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價遇近十年來最猛漲幅 被稱「藥你命」

2020-12-11 騰訊網

此番中藥材價格漲勢很猛。

清平中藥材市場是廣州中藥材價格的晴雨表。

  中藥材進入近十年來最猛的第四輪漲價潮 天災、遊資助推還是中間商加價?中醫藥界憂影響行業長期發展

  從50元到500元只花一年時間,中藥材太子參價格成功翻上了跟鬥雲。這種多為治療小兒發熱之用的尋常藥材陡然成了「貴族」,眼下在號稱中藥材價格「晴雨表」的清平市場已是一夜參貴。

  當然,瘋狂的不僅太子參。麥冬、三七,甚至大多「老廣」常拿來煲湯煲涼茶的甘草、淮山,都爭相駛上了漲價的高速道。對於一直依賴中藥「簡、便、驗、廉」優勢的老病號們來說,這不啻是「藥你命」;而對於近年逐步向暖的中醫藥界而言,不啻於當頭一棒。

  根據中國中藥協會的監測數據,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平均漲幅為109%,漲幅超過100%的品種多達96個。而2011年3月以來,中藥材漲價進入第四輪高峰,與此前三次相比,這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猛的漲幅。而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蔣二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更表示,中藥材價格今年還將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且近期無降價趨勢。

  到底是誰在推動中藥材瘋狂漲價?自然災害造成歉收、遊資炒作推至虛高,還是中間商暗中牟利?這種瘋狂還能瘋多久?

  文/圖 本報記者邱瑞賢 實習生肖桂來

  在廣州市清平中藥材批發市場,眼下想買太子參,往往難碰到熱情店主。

  市場:

  瘋狂的太子參

  其實在中藥材界,太子參一向低調。在2010年初之後,一系列價格狂飆,讓這種尋常藥材一下子成為全國中藥材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廣州市清平中藥材市場太子參價格可謂與時俱進。「太子參以前每公斤很少超過100元,2009年底的價格甚至只有20~30元,2010年初漲到50元左右,隨後就像坐了直升機,去年一年就翻了近10倍,現在已經快500元了。」一位在該市場採購藥材的行家坦言,價格上漲以日計算的太子參就如讓人心驚肉跳的「妖股」,現在他已經不敢貿然「加倉」,「價格高得離奇,很不正常啊。萬一砸在手裡怎麼辦?」

  根據廣東省價格檢測中心的數據,去年7月初,太子參價格僅為82元/公斤,只一個月後,8月初已達到了180元/公斤。而昨日記者從廣州市清平中藥材批發市場了解到的最新價格是:460元/公斤。

  在一個鋪位前,老闆一聽要太子參,貨都懶得拿出來:「現在你買不買?不買就不用看貨了。」過了一會兒,該店的夥計才從裡屋的貨架上拿出幾個塑料小包。「很多店都沒有貨,不瞞你說,我們拿貨價就不低,賣得自然也不便宜!」小夥隨口開價:「240元一斤。」

  價格:

  過去漲幾角現在漲百元

  漲價榜上,瘋狂的不僅是太子參。在清平藥材市場經營的店主王增告訴記者,中藥漲價潮已持續一段時間,他店裡大部分的中草藥價格都是穩步增長和太子參相比,三七漲得也很「扎眼」。「原來三七的價格是0.2元/克,現在已經漲到0.66元/克。」作為一種被認為有補血功效的藥材,三七在中藥材界受到的關注度很高,「因為它用途很廣,很多藥方裡面都必須用到這味藥。」

  「三七在藥材界出名,最主要是在去年西南地區乾旱時因為歉收,三七忽然大面積缺貨。一年裡價格簡直漲瘋了。」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藥劑科藥師洪篤雲說。在中藥界,很多人認為,三七的漲價,拉開了中藥材第四輪漲價潮。

  在繼1988年、1992年和2003年「非典」期間後,這第四輪的漲價來勢洶洶根據中國中藥協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漲幅在5%到180%。其中28%的中藥材漲幅超過51%,2%超過300%。冬蟲夏草、阿膠、西洋參、太子參、三七、牛黃品種等位列漲價榜首。這也是,近十年來漲幅最猛的一次。

  「連級跳式漲價」,專營寧夏枸杞生意的店主小李如此總結過去一年中藥材的價格變化。「在一年裡,賣幾塊錢的甘草,爬上了數十元的陡坡,有藥材店已標出每斤30元。」而在他印象中,參類藥材也漲得嚇人,年前不足百元,現在已漲到了每斤250元左右,「過去漲價一般是幾角幾元的漲,現在是上百元地漲」。

  行業:

