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全球疫情未見好轉,航空業更是一落千丈,這讓全世界的客機製造都陷入了低迷。彭博社最新報導稱,波音將正式停產誕生已50年的波音747客機,成為空客A380後又一款停產的重型4發寬體客機,而在這領域,我國依然是空白,但在俄羅斯,卻還有一款正在生產。
據彭博社7月2日報導稱,在美國華盛頓州埃弗雷特(西雅圖附近)的波音747生產線,「開張」50年後將會停產。目前波音正在生產最後的16架波音747-8F型洲際貨機,美國的UPS公司訂購了其中的13架,另外的3架原先是俄羅斯著名的伏爾加-第聶伯貨運航空訂購的,但因為經濟大環境因素今年1月要退貨,雙方幾乎是對簿公堂。
波音方面回應稱,這事還沒有「說定」,稱波音747-8洲際客機/波音747-8F洲際貨機目前僅僅保持2個月生產一架的低速生產,足可以讓生產線維持2年左右時間。
不過這兩種採用全新GEnx渦扇發動機的波音747最新家族成員,誕生10年來迄今為止只有150多架訂單,只有波音747全系列產量1500多架的一個零頭,波音747-8洲際客機最後的2架訂單,就是美國新一代的總統專機VC-25B,原先也是俄羅斯洲際航空公司退貨的,目前正在改裝。
1969年首飛的波音747,創下了航空史上的多個第一。第一種4發寬體(雙通道)遠程客機,第一種採用雙層客艙(頭等艙在二層)設計的遠程客機,因此被譽為「珍寶客機」,波音為了研發它,差點是傾家蕩產,所幸後來成為很多航空公司的旗艦機型,美國、我國、日韓等國都把它當作「空軍一號」。
但最近10年以來,隨著新一代寬體雙發客機波音787、空客A350熱銷,燃油效率、單位客座成本更高的4發客機進入衰落期,去年年底,作為波音747-8勁敵的空客A380宣布2年內完全停產,它是2007年才交付的,迄今不過13年,只有250多架訂單。
載客量巨大的這兩種客機,軍事應用反而都非常有限。
波音747軍用衍生機型中,除了「空軍一號」之外,就是E-4空中指揮機,也是美國總統、軍政要員在核戰爭期間的國家空中指揮所,只造了4架,而波音747衍生的加油機KC747,只有伊朗擁有極少數幾架,另外波音曾用747改裝成YAL-1機載雷射反導測試飛機,A380則完全沒有軍用型,費用太高、運力浪費。
如果波音747和空客A380都停產,那么正在俄羅斯沃羅涅日飛機製造廠內組裝的伊爾-96-400M,將成為世界上唯一還在新生產的4發寬體遠程客機,不過伊爾-96-400M對標的是空客已停產多年的A340,最大載客量為300-400人,比500-600人的波音747、A380差一截,繼續折騰伊爾-96,也是俄羅斯在CR929項目合作背景下,保持寬體客機生產線的後手。
4發寬體客機,仍是我國航空工業的空白領域。上世紀70-80年代,我國研發的運-10客機,倒是一種4發客機,但屬於當時嚴重落後於時代的4發窄體客機,載客量不過180人,最大起飛重量僅110噸,實際上還不如同時期出現的美國和蘇俄研發的2發窄體遠程客機,也就是波音757和圖-204。
現在,中國商飛和俄羅斯正在聯合研發CR929雙發寬體遠程客機,其載客量等指標介于波音787和空客A350之間,成功的關鍵在於單臺推力35-40噸的新一代大涵道比大推力商用渦扇發動機,但由於航空大環境的不景氣,CR929能否在2025年首飛、2027年投入運營,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最近,國內三大航首次接收了ARJ21新支線客機,國產新一代單通道幹線客機C919試飛也進入了深水期,在民用客機這一領域,我們還需紮實前進,不要妄想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