化、管理細化、生活現代化」的十大目標。下一步,我鎮將繼續以秀美鄉村建設「山清水秀、村容整潔、民風淳樸、留住鄉愁」的標準為指導,全面做好全鎮「六好」秀美鄉村建設的各項工作,助推河口打造成為魅力無限、幸福和諧的山水園林名鎮。

相關焦點

  • 200隻小垃圾桶助力新村「秀美庭院」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雙江街道以點帶面,加快推進「秀美庭院」創建工作,力爭通過二到三年的努力,使全街道70%的農村家庭創建成「秀美庭院」,三分之一以上的村達到「秀美庭院」示範村標準,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 秀美鄉村看橫峰(有福利)︱出遊指南8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事情,方志敏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領導了叱吒風雲的革命鬥爭,創建了全國六大革命根據地之一——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在這裡,百姓們建設秀美鄉村的熱情很高,積極出錢出力,美了環境、富了口袋、建了新房,穿行在村道間,整潔的村容讓人心情愉悅,家家戶戶門口乾淨平整,村道硬化、路燈林立,文化室、旅遊公廁、停車場、農家樂…...
  • 2016年「美麗崇左」鄉村建設魅力村莊
    全屯有88戶350人,耕地面積1500畝,是一個依山傍水、環境優美、自然休閒的秀美村屯。自2014年6月份以來,在本土企業家的牽頭帶動下,濃沙屯採取公司主導,村民以資金、土地入股的方式,抱團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共同走上脫貧致富路。一是充分就業,積累旅遊發展資金。大新縣盛都工貿有限公司是本土企業家於2008年返鄉創建,公司優先安排81名村民到企業就業,佔全屯農戶的90%,人均月工資在3000元以上。
  • 北京延慶啟動2017年「秀美鄉村·成風化人」活動
    央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記者劉天思通訊員李巖)杏花樹下,大學生現場繪製「詩畫『杏』福」主題文化牆,藝術專業教師從旁指導,村民駐足觀看……這是記者在北京市延慶區2017年「秀美鄉村·成風化人」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看到的畫面。
  • 2020年起至2022年 北京市每年將創建200公裡美麗鄉村路
    在全國率先實現建制村「村村通客車」,今年起至2022年——本市每年將創建200公裡美麗鄉村路記者昨天從市交通委獲悉,按照《北京市美麗鄉村路創建活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本市今年已評出15條共計60公裡最美鄉村路。
  • 道真自治縣河口鎮:幸民村的幸福日子
    今年養了8頭豬,一年有兩三萬元的收入,還貸了幾萬元搞了個魚塘養魚,開年可望收穫7000來斤草魚,保守點也有個幾萬元的收入。逢一四七趕集,便鋪個攤子殺豬來賣掙幾個零花錢。"譚書倫說起搬遷以來的生活很是自信,喜形於色。幸民村屬於一類貧困村,位於道真仡佬苗族自治縣河口鎮。
  • 浙江長興太湖圖影旅遊度假區:山圖水影揚帆競逐風正勁
    山為圖水為影,地處長三角腹地的太湖圖影,歷來以「山川秀美如圖似景,水質清澈如影隨形」而聞名,山、田、竹、漾、湖、寺等六大自然資源於一體,5000餘畝溼地環繞於浩瀚的太湖與秀麗的弁山之中,原生態的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繁榮共生。
  • 環境秀美 生活甜美 鄉村和美——田東縣建設幸福鄉村見聞
    在2020年12月25日召開的百色市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會上,大諾村成為參觀點,其做法和經驗得到肯定和推廣。A 共同參與讓環境秀美祥周鎮新洲村坡魯屯不大,但村裡乾淨整潔,出行道路和集體活動場所都有統一規劃,房前屋後的空地用碎磚搭起小園子,或種菜或種花。走在村子裡,讓人對家鄉有無限嚮往。村民們說:「村裡出錢,大家出力,都想把村莊環境搞好。」鄉村建設需要大量投入,僅靠財政,壓力不小,而且容易讓群眾滋生「等靠要」思想。
  • 不老女神著名演員俞飛鴻的老家,東蔡村,一個風景秀美的鄉村
    被影迷稱為不老女神的著名演員俞飛鴻的老家,就在諸暨陳宅鎮東蔡村。一個風景秀美的鄉村。大雁山莊前身是一家服裝廠,是利用舊房改造的民宿,於2016年4月底正式開業,山莊結合陳宅現代農業特色和山水自然風光大雁山莊集吃、住、行為一體,共100多個房間,除了吃和住,山莊還提供棋牌、健身、娛樂等功能,可同時接待200多人的團隊,是目前陳宅鎮最大的民宿。
  • 秀美鄉村 引客富民(圖)|鄉村旅遊|餘干縣|蔡美芳|董德亮|楊埠鎮|...