  漲不了價的「傷不起」

  「從2009年9月份到現在,不過一年多,我們醫院開了三次藥品價格招標會。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洪篤雲2005年進入藥劑科工作,在他的記憶中,2005年至2009年5年期間,一共也就開了三次招標會。

  「如果是個別品種的價格調整,我們就與配貨經銷商開小型招標會行了,但是這一年以來,每次都有數十個品種的藥材配貨經銷商跟我們說,原有的價格做不下去了。」為了防止經銷商的小動作,負責採購的洪篤雲本人跑到了清平市場去看價格,「那裡是中藥材價格的晴雨表,我一看,發現真瘋漲了。」

  「入貨價調整了,但藥價不敢頻繁調整,因為都是老患者,常年服中藥,漲了幾分一角,他們都會很敏感,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流失。」洪篤雲感到很無奈。

  「不少患者反映藥價越來越貴,我們儘量迴避漲價過猛的。比如金銀花太貴,我們就選蒲公英、野菊花等,同樣清熱解毒。但即便如此,單張處方平均價格已從去年的83.59元/方上升到了102.7元/方,漲幅15%左右。」荔灣區中醫院院長沈堅華說。

  「中藥飲片還好,可以隨行就市,中成藥有很多都進入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有限價,所以企業比較受傷。」在大德路的一個藥房,一位銷售人員這樣說。中藥材價格的狂飆,目前確實未「降臨」於中成藥在大德路一家藥店,以三七、白芍、甘草等為主要成分的某知名品牌中成藥價格為10元/盒,另一品牌同類膠囊則僅售15元/盒。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常用藥價格基本平穩,「記得漲過5角,也已經很長時間了。你看一下這個藥的價格標籤就知道了,還是半年前的舊標價」。

  幕後:

  「乾旱只是炒作概念」

  年近花甲的孫大爺在清平中藥材批發市場做了近三十年中藥材生意。「這年頭,人工越來越貴,房價在漲,藥價也漲」,他認為這是「隨行就市,水漲船高」,不過「漲這麼快,還是頭一次!」

  「中藥漲價,和其他農產品漲價一樣,虛高!」主營參類的藥材店老闆老於說,「價漲了,生意卻不好做了。沒人敢下手去買,賣不出就不掙錢!」很多人看到參類比較貴,都去找其他藥。

  到底是誰在推動中藥漲價?老於分析,今年太子參價格上漲,與其主產地福建、雲南、貴州等地的氣候原因導致減產有關。「如去年西南大旱,今年北方的連續乾旱,這都使得大部分藥材單產下降,從而物以稀為貴。」

  另一方面,願意種植中草藥的藥農卻在減少,「化肥、農藥都漲,已經沒人肯種中草藥了!」老於說,他有一次到安徽採購藥材,藥農紛紛訴苦:掙不到錢,不如外出打工。

  「中藥漲價在我看來四大因素,一是社會因素,隨著近年來社會對中醫藥的重視程度提高,導致中藥材的需求量上升;二是環境因素,近年來自然災害增加,洪澇、地震、乾旱等都造成中藥材減產;三是熱錢湧入,很多資本從房地產、股票等市場撤出,瞄準了中藥材這個新的投資途徑;四是人為因素,中草藥種植成本增加了,但是瘋漲的價格卻沒有轉化為藥農的收益,而是越來越多人湧入經銷鏈條,多重代理層層加價。」

  在洪篤雲看來,前面兩個因素都是後面兩個因素的藉口。「社會和環境因素可謂是漲價的誘因,給消費者產生一種心理暗示,推高剛性需求,然後遊資和中間商在其中推波助瀾,造成瘋漲。」

  「如2010年西南大旱造成的三七價格瘋漲,其實不過是市場推手利用了乾旱這個概念。三七確實歉收,但行家都知道,中藥材本身就不是當年採收當年賣,一般都有半年至一兩年庫存量,名貴藥材更有2~3年的庫存量。大面積缺貨肯定是有人大量囤貨。」他分析。

  難題:

  定價「無標準」,漲價「無解」?

  由於屬於農產品,中藥材種植受氣候、地理等環境影響較大,講究「道地」屬性,產地往往非常集中。一種中藥材,主要產地只在幾個縣的區域內,因此控制上遊種植資源變得相對容易。老於介紹,在目前500多種常用中藥中,很多可能只需幾千萬元資金就能控制住產業鏈,即便像甘草這種用量較大的中草藥,幾個億的資本也足以「控局」。

  而另一位行內藥商則表示,中藥材「買高不買低」,和樓市有類似規律。「150元一公斤不買,認為還能降降,降來降去,"降"到了170元一公斤。」

  「去年在三七瘋漲時,國家出手了。」洪篤雲說,當時有關管理部門找了幾個囤貨的大企業進行約談,瘋漲的三七價格才陡然被剎了車。「現在呢,這麼多個品種都在漲,誰來出手?怎麼出手?長久來說,還是要有政府指導價,中藥材的價格不能毫無約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肖培根明確表示,中藥材價格難題就在於這個指導價如何定下來。「定價標準就需要有質量標準,但是中藥目前就缺這個。」在洪篤雲看來,這也是一直困擾中藥材發展的命門所在。

  「我們平常進貨,往往依靠品相定價,因為中藥材講究配伍,每種中藥材本身有幾十個化學成分,往往是搭配產生療效,這樣很難給每種中藥材一個明確的定價。比如蟲草怎麼定價的?看每公斤3000條還是每公斤4000條的大小來區別,但也不是行價,而是看買賣雙方是否願意承擔。事實上從療效上來說,兩者差不多。」

  洪篤雲認為,在投資者看來,中藥材的投資價值和依然方興未艾的普洱茶相似,這種「無標準」正是獲利的空間。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中藥材價格太「剛猛」 「新藥法」助中藥材優質優價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中藥材價格近期太「剛猛」,新藥法「療效」真快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已近三周時間,新藥品管理法對於假、劣藥品「嚴懲不貸」,這一態度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進一步提高了藥農和藥師們在採藥
  • [經濟半小時]誰在爆炒中藥材?(20110601)
    今天我們來關注瘋狂上漲的中藥材價格。從去年以來,各種關於農產品價格瘋漲被冠以各種順口溜開始流行,比如說「豆你玩」、「蒜你狠」等等,現在又有了一個新名詞,叫「藥你命」,這藥就是中藥材的藥。之所以叫「藥你命」是因為現在中藥材的價格正在以一種看不懂的價格飛速的上漲。究竟價格上漲到什麼程度?
  • 央視曝光:大批中藥材漲價,藥企面臨虧損,未來中成藥價格會漲嗎?
    而藥都製藥集團採購部部長劉蘭則表示,今年一些中藥材由於天氣原因出現減產,他們提前進行了採購囤貨,廠裡的倉庫裡儲備了大量的中藥材,單就川芎這個品種囤了30噸,能為公司節省了大概十幾萬元的採購成本
  • 覆盆子裡摻山莓……低價中藥材原來是這麼來的!
    但記者近日在有「藥都」之稱的安徽亳州採訪發現,中藥材流通領域依然存在摻假賣假現象。亳州中藥材市場位於亳州市經濟開發區內,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每天早上六點開始,這裡就擠滿了前來交易的貨商。覆盆子是一味常見的中藥,古方多用於益腎和止血。
  • 保供穩價常用急救藥迫在眉睫 中藥材戰略儲備發揮關鍵作用
    6月17日早盤,隴神戎發、昆藥集團、沃華醫藥等中藥企業直接被封漲停,大理藥業、神奇製藥也高開漲停。未來隨著中藥走出去戰略逐步推進,中藥材戰略儲備項目更顯得尤為關鍵。近年來,常用藥漲價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甚至有報導稱,部分藥品漲價幅度,已經超過房價。究其原因,業界分析環保限產、原料壟斷等都是癥結所在。
  • 藥中茅臺20年漲179倍 超跌大消費白馬股名單來了
    個股方面,四環生物、海欣股份、西藏藥業三隻個股漲停,華仁藥業等14隻個股漲超5%,科興製藥、藥石科技、藥明康德等10多隻個股漲超3%。有著「藥中茅臺」之稱的恆瑞醫藥股價持續飆漲,今天上午漲幅超過9%,股價再度創出歷史新高。截至上午收盤,其市值超5666億元。除了「藥中茅臺」之外,「醬油茅臺」海天味業今天上午股價也突破歷史新高。
  • 30多個常用藥大漲價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遙望‍上海發文,點名30餘個常用藥漲幅過大。近30種常用藥被指漲幅過大昨日(8月21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上海市 2018年第二批常用低價藥品掛網採購未公布藥品情況說明」,30餘個常用藥被認為漲幅過大。
  •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漲至20多萬元1斤 發生了啥?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已漲至20多萬元1斤!發生了什麼?  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近期,一些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再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幾成、多則幾倍。  這會對中藥材製藥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在國內中藥材的主要集散地河北省安國市進行了調查。