    2016年之後,我們通過到浙江等地學習,發現當地很多地方也缺乏旅遊資源,但是通過無中生有、移花接木,鄉村旅遊搞得有聲有色。這些年,我們努力更新幹部觀念,確立全力發展鄉村旅遊、實現鄉鎮經濟轉型的思路。搞鄉村旅遊,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從哪裡來,而秀美鄉村建設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契機。通過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持,我們每年打造一個秀美鄉村點,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一條鄉村旅遊環線。
  • 【史詩40年 改革再出發•鹽城篇】鄉村振興 秀美田園鋪展新畫卷
    新農業,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產業化。  「2000年公司成立以來,應時而動進行三次轉型升級。政府先後給了3次財政補助、3次財政貼息,對公司向新零售新餐飲轉型幫助很大。」江蘇寧富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 高明區各鎮街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用行動打響示範創建「頭炮」
    佛山日報訊 記者盧嬌嬌、嚴曉瑩、何志勇報導:連日來,工程項目的建設、人居環境的整治等行動先後在高明區4個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內推進。4個村通過找準定位、科學規劃和多方聯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 沂水縣泉莊鎮:秀美鄉村入畫來
    中國旅遊新聞網1月15日訊(趙子駿、李桂雲) 近日,記者在山東省沂水縣泉莊鎮看到:這裡藍天白雲、碧波飄逸、屋舍儼然、一村一品,一幅秀美的鄉村畫卷油然而生。元寶山泉鄉人家、泉莊萬畝果品綜合採摘園、天地合生態休閒莊園等一大批優秀的鄉村旅遊點漸漸被人們熟悉。
  • 景德鎮:大山深處的秀美鄉村
    在與村支書、主任江資喜聊天后,又得知這裡不僅充滿著秀美的田園詩意,還有著甜甜的無籽西瓜和淳樸的鄉風民俗。「美麗童畫」扮靚江聯江聯村與上饒市鄱陽縣金盤嶺鎮聯群村毗鄰,是典型的邊遠山村,下轄7個自然村、8個村小組,擁有352戶1520人。
  • 海曙茂新村:太空農業帶動鄉村發展
    茂新村黨總支書記林憶聶介紹。茂新村由茂林、張馬、吳莊三個村合併而來,有738戶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藺草為生。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村莊,為何會與「太空」元素結緣?這是茂新村因地制宜發展田園觀光農業的創新之舉。
  • 閬中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基礎設施大改善 實現鄉村振興
    五龍村充分運用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發展「特色旅遊小山村」,今年以來集中打造了6套特色民宿院落和16套森林玻璃屋,成為集休閒度假、養老養生、庭院採摘、農家廚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高端民宿度假區。對石龍河進行保護性打造,鋪設步行道和騎遊道,在河道兩邊栽種四季鮮花,同時隨山就勢,建設五龍新村聚居點。  閬中市將「景區標準」植入鄉村基礎建設全過程。
  • 四川打造2300餘個水美新村
    身為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幸福村村主任,唐小兵這幾年越來越深信,水景觀已經成為村子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今年,幸福村正在努力創建全省水美新村,唐小兵和同事們也在默默發力,創建成功不是最終目標,他們要把幸福村打造成全省水美新村中的"示範村"和"精品村"。
  • 廉江三甲塘村移民新村展露新姿 紅橙油茶相映成趣
    近日,一臺臺掛著廣州到廉江標識的旅遊大巴在廉江青平鎮山區引起眾人矚目,正值紅橙飄香的季節,黑褐色的油茶果榨出一滴滴黃色澄澈的油,紅彤彤的橙子為綠油油的山頭點綴了一抹亮色,油茶樹和紅橙林掩映下,展現出一個秀美鄉村的新貌。11月16日,記者走進青平鎮三甲塘村,感受這個移民新村的變化,聆聽這個綠色鄉村的故事。
  • 喜訊|「大型鄉村旅遊經典圖書」《嶽西古鎮新村》出版發行
    嶽西縣明堂詩社為了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講話精神,為推動安慶市文化旅遊快速發展,為配合《嶽西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落實,根據我縣現實情況,經過釀釀籌劃,2019年初,常務理事會決定立項實施「記住鄉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振興鄉村文化工程,確定項目內容為編輯出版圖書《嶽西古鎮新村》,用以鉤沉歷史,彰顯現貌,展望未來。
  • 生態變業態 新村變景點
    災後重建以來,我市抓住機遇全面推動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以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重點,一手抓旅遊景點打造,一手抓鄉村旅遊發展,蘆山龍門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