  • 臺灣食藥新規:入境超量攜藥 最重判十年(圖)
    臺灣食藥新規:入境超量攜藥,最重判十年。(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6月6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於6月5日宣布,自2015年7月1日起,郵寄、快遞藥品回島或自行攜帶「超量」藥品返臺,一律應於輸入前事先申請進口同意書,違反者依藥事法規定,最重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藥博會來亳州」教你怎麼玩轉華祖庵
    眼看著9月9日就要來了今年的華佗祭祀大典有什麼好玩的呢?那就要從遊玩華祖庵景區開始了亳小遊準備了華祖庵遊玩攻略,拿走不謝哈!藥圃園裡的中藥你認識多少9月不妨到華祖庵裡走一走聽聽「華佗」(扮演者)或「藥童「在藥圃園為你特色講解華佗種植的中藥材,
  • 20年狂漲179倍 「藥中茅臺」創歷史新高!長牛股如何煉成
    原標題:20年狂漲179倍,「藥中茅臺」創歷史新高!長牛股如何煉成,優質超跌大消費白馬股名單來了 摘要 20年狂漲179倍,「藥中茅臺」創歷史新高!
  • 廣東入秋煲湯類中藥材身價普漲 藥店也叫苦(圖)
    記者在一些藥店了解到,黨參、枸杞、淮山等較為常用的中藥材,近兩個月來都有不少的升幅。景田北路一家中藥房的經營者告訴記者,這裡銷售的一種180克裝的枸杞,去年的價格只有23元左右,現在已經漲到了每盒28元。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雨雪天氣,如果不能出去散步步,不妨在古詩詞裡去散散心。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療病,同時也可以醫心,給人以賞析悅目的享受。
  • 央視曝光:超30種中藥材漲價
    ,已有藥漲至20萬/斤 1 超30種中藥材漲價 近日,央視財經報導:近期,不少中藥材價格都出現上漲,漲價的品種達到30多種。 很多藥食同源的品種,也就是可同時入藥和食用的中藥材,價格也快速上漲,決明子、百合、豆蔻、紅花等漲價幅度在10%到30%不等。而漲價最為明顯的是一些動物類的中藥材,最小漲幅都在50%左右,最大的甚至翻了2倍還多。
  • 5月份中藥材價格漲幅較大的品種有哪些?
    截止5月28日,本月價格漲幅較大的中藥材品種:1、威靈仙玉林市場:庫存不豐,市場來貨量偏少,商家多是按計劃購銷為主,目前威靈仙價格堅挺(5月27日)亳州市場:近期多商關注,貨源走動加快,行情表現向好,目前亳州市場東北水洗貨多要價在38元左右;北朝貨價在30-31元。
  • 2020年漲幅最猛的城市,不是深圳,東莞!你絕對想不到……
    珠海在樓市最難的一個月逆勢上揚!成為今年上半年全國最猛城市!表現亮眼的珠海樓市根據《2020上半年中國百城房價報告》數據,全國有11個城市上半年漲幅超過了20%。其中新房漲幅位居榜首的珠海,新房漲幅高達31%。珠海的樓市,開始剎不住車了!
  • 日本加速推進中藥材國產化 日企稱中國中藥資源10年後恐枯竭
    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導 日媒稱,中藥源自中國,卻在日本不斷自主而發展形成了「漢方藥」。日本的漢方藥此前一直依賴來自中國的原料,即中藥材。而目前,日本的製藥公司等正推進各種舉措,試圖在日本國內獲取此類原料。
  • 庫爾勒十年房價漲幅大曝光,假如時光倒流你會買房嗎?
    ……我們不如回望一下過去,看看過去十年全國樓市、庫爾勒樓市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或許從中能得到一些思考及答案。1過去十年時間總是讓人猝不及防,以前覺得「十年後」很遙遠,竟在轉眼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回頭想想,十年前你在幹什麼?還在高中,剛上大學,剛參加工作,還是已經小有成就呢?
  • 民勤:中藥材豐收 藥農收穫忙
    初冬時節,甘肅省民勤縣甘草、板藍根等多種中藥材進入收穫季節,農民們抓緊晴好天氣收穫、挑選、晾曬、銷售……田間地頭、農家大院,到處是農民們收穫中藥材的繁忙景象。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馬愛彬在民勤縣雙茨科鎮的板藍根種植基地,連片種植的400畝板藍根生長茂盛,微風吹過,散發出陣陣藥香,兩臺收割機穿梭在田野裡忙收穫。「今年風調雨順,而且我們採取了移苗定製技術,加上後期田間管理得當,板藍根長勢好、質量高,很受外地藥商青睞,主要銷往河北及河南等地。」正在地裡指揮工人們撿拾板藍根的藥農韓希國臉上充滿喜悅 。
  • 中藥材市場到底為何變了味?藥材買賣網有話要說
    「中醫將亡於中藥 ,中藥則毀於人性」近日一則央視的新聞,卻讓大家的視線聚焦在有「藥都」之稱的安徽亳州......給你標好了標準價,你需要什麼樣的包裝,給你標成什麼樣的。